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基础练习5
- 格式:doc
- 大小:834.00 KB
- 文档页数:2
计时双基练5重力弹力摩擦力(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A级双基达标1.下列关于力及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不需要物质传递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D.物体重力的大小总是等于它对竖直弹簧秤的拉力答案 B2.(多选题)练图2-1-1如练图2-1-1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匀速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减速运动,小球一定受支持力的作用解析若小车静止,则小球受力平衡,由于斜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拉力都沿竖直方向;如果受斜面的支持力,则没法达到平衡,因此在小车静止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绳子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C项对;若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左,则一定受斜面的支持力,故D项正确.答案BCD练图2-1-23.(2013·江西九江一中月考)在秋收的打谷场上,脱粒后的谷粒用传送带送到平地上堆积起来形成圆锥体,随着堆积谷粒越来越多,圆锥体体积越来越大,简化如练图2-1-2所示.用力学知识分析得出圆锥体底角的变化情况应该是()A.不断增大B.保持不变C.不断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以一粒谷粒为研究对象,刚好处于静止状态时有mg sinθ=μmg cosθ,则tanθ=μ,故应选择B项.答案 B4.(2014·福建省晋江英林中学测试)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练图2-1-3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练图2-1-3A.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b弹簧的伸长量为k1L k2C.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k2 k1)L解析根据两根弹簧中弹力相等可得b弹簧的伸长量为k2Lk2,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k1k2L,选项B正确.答案 B5.练图2-1-4(多选题)(2013·江西会昌测试)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如练图2-1-4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受的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受的摩擦力有两个B.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C.a受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D.a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解析a受b对a向上的摩擦力,只有一个,选项A错误.a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不随F变化,B、D项正确,C项错误.答案BD6.练图2-1-5(201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段考)如练图2-1-5,建筑工人用恒力F 推运料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F与水平方向成30°角,运料车和材料的总重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筑工人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建筑工人受摩擦力大小为3 2GC.运料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运料车对地面压力为F2+G解析由车受力平衡可得运料车受到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等于F cos30°;运料车受到支持力大小等于F 2+G ,故C 项错,D 项正确;以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平衡得建筑工人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F cos30°,故选项A 、B 均错误.答案 D7.练图2-1-6如练图2-1-6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两个轻弹簧沿斜面悬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 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 2的重物,现用力F 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 2,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试求:(1)m 1、m 2各上移的距离;(2)推力F 的大小.解析 (1)没加推力时:k 2x 2=m 2g sin θ,k 2x 2+m 1g sin θ=k 1x 1,加上推力后,当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k 1的伸长量与k 2的压缩量均为x ,对m 1受力分析可得:k 1x +k 2x =m 1g sin θ,所以m 1上移的距离d 1=x 1-x =(m 1+m 2)g sin θk 1-m 1g sin θk 1+k 2, m 2上移的距离d 2=x 2+x +d 1=x 2+x 1=m 2g sin θk 2+(m 1+m 2)g sin θk 1. (2)分析m 2的受力情况,有:F =m 2g sin θ+k 2x =m 2g sin θ+k 2m 1g sin θk 1+k 2. 答案 (1)(m 1+m 2)g sin θk 1-m 1g sin θk 1+k 2m2g sinθk2+(m1+m2)g sinθk1(2)m2g sinθ+k2m1g sinθk1+k2B级能力提升1.(多选题)(201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月考)如练图2-1-7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练图2-1-7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练图2-1-7A.A物体受的摩擦力不是零,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只有A物体受的摩擦力是零C.B、C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B、C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BC练图2-1-82.(多选题)(2014·甘肃省民勤四中) 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但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练图2-1-8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各个接触面都是粗糙的B.A与B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D.B与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解析由于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将A、B看成一个整体,则B、C间一定存在摩擦力,将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则C与地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而A、B既可能存在摩擦力也可能不存在摩擦力,故B、D是正确的.答案BD3.练图2-1-9如练图2-1-9所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m A=2m 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对A的拉力将增大B.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A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D.A受到的合力将增大解析如练答图2-1-1,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细绳拉力F T=m B g;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F N=2m B g cosθ,F f=2m B g sinθ-F T=m B g(2sinθ-1)>0;随着角度θ由45°增大到50°,B静止不动,F T =m B g不变,A项错误;F N减小,即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F f将增大,B项正确,C项错误;而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外力为0,D项错误.练答图2-1-1答案 B练图2-1-104.(2014·抚顺市六校联考)有一块长方体木板被锯成如练图2-1-10所示的A、B两块放在水平桌面上,A、B紧靠在一起,木块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垂直于板的左边推木板B,使两块板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A.木块A在水平面内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B.木板A只受一个摩擦力C.木板B对A的压力小于桌面对木板A的摩擦力D.木板B在水平面内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木块A在水平面内受到的力有:B对A的弹力和摩擦力、桌面对A的摩擦力作用,且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A、B错误,C正确;木板B在水平面内受到四个力作用,分别是:水平推力F、A对B的弹力和摩擦力、桌面对B的摩擦力,选项D错误.答案 C5.练图2-1-11如练图2-1-11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解析先取PQ为一整体,受力分析如练答图2-1-2所示.练答图2-1-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m)g sinθ-F f Q=(M+m)a,F f Q=μ2F N,F N=(m+M)g cosθ,以上三式联立可得a=g sinθ-μ2g cosθ,再隔离P物体,设P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 f P,方向沿斜面向上,对P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θ-F f P=ma,可得出F f P=μ2mg cosθ. 答案μ2mg cosθ。
