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导语:人们的骨骼在一定的年纪后就是会停止发育的,这样的话就有了人的身高是一些年龄是固定的情况。而通过骨骼其实我们是可以知道很多的东西的,

人们的骨骼在一定的年纪后就是会停止发育的,这样的话就有了人的身高是一些年龄是固定的情况。而通过骨骼其实我们是可以知道很多的东西的,不仅是成长发育的状况还有身体器官发育的趋势都是能通过骨骼得到认识的。所以现在很多的人想着了解下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一般十七八岁,青春期结束后,就停止发育了。如果停止发育后,骨骼一般不能再变长变宽了,能变化的只能是短骨了,比如手指脚趾治疗的。

骨骼的完全发育以长骨骨骺全部闭和为标准,在X线上可以显示. 一般男性在25,女性在23左右. 但是并不是说骨头的生长就静止了。

比如在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时候,就会出现扁骨增宽,以至于形成肢端肥大症; 手指变粗,颧骨,鼻骨,下颌骨等的肥大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

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

生活知识分享

骨骼肌

[骨骼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骨骼肌收缩特性的知识结构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骨骼肌。 2.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3.知道体育锻炼对骨胳肌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对骨胳肌的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对实验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承认体育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逐渐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人体运动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是多组肌群协同的作用的学习,树立生物的整体性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的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因此有关骨骼肌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而骨骼肌的运动主要体现在收缩上,故骨骼肌的收缩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关于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学生看不见,难以理解,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肌肉收缩的演示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即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教法建议 本课的引入:在复习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器官和起支点作用的器官分别是什么?继续提问:运动是骨围绕关节转动产生的,那么,使骨转动的动力来自哪?自然进入到本节课骨骼肌的学习。关于骨骼肌的收缩特性,建议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进行。先提出问题:骨骼肌作为运动中的动力器官,它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然后提供骨骼肌收缩的演示实验或录象给学生观察,做演示实验前,先要向学生交待实验装置中的关键部分,如装在实验仪器上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指针等。为确保实验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预作。目的是熟练操作和检查实验装置的灵敏性。实验用的标本必须处于生活状态,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备中,要避免损伤神经和肌肉,并经常保持它处的环境与活体中接近(用70%的生理盐水保持湿润)。

促进儿童骨骼生长有哪些方法-

促进儿童骨骼生长有哪些方法? 要想从小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和体格,还是需要从骨骼发育入手的,要知道骨质健康与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孩子,年龄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人们必须要掌握各种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让孩子更好发育,那么促进儿童骨骼生长有哪些方法? 1、骑童车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 骑童车,是幼儿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适当、科学的锻炼,可促进幼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但由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尚未

完全完善,父母需特别注意别让孩子在骑车中受伤。 2、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中的钙质最容易吸收,因此吃母奶的孩子骨骼发育较好。而好的容貌与骨骼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骨骼的发育决定脸形及体形。那些窄小而紧缩的脸、拥挤的牙齿、凸起的前额、几乎没有下巴、圆的肩膀、凹陷的胸部,都是钙质吸收不足所造成,非常影响一个人的外貌。而且现在的饮食大多是精制的食物,也容易造成我们的后代牙床畸形、牙齿过于拥挤。 哺育高品质母乳6-9个月以上的婴儿,双臂的力量可以把自己吊在一根横杆上,具有运动员的雏形;丰润的双颊能容

纳更大量的氧气;挺直的鼻梁,使呼吸更为顺畅,这种优势终其一生都受用无穷。 /3、注意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维生素A、D、C和矿物质钙、铁、磷等是促进幼儿长高的重要成分。牛奶、蛋类、豆类、鱼类、瘦肉等食品中含量丰富。

4、多运动、多晒太阳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给骨骼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 5、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 家长要在平时注意幼儿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桌椅、床铺等等设施都要适合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否则易导致幼儿出现驼背、佝偻等疾病。

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特点的主要表现

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特点的主要表现 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特点的主要表现小学年龄儿童在幼儿期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身体继续生长发育,身体各项功能也在不断分化、增强。其生长发育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陈代谢旺盛。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变为自己身体一部分,并且贮存了能量,这种变化叫同化作用。与此同时,构成身体的一部分物质不断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将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这种变化叫异化作用。小学年龄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所以,他们需要从外界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正常生长的需要。 ②体格发育在儿童期平稳发育的基础上,出现快速增长。小学年龄期中的6~9岁属于儿童期,10~12岁属于青春期早期。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生长发育既有儿童期特点,又有青春期早期的特点。以身高、体重的生长为例,在儿童期,体格发育基本上是平稳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年增长2~3.5公斤。10岁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体格发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时身高男孩一般每年可增长7~9厘米,个别可长10~12厘米;女孩一般每年可增长5~7厘米,多的可长9~10厘米;

