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互感器传输规约
- 格式:doc
- 大小:252.00 KB
- 文档页数:5
电子式互感器一、电子式互感器定义《IEC60044-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标准》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定义如下: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压或电流传感器组成,用以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
在数字接口的情况下,一组电子式互感器共用一台合并单元完成此功能,主要包含电压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
二、电子式互感器分类1、电容式互感器及空心线圈组合式互感器电容式互感器及罗氏线圈组合式互感器每一台包括相互独立的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及相关转换电路。
每电压传感器包括电容分压器和一个低功率铁芯线圈,电流传感器为一个空芯线圈。
2、低功率互感器(LPCT)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经济性和优势与电压等级成正比,因为只有在高电压等级的互感器上,CT饱和、绝缘复杂、体积大、造价高的缺点才表现得越显著。
因此不应在变电站内各电压等级都盲目地推广和应用电子式互感器。
我们认为在110kV以下,特别是对10一35kV而言,应用电子式互感器是不必要和不经济的。
而采用LPcr(低功率互感器)是一个现实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3、检验、试验、能效评测用电子式互感器检验、试验、能效评测用电子式互感器通常要求在较宽的幅值、频率、相位范围内实现高准确度的测量,测量对象包含工频电量以及变频电量,且要求其抗干扰能力及电磁兼容性能好,一般不包含具有非线性特性和易饱和的铁芯,一般为电机、变频器、特种变压器等电气产品检试验等需要高精度功率测量需要的场合使用,目前国内较为广泛使用的主要有:AnyWay变频电压传感器、变频电流传感器和变频功率传感器。
三、电子式互感器工作原理框图图中的电子式互感器测量一路电压和一路电流信号,通常,该电压和电流信号的乘积为被测回路的功率。
本文规定的电子式互感器可以是如图中所示的测量一路电压、电流及对应功率的电子式互感器,或测量单路或多路电压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或测量单路或多路电流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传输规约ECT/EVT与MU之间的数字量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可采用异步方式,也可采用同步方式传输。
传输介质采用光纤传输。
6.5.1.1 异步方式传输a)合并单元和电子(光)互感器的数字量通信参照GB/T 18657.1的FT3的固定长度帧格式。
数字量传输帧格式见图2至图5.b)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之间采用多模光纤,高位(对应UART空闲位)定义为“光纤灭”,低位定义为“光纤亮”。
传输速率为 2.0Mbit/s或其整数倍。
采样率为80点/周波,帧格式I、II、III的传输速率宜为2.0Mbit/s,帧格式IV的传输速率宜为 4.0Mbit/s。
采样率为256点/周波,帧格式I、II、III的传输速率宜为6.0Mbit/s,帧格式IV的传输速率宜为8.0Mbit/s。
光纤接头宜采用ST或FC接头。
c)采用工业标准 UART 电路进行异步数据流通信。
每个字符由11 位组成, 1 个启动位为“0”,8个数据位,1 个偶校验位,1 个停止位为“1”。
图1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单相互感器)图2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I(三相电流互感器)图3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II(三相电压互感器)图4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V(三相电流电压互感器)d)帧结构的说明:1)每帧固定长度,每个字节8位。
2)每帧由起始符开始,起始符由两个字节组成,固定为0564H 。
3)报文类型:表示不同的帧类型和数据长度、信息排序,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单相互感器、三相电流互感器、三相电压互感器和三相电流电压互感器。
4)保护用数据、测量用数据由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数据。
5)保护用电流数据1和2、电压数据1和2为通道的冗余采样数据。
6)温度(1字节):带符号整数(二进制补码),对应摄氏度。
如采集器无测温功能置为0x80(-128,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的温度)。
7)状态字1、2分别由2个字节表示多种状态,具体规定如下表所示。
8)用户数据之后跟随一个16位的CRC校验序列,由下列多项式生成校验,序列码:X16+X13+X12+X11+X10+X8+X6+X5+X2+1,生成的16比特校验序列再取反成为所要求的校验序列。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2009-11 -26 发布2009-11 - 26 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Q/CSG****-2009目次前言 (1)1范围 (2)2 引用标准 (2)3 术语与定义 (3)4 系统构成 (3)5 系统配置 (4)6 设备技术要求 (5)7 软件技术要求 (10)8应用功能 (12)9 总体性能指标 (23)10 设计要求 (24)11 产品验证技术要求 (25)附录A 典型应用方案(资料性附录) (26)附录B 建模原则(资料性附录) (29)附录C 服务(资料性附录) (38)1Q/CSG****-2009前言随着工业级网络通信技术、集成应用技术、电子及光电采集技术、信息技术,特别是DL/T860标准的颁布,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具备了基本应用基础。
数字化变电站是以变电站一、二次系统为数字化对象,对数字化信息进行统一建模,将物理设备虚拟化,采用标准化的网络通信平台,从而以信息共享、硬件平台综合集成应用、软件功能插接复用、逻辑功能智能化策略的全新模式,实现变电站运行监视、快速保护、智能分析、标准化操作、设备状态监测等基本功能。
为统一设备配置和技术标准,指导和规范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由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炯聪、陈建福、段新辉、高新华、杨奕、赵永发、刘玮、梁晓兵、游复生、代仕勇、吴国沛、张喜平、潘璠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