第二模块 第5章 第4单元一、选择题图71.如图7所示,物体A 的质量为m ,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上端连一轻弹簧,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现将弹簧上端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B 点上移距离为L ,此时物体A 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mgLB .物体A 的重力势能增加mgLC .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mgL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由于将弹簧上端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可知提弹簧的力是不断增大的,最后等于A 物体的重力,因此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应小于mgL ,A 选项错误.系统增加的机械能等于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的功,C 选项正确.由于弹簧的伸长,物体升高的高度小于L ,所以B 选项错误.答案:C图82.如图8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块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做的功为12m v 2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 v 2C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 v 2D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 v解析:由能量守恒,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和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故A错;对物体受力分析,知仅有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由动能定理,知B 错;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摩擦力与传送带对地位移的乘积,而易知这个位移是木块对地位移的两倍,即W =m v 2,故C 错;由功率公式易知传送带增加的功率为μmg v ,故D 对.答案:D图93.轻质弹簧吊着小球静止在如图9所示的A 位置,现用水平外力F 将小球缓慢拉到B 位置,此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整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的弹性势能不变B .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C .系统的机械能不变D .系统的机械能增加解析: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可得F =mg tan θ,弹簧弹力大小为F 弹=mgcos θ,B 位置比A 位置弹力大,弹簧伸长量大,所以由A 位置到B 位置的过程中,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又由于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增加.答案:BD图104.如图10所示,一小球从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进入光滑水平面又压缩弹簧.在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最大值分别为E p 和E k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 p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A .E p =E k =E p ′B .E p >E k >E p ′C .E p =E k +E p ′D .E p +E k =E p ′解析:当小球处于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当小球刚滚到水平面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此时动能最大;当小球压缩弹簧到最短时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E p =E k =E p ′,故答案选A.答案:A5.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若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出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1,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W2,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W3,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 A.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B.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C.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2D.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1解析:由动能定理,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即W3-W2-W1,B正确.除重力之外的力的功对应机械能的变化,即W3-W2,C正确.答案:BC6.飞船返回时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接近地面时,减速伞打开,在距地面几米处,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飞船迅速减速,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小B.制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船的机械能增加C.重力始终对飞船做正功,使飞船的机械能增加D.重力对飞船做正功,阻力对飞船做负功,飞船的机械能不变解析: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迅速减速下落,动能、重力势能均变小,机械能减小,A正确,B错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一定减小,故C、D均错误.答案:A图117.如图11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C.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解析:机械能变化的原因是非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本题亦即看成F与Fμ做功大小问题,由mg sin α+F μ-F =ma ,知F -F μ=mg sin30°-ma >0,即F >F μ,故F 做正功多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增大.答案:A8.如图12所示,分别用恒力F 1、F 2先后将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 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 2沿水平方向,则两个过程( )A .合外力做的功相同B .物体机械能变化量相同C .F 1做的功与F 2做的功相同D .F 1做的功比F 2做的功多图12解析:两次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相等,则两次的加速度相等,末速度也应相等,则物体的机械能变化量相等,合力做功也应相等.用F 2拉物体时,摩擦力做功多些,两次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知,用F 2拉物体时拉力做功多.答案:AB9.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 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 、v 、x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如下图所示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其合力为恒力,A 正确;而物体在此合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v =at ,x =12at 2,所以B 、C 错;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总的机械能将减小,D 正确.答案:AD二、计算题图1310.如图13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滑块距挡板P 的距离为s 0,滑块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经过的总路程.解析:滑块最终要停在斜面底部,设滑块经过的总路程为s ,对滑块运动的全程应用功能关系,全程所产生的热量为Q =12m v 20+mgs 0sin θ又全程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 Q =μmgs cos θ解以上两式可得s =1μ(v 22g cos θ+s 0tan θ).答案:1μ(v 22g cos θ+s 0tan θ)11.如图14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AB 前,有一粗糙水平面OA ,OA 长为4 m .有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从O 处由静止开始受一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F 只在水平面上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滑块与OA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 取10 m/s 2,试求:(1)滑块到A 处的速度大小.(2)不计滑块在A 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冲上斜面的长度是多少?图14解析:(1)由图乙知,在前2 m 内,F 1=2mg ,做正功,在第3 m 内,F 2=0.5mg ,做负功,在第4 m 内,F 3=0,滑动摩擦力F f =μmg =0.25mg ,始终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全程列式得:F 1l 1-F 2l 2-F f l =12m v 2A-0即2mg ×2-0.5mg ×1-0.25mg ×4=12m v 2A解得v A =5 2 m/s(2)冲上斜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L ·sin30°=0-12m v 2A所以冲上AB 面的长度L =5 m 答案:(1)5 2 m/s (2)5 m12.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足够长),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5所示,当小木块与传图15送带相对静止时,求: (1)小木块的位移; (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 (4)摩擦过程产生的摩擦热;(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解析:(1)小木块的加速度a =μg 小木块的位移l 1=v 22a =v 22μg .(2)小木块加速运动的时间t =v a =vμg传送带在这段时间内位移l 2=v t =v 2μg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E k =12m v 2.(4)因摩擦而产生的热等于摩擦力(f )乘以相对位移(ΔL ),故Q =f ·ΔL =μmg (l 2-l 1)=12m v 2.(注:Q =E k 是一种巧合,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这样).(5)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得,电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与摩擦热,所以E总=E k +Q =m v 2.答案:(1)v 22μg (2)v 2μg (3)12m v 2 (4)12v 2 (5)m v 2。