体重每年可增长4~5公斤,有的可增加8~10公斤。女孩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开始得比男孩早约2年,所以在10岁左右,女孩身高由以前略低于男孩开始赶上男孩,超过男孩;12岁左右,男孩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开始,而此时女孩生长速度已开始减慢,到 13~14岁左右男孩身高生长水平又赶上女孩,超过女孩。由于男孩突增期间增长幅度较大,生长时间持续较长,所以到成年时绝大多数身体形态指标均比女孩高。 ③骨逐渐骨化,肌肉力量尚弱。小学年龄儿童的各种骨正在骨化,但骨化尚未完全。儿童期的骨骼有机物和水分多,钙、鳞等无机成分少,所以儿童骨骼的弹性大而硬度小。儿童不易发生骨折,但容易发生变形,不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可引起脊柱侧弯(表现为一肩高一肩低)、后凸(驼背)等变形。这时的儿童肌肉虽然在逐渐发育,但主要是纵向生长,肌肉纤维比较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比成人差,容易出现疲劳。因此,在劳动或锻炼时,不应该让他们承担与成人相同的负荷,以免造成肌肉或骨骼损伤。写字、画画的时间也不易过长。 ④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有恒牙萌出。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齿。接着乳牙按一定的顺序脱落,逐一由恒牙继替。到12、13岁时乳牙即可全部被恒牙替代,进入恒牙期。替牙期是龋病的高发期,尤其是乳磨

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导语:人们的骨骼在一定的年纪后就是会停止发育的,这样的话就有了人的身高是一些年龄是固定的情况。而通过骨骼其实我们是可以知道很多的东西的, 人们的骨骼在一定的年纪后就是会停止发育的,这样的话就有了人的身高是一些年龄是固定的情况。而通过骨骼其实我们是可以知道很多的东西的,不仅是成长发育的状况还有身体器官发育的趋势都是能通过骨骼得到认识的。所以现在很多的人想着了解下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呢? 一般十七八岁,青春期结束后,就停止发育了。如果停止发育后,骨骼一般不能再变长变宽了,能变化的只能是短骨了,比如手指脚趾治疗的。 骨骼的完全发育以长骨骨骺全部闭和为标准,在X线上可以显示. 一般男性在25,女性在23左右. 但是并不是说骨头的生长就静止了。 比如在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时候,就会出现扁骨增宽,以至于形成肢端肥大症; 手指变粗,颧骨,鼻骨,下颌骨等的肥大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 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 生活知识分享

3-6岁儿童的骨骼发育特点

3-6岁儿童的骨骼发育特点 文章来源:妈妈说育儿 3-6岁的宝宝身体发育开始变得缓慢起来,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8厘米。身体各部位比例也发生明显变化,比如头、躯干、四肢生长速度不同,下肢发育较快。 3-6岁宝宝的骨骼发育 3-6岁的宝宝身体发育开始变得缓慢起来,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8厘米。身体各部位比例也发生明显变化,比如头、躯干、四肢生长速度不同,下肢发育较快。宝宝骨组织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元)多,而无机盐(磷酸钙、碳酸钙)少,骨的这些结构特点使骨的弹性较好而坚固性较差,所以宝宝的骨不易完全折断,但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宝宝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差,也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易受伤害。德国儿科专家研究发现,在儿童中出现了骨质疏松症,患儿年龄竟小到五六岁。 所以家长要在平时注意宝宝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桌椅、床铺等等设施都要适合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否则易导致宝宝出现驼背、佝偻等疾病。另外,宝宝手腕、脚踝都未发育完善,所以活动时间不能过长,强度不能太大。 家长为了帮助宝宝纠正身体姿态将所谓的“背带”缠在身上,看似可以调整宝宝体态,其实是以限制宝宝生长为代价的。所以不能寄希望于某种产品来维护宝宝身体的正常发育,只有平时多锻炼,多注意行、坐、卧的姿势,形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根本。 特别提示 1.维生素A、D、C和矿物质钙、铁、磷等是促进宝宝长高的重要成分。牛奶、蛋类、豆类、鱼类、瘦肉等食品中含量丰富。 2.让宝宝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给骨骼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

