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58
2022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耐药严重和易形成生物被膜,特别是近10多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出现,使其治疗更为困难;同时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不断问世,有必要加以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在《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并以临床诊治和预防的思路和技术为重点,以期为临床医生规范化诊治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PA)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
PA 下呼吸道感染的种类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由多重耐药PA(multidrug resistant P aeruginosa,MDR-P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于2014年发表了“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1],对规范PA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PA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相关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新型抗菌药物研发上市,需要重新认识PA下呼吸道感染。
感染学组组织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对2014版共识加以修订,在病原检测、诊断、抗菌药物、耐药菌治疗策略、综合治疗以及感染预防控制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更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PA的微生物学特点假单胞菌属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与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同属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PA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属感染的70%以上。
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菌多为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其中有80%左右的细菌为致病病原菌,另外由于病原菌检查技术滞后,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没有合理控制好用药量和用药类型,使得某些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作用,治疗效果适得其反。
文章针对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菌的分布状态,对其耐药性进行临床研究,并提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建议。
标签: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菌;分布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引起该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的感染。
为了很好的治疗该疾病,需要对引起该病变的相关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合理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
一临床研究对象本文研究以呼吸内科的普通病房患者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资料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下呼吸道咳嗽后的痰标本、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后的分泌物、气管插管取下分泌物,然后将这些分泌物分离,得出用于临床研究的感染病菌。
以上临床研究的患者,可能表现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肺部有炎性病变、肺部有湿啰音、支气管有阻塞性肺气肿、咳粘痰。
其中发热在38℃以上,并且患有上呼吸道炎症的患者,譬如鼻炎、扁桃体炎等,不适合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
二临床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以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作为主要设备,分别进行下呼吸道体外药物的培养和敏感性试验,然后提纯分离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其他真菌等;将相关资料输入电脑系统当中,并绘制相关的统计图表,以及借助PEMS3.1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最后分析不同年龄的下呼吸道患者感染细菌的分布状态及菌株体的耐药性,明确合理用药的具体方法。
三临床研究结果及讨论1、病原菌分布。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菌主要有5种: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这种病菌是革兰氏病原菌的主要类型,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呼气管插管、分泌功能衰弱、病菌耐药性高、排痰不及时、免疫功能降低、菌群失调、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结果。
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标本并进行菌种鉴定,然后对主要革兰阴性菌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①1000例患者标本,阳性菌株282例,占28.2%。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8例,占70.2%,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0.3%,铜绿假单胞菌占15.2%,肺炎克雷伯菌与流感嗜血杆菌占11.1%;革兰阳性杆菌84例,占29.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9.5%,肺炎链球菌占22.6%。
②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9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性高达83.3%;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性高达93.5%,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96.0%。
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临床检验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约占儿童住院疾病的首位[1]。
细菌、真菌、病毒等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一方面使得呼吸道感染得到控制,一方面导致耐药菌株数量越来越多。
定期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并针对性进行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探究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分析,本文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标准:①上述患儿均与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
②痰液标本合格。
③患儿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与此同时,排除先天性免疫疾病患儿、严重心肾疾病等患儿。
其中,男523例,女477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9岁之间,平均(3.9±0.2)岁。
春季发病213例,夏季发病174例,秋季发病410例,冬季发病203例。
1.2方法1.2.1采集标本与菌种鉴定患儿入院当天或次日晨起收集标本,清水漱口采集标本。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感染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其中,细菌感染在呼吸道感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重点讨论呼吸道感染中的细菌感染,并探讨其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细菌感染的病因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细菌的直接传播。
当出现一个或多个感染者时,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咳嗽、打喷嚏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另外,共用物品、接触被感染者或携带细菌的物体也是细菌传播的途径之一。
其次是细菌的自身特性。
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类型的感染性,某些细菌易于引起呼吸道感染。
二、细菌感染的症状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感染症状各有不同,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症状进行了解释。
