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资本结构决策(财务管理-东北财大谷祺、刘淑莲)
- 格式:ppt
- 大小:747.02 KB
- 文档页数:77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课教学大纲(理论部分)课程名称:《财务管理》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版本编号:第二版参考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编写人员: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二、教学目标三、适用专业与年级四、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五、课程学时、学分六、课程主要内容七、课堂讲授及作业布置第二部分学时分配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第一模块财务管理课程介绍第二模块财务管理概述第三模块财务报表分析第四模块货币时间价值第五模块证券价值评估第六模块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第七模块风险与收益第八模块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第九模块股利政策第十模块融资方式第十一模块流动资产管理第十二模块财务预测与短期融资计划第十三模块财务管理实验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财务管理是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金融市场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货币时间价值、证券价值评估以及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理解资产定价技术;理解和掌握资本结构、股利政策、公司融资方式等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流动资产管理、财务计划编制等理财技术。
三、适用专业与年级《财务管理》适用于财经院校各专业财务管理的教学。
特别应作为我院教师组织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
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四、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编写的,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为《财务管理习题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2版)。
本教学大纲由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反复认真讨论修订,最后由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五、课程学时、学分本门课程理论部分周学时3,总理论课时54。
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合计4学分。
财务管理知识结构选用教材:谷祺刘淑莲主编《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教学知识点第1章财务管理概述1.1 财务管理的概念1.1.1 财务与财务管理1.1.2 财务管理的职能1.1.3 财务管理的发展1.2 财务管理目标1.2.1 企业组织形式1.2.2 财务管理目标1.2.3 现代企业中的代理制度1.3 金融市场1.3.1 金融市场的类型及作用1.3.2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3.3 金融资产的价值决定第2章财务估价模型2.1 现值估价模型2.1.1 货币时间价值2.1.2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2.2 风险估价模型2.2.1 风险及其形成的原因和种类2.2.2 风险的衡量2.2.3 风险价值和市场无差别曲线2.2.4 投资组合收益的确定及风险的衡量方式2.2.5 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衡量2.2.6 财务风险和收益的衡量第3章财务比率分析和财务计划3.1 财务比率分析3.1.1 财务指标体系3.1.2 偿债能力比率分析3.1.3 获利能力比率分析3.1.4 营运能力比率分析3.1.5 市况测定比率3.1.6 财务比率分析的标准与方法3.2 财务计划和现金预算3.2.1 财务计划的内容和编制3.2.2 现金预算的内容与编制第4章资本成本4.1 资本成本的概念4.1.1 资本成本的构成要素4.1.2 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4.2 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模式4.2.1 负债及优先股成本4.2.2 普通股及留存收益成本4.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4.3.1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3.2 边际资本成本第5章长期筹资(Ⅰ)5.1 长期借款筹资5.1.1 长期借款的概念、种类和条件5.1.2 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和利率5.1.3 长期借款的偿还5.1.4 长期借款的优缺点5.2 债券筹资5.2.1 债券的种类5.2.2 债券评级5.2.3 债券发行价格5.2.4 债券的偿还与收回5.2.5 债券调换分析5.2.6 债券的优缺点5.3 股票筹资5.3.1 优先股筹资5.3.2 普通股筹资的特征与权利5.3.3 普通股的发行条件及方式5.3.4 普通股的发行价格及优缺点5.4 期权交易5.4.1 期权交易的定义及合约内容5.4.2期权交易的种类第6章长期筹资(Ⅱ)6.1 租赁筹资6.1.1 租赁的种类6.1.2 融资租赁的程序与租金的确定6.1.3 融资租赁的决策与评价6.2 认股权证筹资6.2.1 认股权证的概念及合约内容6.2.2 认股证估价6.2.3 认股证筹资利弊6.3 可转换债券筹资6.3.1 可转换债券的内涵6.3.2 可转换债券的合约内容6.3.3 可转换债券估价6.3.4 可转换债券筹资利弊第7章短期筹资7.1 短期筹资概述7.1.1 短期筹资的特点及筹资策略7.1.2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组合策略7.2 商业信用筹资7.2.1商业信用的形式与应付账款筹资7.2.2商业信用的其他形式于自然性筹资7.3 短期银行借款7.3.1 短期银行借款的种类7.3.2 