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检测卷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3
课时跟踪检测(四)气体摩尔体积1.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B.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不同C.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D.气体的性质不同解析:选C 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等,而分子本身的大小又远小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故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与1 mol H2的体积相同B.1 mol O2与2 mol CH4的质量相等C.1 mol H2的体积是22.4 LD.相同体积的H2和O2所含有的分子数相同解析:选B 对气体,要比较体积的大小,除知道分子数多少外,还必须强调气体所处的状态,A选项二者分子数肯定相等,但体积只能在相同条件下才一定相等。
C、D选项中也与气体的状态(温度、压强)有关。
3.在标准状况下,0.4 mol HCl气体的体积是( )A.22.4 L B.8.96 LC.4.48 L D.11.2 L解析:选B V=0.4 mol×22.4 L·mol-1=8.96 L。
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0 g H2B.2 mol Cl2C.1.5N A CO2D.22.4 L O2(标准状况)解析:选A A项,10 g氢气的物质的量=10 g2 g·mol-1=5 mol;B项,2 mol Cl2;C项,1.5N A CO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D项,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22.4 L 22.4 L·mol-1=1 mol,由N=nN A可知,10 g氢气含有的分子数目最多。
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5 ℃,1.01×105 Pa,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原子数为1.5N AD.常温常压下,44 g CO2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解析:选D A项,氦为单原子分子,N A个氦原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项,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 A;C项,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
《物质的量》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42分)1、下列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的是( )A 、CaC 2B 、Na 2O 2C 、H 2OD 、NaHSO 4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 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 AB 、标准状况下,11.2 L SO 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C 、0.5 mol CH 4所含的电子数为2.5N AD 、46 g NO 2和N 2O 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3、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摩氙气和7.5摩氟气,于400℃和2633千帕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摩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是( )(A)1:2 (B)1:3 (C)1:4 (D)1:64、25.若20克密度为d 克/厘米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克Ca 2+,则NO 3-离子的浓度是( ) (A)400d摩/升 (B) d 20摩/升 (C) 1.25d 摩/升 (D)2.5d 摩/升5、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 )(A)25.0%(B)27.6% (C)72.4% (D)75.0%6、用10亳升的0.1摩/升BaCl 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2:3 (B)1:3:3 (C)3:1:1 (D)3:2:27、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24SO 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 3气,则原溶液中的Al 3+离子浓度(mol/L)为A .a cb 22- B .ac b 22- C .a c b 32- D .a c b 62-二、非选择题(共58分)8、(共18分)0.80gCuSO 4·5H 2O 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中化学》测试题第Ⅰ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中,错误的是( )。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2.摩尔是( )。
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3.水的摩尔质量是( )。
A.18 B.18 g C.18 g/mol D.18 mol4.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 mmol/L。
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s)B.物质的量浓度(c)C.质量分数( )D.摩尔质量(M)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6.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
A.H2O B.H2SO4C.NaH D.NH3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③B.①和②C.②和③D.①②③8.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
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试管9.将40 g 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 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 B.0.5 mol/L C.4 mol/L D.1 mol/L10.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A.①②B.①②⑤C.③④D.①⑤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g+、K+、NO-3、Cl-B.Mg2+、Na+、Cl-、SO-24C.Ca2+、Mg2+、OH-、Cl-D.H+、Na+、CO-23、SO-2412.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及测试卷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基础达标]1.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对试管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外壁有水珠不一定要擦干,加热时会自然挥发B.应握紧试管夹,大拇指按在短柄上C.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部位在火焰上方先上下移动,后集中加热2.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3.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5.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
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要伸入试管口内,以防溶液滴到试管外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别的地方6.玻璃仪器洗涤时,下列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方法洗涤C.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下列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能力提高]9.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果使用不当,试管会破裂,你能说出实验中有哪些不恰当的操作会导致试管破裂吗?(至少说出四种)⑴,⑵,⑶,⑷。
第二单元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二)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要准确量取30mL的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A. 10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B. 25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C. 1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D. 5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B. 塞进橡皮塞C. 倾倒液体D. 过滤3.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4.用托盘天平称量5g食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是()A. 减少砝码B. 添加食盐C. 减少食盐D. 调节平衡螺母5.图中“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 标签受损B. 试剂污染C. 打破试管底D. 读数偏小6.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 B.C. D.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读数为18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 等于8mLB. 大于8mLC. 小于8mLD. 无法确定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称量物放在了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的质量为2.6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 29.4gB. 27.4gC. 28gD. 32.6g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第2页,共7页A. 加热液体B. 读取液体体积C. 称量10.05g固体D. 检查装置气密性10.正确量取12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1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A. ③④B. ① ④C. ② ④D. ① ② ④11.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 吴明用10mL的量筒量取6.8mL的食盐水B. 王倩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C. 由于未说明用量,朱林取了1∼2mL氯化钠溶液做实验D. 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2g硫酸铜晶体12.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A. B.C. D.二、填空题1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练习与作业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A.锥形瓶B.分液漏斗C.玻璃棒D.温度计解析:分液操作中,对温度没有要求,不需要温度计,实验中,分液漏斗用于对分层状态的液态混合物的;锥形瓶用来盛放分离出的液体,在向分液漏斗中倾倒待分离的混合液可用玻璃棒来引流。