1Q/CSG****-20092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1范围1.1本规范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110kV~500kV交流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和改造工程。
关于互感器的输出知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模拟量输出标准值为22.5、150、200、225mV (保护用)和4V(测量用),数字量输出标准值为2D41H ( 10进制11585)(测量用)和01CFH (10进制436)(保护用)。
各厂家提供的电子式互感器输出必须满足以上标准。
电子式互感器的精度等级:测量用CT的标准精度为0.1、0.2、0.5、1、3、5级,供特殊用途的为0.2S和0.5S级;保护用CT的标准精度为5P,10P和5TPE ,其中5TPE的特性考虑短路电流中具有非周期分量的暂态情况,其稳态误差限值与5P级常规CT相同,暂态误差限值与TPY级常规CT相同。
由于各个间隔的电子式互感器独立工作,为获得在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瞬时值,需要在各个远端模块之间实现同步。
我们的方案是:在合并单元通过插值算法,实现采样同步。
这种方案能在保证同步精度的前提下不依赖于任何外部同步时钟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于互感器的输出:模拟接口采用峰值为±10V的电压输出, 其中测量互感器二次额定输出为4V有效值, 保护互感器二次额定输出为200mV有效值. 这样设计保证了保护互感器测量额定值40倍(0偏移)或20倍(100% 偏移)时不过载、测量互感器测量额定值2倍时不过载的要求.数字接口的物理层采用双屏蔽电缆的铜线传输, 通用帧的标准速度为2.5M bös, 采用M anchester 编码,首先传输最高位(M SB).链接层选定为IEC 608702521 的FT3 格式. 此格式的优点是: 具有良好的数据完整性和帧结构, 适合高速度的多点网络同步数据链接.测量用数字输出额定值为16进制的2D41H, 保护用数字输出额定值为01CFH, 正溢出用7FFFH 指示, 负溢出用8000H 指示, 这种设计同样满足上面的动态要求.接收模块的时钟输入和指令输出则用于实现接收模块的时间同步分成测量和保护两个标准值是因为保护用电子式互感器可以测量的电流/电压可达到额定一次值的40倍0%偏移或20倍100%偏移而不会过载;测量用电子式互感器可以测量的电流/电压可达到额定一次值的2倍而不会过载电子式互感器数据采样频率额定标准值有:80fr -48fr -20fr fr为额定频率。
所谓FT3实际上指的是一种链路层的传输帧格式,是IEC60044-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标准里规定使用的帧格式,所以描述FT3实际上要从IEC60044-8的标准说起。
对于数字输出部分,IEC60044-8规定的典型做法是将7个电流5个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变换器(共12路)组成一个合并单元,将所有的测量量转换为数字量串行输出。
数字输出协议推荐采用单相的点对点联接。
➢标注对物理层的规定合并单元到二次设备可以有数字电输出和数字光输出两种。
数字电输出是以铜线为基础的传输系统,系统必须与EIA RS- 485标准兼容。
标准中建议使用D性9帧联接器,屏蔽双绞线电缆,长度为250m。
也可以使用带屏蔽的RJ-45联接器代替。
对于数字光输出只需将数字输出按一定要求进行电/光转换。
数字光输出和数字电输出在链路层和应用层的规定上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物理层的传输介质。
光纤联接器可采用BFOC/2.5,近距离传输可采用塑料光线,远距离可使用玻璃光纤。
标准中规定无论是电输出还是光输出都要采用曼彻斯特码进行编码:高位先传送,数据帧的速率都为2.5 Mbit/s,即调制后的传输速率为5 Mbit/s。
(1)如果采用光纤通信,必须注意光驱动器和光接收器的性能。
对数字光驱动器的规定为:①升降时间:信号幅值从10%变化到90%的时间应小于20 ns。
②脉冲特性:超调量应低于光脉冲额定输出的30%,而其在第2个半波的纹波应限制在额定输出的10% 。
③最大传输功率、最小传输功率分别为-15、-20dBm。
对测量和保护装置应增添光接收单元电路,对光接收器的特性有以下规定:①升降时间:信号幅值从10%变化到90%的时间应小于20 ns。
②脉冲畸变失真:小于25 ns。
③光传输的时钟偏差:在半电压点测量, 应在标称时钟周期的±10 ns 以内。
用于电力系统的传输光缆一般较长, 为此应选用玻璃光纤光缆,推荐光纤的尺寸为62.5 μm/125μm2,波长820~860nm,建议联接器为BFOC/2.5。
33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通用技术规范(范本)33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专用技术规范(范本)33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通用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33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通用技术规范(范本)33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 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专用部分“2项目单位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8“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覆冰厚度、耐地震能力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需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附录提供电子式互感器安装示意图。
对新建工程,项目单位应遵循通用技术规范部分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电子式互感器同其他一次设备组合安装时,投标人需提供经过本项目一次厂家确认的安装示意图,卖方提供的安装方案需要有相关的运行业绩,并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1“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销售运行业绩表”中备注说明。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及研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目前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测量设备。
