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评价检测(含精品解析)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35.00 KB
- 文档页数:8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综合检测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shèn) 锐不可当.(dāng)气氛.(fēn) 刹.那(chà) B.颓.败(tuí) 一丝不苟.(ɡǒu) 着.陆(zháo)湛.蓝(zhàn)C.悄.然(qiāo) 殚.精竭虑(dān)扼.制(è)轻盈.(yíng)D.歼.退(qiān)颔.首低眉(hàn)沿溯.(sù) 长啸.(xiào)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C.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国宝的“前世今生”。
5、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小表妹长得很萌,经常向我们卖萌,我们都被她萌翻了。
解说:这句话中有三个“萌”,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动词。
B.他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很规范。
C.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解说:这个句子提取主干为——克隆羊引起了轰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责(jié)燥.热(zào)翘.首(qiào)锐不可当.(dǎng)B.炽.热(zhì)佃.农(diàn)黝.黑(yǒu)意趣盎.然(áng)C.桅.杆(wěi)窒.息(zhì)镌.刻(juàn)坦荡如砥.(dǐ)D.悄.然(qiǎo )滞.留(zhì)锃.亮(zèng)殚.精竭虑(dān)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
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C.跑完了5 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
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
B.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傅雷家书》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夸张、比喻)B.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比喻)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A.②①③⑤⑥④B.③①②⑥④⑤C.②⑥④③⑤①D.①③②④⑥⑤7、古诗文名句默写。
单元评价检测(五)(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阡陌交通..( )(2)欲穷.其林( )(3)陶后鲜.有闻( )(4)无案牍之劳.形( )(5)佛印绝类.弥勒( )(6)三男邺城戍.( )(7)故人不独亲.其亲 ( )(8)货恶.其弃于地也 ( )答案:(1)交错相通(2)穷尽,走到尽头(3)少(4)使……劳累(5)像(6)防守(7)以……为亲(8)憎恶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C.忘路之远近D.渔人甚异之【解析】选B。
例句和该项中的“之”都没有实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代指奇异的景象。
3.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文:(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答案:(1)打开窗户观看,(便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2)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3)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盖/大苏泛赤壁云B.不足/为外人道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珠/可历历数也【解析】选C。
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应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下列常识的叙述,不当的一项是(1分)( )A.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称“诗史”。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东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于苏轼的《后赤壁赋》。
D.“铭”“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一般是用韵的。
【解析】选B。
戴圣是西汉人。
6.按要求默写。
(3分)(1) ,家书抵万金。
(2)天明登前途,。
(3)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河堤.(tí)池沼.(zhǎo)黏.土(nián)擅.长(shàn)B.拱.桥(gǒng)着.眼(zhuó)喧嚣.(xiāo)摄.取(niè)C.罅.隙(xià)汴.梁(biàn)钵.声(bō)舳.舻(zhú)D.地穴.(xué)遒劲.(jìn)考订.(dìng)握篙.(g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推祟蔓延嶙峋络绎不绝B.序幕城郭翰林无暇一顾C.车辙轩射踏青春寒料峭D.明艳唯愿隧道长途拔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B.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以“仙人牧鹿”传说创作的“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稻田艺术作品,经过50多天的精心管护,如今这幅稻田牧鹿图更加惟妙惟肖....。
D.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为了不耽误小明在校读书,撒谎说妈妈出差了,真是别具匠心....。
4.下面的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6分)①我国西南大旱,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
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会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guì)浩瀚.(hàn)殚.精竭虑(dān)B.遗嘱.(zhǔ)镌.刻(jùn)油光可鉴.(jiàn)C.翘.首(qiào)胆怯.(què)深恶.痛疾(wù)D.崎岖.(qū)不辍.(chuò)屏.息敛声(bǐng)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
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当春雨淅淅沥沥的时候,总是会令我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B.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
D.通过我县教育局举办的系列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B.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C.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D.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项是( )①这会使草场资源因负荷量过重而表竭,先是产草量下降,继而草场开始退化,接着草原植被日趋稀疏低矮。