肌肉生长

肌肉生长发育的表观调控 摘要:肌肉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量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如,HMGCS1、MSTN、MyoD、Myf6等基因都对肌纤维的生长发育有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参与肌肉生长发育调控的基因尚未被发现。肌肉细胞增殖、分化受一些正向调控因子和负向调控因子的双向调节。本文将对,现已知与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部分基因对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进行述。 关键词:肌肉发育; MyoD;Myf6;MSTN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pparent regulation Abstract: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volves a large amount of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Such as HMGCS1, MSTN, MyoD, Myf6 genes are all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uscle fibers.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other involved in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gulation of the gene has not yet been found.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s bidirectional regulated by the some positive factors and negative regulation factors . This article will tell the known genes associated with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Muscle development ;MyoD;Myf6;MSTN

(完整word版)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是:出生1-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至出生后28天);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而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完成从以母乳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婴幼儿时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一、婴儿 (一)婴儿发育特点 1、体格发育婴儿在婴儿期生长发育极其迅速,这个时期也是人生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即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婴儿的体格发育包括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体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kg,出生后,随后,婴儿就会沿着其遗传因素预先决定的生长曲线生长。 (2)身长可以反映婴儿骨骼系统的生长状况。 (3)头围和胸围可以反映婴儿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 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婴儿的脑和神经传导纤维迅速增长,但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 3、消化系统发育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功能还不健全。 (二)婴儿的营养需求 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在这个阶段,如果儿童的营养长期供给不足,其生长发育就会受限,甚至停止发育,结果不仅会影响婴儿健康,还因此可能失去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段。 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最初阶段主要依靠出生前在母体内储备的营养,但这个储备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因此母乳与饮食是婴儿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婴儿在婴儿期所需营养主要有: 1、能量

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婴儿对于能量的需要量因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的不同而异,一般95kcal/d。 2、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婴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按每单位体重大于成人,而且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更大比例的必需氨基酸。除了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还要从食物中摄取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牛磺酸。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若摄入不足,婴儿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虚胖和水肿。人乳哺喂的婴儿每日需要蛋白质2g/kg (体重),牛乳喂养者为3.5g/kg(体重),大豆或谷类蛋白供应时为4g/kg(体重)。 脂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推荐量规定:婴儿摄入的脂肪供能要占每日总能量的45-50%。n-6系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γ-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ARA)、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脂肪酸对婴儿神经、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需要适量摄取。 碳水化合物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所提供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4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但是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的话,会导致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3、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婴儿必须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 钙是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只有摄取足够的钙,才能保证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坚硬。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前为每天300mg,6个月后为每天400mg。6个月龄后的婴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可以选大豆制品、蛋类、虾皮、绿叶菜、牛乳粉等富含钙的食物。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婴儿阶段身体生长发育速度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由于胎儿在出生前的最后一个月里,会在母体内利用母体的供养在自己的肝内储入较多的铁,但这部分的储备仅够出生后3、4个月的需要。4个月龄以后的婴儿在喂养时应补充含铁食物,如蛋黄、猪肝、猪肉、牛肉和豆类等。6月龄以上婴儿铁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0mg。 锌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缺锌将导致婴儿身体发育不良,例如出现食欲减退,停止生长等症状。人乳的含锌量高于牛乳及其它乳品,所以让婴儿吃上初乳格外重要。婴儿4个月龄后,应添加西红柿、鱼、虾、肉泥等富含锌的食物。我国推荐0-6个月龄婴儿锌的摄入量为每天1.5mg,6个月后为每天8mg。 维生素婴儿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对各类维生素的摄取。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

(九年级生物教案)骨骼肌

骨骼肌 九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骨骼肌收缩特性的知识结构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3.知道体育锻炼对骨胳肌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对骨胳肌的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对实验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承认体育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逐渐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人体运动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是多组肌群协同的作用的学习,树立生物的整体性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的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因此有关骨骼肌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而骨骼肌的运动主要体现在收缩上,故骨骼肌的收缩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关于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学生看不见,难以理解,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肌肉收缩的演示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即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教法建议 本课的引入:在复习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器官和起支点作用的器官分别是什么?继续提问:运动是骨围绕关节转动产生的,那么,使骨转动的动力来自哪?自然进入到本节课骨骼肌的学习。关于骨骼肌的收缩特性,建议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进行。先提出问题:骨骼肌作为运动中的动力器官,它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然后提供骨骼肌收缩的演示实验或录象给学生观察,做演示实验前,先要向学生交待实验装置中的关键部分,如装在实验仪器上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指针等。为确保实验效果, 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预作。目标是熟练操作和检查实验装置的灵敏性。实验用的标本必须处于生活状态,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备中,要避免损伤神经和肌肉,并经常保持它处的环境与活体中接近(用70%的生理盐水保持湿润)。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为了使观察有的放矢,观察前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如用针和电流直接刺激肌肉本身时,有什么反应?停止刺激,肌肉怎样?用电流刺激与肌