短期银行借款成本第8章固定资产投资管理8.1固定资产投资财务预测8.1.1固定资产投资概述8.1.2 项目现金流量预测方法8.2投资项目评价标准8.2.1 投资项目评价指标8.2.2 NPV、IRR和PI评价标准的比较与选择8.3投资方案决策分析8.3.1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投资决策8.4资金限额选择决策8.4.1资金限额决策8.5投资项目风险分析8.5.1 项目风险分析方法8.5.2 项目风险调整第9章证券管理9.1 债券投资9.1.1 债券及债券投资概述9.1.2 债券投资的收益评价9.1.3 债券投资的风险9.2 股票投资9.2.1 股票投资的含义9.2.2 股票价值的计算9.2.3 市盈率分析9.2.4 股票投资的风险分析第10章流动资产管理10.1 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10.1.1 现金管理的目的和内容10.1.2 目标现金持有量的确定10.1.3 现金收支日常管理和闲置现金投资管理10.2 应收账款管理10.2.1 应收账款管理的信用成本10.2.2 信用标准与信用条件10.2.3 收账政策、应收账款预测与风险管理10.3 存货管理10.3.1 存货决策10.3.2 存货经济批量的基本模型10.3.3 特殊条件下的经济订货模型10.3.4 存货管理的ABC分析法第11章资本结构与杠杆利益11.1 杠杆分析11.1.1 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11.1.2 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11.1.3 企业总风险与综合杠杆1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1.2.1 基本概念与公式11.2.2 MM资本结构理论11.2.3 权衡模型11.2.4 不对称信息理论11.3 目标资本结构的选择11.3.1 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11.3.2 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第12章股利政策12.1 股利支付方式12.1.1 利润分配的程序12.1.2 股利支付方式12.2 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12.2.1 股利政策基本理论12.3 股利政策的实施12.3.1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12.3.2 股利政策的实施第13章企业并购与重组13.1 企业并购动因与效应13.1.1 合并、兼并与收购13.1.2 并购的类型13.1.3 并购的动因与效应13.2 并购目标的选择与分析13.2.1 对并购目标的选择、调研与分析13.3 并购成本—收益分析13.3.1 并购成本—收益分析的一般方法13.4 并购交易价格及支付方式13.4.1 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13.4.2 并购价格的支付13.5 企业收购与反收购策略13.5.1 公开收购要约与形式13.5.2 企业的反收购策略13.6 杠杆收购13.6.1 杠杆收购13.7 并购实现后的整体融合13.7.1 并购后的整体融合与资产重组第14章企业破产与清算14.1 破产操作程序14.1.1 企业破产界限与破产制度的基本职能 14.1.2 破产操作程序14.2 企业破产预测14.2.1 企业破产原因及破产预测方法。
财务管理刘淑莲答案class=txt>【题源见教材第63页】假设你是xyz公司的财务,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包括四个备选方案的投资分析工作。
各方案的投资期都是一样,对应于不同经济状态所估计的收益率见表2-13。
要求:1、计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方差、标准差、标准离差率。
(1)预期收益率:var(a)=方案b的标准差为: sd(b)=var(b)=方案c的标准差为: sd(c)=var(c)=方案d的标准差为: sd(d)=var(d)=(4)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方案a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a)=0%/10%=0%方案b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b)=8.72%/14%=62.29%方案c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c)=8.58%/12%=71.5% 方案d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d)=6.32%/15%=42.13%2、根据四项待选方案各自的标准差和预期收益率来确定是否可以淘汰其中某一个方案。
答:方案a无风险,方案d的预期收益率较高,且风险较小,所以方案a和方案d一般来说是不能淘汰;对方案b和方案c来说,e(b)e(c),sd(b)sd(c);但 cv(b) cv(c),仅从前两个指标很难判断,但通过cv,可知方案c的相对风险很大,若淘汰一个方案,则应淘汰方案c。
3、假定你认为上述分析是以各待选方案的总风险(标准差)为依据的,不十分科学,应进行系统风险分析。
投资方案d是一种经过高度分散的基金性资产,可用以代表市场投资。
评价:a、d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等于必要收益率;b方案的预期收益率低于必要收益率;c方案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必要收益率。
从市场分析的角度看,应选择方案c,但就总风险来说,方案c仍是风险最大的方案,并且是所有备选方案中唯一可能亏损的方案。
在市场分析中,之所以要选择c方案,是因为它是一项相对市场呈负相关的投资,它具有减少投资组合风险的能力,对投资者很有价值。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在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职责的基础上,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及优缺点;熟悉两权分离下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由此而产生的代理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了解金融市场的类型和作用,了解公司理财的重要假说,即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含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股东财富最大化、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的表现和影响结果、金融资产的价值,以及有效市场假说对公司融资和经理人管理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相关概念的含义,深入理解基本财务原理的内涵。