1. 咳嗽及喉咙痛: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会伴有痰液的产生,痰液可能呈现黄绿色并具有浓稠的质地。
这种咳嗽可能伴随着喉咙痛。
2. 发热:细菌感染可导致发热,体温升高是身体抵抗细菌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
3. 呼吸急促:细菌感染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和堵塞,使呼吸变得困难,呼吸急促就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4. 胸痛和胸闷:细菌感染可引起胸部不适,表现为胸痛和胸闷。
三、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针对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感染,及时的治疗和抗生素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 找寻病原体:首先需要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使用抗生素:经过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患者应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3. 对症治疗:除了使用抗生素外,对症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对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进行缓解和控制。
四、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预防细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细菌感染的方法。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切勿随地吐痰。
2. 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几率。
3.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并不共用个人物品。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习题集第13章第13章呼吸道感染细菌A型题1. 分枝杆菌属最主要的特点是A.无特殊结构B.能分枝生长C.一般不易着色D.胞壁含大量脂质E.不产生内外毒素2. 下列细菌中生长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杆菌B.霍乱弧菌C.结核分枝杆菌D.乙型链球菌E.脑膜炎球菌3.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罗氏培养基B.庖肉培养基C.巧克力平板D.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E. SS培养基4. 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专性需氧B.抗酸染色阳性C.培养的菌落呈颗粒、结节状D.耐酸碱性强E.耐盐性强5. 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分枝菌酸B.磷脂C.蜡脂DD.索状因子E.结核菌素6. 区别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重要意义的试验是A.乳糖发酵试验B.锡克试验C.热触酶试验D.结核菌素试验E.毒力鉴定试验7. 卡介苗的制备是利用结核杆菌的哪种变异?A.形态B.菌落C.耐药性D.抗原性E.毒力8. 病后获得感染免疫的细菌为A.霍乱弧菌B.结核杆菌C.破伤风梭菌D.白喉杆菌E.痢疾杆菌9. 卡介苗的性质属于A.死菌苗B.类毒素C.抗毒素D.抗生素E.减毒活疫苗10.结核杆菌所致疾病最常见的是A.肺结核B.淋巴结核C.肾结核D.肠结核E.结核性胸膜炎11.不是通过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杆菌B.伤寒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霍乱弧菌E.产气荚膜梭菌12.下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以体液免疫为主B.属于感染免疫C.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细胞免疫与Ⅰ型超敏反应同时建立13.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B.成年人C.严重结核病人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14.能从痰液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白喉杆菌D.脑膜炎奈氏菌E.脆弱类杆菌15.下列哪组细菌均属于胞内寄生菌?A.伤寒杆菌、痢疾杆菌B.伤寒杆菌、结核杆菌C.破伤风梭菌、结核杆菌D.炭疽杆菌、结核杆菌E.霍乱弧菌、白喉杆菌16.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有无致病性的试验是A.热触酶试验B.乳糖发酵试验C.抗煮沸试验D.乳化试验E.触酶试验17.结核杆菌胞壁中脂质含量高与下列特性无关的是A.免疫性B.致病性C.生长特性D.抵抗力E.染色性18.下列关于结核杆菌形态染色方面的特点,错误的是A.细长略弯的杆菌B.菌体外有荚膜C.一般染色不易着色D.一般用抗酸染色法E.Albert染色后可见异染颗粒19.结核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不正确的是A.标本直接涂片镜检B.血清学试验测抗体C.动物试验D.分离培养鉴定E. PCR技术鉴定结核杆菌的DNA20.目前麻风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A.在鼻粘膜或皮损处取材,用抗酸性染色后检查B.麻风菌素试验C.测血清中麻风杆菌特异性抗体D.分离培养E.动物试验B型题问题 21~24A.分枝菌酸B.结核菌素C.索状因子D.蜡质DE.磷脂21.与结核杆菌毒力密切有关的物质是22.具有免疫佐剂作用的物质为23.用于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物质是24.与结核杆菌抗酸染色性有关的物质是问题 25~27A.霍乱弧菌B.结核杆菌C.破伤风梭菌D.肉毒梭菌E.痢疾杆菌25.耐碱不耐酸的细菌是26.耐酸又耐碱的细菌是27.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是问题 28~30A.肥达试验B.抗O试验C.结核菌素试验D.锡克试验E.神奈川试验28.能辅助诊断肠热症的试验是29.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有无免疫力的试验是30.风湿热的辅助诊断试验是问题 31~33A.蛋白质B.多糖C.脂质D.肽聚糖E.核酸31.结核菌素的性质属于32.结核杆菌能在巨噬细胞内长期存活是因该菌含大量33.青霉素能诱导结核杆菌L型形成是作用于C型题问题 34~36A. 结核杆菌B. 麻风杆菌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4.侵入细胞内,可使胞浆呈泡沫状的细菌是35.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细菌是36.属于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有问题 37~40A. 非结核分枝杆菌B. 结核杆菌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7.通过生化反应,热触酶试验阴性的细菌是38.通过生化反应,热触酶试验阳性的细菌是39.属于抗酸性细菌是40.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有X型题41.分枝杆菌属中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胞壁含大量脂质B.有分枝生长趋势C.抗酸染色阳性D.有芽胞E.不产生毒素42.结核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形成皱褶的菌膜浮于液面是由于A.有菌毛粘附B.有鞭毛运动C.专性需氧D.含脂质量多E.液面营养更丰富43.对于结核杆菌抵抗力的叙述,正确的有A.耐干燥,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8天B.煮沸即被杀死C.对紫外线敏感D.对酸碱有抵抗力E.对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44.结核杆菌可发生的变异有:A.形态B.毒力C.菌落D.免疫原性E.耐药性45.抗感染以细胞免疫起主要保护作用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霍乱弧菌C.伤寒杆菌D.白喉杆菌E.痢疾杆菌46.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能为A.已感染过结核杆菌B.曾作过OT试验C.接种过卡介苗D.已患有结核病E.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正常47.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能为A.未感染过结核杆菌B.对结核杆菌无特异性免疫C.感染初期D.严重的结核病病人E.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48.麻风杆菌感染人类的途径有A.破损皮肤B.呼吸道C.破损粘膜D.密切接触E.消化道49.麻风杆菌的防治原则有:A.开展普查B.定期检查密切接触者C.早期诊断D.早期隔离E.联合用药进行彻底治疗50.培养结核杆菌的罗氏培养基的作用有A.营养作用B.选择作用C.可长期培养D.因含脂质生长因子而刺激生长E.鉴别作用参考答案A型题 1.D 2.C 3.A 4.E 5.A 6.C7.E 8.B 9.E 10.A 11.C 12.B13.D 14.B 15.B 16.C 17.A 18.E19.B 20.AB型题 21.C 22.D 23.B 24.A 25.A 26.B 27.B 28.A 29.C 30.B 31.A 32.C33.DC型题 34.B 35.A 36.C 37.B 38.A 39.C 40.DX型题 41.ABCE 42.CD 43.BCDE44.ABCDE 45.AC 46.ACDE47.ABCDE 48.ABCD 49.ABCDE50.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