②目前内蒙古草原每头家高所占草场面积不足联合国沙漠化会议规定的临界放牧面积的三分之一。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轻盈.(yín)篡.改(cuàn)教诲.(huǐ)杳.无消息(yǎo)B.不辍.(chuò)燥.热(zào)悄.然(qiǎo)惨绝人寰.(huán)C.遗嘱.(zhǔ)骤.雨(zòu)粗糙.(cào)锐不可当.(dāng)D.翘.首(qiào)屏.息(bǐng)镌.刻(juàn)深恶.痛疾(w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常常一丝不苟....,对生活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老师在讲台上抑扬顿挫....地讲解这篇优美的文章,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
C.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是同学们汲取知识,健全人格的乐土,不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D.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婪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夸张、拟人)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借代、夸张)C.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比喻、拟人)6、给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至关重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试题(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纤.弱(xiān)匀称.(chènɡ)惟妙惟肖.(xiào)B.洨.河(xiáo)池沼.(zhǎo)巧妙绝伦.(lún)C.遒劲.(jìn)钹.声(bó)春寒料峭.(qiào)D.窠.外(kē)鳍.状(qí)摩肩接踵.(zhònɡ)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斟酌嶙峋沉檀自出心裁B.拱桥轩榭臃肿长虹卧波C.漕运题跋蜕变重峦叠障D.雕镂蔷薇扒掘俯仰生姿3.(2018·衡阳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南岳衡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堤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4.(2018·新疆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5.名著阅读。
(4分)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
同学们爱读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为这部名著被誉为“”,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6.语言的实际运用。
(8分)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
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评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隧.道(suí)题跋.(bá)弧.形(hú)络绎.不绝(yì)B.喧嚣.(xiāo) 田畴.(chóu) 匀称.(chèng) 舳.舻相接(zhú)C.纤.弱(qiàn) 汴.京(biàn) 镂.空(lòu) 摩肩接踵.(zhǒng)D.罅.隙(xià) 枢.纽(shū) 轩榭.(xiè) 长途跋涉.(shè)2.选词填空。
(3分)(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配合结合衬托映衬)(2)赵州桥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横跨雄跨跨越)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参加全民阅读活动,使大家的视野拓宽了,素质提高了。
B.“毒疫苗事件”再一次刺痛了国人的神经,相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C.“供给侧改革”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5分)顺顺同学有一套“科学家随笔丛书”。
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水平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瑕疵.(cī)翘.首(qiào)粗犷.(kuàng)浑身解.数(xiè)B.桅.杆(wēi)框.架(kuāng)嫉.妒(jí)叱咤.风云(zhà)C.忸怩.(ní)虔.诚(qián)滞.留( zhì)深恶.痛疾(wù)D.癖.性(pì) 畸.形(qí) 须臾.(yú) 杳.无消息 (yǎo)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
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
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D.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理解:这句话连续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的形状及其洁白和轻盈的特点。
B.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理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当时的痛苦、迷茫。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幽咽.(yè)戍.守(shù) 瞥见(piē)憎.恶(zèng)B.琐屑.(xiè)愧怍.(zuò)哀悼.(diào)俨.然(yǎn)C.诘.问(jié)吊唁.(yàn) 震悚(sǒng )呵.斥(hē)D.奔丧.(sāng) 蹒.跚(pán) 尴尬..(gān’gà)荒谬.(miào)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粉碎了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B.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画虎类犬....的石雕,那巧妙绝伦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都令我豁然开朗。
C.安妮去世以后,我一直郁郁寡欢....,是你使我又重新活跃起来,我很感激你。
D.如果生活本身是一首诗的话,通过我们别具匠心....的设计,承载生活点滴的空间也将成为诗的化身。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B.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C.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D.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第五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1项正确答案;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绮.丽(qǐ) 禾黍.(shǔ) 多髯.(rán) 德馨.(xīn)B.苔.痕(tái)鸿儒.(rú)矜.寡(guān) 甚蕃.(pán)C.淤.泥(yú)亵.玩(xiè)濯.清涟(zhuó)罔.不(wǎng)D.篆.章 (zhuàn) 簪.子 ( zān ) 戍.守(wù) 决眦. ( zì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4分)A.劳形幽噎器皿修狭 B.和睦轩敞案读矫首C.糁之衡木烽火隐逸 D.衣褶石壕逾墙老驱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自己,从而才能自己,自己,直到最后自己,自己。
A.认识成长锤炼升华完成B.锤炼认识成长升华完成C.认识锤炼成长完成升华D.锤炼成长认识完成升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他不负责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氛.(fèn)酒肆.(sì) 遗嘱.(zhú)锐不可当.(dàng)B.悄.然(qiāo)凛.冽(lín)畸.形(jī ) 杳.无消息(yǎo) C.翘.首(qiào)屏.息(píng)踱.步(duó) 深恶.痛疾(wù) D.粗.鄙(bǐ)滞.留(zhì) 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B.为了确保防城港市群众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市各级干部处心积虑....地制定着各种计划。