习题与案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公司财务管理内容的是( )。
A.资本预算管理B.长期融资管理C.营运资本管理D.业绩考核管理答案:D。
2.股东通常用来协调与经营者之间利益的方法主要是A.监督和激励B.解聘和激励C.激励和接收D.解聘和接收答案:A。
3.下列不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优点的是( )。
A.考虑了获取收益的时间因素和风险因素B.克服了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C.能够充分体现所有者对资本保值与增值的要求D.适用于所有公司答案:D。
股东财富最大化其实就是股价尽可能地高,股东财富的计算:股价与股数的乘积。
股价等于预期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之和,折现率的选取已经考虑了风险。
D项说法太绝对。
4.根据资产负债表模式,可将公司财务管理分为长期投资管理、长期融资管理三部分,股利政策应属于的财务管理范畴是( )。
A.营运资本管理B.长期投资管理C.长期融资管理D.以上都不是答案:C。
公司发行股票融资的代价就是要派股利给股东。
5.无论从市场功能上还是从交易规模上看,构成整个金融市场核心部分的是()A.外汇市场B.商品期货市场C.期权市场D.有价证券市场答案:D6.下列不属于公司财务经理基本职能的是( )。
A.投资管理B.核算管理C.收益分配管理D.融资管理答案:B 。
7.按照索取权获得方式的不同分类,股东对于公司收益的索取权是A.剩余索取权B.固定索取权C.法定索取权D.或有索取权答案:A。
财务管理刘淑莲答案class=txt> 【题源见教材第63 页】假设你是xyz 公司的财务,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包括四个备选方案的投资分析工作。
各方案的投资期都是一样,对应于不同经济状态所估计的收益率见表2-13 。
要求:1、计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方差、标准差、标准离差率。
(1)预期收益率:var(a)=方案b 的标准差为:sd(b)=var(b)=方案c 的标准差为:sd(c)=var(c)=方案d 的标准差为:sd(d)=var(d)=(4)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方案a 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a)=0%/10%=0%方案 b 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b)=8.72%/14%=62.29%方案c 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c)=8.58%/12%=71.5% 方案d 的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为:cv(d)=6.32%/15%=42.13%2、根据四项待选方案各自的标准差和预期收益率来确定是否可以淘汰其中某一个方案。
答:方案 a 无风险,方案 d 的预期收益率较高,且风险较小,所以方案 a 和方案 d 一般来说是不能淘汰;对方案 b和方案 c 来说,e(b)e(c) ,sd(b)sd(c) ;但cv(b) cv(c) ,仅从前两个指标很难判断,但通过cv ,可知方案 c 的相对风险很大,若淘汰一个方案,则应淘汰方案c。
3、假定你认为上述分析是以各待选方案的总风险(标准差)为依据的,不十分科学,应进行系统风险分析。
投资方案 d 是一种经过高度分散的基金性资产,可用以代表市场投资。
评价:a、d 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等于必要收益率; b 方案的预期收益率低于必要收益率; c 方案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必要收益率。
从市场分析的角度看,应选择方案c,但就总风险来说,方案 c 仍是风险最大的方案,并且是所有备选方案中唯一可能亏损的方案。
在市场分析中,之所以要选择 c 方案,是因为它是一项相对市场呈负相关的投资,它具有减少投资组合风险的能力,对投资者很有价值。
第一章P24第1题经过近20年的发展,资本市场已成为我国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
到目前为止,上海、深圳两地的证券交易所已先后有24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3.91万亿元,流通市值19.96万亿元。
不少上市公司在IPO之后,又进一步通过配股、增发等方式筹集了大量资金。
请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说明资本市场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1、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通过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再融资(增发和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在境外进行股权融资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2、资本市场的作用①、融资作用,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
由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收益较高,能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他们在踊跃购买证券的同时,向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长期资金来源。
提高了直接融资比重,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和盈利模式。
②、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在资本市场中企业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证券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产要素部门间转移的障碍。
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可根据社会需要,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实行兼并和重组,发展资产一体化企业集团,开辟新的经营领域。