课时规范练5力的合成和分解基础对点练1.(胡克定律、力的合成)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
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1.5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A.√2kLB.2√23kLC.kLD.2kL2.(求合力的大小)(2022陕西西安一中期末)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 N、2 N、3 N、4 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
现保持1 N、2 N、4 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3 N 的力绕O点顺时针旋转12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A.13 NB.3√2 NC.3√3 ND.5√3 N3.(力的分解)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保持F的大小不变,将F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恰好也能让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3B.√36C.2-√3D.2-√324.(力的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推动,于是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 、B 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居然被推动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C.这有可能,A 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D.这有可能,但A 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5.(力的分解)(2023天津高三月考)超市里磁力防盗扣的内部结构及原理如图所示,在锥形金属筒内放置四颗小铁珠(其余两颗未画出),工作时弹簧通过铁环将小铁珠挤压于金属筒的底部,同时,小铁珠陷于钉柱上的凹槽里,锁死防盗扣。
当用强磁场吸引防盗扣的顶部时,铁环和小铁珠向上移动,防盗扣松开。
0910年度高三物理基础练习5班级姓名座号1.以下关于电磁波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B .电磁波从真空传入水中,波长将变长C .雷达能够利用自身发射电磁波的反射波来对目标进行定位D .医院中用于检查病情的〝B 超〞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原理2.如下图,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 .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B .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C .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D .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3.如下图是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0=t 的图象.通过s t 2.1=∆时刻,恰好第三次重复显现图示的波形.依照以上信息,能确定下面的哪项?〔 〕 A .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B .s t 2.1=∆时刻内质元P 通过的路程 C .s t 6.0=时刻质元P 的速度方向 D .s t 6.0=时刻的波形 4.如下图,一个透亮玻璃球的折射率为2,一束足够强的细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以45°入射角由真空射入玻璃球后,在玻璃球与真空的交界面处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从各个方向观看玻璃球,能看到从玻璃球内射出的光线的条数是 〔 〕 A .2 B .3 C .4 D .55.太赫兹辐射是指频率从0.3THz 〔1THz=1012Hz 〕,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辐射所产生的T 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宽敞的应用前景.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基础的首台可产生4.4THz 的T 射线激光器,从而使T 射线的有效利用成为现实.关于4.4THz 的T 射线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 B .它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C .与红外线相比,T 射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 .与X 射线相比,T 射线更容易表现出粒子性 6.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形图如图甲所示,a 、b 、c 、d 是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振动质点的平稳位置.如再过23个周期,其中某质点连续振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该质点是〔 〕A .a 处质点B .b 处质点C .c 处质点D .d 处质点7.如下图为一块建筑用幕墙玻璃的剖面图,在其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设该玻璃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平均发生变化。
高三物理打基础练习题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一年,各科目的学习都需要打牢基础才能应对考试的挑战。
在这其中,物理作为一门理科课程,需要学生们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三物理打基础的练习题。
一、力、运动和能量力、运动和能量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物理题中的常见内容。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基础练习题:1. 一个物体从5m/s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某时刻开始,经过了8s的运动。
求这段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末速度。
2.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沿着水平方向的20N的合力作用,加速度为多少?如果给定物体的初速度为4m/s,求10s后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3. 一个弹簧常数为800N/m的弹簧,原长为20cm。
如果把物体质量为2kg的质点挂在该弹簧上,使其达到平衡,求该质点的位移。
二、光学光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与光学相关的基础练习题: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光的速度是多少?2.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一个物体离透镜的距离为20cm,求物体成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3. 一束入射在一个半径为5cm的凹透镜上的平行光线,在透镜后会聚成一个实像,离镜片的方位于何处?求像的放大率。
三、电学电学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到电流、电势差、电阻等概念。
以下是一些与电学相关的基础练习题:1. 一个电阻为4Ω的电路中通过电流为2A,求该电路中的电压和功率。
2. 一个电流为10A的电路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2Ω和4Ω,并列在一起,求总电阻和总功率。
3. 一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为100μF,接到电压为10V的电源上,求该电容器所存储的电荷量和能量。
以上只是一些示例题目,希望能帮助到高三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坚持做大量的基础练习题,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物理练习题推荐基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运动及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是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理工科专业必备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高三阶段,物理练习题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推荐几个高三物理练习题,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练习。
1. 电学题:(1) 有一根长度为L的均匀带电细棒,整体带电量为Q。
求细棒上离中点a距离为x处的电场强度E的表达式。
(2) 在匀强电场中,有一电子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入射,击中一个平行金属板并被阻止。
求击中板的水平位移d与电子入射速度v0的关系。
2. 力学题:(1) 一物体沿水平方向受到外力F的作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的大小与方向。
(2) 空中有一不动的直升机,由螺旋桨向下产生的气流对地面的作用力为F。
如果直升机的质量减小一半,产生的气流速度是否减小?3. 光学题:(1) 如图所示,有一个凸透镜,物距为30cm,像距为60cm。
求透镜的焦距。