影响长高的因素有什么

影响长高的因素有什么 郑大矮身材增高治疗中心的专家研究发现:长高的黄金年龄段是14-18岁,所以你要是想要长高那么就一定得把握住这个机会,很多矮身材患者在受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之后发出了“我想长高”的感慨。如何增高有效果呢? 先天性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干骺端发育不良及软骨发育不全等多种骨代谢疾病,均可妨碍骨骼的生长和长骨端的发育,都会引起儿童骨生长障碍,最终出现身材矮小。增高方法你知道吗? 对骨代谢疾病应积极进行防治,以杜绝矮身材的发生。关注自己的身高关注你的未来! 我想长高喊出了所以身材矮小者的心声,但是想长高你把握住黄金增高年龄了吗?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那么可以到郑大矮身材增高治疗中心进行检查,看一下你的骨骺线是否已经闭合,如果没有闭合,那么就可以接受我们专家的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身高。 如果你对任何长高问题有疑问,那么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增高专家进行咨询,我们的增高专家将会为你提供详尽的关于增高的方案,帮助你实现增高的梦想。 郑大矮身材增高治疗中心的专家:对于25岁以上的人来说,骨骼已经基本闭合的成年人来说,要想再长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人增高的基础就在于骨骼的不断生长发育钙化,临床上大部分非增高专科的医生仅仅凭借腕关节或者膝关节的X 片来判断人体增高的空间并不是很严谨的。医学研究发现,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生长发育的速度和时间也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远心端也就是人体的四肢骨骼最先发育,而且生长速度也非常的快;青春期过后,四肢骨的生长逐渐放慢最后停止生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骨骼已经闭合,然而尽心端胸椎和颈椎的生长并没有停止,还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而这些部位的骨骼如果不给与相应的刺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增长的,如果这部分骨骼得到有效的刺激之后,人体再次增高并不是问题。如果想有一个理想身高就要利用抓住最后的机会,为自己增高创造难得时机。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增高也是一样,增高专家指出基本上每个人在25岁以前都有机会长高。我们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哪怕只有0.1%的希望我们也要拼一下,趁着我们现在还年轻抓紧时间治疗锻炼,增高希望还很大。有句俗话说的好:“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相信自己一定会长高的! 增高专家指出,人体骨骼闭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体骨骼完全闭合的平均年龄在23岁,而大部分的矮个子青少年,因为发育期晚骨骼闭合时间甚至会推迟到25岁以后,在骨骼完全闭合之前完全可以通过服用特效的增高药物、穴位按摩、增高锻炼等方法,以此来给骨骼一定的刺激,临床研究证明是能够取得很好的增高效果的。民间广泛流传的“二十三,猛一窜”意思就是说很多人23岁前后还可能再迎来一个长高的黄金时期。当然增高是需要给骨骼一定的刺激,才能激发骨骼增高的潜力,不然骨骼细胞会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经过针对性的锻炼都可以有效的促进骨骼生长,即使在23岁以后,青少年增高并不是困难,关键是要抓紧时机。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长高?郑大矮身材增高治疗中心的专家说:青春期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有很多身体特征。例如,女孩月经。很多妈妈觉得女儿才刚来月经,肯定还能长几年,所以,对孩子的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判断存在错误。增高专家表示,事实上,青春期开始,男孩是以睾丸发育为标志,女孩以乳腺发育为标志。女孩来了月经,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长高?男孩开始遗精,这表明已经进入青春中后期了。这时候想要追赶同龄人的身高已经没有多大余地了。