C.惊闻华节留守儿童的悲剧,我不能自己....,留下了痛惜的眼泪。
D.南宁人对壮锦情有独钟....。
壮锦以棉纱为经,五色线为纬,图案别致,结实耐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次风雨交加都是上天的考验,每一场电闪雷鸣都是与时间在赛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选贤与能”“矜寡孤独”“盗窃乱贼”都是并列短语。
C.“电光火石间,一根崭新的通讯电杆再次巍然屹立。
”句中“电光火石间”是状语。
D.“最近,蔡徐坤、朱正廷、范丞丞、丁泽仁等男明星参加青少年节目引发争议。
”句中标点使用正确。
6、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第五单元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江南园林甲天下,某某园林甲江南。
此次园博会中的某某园,不仅chuán〔〕承了某某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气氛,令人心chí〔〕神往。
游客徜徉于某某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合在一起了。
某某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________〔简陋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_____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chuán〔〕承②心chí〔〕神往③líng〔〕听④róng〔〕合〔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2.如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设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根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如下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
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胜景之一。
4.如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八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五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本大题共1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浔.阳(Xún)阡.陌(qiān)咸.来问讯(xián)B.鸿.儒(hóng)壬.戌(rén)惟吾德馨.(xīn)冠.(guàn)椎髻.(jì)矫.首昂视(jiǎo)D.晨炊.(chuī)山峰.(fēng)啼.笑皆非(tí)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属.属:类扶.向路扶:沿、顺着蕃.蕃:多D.男有分;女有归.归:回家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晋B.《核舟记》——魏学洢——明代C.《陋室铭》——周敦颐——北宋D.《大道之行也》——孟子——春秋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铭”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本大题共5分)6.名句默写。
(1)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3)岱宗夫如何? 。
(杜甫《望岳》)(4)在日常生活中;高尚者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为自己牟私利。
这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也有阐述。
这组句子是: ;;;。
(5)《爱莲说》中作者感叹知己零落的语句是: ; ?三、(本大题共31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推崇.(cóng)蔓延摩肩接踵.(zhǒng)重峦叠障B.雕镂.(lóu) 车辙惟妙惟肖.(xiào) 春寒料俏C.遒.劲(qiú) 扒掘络绎.不绝(yì) 巧妙绝伦D.黏.土(nián) 瀚林长途跋.涉(bá) 别出新裁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遇到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D.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和红军战士吃一样的饭菜,点一样的油灯,睡一样的硬板床。
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C.小小理发店备有十几种杂志刊物,供顾客阅读。
D.他们安居乐业在这温暖的大家庭中。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②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
③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④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⑤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A.⑤②①④③B.④③⑤②①C.④⑤①②③ D.⑤①②③④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尽管养者对幽兰恩爱有加,施肥、浇水、遮阳、松土,喷药治虫,________A.她确实领情,仍难打起在山里头那种精神。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班级学号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 __一.选择题(2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3分)A.幽咽.(yè) 濯.洗(zhuó) 多髯.(rán)B.阡.陌(qiān ) 淤.泥(yū) 鲜.有闻(xiān)C.垂髻(tiáo) 亵玩(xiè) 老妪(yù)D.邑人(yì) 鸿儒(rú) 矜寡(guān)2.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桃花源记》一文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豪无积极意义可言.B.《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江雪》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C.《春望》中的“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D.《核舟记》第三段在介绍船头坐三人时,详细描写的是苏东坡,他戴着高高的帽子坐在两人中间,右手扶鲁直背.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D ).(3分)A.诎右臂支船B.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C ) (3分)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B ) (3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刘禹锡——唐代B.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白居易——唐代C.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6.下列几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A.寻①寻.向所志②寻.病终B.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何陋之.有?C.绝①佛印绝.类弥勒②夜久语声绝.D.为①中轩敞者为.舱②天下为.公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A.阡陌交通.. C.老翁逾墙走. D.欣然..