(2)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一种介质中,折射后的光线与界面垂直,入射角与折射角之和为多少?4. 热学题:(1) 一定质量的某物质A与等质量的物质B初始温度相同,分别加热到最终温度TA和TB。
已知物质A的比热容为cA,物质B的比热容为cB,如果TA>TB,则TA和T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2) 如图所示,用一个理想热机和温度为T1、T2和T3的三个热源连接,使理想热机从热源1吸热、对热源3做功。
求理想热机的效率。
通过对上述物理练习题的针对性训练,可帮助高三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培养解题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
同时,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家长和老师也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题目的难度,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助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结:物理学的学习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高三新高考物理基础练习题推荐高考对于每个高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试,物理作为其中一门科目,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复习的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物理考试,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些高三新高考物理基础练习题。
1. 力学篇题目1: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平台上自由下落,落地后弹起,弹起的高度为多少?答案: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弹性势能。
因此可以得到公式:mgh = (1/2)mv^2 + mgh'根据该公式可以解得弹起的高度h'。
题目2: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所需时间为t,斜面的角度为θ,求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答案: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其速度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可由以下公式表示:s = (1/2)gt^2,其中s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g为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得:a = 2s / t^2代入斜面上的位移s与加速时间t的关系,即可求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2. 热学篇题目1:一定体积的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如果将该气体的温度降低1/2,气体压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案:根据热力学中的查理定律,温度降低一半时,气体的压强也会降低一半。
题目2:一个装有体积为V,温度为T1的气体的定容热容为C,当温度升高ΔT时,气体获得的热量为多少?答案:根据定容热容的定义,C = Q / ΔT,其中Q为气体获得的热量。
因此可以得到:Q = C × ΔT3. 电磁篇题目1:一根电阻为R的导线通电,电流为I,求该导线上消耗的功率。
答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I^2 × R,代入已知条件即可求得该导线上消耗的功率。
题目2:一个电流为I的导线,被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导线长度为L,求导线上的磁力。
答案:导线所受的磁力可以由洛伦兹力公式求得:F = BIL这些题目主要涉及高三新高考物理基础内容,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并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电势差为U,一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从O 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A点,然后返回,OA=h,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是()A.edℎUhC.eUdℎD.eUℎd2.(2020江西宜丰中学高二上月考)如图所示,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 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到达Q时的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两极板间的距离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则电子获得的速率越大B.两极板间的距离越小,加速的时间就越短,则电子获得的速率越小C.两极板间的距离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则电子获得的速率越大D.与两板间的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3.(2020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个数是()A.IΔleS √m2eUB.ISΔle√m2eUC.IeS √m2eUD.IΔle√m2eU题组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4.如图所示,两金属板与电源相连接,电子从负极板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且恰好从正极板边缘飞出。
现在使电子入射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而电子仍从原位置射入,且仍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则两极板长度应变为原来的()A.2倍B.4倍C.12D.145.(2020河北衡水高二上期中)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从上极板的端点A释放一个带电荷量为+Q(Q>0)的粒子,粒子重力不计,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射出,当它的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2时,恰好从下极板的端点B射出,则d与L之比为()A.1∶1B.2∶1C.1∶2D.1∶36.如图所示,有一电子(电荷量为e)经电压U0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电压为U 的平行金属板间。
a bc d高三物理基础练习5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相连,P 与斜放在其上的固定档板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 此刻受到的外力的个数有可能是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3.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以轻绳牵挂在B 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重物C ,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点。
若将A 点缓慢上移,则OB 绳子的拉力大小 ,与水平夹角 。
4.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将 ,摩擦力f 将 ,细绳上的拉力T将 ,OB 对Q 的弹力将 。
5.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B 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后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用大小为F 的水平力推木块A ,同时用另一水平力F ′向相反方向推木块B ,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和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撤去力F ′,而F 保持不变,求撤去F ′的瞬时,A 、B 的加速度各为 、 ;6.如图所示,车厢向右行驶。
乘客看到悬于车厢顶的小球的悬线向左偏离竖直线θ角。
如图所示,则可知( )A .车厢一定向右加速行驶B .车厢一定向左减速行驶C .车厢可能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行驶D .车厢的加速度是gtgθ,方向向右7.一物体放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8.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率行驶,地球如右上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是 处。
5.1 曲线运动(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6分,对而不全得3分。
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物体曲线运动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变力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变速运动D.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3.一水滴由静止开始下落一段时间,突然受到一恒定的水平风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水滴在继续下落的过程中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非匀变速曲线运动4.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受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可能做直线运动5.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B.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其合运动就一定是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汽艇顺流航行,至下午3点,突然发现系在艇后的皮筏已丢失,立即逆流而上返回寻找,到下午4点找到皮筏。