儿童发育特点

儿童发育特点: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爬高,钻洞,而骨骼、肌肉发育能力及攀爬时肌肉协调能力不足,是构成危险发生的因素,而儿童生长发育知识严重不足,未引起家长对意外伤害状态的认识,从而未加以防范。 家庭因素Abdalla等‘”。的研究表明,家庭地位、单亲 家庭、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感情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家庭因 素。郭书芹等‘20。的研究表明,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与无伤害相 关行为比较,父母的教育采取惩罚、不闻不问方式的儿童发生 伤害相关行为的危险性分别是采取鼓励方式的3.741倍和 1.931倍。鼓励教育有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而惩罚的教育方式 使儿童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伤害行为问 题。其次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与意外伤害之问的联系。 Singh和Yu‘”。分析了家庭收入对儿童死亡率的影响,家庭收入 低于人均收入的家庭,是家庭收入高于人均收入的家庭死亡危 险的3倍。邱后兴等’”。的研究发现,家庭低收入、房周危险环 境等为儿童意外伤害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使相应的家庭设施及安全健康教育等预防意外伤害措施得到 完善。例如:购买安全防范书籍对儿童进行教育;楼层较高的 家庭安装防护窗;更换交通工具,放弃电动单车换购汽车护送 孩子上学等。家庭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预防儿童意外伤害起着 重要的作用”o。 童意外伤害的疾病负担 2.1经济负担 由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称为疾病经济负担口J,主要指疾病 对社会与人群的影响,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可分为直接经济负担、间 接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包括疾病造成的病人群体的个人 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3个方面。薛玲等’“’研究表明,小 学生因伤害而缺课,影响学习、生活和娱乐,进而打乱家庭正常 的生活秩序。美国“州际儿童意外伤害预防计划”统计,儿童意 外伤害导致死亡与住院以及急诊事处置的比例为 1:45:l 300。25I。伤害不仅给患儿造成躯体上的残疾障碍和 精神上的痛苦,而且造成经济卜的巨大损失,尤其在低收入家 庭,受到各种各样伤害的危险性更高,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2.2心理负担 儿童意外伤害后,除个人心理留下阴影外,对家庭成员的 心理也有影响,特别是父母,可能引发忧郁、哭泣或易怒,家庭 气氛变得消沉、缺少生气,甚至因儿奄的意外伤害而发生争吵, 减少与朋友.邻居的交往等,进而影响家庭关系。“。目前,经济 条件的改变及社会体制的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城市中大部分 家庭的经济负担已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加之我国提倡优生优

影响身高的因素有什么

影响身高的因素有什么 身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归结起来不外乎遗传与环境两大方面。其中遗传对身高的影响最大,可占到70%左右。环境因素则包括营养、睡眠、运动、*和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概括地说,遗传、睡眠、营养和运动是影响身高的四大主要因素。过了长高的年龄,再吃一些含有激素的增高药品,会使骨关节增肥增大,不但长不高,而且有害。 运动有利于晚上生长激素的分泌 运动能直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还能促进运动当晚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适度的运动能增进食欲,带给您健康的睡眠,对长高有帮助。有人实践过后说:“合理运动后的睡眠如同婴儿般的睡眠。” 运动能使人长高,但也不是任何运动都能使人长高。 1、有利于长高的运动:排球、篮球、足球、芭蕾、健美*、伸展体*、跳绳、慢跑。 2、不利于长高的运动:举重、负重练习、过度运动、消耗过大的运动(马拉松等)。 了解一些运动可以有效增高后,我再给一些具体的增高运动方法:苏州食堂承包 1、悬垂法: 双手紧握单杠,使身体悬空下垂,下垂时以脚尖能轻轻接触地面为佳,然后做引体向上动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练习的要领是: 引体向上时呼气,慢慢下降时吸气。练习做完后,要走动走动,使肌肉放松。待手部放松后再用力紧握拳头,将手放于胸前,随后松开手指,接着闻眼、张口、舒展眉头,放松面部肌肉,然后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松。总之,要学会最大限度地用力和最大程度地放松。怎样才能长高 在练习悬垂法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悬垂20秒钟,然后双腿各系上5千克的沙袋,再悬垂20秒钟;这之后,用皮带固定在单杠上,悬垂15秒钟,之后穿上10千克重的铁砂背心,再悬垂15秒钟。不过,时间和重量不是绝对的,可因人而异。木饰面 2、跳跃法: 双脚跳跃用手摸树枝、篮球架、天花板等。 10次为一组,每次向上跳跃5——7秒钟,每组间隔4——5分钟。要尽量使身体处于最大程度的伸展状态。增高的方法 另外,要经常参加篮球、排球和游泳运动。抢篮球和扣球时一定要奋力跳跃,积极争夺每个高点球。因为跳主要训练内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跃200次左右。 3、牵引法:长高的方法 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松加速向下跑,然后俯在地板上,由两个伙伴帮助,一个伙伴握练习者的双手腕部,另一个握练刁者的小腿下部,两人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牵引躯干2——3次,每次12——15分钟,重复6——10次。 牛奶。钙是宝宝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若食物中的钙供不应求,就会影响宝宝的身高发育。牛奶就是补钙的最好来源,牛奶富含丰富的钙、氨基酸、磷等,对宝宝增高极为有利。牛奶是营养中的重中之重,几乎覆盖了人生的整个时期,尤其是宝宝发育时期。 当中维生素A、B1、C含量分别是苹果的3倍,例如酸桔、广柑、香橙、柠檬都是属于柑桔类的食品,宝宝吃二个新鲜的柑桔类水果,有助于宝宝长个子,对宝宝身体发育也非常有益。 沙丁鱼。沙丁鱼是蛋白质的宝库。另外也可以食用鱿鱼、鲍鱼、鲤鱼和含钙、磷比较丰富的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3、咀嚼有那些作用?幼儿园为什么不宜举行吃饭速度的比赛? 答:咀嚼的作用:(1)可以对口腔、舌部和齿根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保持和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齿龈的健康。(2)可以防止牙列排列不齐的发生;(3)可以使食物得以磨碎,有助于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4)可以让具有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感觉刺激口腔,使儿童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 吃饭速度比赛不利于儿童咀嚼功能的发挥和发展 4、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kg=age*2+7 cm=age*7+70 (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为何要为儿童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要求老师? 要创造快乐饮食的意境和韵味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1.学前儿童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排泄 5、动作需要4、生长发育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2、基础代谢1答: 的损失 6、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锌、碘 钙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髂的重要组分。②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钙的食物来源:①儿童最理想的钙源: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 ②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为丰富。③芝麻、小虾皮、海带等。 (2)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②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促进抗体产生④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 ⑤促进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功能。 铁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等。② 植物性食物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锌的生理功能:①结构: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②催化: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③调节功能: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1.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青春期的发育》创新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与构思】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被称为“花季少年”。因为他们迎来了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精力最旺盛、兴趣最广泛、最富创造性,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同时,这也是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变化较大,性生理发育成熟,而性心理逐渐发育成熟的“暴风骤雨”期。他们对自身的变化产生恐惧和焦虑,自卑和尴尬,浮躁和不安。如何消除不良的影响,正确认识自身的变化,让学生健康、快乐、自信的成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依据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感受青春的美好,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等,在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设计中都充分体现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及情感体验,通过谈话、观看视频、课前调查、讨论交流德兴市,重点体验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带来的惊喜、困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验青春的美好。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畅快的学习。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 (二)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实际,对本节两幅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通过对人体发育阶段的学习和比较,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人体的青春美;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教学重点】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整个时期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有人把这个时期比作生命道路上的里程碑,这话一点儿不过份。了解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根据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来注意青春期卫生,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难点】