答案:D2.下列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蒸发的方法B.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萃取的方法C.将碘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用蒸馏的方法D.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蒸发法,A正确;酒精与水互溶,应加生石灰后蒸馏出酒精,B错误;可用碘升华的方法除去碘中的沙子,C错误;可先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然后再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有机溶剂,D错误。
答案:A3.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答案:B4.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若分液时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补救措施是用滴管将其从烧杯中吸出解析: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不可从下口放出,若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则需重新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回到漏斗中振荡分液。
振荡时漏斗要拿在手中,分液时则要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磨口塞上的凹槽或小孔要与漏斗上的小孔对准,保持内外压强一致,使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下来。
答案:C5.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 D.①②③解析:①是蒸馏,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②为蒸发,是从溶液得到固体的方法;③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提纲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分离液体和固体不溶物(如:泥沙和水)注意:⑴玻璃棒的作用;⑵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蒸发:分离溶液中的溶质(可溶性固体)注意:⑴实验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⑵玻璃棒的作用;⑶操作要领:加热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蒸馏:根据液态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如:石油的分馏)注意:⑴实验仪器: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牛角管、锥形瓶;⑵注意事项:①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暴沸;②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附近;③冷凝水的通入:下口进,上口出。
萃取:根据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如:苯和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注意:萃取剂的选择原则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③萃取剂和原溶剂密度相差较大且易分离。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如:植物油和水)注意:⑴分液漏斗的使用:先检查是否漏水;⑵操作注意事项: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加热法:如泥沙中含有碘(利用加热使碘升华)转化法:如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2NaHCO3=====△Na2CO3+CO2↑+H2O)沉淀法:粗盐提纯的除杂过程(BaCl2→NaOH→Na2CO3→过滤→HCl→蒸发结晶)气体法:Na2SO4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加稀硫酸)二、离子检验1、-24SO的检验:先用稀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42- + Ba2+ == BaSO4↓2、-Cl的检验:先用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l- + Ag+== AgCl↓3、+4NH的检验:加NaOH溶液(或固体)后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检验产生的气体。
NH4+ + OH- =====△NH3↑ + H2O 三、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物理方法化学方法1、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2、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⑴同温同压,2121n n V V = ⑵同温同压,2121M M =ρρ=d (相对密度) 3、c 与ω的换算:M c ρω1000=4、稀释定律:2211V c V c =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胶头滴管2、步骤:⑴计算cVM nM m ==或浓稀稀c V c V =(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 ⑵称量(或量取)⑶溶解(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并冷却至室温⑷转移(用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⑹定容(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平齐)⑺摇匀(反复上下颠倒)⑻装瓶贴标签(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3、误差分析:⑴原理:MVm c = ⑵常见误差分析及结果:①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偏低;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偏低;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高;④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偏低;⑤砝码生锈------偏高;⑥容量瓶中有蒸馏水-------无影响;⑦定容摇匀后,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偏低;⑧称量时“左码右物”-------若没有使用游码,则无影响;若使用游码,则偏低。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5.现有三组溶液:①含有水份的植物油中除去水份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A.KNO3溶液B.稀H2SO4 C.NaOH溶液D.Na2SO4溶液7.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8.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的测试题及答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综合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检测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要有安全意识,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并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③使用金属钠或钾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中④镁着火时使用二氧化碳扑灭⑤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⑥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A.全部B.①②④⑤C.①③⑤ D.①④2.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托盘天平可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克为单位),容量瓶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毫升为单位)②托盘天平只能粗略地称量物质的质量,量筒只能粗略地量取液体的体积,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与容量瓶——精确仪器配套使用③量筒内的残液必须冲洗下来,倒入容量瓶中④称量的固体(或量取的液体)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⑤引流时,玻璃棒不能靠在瓶口上⑥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次加水补齐A.①②⑤ B.①③④C.②④⑥ D.