规往.. B.芳草鲜美8.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是( D )(3分)A.渔人甚异之B.石青糁之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二.根据提示填空.(10分)①《桃花源记》中描述桃花林的景色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⑤《陋室铭》一文中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三、综合性学习(4分)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相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翅膀.八年级(8)班决定开展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吧!请指出校园内的两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两条你的可行性整改措施.不文明现象:(示例)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②践踏草坪(说脏话.大声喧哗等)整改措施:①学生组建纠察小组,通过督查纠正个人习惯.②草坪上树立警示牌,提醒大家爱护花草.四.阅读题(共32分)(一)诗歌赏析(10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人为“诗仙”称其诗为“诗史”.(2分)2.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望”,请细读首联和颔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手法?(3分)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反衬(对比)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练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2分)(二)短文阅读(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往来无白丁..之乱耳(3)无案牍之..(2)无丝竹劳.形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本文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5分)(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交通:(2)户:(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2分)(4)请概括甲文的文意:(2分)五.根据提示作文.(30分)学会欣赏,是一种修养;学会宽容,是一种气度;学会奉献,是一种追求;学会拼搏,是一种进取……请以“学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驻.足(zhù) 轩榭.(xiè) 河堤.(tī)B.匀称.(chèng) 肃穆.(mù) 石砌.(qì)C.依傍.(páng) 遒劲.(jìnɡ) 湛.蓝(shèn)D.洨河.(xiáo) 斟酌.(zhuó) 镂.空(lòu)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休憩蔷薇湛蓝唯妙唯肖B.蟠龙帷慕书斋独占鳌头C.销魂绝伦钟磬迥然不同D.绚丽玲珑轮廓眼花撩乱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指影响苏州园林作为一幅完美图画的设计。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作为代表的事物。
C.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驻足:停住脚步。
D.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孤单冷清。
4.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B.陆续出台的房改令意图大相径庭....,都是想通过合理控制房价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运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一句是( )A.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B.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哈洽会”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附答案(17中国石拱桥…18苏州园林....19蝉20梦回繁华..........)一、积累运用(28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我曾在你的记忆中háo()啕大哭,像一个小气的孩子;也曾在你的chōng()憬里,低吟浅唱,像一个睿()智的老人。
祖国啊,现在,我躺在你宽大的手掌中,像一颗露珠,被你千年的皱纹细细摩挲()。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B.设计师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
D.新一轮的“环保风暴”正在掀起,钢铁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B.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
C.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D.你对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审美风貌等有哪些了解。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轩榭蔷薇雕镂重峦叠嶂B.古朴推崇暄嚣惟妙惟肖C.翰林题跋善长摩肩接踵D.暴晒黏土弧形长途跋涉5.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园林设计的欠缺。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参考价值的样板。
)C.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道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写:写字。
)D.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罅隙:缝隙。
)6.下面语段画线处填入内容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北宋汴梁————,————,————,也十分活跃。
①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②商业繁盛③除贵族聚集外④城市的文化生活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石拱桥》是事理说明文,说明的象是中国石拱桥的建筑原理。
单元评价检测(五)(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阡陌交通..( )(2)欲穷.其林( )(3)陶后鲜.有闻( )(4)无案牍之劳.形( )(5)佛印绝类.弥勒( )(6)三男邺城戍.( )(7)故人不独亲.其亲 ( )(8)货恶.其弃于地也 ( )答案:(1)交错相通(2)穷尽,走到尽头(3)少(4)使……劳累(5)像(6)防守(7)以……为亲(8)憎恶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C.忘路之远近D.渔人甚异之【解析】选B。
例句和该项中的“之”都没有实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代指奇异的景象。
3.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文:(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答案:(1)打开窗户观看,(便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2)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3)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盖/大苏泛赤壁云B.不足/为外人道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珠/可历历数也【解析】选C。
