青光眼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40
名词解释青光眼
青光眼(Glaucoma)
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内压升高引起的眼病,可引起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损害,影响视力。
青光眼常常缓慢发展,早期症状没有明显症状,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发展为慢性青光眼,致使视力急速下降。
青光眼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第六位可以及时预防的“常见的大型致盲疾病”之一。
病因
青光眼的发生与眼内压升高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眼内液的生成、排出失衡,致使眼球内液淤积,令眼内压增高。
随着年龄增长,眼内压逐渐升高,但同时,人们可通过正确的治疗及早期发现,有效控制眼内压,降低青光眼的发生率,减轻病症程度,从而改善视力。
诊断
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眼内压测定是诊断青光眼的常规检查项目,一般而言,用手触摸眼球的方法可以测定眼球的压力大小,检查中,眼睑尽可能张开,以便把眼内压测量仪的头盖贴上眼球表面,再加以调整。
治疗
青光眼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则要进行手术或光凝治疗。
手术治疗有经瞳孔植入有节流装置的硬膜窦,经瞳孔植入马屁窦的膜状过滤板等;光凝治疗则是通过激光烧灼或放热凝固眼外膜组织,减少眼球内液的排出,以控制该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