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

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 体重是生长障碍最敏感的指标.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生长曲线的降低表明患者有较严重的长期营养不良.在蛋白质能量不足时,脑发育受营养不良影响最晚.孩子生长发育 障碍怎么办、因此,头围增长下降发生较迟,且常提示极严重和长期的营养不良.孩子生长发育障碍容易合并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性格异常等表现。 小儿出生后1~3个月内异常安静、少哭或多动、多哭,4个月对母亲无反应,6个月不会笑,12个月不会坐,18个月不会走和讲话。患儿经常张口、伸舌、流涎、磨牙,经常出现无意识的表情、动作、尖叫或哭闹,双眼无神,不能有意识地注视事物,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反应差,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儿,还有运动、视力、听力障碍。患儿头部呈小头或大头畸形或脑积水。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其中粗大动作是指人体的姿势控制及全身的活动,如头部控制、坐、爬、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站、走、跳跃、骑车等等;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 怎样识别智障,生长发育障碍儿童呢?可根据大脑发育和生理功能去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行为动作,语言发音作为判断智能的主要指标,从儿童的动作推断大脑发育情况。动作发音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以下以不同年龄加以说明。 新生儿期动作不规则又不协调,紧握拳头,俯卧时头略能抬举(45°) 2个月会微微笑,发出咿呀声音。 3个月能抬起头,眼随物而转动,听到声音能转动头。 4~5个月时别人逗他会大声笑,伸手抓物,能识别亲人或陌生人。 6~7个月会坐,在床上翻身打滚,两手会传递玩具。 8个月时会爬,注意大人的行为,会拍手,偶尔无意识地叫喊妈爸。

4.高中阶段身体发育特点

第四章:《生理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第一节:高中阶段身体发育特点》教案第四章:《生理发育与青春期保健》总体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高中生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常见的生理、心理发育异常,良好的青春期保健行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身体发育特点和一些常见的发育异常,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并让学生学会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使其达到更加健康快乐生活的最终目标。 【教学时间】 4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2课时。 【教学建议】 1.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学生对各种生理知识有一些了解,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教师讲述过程当中的态度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看法,科学、严谨的态度可以带领学生们以客观、认真的态度看待自己身体的变化,从而减少因为没有正确的看法而造成的各种悲剧的发生。 2.高中生有自我封闭和自我关注的心理特征,往往因为过度自我关注而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夸张性的体验,另外,由于缺少合适的倾诉对象,会进一步增强其焦虑程度。因而对他们进行常见的发育异常普及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第二节的过程中讲述各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加强他们对疾病的明晰、正确认识。 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孩子们对生命的珍惜程度好像越来越低。那么,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孩子对生命的意义是如何看待的呢?从故事引人,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他们眼中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人面对医生时的感受和表述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找两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真实的例子中,总结出如何正确求医。 第一节高中阶段身体发育特点 【新知识点】