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应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下列常识的叙述,不当的一项是(1分)( )A.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称“诗史”。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东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于苏轼的《后赤壁赋》。
D.“铭”“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一般是用韵的。
【解析】选B。
戴圣是西汉人。
6.按要求默写。
(3分)(1) ,家书抵万金。
(2)天明登前途,。
(3)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4)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
答案:(1)烽火连三月(2)独与老翁别(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2014·日照中考)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6分)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年,中央电视台强势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相继热播。
汉字书写的问题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
(1)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
请仿照示例,说说“舒”字的意蕴。
(2分)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
舒:答案:舒:“舍”得给“予”,得到的是愉快;告诉人们懂得舍弃和给予,才能过得舒服。
(2)你认为,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中的外,还有。
(2分)答案(示例):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汉字书写的基本功训练不够”或“对汉字的内涵认识不足”等)(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个字。
(2分)答:答案(示例):书写汉字魅力,传播民族文化二、阅读品悟(40分)(一)古诗词鉴赏。
(3分)8.(2014·雅安中考)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C.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解析】选D。
诗歌最后两句不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而是诗人的愿望,希望有朝一日,一定要登顶,俯视天下。
(二)(2014·毕节中考)阅读《桃花源记》,完成9~12题。
(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便要.还家( )(2)遂.与外人间隔( )(3)寻.病终(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答案:(1)通“邀”,邀请(2)于是,就(3)随即,不久(4)妻子儿女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答案:(1)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无比快乐。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
11.下列句中“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项的一项是(2分)( )A.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C.忘路之远近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选C。
该项为助词,其他三项为代词。
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2分)答:答案: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自由、快乐的社会。
(三)(2013·重庆中考(A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
(15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斯.是陋室( )(2)可以调.素琴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答案:(1)这(2)调弄,文中指弹(琴) (3)少(4)很多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答案:(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5.【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抓住作者对陋室的环境描写、与主人交往的人物以及主人每天所做的事情,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进行体会即可。
答案: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16.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理解。
细读文章,从文中找到对比的地方即可。
答案:【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2014·资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19题。
(10分)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③。
父怒,挞④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
②陇:通“垄”,田埂。
③蹊田:践踏田地。
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
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狞:凶恶。
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⑩被:通“披”,穿。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父命牧.牛陇上( )(2)亡其.牛( )(3)或牵牛来责.蹊田( )(4)门人事.冕如事性( )答案:(1)放牧(2)自己(他)的(3)责怪(4)对待18.选文第1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答:答案: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
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
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
(意近即可)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译文:答案:(1)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
(2)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附【译文】王冕是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有人牵了王冕家的牛来责怪牛踩了庄稼。
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过后,王冕仍是这样。
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性死后,他的门人侍奉王冕就像侍奉韩性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赡养。
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帽子跟在车后。
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三、写作(40分)20.(2014·雅安中考)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