设汽艇动力大小不变,水速不变,则皮筏丢失的时间是()A.下午2点以前B.下午2点C.下午2点以后D.以上均有可能7.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恒力作用一定做直线运动B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 .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会因观察者的不同而不同D .物体的运动轨迹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不变的8.一轮船以一定的速度垂直河岸向对岸航行,当河水流速均匀时,轮船所通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流速度的正确关系是 ( )A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越长B .水速越大,路程越大,时间越短C .水速越大,路程和时间都不变D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019年高考物理(人教)一轮基础夯实练(1)一、选择题1、在研究二力合成的实验中,AB 是一根被拉长的橡皮筋,定滑轮是光滑的,如图所示,若改变拉力F 而保持O 点位置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要使θ减小,减小拉力F 即可B .要使θ减小,增大拉力F 即可C .要使θ减小,必须改变α,同时改变F 的大小才有可能D .要减小θ而保持α不变,则只改变F 的大小是不可能保持O 点的位置不变的解析:绳子对O 点的拉力F 2与F 的合力和F 1等大、反向,如图所示,O 点位置不变,则橡皮筋的拉力F 1不变,绳子拉力F 2的方向不变,即α角不变,若要减小θ,必使F 的大小和方向以及F 2的大小发生改变,故D 选项正确.答案:D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 的物体Q 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A 处,经过t 秒后,Q 的速度也变为v ,再经t 秒物体Q 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 处,则( )A .前t 秒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t 秒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后t 秒内Q 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C .前t 秒内Q 的位移与后t 秒内Q 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D .Q 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34v解析:前t 秒内物体Q 相对传送带向左滑动,物体Q 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可知,物体Q 做匀加速运动,后t 秒内物体Q 相对传送带静止,做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 错误、B 正确;前t 秒内Q 的位移x 1=v 2t ,后t 秒内Q 的位移x 2=vt ,故x 1x 2=12,选项C 错误;Q 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v =x 1+x 22t =v2t +vt2t =34v ,选项D 正确.答案:BD3、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恒力F 1、F 2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甲在t 1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 1,乙在t 2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 2,则F 、I 的大小关系是( )A .F 1>F 2,I 1=I 2B .F 1<F 2,I 1<I 2C .F 1>F 2,I 1>I 2D .F 1=F 2,I 1=I 2解析:冲量I =Δp ,从题图上看,甲、乙两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I 1=I 2,又因为I 1=F 1t 1,I 2=F 2t 2,t 2>t 1,所以F 1>F 2.答案:A 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E 为电源,其电动势E =9.0 V ,内阻可忽略不计;AB 为滑动变阻器,其电阻R =30 Ω;L 为一小灯泡,其额定电压U =6.0 V ,额定功率P =1.8 W ;S 为开关,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B 端,现在接通开关S ,然后将触头缓慢地向A 端滑动,当到达某一位置C 处时,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则C 、B 之间的电阻应为( )A .10 ΩB .20 ΩC .15 ΩD .5 Ω解析:本题中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说明此时小灯泡达到额定电流I 额=P U =1.86.0 A =0.3 A ,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U 额=6.0 V ,而小灯泡和电源、滑动电阻AC 串联,则电阻AC 的电流与小灯泡的电流相等,R AC =E -U 额I 额=10 Ω,R CB =R -R AC =20 Ω,B 项正确.答案:B5、如图所示,均匀绕制的螺线管水平固定在可转动的圆盘上,在其正中心的上方有一固定的环形电流A ,A 与螺线管垂直.A 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开关S 闭合瞬间.关于圆盘的运动情况(从上向下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不动B .顺时针转动C .逆时针转动D .无法确定解析:环形电流可等效为里面的N 极、外面为S 极的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可等效为右边为N 板,左边为S 极的条形磁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圆盘将顺时针转动,选项B 正确.答案:B6、(2018·湖南长沙市高三统一模拟)金属钙的逸出功为4.3×10-19 J ,普朗克常量h =6.6×10-34J·s,光速c =3.0×108m/s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波长为400 nm 的单色光照射金属钙,其表面有光电子逸出B .用波长为400 nm 的单色光照射金属钙,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C .若某波长的单色光能使金属钙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增大光的强度将会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 .若某波长的单色光能使金属钙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减小光的强度将会使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减少解析:波长为400 nm 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E =h c λ=4.95×10-19J ,大于钙的逸出功,可以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决定于入射光的频率而与其强度无关,但强度决定了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的多少,正确选项为A 、D.答案:AD7、现有两动能均为E 0=0.35 MeV 的21H 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两个21H 发生对撞后能发生核反应,得到32He 和新粒子,且在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完全转化为32He 和新粒子的动能.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4 1 u ,32He 的质量为3.016 0 u ,新粒子的质量为1.008 7 u ,核反应时质量亏损1 u 释放的核能约为931 MeV(如果涉及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为21H +21H→32He +10n B .核反应前后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C .新粒子的动能约为3 MeV D.32He 的动能约为4 MeV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21H +21H→32He +10n ,则新粒子为中子10n ,所以A 正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释放能量,亏损的质量转变为能量,仍然满足能量守恒定律,B 错误;由题意可知ΔE =(2.014 1 u×2-3.016 0 u -1.008 7 u)×931 MeV/u=3.3 MeV ,根据核反应中系统的能量守恒有E kHe +E kn =2E 0+ΔE ,根据核反应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有p He -p n =0,由E k =p 22m ,可知E kHe E kn =m n m He ,解得E kHe =m nm n +m He (2E 0+ΔE)=1 MeV ,E kn =m Hem n +m He(2E 0+ΔE)=3 MeV ,所以C 正确、D 错误.答案:AC 二、非选择题1、(2018·南昌模拟)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原长l 0的关系实验中,按示意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轻质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上安装可移动的轻质指针P ,实验时的主要步骤:①将指针P 移到刻度尺的5 cm 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00 g 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②取下钩码,将指针P 移到刻度尺的10 cm 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50 g 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③取下钩码,将指针P 移到刻度尺的15 cm 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50 g 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④重复③步骤,在每次重复③时,都将指针P 下移5 cm ,同时保持挂钩上挂的钩码质量不变. 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列表如下:(1)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在实验步骤③中,弹簧的原长为15 cm 时,其劲度系数k =________N/m. (2)同一根弹簧的原长越长,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弹簧处在弹性限度内) A .不变 B .越大 C .越小解析:(1)挂50 g 钩码时,弹簧的弹力为0.5 N ,根据胡克定律得,k =FΔx =0.5--2N/m≈30 N/m.(2)对第3、4、5次数据分析,弹簧弹力相等,同一根弹簧,原长越长,形变量越大,根据胡克定律F =kx 知,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小,故选项C 正确.