高中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包括身体形态、心肺功能、身体素质、神经系统和性发育等方面。 【重点难点】 高中生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正确认识。 神经系统的发育对自身情绪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安排】 1.引入新课 以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引入,说一说大家对健康的看法。每个人对健康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这些不同当中也有一些相像的点,让学生发言,共同总结出大家认为什么样的身体状况是最健康的。 2.教学实施 讲解高中生身体发育的各项特点,着重强调身体发育时每个人成长所要经历的必经阶段,应正确看待;心肺功能的发育也是身体逐渐强壮和成年化的标志,要注意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经常开窗通风等。 讲解男女生不同的身体素质特点,根据书上身体素质自测标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测,如果有学生的各项素质都远低于标准,可以此为契机,讨论如何正确看待体育课和身体锻炼的问题。 高中生对待性的问题应该有了些了解,可以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好奇是正常的,但是如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了解自己好奇的问题,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会选择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了解的途径,如咨询家长、信得过的同性老师等;另外要指出一些错误的途径,如上黄色网站、看不健康的图书杂志等。 3.作业设计 回答课后的1、2题,对第3题进行讨论,或者根据情况让学生针对第3题写一篇小短文。 【教学过程】 一、高中生生理特征 (一)身体形态的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诊疗常规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诊疗常规 一.定义: 升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二.病因: 1.家族性矮小; 2.青春期迟发症; 3.染色体异常; 4.代谢异常; 5.营养障碍(营养不足或缺乏,吸收不全综合征); 6.慢性系统性疾病:如软骨营养障碍;心脏疾患;消化道疾患等; 7.宫内发育迟缓:如宫内感染;胎盘功能不全;母亲吸烟等; 8.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性腺综合症等; 9.神经系统畸形:发哦发育迟缓等。 三.诊断: 1.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2,既往史:包括出生体重和身长/胎龄/孕期胎儿状况及分娩情况/婴幼儿期饮食状况/家庭环境,出牙时期。 3.家族史:父母/同胞和其他亲族的身长(高),有无矮小,父 母是否近亲结婚。 4.既往疾病史:如长期营养不良或疾病/有望先天性心脏病及消化

道疾病等。 5.体格测量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6.年身高增长速度0-2岁低于正常速率的70%,2岁以上小于4cm/年。 7.骨龄是否延迟。 四.2岁以上生长迟缓儿童与矮小儿的鉴别: 四.处理要点: 1.生长迟缓儿及矮小儿均应管理,符合生长迟缓这应作个案记录。 2.加强体格锻炼,尤其要多做牵拉运动,能机械刺激骨骼生长。 3.保证充足睡眠,因在深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较多,如深睡60-90分钟,生长激素分泌为全日量的1/2. 4.多摄入含钙及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5.观察身高长速,每2-3个月测量一次,如年长速度缓慢应督促到专科门诊检查,排除内分泌等疾病。 五.结案: 1.骨龄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恢复到2SD以内可结案。