它能够将高电流通过互感器转换为对应的低电流,并实现对电流的准确测量和监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测量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的感应,将高电流通过互感器转换为对应的低电流输出。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主要由高频变压器、非线性元件和电子补偿电路等组成。
高频变压器将被测电流通过互感器的主线圈感应到副线圈中,由于高频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很高,因此可以实现对电流的高精度测量。
非线性元件和电子补偿电路能够对测量误差进行实时补偿,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 高精度测量: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能够实现对电流的高精度测量,其测量误差通常在0.1%以内,满足了电力系统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2. 宽工作频率范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较宽,一般可覆盖50Hz和60Hz的电力系统,并且能够适应电网中的频率变化。
3. 抗干扰能力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抑制外部干扰信号,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体积小、重量轻:相较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维护。
5. 高安全性: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了数字化处理技术,使得其在安全性能方面更加优越,能够有效避免因电磁干扰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精度测量技术:针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高精度测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高精度测量技术,包括数字滤波、自适应补偿等,以提高电流测量的精度。
2. 大容量电流测量技术:随着电力系统中大容量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容量电流的测量需求也不断增加。
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该通信规约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1998—02—10公布,1998—06—01实施〕而制定的。
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1。
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传送方向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 图1字节传输序列1.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全然单元。
帧格式如图2所示。
图2帧格式1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码。
地址长度为12位十进制数,低地址位在先,高地址位在后。
当地址为999999999999H时,为播送地址。
操纵码C:操纵码的格式如下所示。
功能码后续帧标志从站异常标志传送方向D7=0: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D7=1: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D6=0:从站正确应答D6=1:从站对异常信息的应答D5=0:无后续数据帧D5=1:有后续数据帧D4∽D0:请求及应答功能码00000:保持00001:读数据00010:读后续数据00011:重读数据00100:写数据01000:播送校时01010:写设备地址01100:更改通信速率01111:修改密码10000:最大需量清零11001:厂家保持11010:厂家保持数据长度L: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
读数据时L≤200,写数据时L≤50,L=0表示许多据域。
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和数据、密码等,其结构随操纵码的功能而改变。
传输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校验码CS: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结束符号16H: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电子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应选用成熟的产品,若投标设备非投标人自行生产的设备,则投标人须获得原厂商省级及以上区域授权,且投标设备须具有在国家电网或南方电网1个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数字化变电站三套及以上成功运行的经验。
1. 电子式互感器基本要求1.1. 电子式互感器分为罗氏线圈电子式互感器和光学电子式互感器,可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选型应用。
1.2. 电子式互感器可以采用电流、电压混合式互感器,也可单独配置,现场安装按间隔布置。
1.3. 新建变电站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互感器应使用数字信号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10/35kV开关柜安装方式时宜采用小信号模拟量输出的电流电压一体化电子式互感器。
若采用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保护测控集中布置时,采用电子式互感器。
1.4. 双重化保护装置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传感模块和采集单元按双重化配置,并相互独立,使用不同回路的电源供电。
每路采集单元应至少包含两路保护用A/D和一路测量(计量)用A/D,在准确度和特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测量(计量)用A/D 可与保护用A/D共用,每路采集单元对应一台独立合并单元。