答案:(1)30 (2)C2、(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图甲,在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两根相距L =20 cm 、相互平行的无电阻轨道P 、Q ,轨道一端固定一根电阻R =0.02 Ω的导体棒a ,轨道上横置一根质量m =40 g 、电阻可忽略不计的金属棒b ,两棒相距也为L =20 cm.该轨道平面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可以调节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开始时,磁感应强度B 0=0.1 T ,设棒与轨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 m/s 2.(1)若保持磁感应强度B 0的大小不变,从t =0时刻开始,给b 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使它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b 棒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及b 棒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2)若从t =0开始,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按图丙中图象所示的规律变化,求在金属捧b 开始运动前,这个装置释放的热量.解析:(1)F 安=B 0IL① E =B 0Lv② I =E R =B 0Lv R ③ v =at④ 所以F 安=B 20L 2a Rt当b 棒匀加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f -F 安=ma⑤ 联立可得F -F f -B 20L 2aRt =ma⑥由图象可得:当t =0时,F =0.4 N ,当t =1 s 时,F =0.5 N. 代入⑥式,可解得a =5 m/s 2,F f =0.2 N.(2)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闭合电路中有恒定的感应电流I ,以b 棒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的安培力逐渐增大,静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当磁感应强度增大到b 所受安培力F′安与最大静摩擦力F f 相等时开始滑动.感应电动势E′=ΔB Δt L 2=0.02 V⑦I′=E′R=1 A⑧棒b 将要运动时,有F′安=B t I′L=F f ⑨ 所以B t =1 T , 根据B t =B 0+ΔBΔt t⑩得t =1.8 s ,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 =I′2Rt =0.036 J. 答案:(1)5 m/s 20.2 N (2)0.036 J。
高三物理基础练习(共12套)基础练习一1.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________;(2)弹簧的倔强系数________;(3)弹簧伸长0.05m时,弹力的大小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N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则(A) 砖间摩擦力为零(B) N越大,板和砖之间的摩擦力越大(C) 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重(D) 两砖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3.用绳把球挂靠在光滑墙上,绳的另一端穿过墙孔拉于手中,如图所示。
当缓缓拉动绳子把球吊高时,绳上的拉力T和墙对球的弹力N的变化是(A)T和N都不变(B) T和N都变大(B)T增大,N减小(D) T减小,N增大4.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O点沿Ox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从点(0,60)处开始做匀速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后10s在x轴相遇。
乙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方向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________。
5.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
6.一辆汽车正在以15m/s的速度行驶,在前方20m的路口处,突然亮起了红灯,司机立即刹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
求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和汽车距离红绿灯有多远?7.乘客在地铁列车中能忍受的最大加速度是1.4m/s2,已知两车相距560m,求:(1) 列车在这两站间的行驶时间至少是多少?(2) 列车在这两站间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大?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它在2s 内先后两次经过距地面高度为14.7 m 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该球上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 m / s 。
9.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后来物体所受的各力中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增大,其它力保持不变,直至物体恢复到开始的受力情况,则物体在这一过程中(A) 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B) 物体的速度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另一数值(C) 物体的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D) 以上说法均不对10.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和m2的木块A、B。
课练5 力的合成与分解1.如下列图,F 1、F 2为有一定夹角的两个力,L 为过O 点的一条直线,当L 取什么方向时,F 1、F 2在L 上分力之和为最大( )A .F 1、F 2合力的方向B .F 1、F 2中较大力的方向C .F 1、F 2中较小力的方向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多项选择)如下列图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不计一切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以与滑轮的直径,假设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此( )A .m 1可以大于m 2B .m 2一定大于m 12C .m 2可能等于m 12D .θ1一定等于θ23.(多项选择)一个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的大小分别为3 N 和4 N 的力的作用,如此其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 .0.5 NB .1 NC .5 ND .10 N4.如下列图,大小分别为F 1、F 2、F 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F 1<F 2<F 3,如此如下四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5.如下列图,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A端到滑轮之间轻绳保持水平,B端下面挂个重物,木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45°,系统保持平衡.假设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如此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只有θ变小,弹力才变大B.只有θ变大,弹力才变大C.无论θ变大还是变小,弹力都变大D.无论θ变大还是变小,弹力都不变6.如下列图,一轻质弹簧只受一个拉力F1作用时,其伸长量为x,当弹簧同时受到两个拉力F2和F3作用时,其伸长量也为x,现对弹簧同时施加F1、F2、F3三个力作用,其伸长量为x′,如此以下关于x′与x的关系正确的答案是( )A.x′=x B.x′=2x C.x<x′<2x D.x′<2x7.(多项选择)如下列图,一根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用小铁夹将一个玩具固定在细线上,使a段细线恰好水平,b段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现将小铁夹的位置稍稍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待玩具平衡后,关于a、b两段细线中的拉力,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移动前,a段细线中的拉力等于玩具所受的重力B.移动前,a段细线中的拉力小于玩具所受的重力C.移动后,b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不变D.移动后,b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变小8.如下列图,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3mgB.32 mgC.12mg D.33mg9.(多项选择)如图为庆祝新年时某教室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三段轻绳ac、cd、bd长度相等,a、b点等高,c、d为结点且等高,三段轻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 ac、F cd、F bd,两灯笼受到的重力分别为G c和G d,如下表述正确的答案是( )A.F ac与F bd大小一定相等B.F ac一定小于F bdC.G c和G d一定相等D.F ac与F bd大小之和等于G c与G d大小之和10.如下列图,作用于坐标原点O的三个力平衡,三个力均位于xOy平面内,其中力F1的大小不变,方向沿y轴负方向;力F2的大小未知,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如此如下关于力F3的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力F3只能在第二象限B.力F3与F2的夹角越小,如此F2与F3的合力越小C.力F3的最小值为F1cosθD.力F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域如下列图,三根轻细绳悬挂两个质量一样的小球保持静止,A 、D 间细绳是水平的,现对B 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 ,将B 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A 球保持不动,这时三根细绳中张力T AC 、T AD 、T AB 的变化情况是( )A .都变大B .T AD 和T AB 变大,T AC 不变C .T AC 和T AB 变大,T AD 不变D .T AC 和T AD 变大,T AB 不变12.