另外,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其资金来源不受个别资本数额的限制。
这就打破了个别资本有限且难以进入一些产业部门的障碍,有条件也有可能筹措到进入某一产业部门最低限度的资金数额,从而有助于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③、有利于企业的重组兼并④、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⑤、投资功能,分散和防范风险3、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①、投资主体单一投资者个人多,机构投资者少。
这种以散户为主导的市场,投机行为盛行,缺乏理性。
价格波动大,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如此一来,资本市场的价格失真,不能真正反映股票价值和上市公司质量。
②、缺乏层次性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非常不发达。
虽然股票市场发展较快,但层次单一,主要是主板市场.而中小企业板,新三板,创业板未成气候。
东财09春学期《公司金融》第十章资本结构决策课堂笔记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主要研究狭义的资本结构,即公司长期债务与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确定的问题。
首先介绍了包括MM理论、权衡理论在内的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以及包括啄食顺序理论、代理理论在内的新资本结构理论,然后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
二、主要知识点回顾一、资本结构的MM 理论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筹集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
广义的资本结构决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负债权益比如何确定,这是狭义的资本结构问题;其二是股利支付率如何制定,这是股利政策的问题。
公司筹集长期资金的方式可以通过图加以描述。
就外部融资而言,债务融资风险高而成本低,权益融资风险低却成本高。
对财务管理者来说,必须在风险高但成本低的债务资本与风险低但成本高的权益资本之间进行权衡,这就是确定负债权益比,也就是确定资本结构的问题。
就内部融资而言,留存收益的多少受股利分配的直接影响。
在投资总额既定的前提下,股利分配的越多,留存收益越少,为了满足投资需求而需要的外部融资量就会越大。
外部融资的成本差别又会影响到负债权益的比率,因此股利支付率间接地影响着负债权益比(即狭义资本结构),所以我们把股利政策纳入资本结构决策的范围进行讨论。
1.MM理论的假设条件第一,经营风险可以用σEBIT 衡量;第二,所有目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EBIT估计相同;第三,证券在完善的市场上进行交易;第四,公司和个人的债务均为相同的无风险债务;第五,所有现金流量为永续年金。
2.MM无税模型(1)MM定理内容定理1 杠杆公司的价值等同于无杠杆公司的价值。
定理2 股东的期望收益率随财务杠杆的增加而增加。
(2)MM无税模型的套利证明假设两个公司处于同一风险等级,都具有相同的预期收益EBIT。
U 公司完全依靠普通股进行筹资,其市场价值为VU,公司的股份为SU;而L公司部分依靠债券融资BL,假设利率为kb,其市场价值为VL。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课教学大纲(理论部分)课程名称:《财务管理》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版本编号:第二版参考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编写人员: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二、教学目标三、适用专业与年级四、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五、课程学时、学分六、课程主要内容七、课堂讲授及作业布置第二部分学时分配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第一模块财务管理课程介绍第二模块财务管理概述第三模块财务报表分析第四模块货币时间价值第五模块证券价值评估第六模块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第七模块风险与收益第八模块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第九模块股利政策第十模块融资方式第十一模块流动资产管理第十二模块财务预测与短期融资计划第十三模块财务管理实验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财务管理是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金融市场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货币时间价值、证券价值评估以及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理解资产定价技术;理解和掌握资本结构、股利政策、公司融资方式等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流动资产管理、财务计划编制等理财技术。
三、适用专业与年级《财务管理》适用于财经院校各专业财务管理的教学。
特别应作为我院教师组织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
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四、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编写的,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为《财务管理习题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2版)。
本教学大纲由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反复认真讨论修订,最后由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五、课程学时、学分本门课程理论部分周学时3,总理论课时54。
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合计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