1.5. 单套配置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传感单元和采集单元按单套配置,采集单元应包含两路保护用A/D和一路测量(计量)用A/D,在准确度和特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测量(计量)用A/D可与保护用A/D共用。
1.6. 双母线接线形式,线路、变压器间隔装设三相电压互感器,间隔合并单元可直接接入本间隔的三相电压,同时间隔合并单元应接入母线电压并列单元传送的电压,经间隔合并单元切换后,供检同期功能使用。
1.7. 配置原则1)110kV变电站互感器配置a)110kV电压等级采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单重化配置。
b)35kV/10kV采用电流电压组合式电子式互感器,输出信号采用模拟小电压信号,按单套配置。
c)110kV主变各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按照双重化要求配置;主变中性点(或公共绕组)及主变间隙电流互感器采用传统电流互感器,采用模数转换模块转换后接入合并单元,按照双重化要求配置。
101规约7个字节时标
(原创版)
目录
1.101 规约的概述
2.101 规约的字节时标
3.101 规约的应用场景
正文
1.101 规约的概述
101 规约,全称为 IEC 60870-5-101,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通信规约。
该规约主要解决了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问题,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供了有效的通信支持。
2.101 规约的字节时标
在 101 规约中,字节时标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数据帧
的结构和内容。
字节时标由 7 个字节组成,分别是:起始字节、地址字节、控制字节、数据长度字节、数据字节、校验字节和结束字节。
这 7 个字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帧,实现了数据在电力系统中的高效传输。
3.101 规约的应用场景
101 规约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保护:101 规约可以用于实现电力系统保护设备的通信,如距离保护、过电流保护等。
(2)电力系统控制:101 规约可以用于实现电力系统控制设备的通信,如开关、调节器等。
(3)电力系统监测:101 规约可以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通
信,如电压、电流互感器等。
(4)电力系统故障诊断:101 规约可以用于实现电力系统故障诊断设备的通信,如故障录波器等。
总之,101 规约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通信标准,其字节时标为数据传输提供了有效的结构和内容描述。
GB/T 20840.8-2007 通信规约1.1.1 链路层此链路层选定为IEC 60870-5-1的FT3格式。
此格式的优点是:——良好的数据完整性,——其帧结构使它有可能用于高速率的多点网络同步数据链接。
链接服务类别为S1:SEND/NO REPLY(发送/不回答)。
这实际上反映了互感器连续和周期性地传输其数值并不需要二次设备的任何认可或应答。
传输规则:R1 空闲状态是二进制1。
两帧之间按曼彻斯特编码连续传输此值1,为了使接收器的时钟容易同步,由此提高通讯链接的可靠性。
两帧之间应传输最少70个空闲位。
R2 帧的最初两个八位字节代表起始符。
R3 16个八位字节用户数据由一个16比特校验序列结束。
需要时,帧应填满缓冲字节,以完成给定的字节数。
R4 由下列多项式生成校验序列码:X16+X13+X12+X11+X10+X8+X6+X5+X2+1此规范生成的16比特校验序列是取反的。
R5 接收器检验信号品质、起始符、各校验序列和帧长度。
如果这些检验中任一项有误,该帧将废弃,反之交付给用户。
注1:规则R1:推荐在两帧之间填满尽可能多的空闲位;某些接收器的同步方法可利用紧接起始符前的小空白间隔,使接收器为传输来临做好准备。
注2:因为所用的服务类别是S1,故对IEC 60870-5-1的规则R5和R6已作修改:由于发送器无法知道接收器是否检测出错误,所以不需要IEC 60870-5-1对R5规定的最小行空闲状态,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高数据速率。
规则R1规定了最小行空闲状态,并可供检验使用。
2726252423222120起始符0 0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0 0数据载入1(16个字节)注:数据CRCmsb 数据载入1的CRClsb数据载入2(16个字节)数据需要时为缓冲字节 需要时为缓冲字节 需要时为缓冲字节 CRCmsb 数据载入2的CRClsb 字节38数据载入3(16个字节)数据字节39 字节40 字节41 字节42 字节43 字节44 字节45 字节46 字节47 字节48 字节49 字节50 字节51 字节52 字节53 字节54 CRCmsb 负载3的CRC字节55lsb其中:CRC 为“循环冗余码”,msb 为“最高位”,lsb 为“最低位”。
MEDC‐330_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随着智能变电站以及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式互感器和光学互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出厂这些设备出厂之前面临精度校验的问题,同时在工程验收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MEDC330电子式互感器专注于解决电子式互感器比差和角差校验的问题,同时兼顾对传统互感器的角差和比差的校验,可以满足0.2 级及以下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校验。
一、主要功能1.电子式互感器的小信号模拟量校验2.IEC61850 9-1数字输出帧格式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3.IEC61850 9-2数字输出帧格式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4.IEC61859 9-2LE数字输出帧格式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5.IEC60044-8 FT3数字输出帧格式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2.5M bps)6.国网公司FT3 LE数字输出帧格式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5M bps)7.传统互感器校验二、主要特点MEDC330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具有以下特点:功能齐备。