如下列图,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 、原长均为L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 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 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假设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 ,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37°=0.6),如此mM等于( )A.932B.329C.38D.34练高考——找规律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m 2B.32m C .m D .2m(2014·山东卷)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 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 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如此维修后( )A .F 1不变,F 2变大B .F 1不变,F 2变小C .F 1变大,F 2变大D .F 1变小,F 2变小练模拟——明趋势3.(多项选择)(2017·河南八市质检)如下列图,一个固定的14圆弧阻挡墙PQ ,其半径OP 水平,OQ 竖直.在PQ 和一个斜面体A 之间卡着一个外表光滑的重球B .斜面体A 放在光滑的地面上并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推着,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改变推力F 大小,推动斜面体A 沿着水平地面向左缓慢运动,使球B 沿斜面上升一很小高度.如此在球B 缓慢上升过程中,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斜面体A 与球B 之间的弹力逐渐减小B .阻挡墙PQ 与球B 之间的弹力逐渐减小C .水平推力F 逐渐增大D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A 的弹力逐渐减小4.(2017·江西萍乡二模)刀、斧、凿等切削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是用斧头劈木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背加一个力F ,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的宽度为d ,劈的侧面长为l ,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如此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约为( )A.dlF B.ldFC.l2dF D.d2l5.(2017·河北保定模拟)如下列图,将三个完全一样的光滑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于O 点并处于静止状态.球半径为R,重为G,线长均为R.如此每条细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A.2G B.6 2 GC.32G D.52G6.(2017·北四市调研)如果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另一个力增大时,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 ( )A.可以不变 B.一定增大C.一定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7.(2017·广东韶关模拟)质量为m的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下列图,假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如此物体( )A.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1=μmg的摩擦力B.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2=μmg的摩擦力C.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2μmgD.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g8.(多项选择)(2017·银川模拟)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下列图,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此( ) A.绳OA对M的拉力大小大于绳OB对M的拉力大小B.绳OA对M的拉力大小小于绳OB对M的拉力大小C.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D.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9.(2017·贵州适应性考试)如下列图,OA、OB为竖直平面内的两根固定光滑杆,OA竖直,OB与OA间的夹角为45°,两杆上套有可以自由移动的轻质环E和F,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在结点D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静止时,环E与杆OA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1,环F与杆O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2,如此 ( )A.F1=mg,F2=mgB.F1=mg,F2=2mgC.F1=2mg,F2=mgD.F1=2mg,F2=2mg10.(2017·江苏某某模拟)如下列图,晾晒衣服的非弹性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绳子的质量与绳与衣架挂钩间摩擦均忽略不计,现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B端在杆上的位置不变,如此衣服由湿变干过程中( )A.绳子的拉力变大B.绳子的拉力不变C.绳子对挂钩拉力的合力不变D.绳子对挂钩拉力的合力变小11.(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如下列图,一质量为m1的光滑球夹在竖直墙面和倾角为θ的斜面体之间,斜面体质量为m2,斜面体底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者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斜面体对球的作用力为m1g cosθ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μ(m1+m2)gC.保持球的形状不变,减小球的质量m1,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减小D.保持球的形状不变,减小球的质量m1,墙面对球的作用力一定增大12.(2017·陕西宝鸡模拟)如下列图,不计重力的轻杆OP能以O点(固定不动)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 端用轻绳挂一重物B,用另一根轻绳通过O点正上方的滑轮系住P端.在力F的作用下,当轻杆OP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0<α<π)缓慢增大时,力F的大小应( ) A.逐渐增大 B.恒定不变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课练5 力的合成与分解1.A 要想使F1、F2在L上分力之和最大,也就是F1、F2的合力在L上的分力最大,如此L的方向应该沿F1、F2的合力的方向.2.ABD 对m2受力分析可知,m2受拉力与本身的重力而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m2g;对动滑轮受力分析,由于动滑轮跨在绳子上,且不计摩擦,故两段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它们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由于它们的合力与m 1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合力竖直向上,故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和θ2相等,故D 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两段绳子的拉力等于m 2g ,而它们的合力等于m 1g ,因互成角度的两分力与合力组成三角形,故可知2m 2g cos θ1=m 1g,2m 2g >m 1g ,故m 2>m 12,并且m 1可以大于m 2,A 、B 正确,C 错误. 3.BC 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满足|F 1-F 2|≤F 合≤F 1+F 2,所以3 N 和4 N 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满足1 N≤F 合≤7 N,B 、C 对.4.C 由矢量合成法如此可知,A 图的合力为2F 1,B 图的合力为0,C 图的合力为2F 3,D 图的合力为2F 2,因F 3最大,应当选C.5.D 无论θ变大还是变小,水平段轻绳和竖直段轻绳中的拉力不变,这两个力的合力与木杆对滑轮的弹力平衡,故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不变.6.B 弹簧同时受两个拉力F 2、F 3作用时,作用效果相当于只受一个拉力F 1作用,所以对弹簧同时施加F 1、F 2、F 3三个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x ′=2x ,B 对.7.AD 移动前,由平衡条件得,a 段细线中的拉力T a =G tan45°=G ,A 项正确;小铁夹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玩具的位置下移,a 段细线不再水平,a 、b 两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之和等于重力大小,故移动后b 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变小,D 项正确.8.C 对小球A 受力分析,然后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分析垂直绳坐标轴上的分力可以得出当力F 垂直绳时所需的力最小,可求得为12mg . 9.AC 由于ac 、b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如此F ac 、F bd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相等,故F ac =F bd ,A 对、B 错.在竖直方向上F ac 、F bd 沿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之和等于G c 和G d 大小之和,故D 错.