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药及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药及方法 导语:青少年身材矮小让我们很多青少年朋友失去自信,甚至给择偶自己就业等很多问题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骨骼生长发育的问题,需要我们多 青少年身材矮小让我们很多青少年朋友失去自信,甚至给择偶自己就业等很多问题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骨骼生长发育的问题,需要我们多了解一些,可以服用一些药促进骨骼发育,可能大家对于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药及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药及方法吧。 首先,蛋白质应该多多摄入。如:面粉、小麦胚芽、豆类、虾、螃蟹、贝类、海藻、牛肉、鸡肉、肝脏、猪腿肉、蛋、牛奶、乳酪及深色蔬菜等。对于蛋白质吸收不够的儿童只要给予充分的蛋白质就会长高。成人的蛋白质所需量(必要量)根据体重×1.08得出。儿童的所需量应该比通过这个公式计算所得的量多。例如:从一杯牛奶加一个鸡蛋中约能摄取12克蛋白质,而这个量只不过是7岁儿童一天所需蛋白质的20%。同时,白米、糯米、甜点等食品则应尽量不吃,可乐与果汁也少吃为妙。因为其中所含的糖分多,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吃多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 都说“睡眠充足的孩子长得高”,这是完全正确的科学事实。一方面,睡眠可使大脑神经、肌肉等得以松弛,人平躺在床上,下肢从纵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脱,骨骼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关节骨骼的伸展生长;另一方面,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小学生应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至10小时,高中生8至9小时。另外,入睡前两个小时之内最好不要进食,因为食物中的淀粉会使血糖升高,血糖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一、运动系统 (一)骨豁与关节特点 1 ?骨骼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 5,而成人为3: 7,所以,其骨韶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骨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无机盐增多,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小。 在生长过程中,骺软骨迅速地生长使骨伸长,并逐渐完全骨化。四肢骨男子在17—18岁,女子在16—17岁完成骨化,脊柱的椎体一般要到20-22岁,筋骨一般要到19岁后完成骨化。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 2 .关节儿童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二)肌肉的特点 儿童少年肌肉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人快。 不同年龄人的肌肉重量比例和肌力 儿童少年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三)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体育锻炼时,应避免跳跃着地动作过猛,避免作单一肢体长时间、负荷较大或左右腿负荷不匀的动作;在作一些静止性动作时要多休息,变化体位及着力点,防止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肢体畸形。负重练习要慎用,过重负荷可能会使骨化过早完成,影响身高的发育。 2 .可充分发展其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以防关节损伤。 3 .在生长加速期,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群的力量和伸肌力量,促进少儿肌肉平衡发展。学龄儿童应避免进行大数量、大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要以身体全面发展为主。

12~15岁少年体质发育特点

12~15岁少年体质发育特点 12~15岁已处于青春发育的初期,是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下,身体发生许多变化:出现生长发育的第二个突增。由于脑垂体释放生长素的次数增加,身体长高加快,男孩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有的可达10~12厘米;女孩每年增长5~7厘米,有的可达8~10厘米。体重每年增长5~6千克,有的可达8~10千克。其中,男孩肌肉增长较多,女孩脂肪增长较多。这一时期,应注意增加身高。体重及健美的锻炼。 生理机能渐趋成熟。心率和呼吸频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减慢,肺活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000毫升左右。这一时期少年的握力,速度,拉力、耐力、下肢爆发力等各项素质的发育水平也明显提高。因此,应增强运动素质和全身生理机能的综合性训练。 ——《儿童体质培养新启发》 少年期身心发展特征 少年期一般是指13岁至17岁,这一阶段多是初、高中学生。少年期为青春发育期,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初次遗精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重要标志。发展心理学家把性成熟分为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第一性成熟期恰值少年初期。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开始年龄一般是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在青春发育期,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心理状态都发生一系列迅速而深刻的变化。 1.身体发育特征 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的各种指标增长的速度突然变快,身高每年增长值为6~8厘米,有的多达10~11厘米,体重每年一般增长5~6千克,增长快的可克8~10千克。由于男女少年进入和结束第二次迅速生长期的年龄不同,因此男女孩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第二次交叉一般是发生在少年前期阶段,男孩再度超过女孩。另外,在少年期身体整体发育过程中,身体长度发育在先、横径发育在后是男女少年的共同特征。即先长长度,后长宽度;手脚征收四肢的发育在前,躯干发育在后。有人把少年期的这种发育特征归结为"向心律"。由于这一特征,在少年期一度出现不利于运动的身体结构变化(即上体与下肢比例推敲的杠杆关系)。如在少年期,腿长/身高指数,非常明显地表现出由低--高--低的大波浪变化的现象。 性开始逐渐成熟,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多集中在这一年龄阶段上,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在少年期迅速提高。这一阶段各种素质的年龄差异明显大于其它时期。身体素质的男女性别差异从少年期开始逐渐扩大,男孩的优势日益显著。少年期身体素质与身体形态的迅速生长发育有高度的一致性。2.心理发育特征 由于身体形态和机能的迅速变化,也导致心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人际关系变得比儿童时期复杂了,抽象思维和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但由于少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阶段,在心理上一般表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的矛盾;心理的发展赶不上生理的发展;认识水平低、控制自己的能力弱,容易被暗示,以致做错事或犯错误。 少年社会心理行为特征是:由于性成熟而导致身体变化,结果使少年的性情处于彻底改变的状态。少年的学习动机、对问题的见解,彼此的尊重,往生育由于突然的情绪波动而失去稳定性。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并经常转移兴趣和爱好。他们难以和成人相处,并经常有向家长、老师的"权威"挑战这种极端的行为。如高度的兴奋性、虚荣心和爱闹的心情,在男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至少年后期阶段,又会重新出现心理方面的安慰状态,社会关系的范围又重新增大了,出现了智力的均衡的、现实的自我评定,情感控制改善了,好斗行为减少了。 ——摘自中国群众体育数据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