MEDC-330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可以完成电子式互感器的各项精度校验,包括比差校验、角差校验、极性验证、频率测量等。
同时可以进行波形分析。
能够实现脉冲对时和IRIG-B码对时以及IEEE1588对时。
另外可以校验传统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校验。
接口丰富规约齐备。
本装置能够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校验,满足电子式互感器模拟小信号、IEC61850 9-1、IEC61850 9-2以及 IEC61850 9-2LE、IEC60044 FT3国网FT3等,同时具备传统互感器校验的模拟接口,在电子式互感器模拟小信号校验方面,具备电子式电压互感器6.5 3V、3.25 3V、1.625 3V、43V、23V、13 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4V、2V、1V、225mV、200mV、150mV等模拟输出单通道输入自动切换;IEC61850 9-1、9-2、9-2LE由同一个光纤通道输入,自适应数据帧格式;IEC60044-8 FT3和国网FT3LE由同一个光纤通道输入,自适应数据帧格式智能化处理功能。
GB/T 20840.8-2007 通信规约1.1.1 链路层此链路层选定为IEC 60870-5-1的FT3格式。
此格式的优点是:——良好的数据完整性,——其帧结构使它有可能用于高速率的多点网络同步数据链接。
链接服务类别为S1:SEND/NO REPLY(发送/不回答)。
这实际上反映了互感器连续和周期性地传输其数值并不需要二次设备的任何认可或应答。
传输规则:R1 空闲状态是二进制1。
两帧之间按曼彻斯特编码连续传输此值1,为了使接收器的时钟容易同步,由此提高通讯链接的可靠性。
两帧之间应传输最少70个空闲位。
R2 帧的最初两个八位字节代表起始符。
R3 16个八位字节用户数据由一个16比特校验序列结束。
需要时,帧应填满缓冲字节,以完成给定的字节数。
R4 由下列多项式生成校验序列码:X16+X13+X12+X11+X10+X8+X6+X5+X2+1此规范生成的16比特校验序列是取反的。
R5 接收器检验信号品质、起始符、各校验序列和帧长度。
如果这些检验中任一项有误,该帧将废弃,反之交付给用户。
注1:规则R1:推荐在两帧之间填满尽可能多的空闲位;某些接收器的同步方法可利用紧接起始符前的小空白间隔,使接收器为传输来临做好准备。
注2:因为所用的服务类别是S1,故对IEC 60870-5-1的规则R5和R6已作修改:由于发送器无法知道接收器是否检测出错误,所以不需要IEC 60870-5-1对R5规定的最小行空闲状态,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高数据速率。
规则R1规定了最小行空闲状态,并可供检验使用。
2726252423222120起始符0 0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0 0数据载入1(16个字节)注:数据CRCmsb 数据载入1的CRClsb数据载入2(16个字节)数据需要时为缓冲字节 需要时为缓冲字节 需要时为缓冲字节 CRCmsb 数据载入2的CRClsb 字节38数据载入3(16个字节)数据字节39 字节40 字节41 字节42 字节43 字节44 字节45 字节46 字节47 字节48 字节49 字节50 字节51 字节52 字节53 字节54 CRCmsb 负载3的CRC字节55lsb其中:CRC 为“循环冗余码”,msb 为“最高位”,lsb 为“最低位”。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1.电力系统通信规约产生的背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实现电网的升级换代,以欧美为代表的各个国家和组织提出了“智能电网”概念,各国政府部门、电网企业、装备制造商也纷纷响应。
智能电网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新的制高点,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
2.研究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国际主要标准组织与机构(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MB)组织成立了“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SG3)”,由该工作组牵头开展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2)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所(NIST),研究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和制定智能电网标准。
NIST的前身是美国国家标准(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NBS),隶属美国商务部,负责美国全国计量、标准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
(3)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09年发布了“P2030指南”,标志着IEEE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
3.IEC对智能电网标准的认识IEC认为智能电网包括电力系统从发电、输变电到用户的所有领域,要求在电网的各个建设阶段以及在系统的各个组成单元之间以及子系统间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因而标准化工作对于智能电网的成功建设非常关键。
1.应该对必要的接口和产品标准化,并避免对具体应用和商业案例进行标准化,否则将严重阻碍智能电网的创新和发展。
应为智能电网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2.描述通用需求,避免对细节标准化4.IEC相关标准体系工作组织IEC组织成立了第三战略工作组—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IECSG3)1.对涉及智能电网的标准进行系统性分析,建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框架2.提出原有标准修订、新标准制定、设备和系统互操作的规约和模型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议,逐步提供一套更加完整、一致的支持智能电网需求的全球标准。