④⑤⑥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 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B.22g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C.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D.常温下N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4.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物质的量的是( )C.③ D.④5.阿伏加德罗定律能够成立的本质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A.气体体积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B.不同气体分子的大小几乎相等C.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D.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与分子本身的大小成正比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④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左物右码;⑤配制浓硫酸与蒸馏水的混合液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蒸馏水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⑥选用100mL量筒量取稀硫酸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C.②④⑤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7.若某氖原子的质量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W/(aNA)mol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0W/a8.现有VL浓度为·L-1的盐酸,现欲将此盐酸浓度增大1倍,以下方法最宜采用的是( )VA.加热浓缩到溶液体积为L 2B.加入·LC.加入10mol·L-1盐酸-1盐酸,再稀释至D.标准状况下通入氯化氢气体9.实验室里需用480mL /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胆矾配成500mL溶液C.称取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胆矾配成500mL溶液10.某溶液经分析,其中只含有Na、K、Ca2、Cl、NO3,已知其中Na、K+++--++、Ca2、NO3的浓度均为·L1,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L1 B.·L1 --C.·L1 D.·L1 --1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C.③和④ D.①和④12.为了检验SO2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方案最-优的是( )BaCl2溶液足量稀盐酸A.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足量稀盐酸BaCl2溶液B.方案乙:试液――――――→无沉淀(也无气泡)――――――→白色沉淀足量稀硝酸32溶液C.方案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D.方案丁:试液――――――→白色沉淀(过滤)――――――――――――――――→沉淀不溶解32溶液13.下列各溶液中,所含NH4的浓度与·LNH4的浓度相等的是( )A.·LB.·LC.·L-1++-1的硫酸铵溶液100mL中所含的NH4Cl溶液100mL 的NH4NO3溶液100mL 的(NH4)3PO4溶液100mL 的(NH4)3PO4溶液50mL----1-1-1D.·L14.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B.75 mL 3 mol·L1 NH4Cl溶液-C.150 mL 1 mol·L1 KCl溶液-D.75 mL 1 mol·L1 MgCl2溶液-15.已知一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密度为ρ1(g·cm3),体积V1(L);另一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密度为ρ2(g·cm3),体积V2(L),两者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ρ3(g·cm3),用数学式表示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cV+cV- V1ρ1+V2ρ2cV+cV-ρ3C.+c2V2-L1 1ρ1+V2ρ231V1+c2V23V1ρ1+V2ρ2mol·L1 -16.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17.T℃,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g,取该温度下的硝酸钾溶液bg,蒸发cg水后溶液达到饱和。
一、选择题1.(0分)[ID:13153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白醋C.盐水D.雨水2.(0分)[ID:13153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B.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3.(0分)[ID:131531]如图,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用量不足会造成结果偏小B.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实验中可用铁代替红磷D.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造成橡皮塞从瓶口喷出4.(0分)[ID:131530]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B .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水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D .密闭装置内燃烧一定质量的镁条,装置内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5.(0分)[ID:131527]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水的作用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 2的体积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降温,便于气密性检查。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6.(0分)[ID:131468]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中没有氧气参加的是A.电灯发光B.食物腐烂C.铁器生锈D.酒精燃烧7.(0分)[ID:131517]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
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8.(0分)[ID:13150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9.(0分)[ID:131500]小张发现养鱼师傅向鱼中撒一种微黄色的过氧化钙(CaO2)固体鱼塘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小张为探究过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了何种气体,做了如图实验,步骤如下: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卷3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
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8.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SO2
10.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1 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 A
11.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14.2 g Na2SO4 溶于100ml水中
②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2.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A.5:2 B.3:1 C.15:2 D.1:3
二、实验题(40分)
13.(22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应称量盐酸体积/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三、计算题
1. (8分)将
2.86g N a2CO3•X H2O加热,使它失去全部结晶水,这时固体物质的质量是1.06g,计算1mol此结晶水合物中所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2. (10分)标准状况下,H
2
和CO的混合气体共8.96L,测得其质量为6.0g,试计算此混合气体中
H 2和CO的质量和体积各为多少。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答案卷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实验题(40分)
13.(22分)
(1)
应称量盐酸体积/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2) ________;
(3)目的是,
因为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没有进行A操作;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 __ _________。
(5)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三、计算题
1. (8分)解:
2. (10分)解: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A 6.C 7.D 8.A
9.B 10.B 11.B 12.C
三、实验题
13.(1)2.1,250,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B、C、A、F、E、D
(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
(4)浓度偏低;偏低;偏高。
(5)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四、计算题
14.10mol
15.质量分别为:0.4克,5.6克;
体积分别为:4.48L,4.4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