5.三项主要任务1. 系统描述标准体系整体框架:描述电网及电力系统的专业概念和关联模型,相关标准全面综述,定义IEC标准整体框架,是智能电网协调的基础2. 确定核心标准:选择在智能电网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标准,对这些标准的提升和改进是IEC为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是IEC智能电网标准化路线图中的核心部分。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及研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的装置,它是电能计量、电流保护及电能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电力系统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及研究。
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电流互感器是一种通过感应原理来实现电流测量的设备。
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电流在通过铁芯时会产生磁场,从而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压信号。
但是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存在体积大、重量重、安装困难等问题,因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便应运而生。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通过采用传感器、模拟数字转换器(AD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技术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将感应出的电压信号经过传感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滤波、补偿和放大,最终输出真实的电流数值。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逐渐成为了主流产品,其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精度化:随着电力系统对电流测量精度要求的提高,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精度也在不断提升。
现在已经有一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精度可以达到0.2级甚至0.1级,这对于电能计量和电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多功能化:随着电力系统的复杂化,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也在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现在有一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集成了电能计量、电流保护、谐波分析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 抗干扰能力的提升: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抗干扰能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已经有不少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能够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工作,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4. 高可靠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设计上越来越注重可靠性,采用了多种故障自检和容错处理技术,以保证其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
电子式互感器传输规约
ECT/EVT与MU之间的数字量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可采用异步方式,也可采用同步方式传输。
传输介质采用光纤传输。
6.5.1.1 异步方式传输
a)合并单元和电子(光)互感器的数字量通信参照GB/T 18657.1的FT3的固定长度帧
格式。
数字量传输帧格式见图2至图5.
b)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之间采用多模光纤,高位(对应UART空闲位)定义为“光
纤灭”,低位定义为“光纤亮”。
传输速率为 2.0Mbit/s或其整数倍。
采样率为80
点/周波,帧格式I、II、III的传输速率宜为2.0Mbit/s,帧格式IV的传输速率
宜为 4.0Mbit/s。
采样率为256点/周波,帧格式I、II、III的传输速率宜为
6.0Mbit/s,帧格式IV的传输速率宜为8.0Mbit/s。
光纤接头宜采用ST或FC接头。
c)采用工业标准 UART 电路进行异步数据流通信。
每个字符由11 位组成, 1 个启
动位为“0”,8个数据位,1 个偶校验位,1 个停止位为“1”。
图1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单相互感器)
图2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I(三相电流互感器)
图3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II(三相电压互感器)
图4数字量传输帧格式-IV(三相电流电压互感器)
d)帧结构的说明:
1)每帧固定长度,每个字节8位。
2)每帧由起始符开始,起始符由两个字节组成,固定为0564H 。
3)报文类型:表示不同的帧类型和数据长度、信息排序,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
单相互感器、三相电流互感器、三相电压互感器和三相电流电压互感器。
4)保护用数据、测量用数据由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数据。
5)保护用电流数据1和2、电压数据1和2为通道的冗余采样数据。
6)温度(1字节):带符号整数(二进制补码),对应摄氏度。
如采集器无测温
功能置为0x80(-128,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的温度)。
7)状态字1、2分别由2个字节表示多种状态,具体规定如下表所示。
8)用户数据之后跟随一个16位的CRC校验序列,由下列多项式生成校验,
序列码:X16+X13+X12+X11+X10+X8+X6+X5+X2+1,
生成的16比特校验序列再取反成为所要求的校验序列。
表2状态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