选结点c 、d 为研究对象,由于F cd =F dc ,由平衡条件可知G c =G d ,C 选项正确.10.C三个力平衡,F 1的大小和方向、力F 2的方向,如此第三个力F 3可能的方向位于F 1、F 2两个力的反向延长线之间,但不能沿F 1、F 2的反方向,如下列图,所以A 、D 错误;F 3与F 2的合力与F 1等大反向,所以不管F 3与F 2夹角如何变化,其合力不变,B 错误;当F 3与F 2方向垂直时,F 3的值最小,F 3min =F 1cos θ,C 正确.11.B 对小球B 进展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水平拉力F 和绳子AB 的拉力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当B 球向右缓慢运动过程中,由于AB 与竖直方向夹角越来越大,水平拉力F =mg tan θ,绳子AB 的拉力T AB =mg cos θ,其中θ为绳子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因此水平拉力F 越来越大,绳子AB 的拉力越来越大;将小球A 、B 作为一个整体进展受力分析,由于绳子AC 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绳子AC 中拉力的竖直分力等于两个小球的总重力,因此不变,由于拉力F 越来越大,因此T AD 越来越大,故B 正确.12.B 由2k ⎝ ⎛⎭⎪⎫L sin37°-L cos37°=mg 和2k ⎝ ⎛⎭⎪⎫L sin53°-L cos53°=Mg 解得: m M =329,即B 正确. 加餐练1.C由于物块通过挂钩悬挂在线上,细线穿过圆环且所有摩擦都不计,可知线上各处张力都等于小球重力mg .如下列图,由对称性可知a 、b 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物块处于圆心O 点正上方,如此∠1=∠2,∠3=∠4,∠1=∠5.因圆弧对轻环的弹力沿圆弧半径方向,且轻环重力不计,由平衡条件知环两侧细线关于圆弧半径对称,即∠5=∠6,由几何关系得∠1=∠2=∠5=∠6=30°,∠3=∠4=60°.再由物块与挂钩的受力平衡有mg cos60°+mg cos60°=Mg ,故有M =m ,C 正确.2.A木板静止时受力情况如下列图,设轻绳与竖直木桩的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知,合力F 1=0,故F 1不变,F 2=mg2cos θ,剪短轻绳后,θ增大,cos θ减小,F 2增大,故A 正确.3.ABD 对球B 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当球B 上升时,用图解法分析B 球所受各力的变化,其中角θ增大,F AB 和F OB 均减小,如此A 、B 项正确.对斜面体进展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因为F AB 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AB =F BA ,故F BA 也减小,如此推力F 减小,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弹力F N 也减小,如此C 项错误,D 项正确.4.B 斧头劈木柴时,设两侧面推压木柴的力分别为F 1、F 2且F 1=F 2,利用几何三角形与力三角形相似有d F =l F 1,得推压木柴的力F 1=F 2=l dF ,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5.B 此题中O 点与各球心的连线与各球心连线,构成一个边长为2R 的正四面体,如图甲所示(A 、B 、C 为各球球心),O ′为△ABC 的中心,设∠OAO ′=θ,由几何关系知O ′A =233R ,由勾股定理得OO ′=OA 2-AO ′2=83R ,对A 处球受力分析有:F sin θ=G ,又sin θ=OO ′OA ,解得F =62G ,故只有B 项正确.6.A如下列图,当F 1不变,F 2逐渐增大时,合力F 先减小后增大,其大小可以不变,A 对,B 、C 、D 错.7.D 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因此其在地面上运动方向一定与F 1、F 2的合力方向一样,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与F 1、F 2的合力方向相反,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因此支持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正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再根据f=μN得f=μmg,所以D正确.8.BD取O点为研究对象进展受力分析,如下列图,如此有F A<F B,所以m受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D正确.9.B 此题考查物体平衡条件、平行四边形定如此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对套在固定光滑杆上的轻质环的作用力的方向只能垂直于杆.由此可知,当物体静止时,DE轻绳水平,DF 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由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可知,DE轻绳中的拉力等于mg,DF 轻绳中的拉力等于2mg,所以环E与杆OA之间的作用力大小F1=mg,环F与杆OB之间的作用力大小F2=2mg,选项B正确.10.D 对挂钩受力分析如下列图,根据平衡条件,有F=2T cosθ=G,衣服由湿变干过程,重力不断减小,θ角不变,故绳子拉力T变小,A、B错误;两绳的拉力T的合力F始终与G等大反向,故D正确、C错误.11.C对球受力分析如下列图,如此斜面体对球的作用力为m1gcosθ,A错误;将球、斜面体当作整体,可得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等于竖直墙面对球的弹力,如此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m1g tanθ,B错误;同理可得,减小球的质量m1,竖直墙面对球的弹力减小,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减小,C正确、D错误.12.A以P 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下列图,根据平衡条件得,轻杆OP 提供的支持力F N 和拉力F 的合力与重力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相似三角形可得F AP =GAO,当轻杆OP 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0<α<π)缓慢增大时,AP 增大,而AO 不变,如此F 逐渐增大,故A 正确.。
高三物理基础训练5年 级:高 三 科 目:物 理 编稿老师:厉璀琳 审稿老师:厉璀琳 责 编:张丽刚高三物理基础训练51. 在x 轴上,x=0处放置一个电荷为+4Q 的点电荷,x=9cm 处放置一个电荷为-Q 的点电荷,(1)合场强为零的点的坐标为 。
(2)在x 轴上合场强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的区域是 。
2.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根长为l 的绝缘绳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一带有电荷量+q 的小球。
现将带电小球拉至绳沿水平位置由静止开释,在球摆至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
3.如图所示,a 、b 、c 为一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其中a 点电 势为16V,b 点电势为4V,c 点电势为-2V 。
试画出a 、b 、c 三点所在的等势面和该匀强电场电场线的分布。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量为e 的电子,从A 点以速度v 0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中,从B 点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成120o 角。
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5.如图所示,在一块足够大的铅板A 的右侧固定着一小块放射源P,P 向各个方向放射β射线,速率为107m/s 。
在A 板右方距离为2cm 处放置一与a 平行的金属板B 。
在B 、A 间加直流电压,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3.64×104N/C ,已知β粒子的质量m=9.1×10-31Kg ,电量e=-1.6×10-19C 。
求β粒子打在B 板上的范畴。
6.如图所示,A 、B 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A 板带正电,B 板带负电并与地连接,有一带电微粒在两板间P 点处静止不动。
现将B 板上移到虚线处,则P 点的场强 ,P 点的电势 ,带电微粒的电势能 。
7.把一个满偏电流为1mA 、内电阻为600Ω的电流表头改装成量程为3A 的电流表,则需要 联一个 Ω的电阻;若将那个表头改装成量程为6V 的电压表,则应l a b A V 0EBAB P + -联一个 Ω的电阻。
高三物理电磁场的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电磁场正确的特性?a) 只有电荷会在电磁场中产生力b) 只有磁铁会在电磁场中产生力c) 电荷和磁铁都会在电磁场中产生力d) 只有电流会在电磁场中产生力答案:c2. 磁场的单位是:a) 牛顿/库仑b) 度c) 汤d) 物质/秒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一个正确的电磁场图案?a) 经过两个平行电容板的电场线是平行的b) 磁铁的磁场线从南极向北极c) 磁铁的磁场线从北极向南极d) 磁铁的磁场线是闭合环路答案:b4. 静止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是:a) 仅由正电荷产生b) 仅由负电荷产生c) 由正负电荷共同产生d) 不产生电场答案:c5. 假设有两个相同大小的电荷,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将它们靠近一起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a) 斥力b) 引力c) 中和d) 无法确定答案:b二、简答题1. 什么是电场?答:电场是一种存在于空间中的物理场,由电荷产生。
它是描述电荷周围电力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可以使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2. 什么是磁场?答:磁场是一种存在于空间中的物理场,由磁铁或电流产生。
它是描述磁力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可以使带电粒子或其他磁性物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3. 电场力和磁场力之间有什么区别?答:电场力和磁场力都是电磁场中的力,但它们有一些区别。
电场力是由电荷产生的,作用在电荷上,大小与电荷的量和距离有关;而磁场力由磁铁或电流产生,作用在带电粒子或其他磁性物体上,大小与磁场的强度、带电粒子的速度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4. 什么是洛伦兹力?答:洛伦兹力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所受的力,包括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
它的大小和方向由带电粒子的电荷、速度、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决定。
5.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定律之间有什么关系?答:电磁感应定律是由法拉第定律推导而来的一个具体应用。
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磁通量通过一个线圈发生变化时,该线圈中将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第二模块 第5章 第3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 、B 、C 中斜面是光滑的,图D 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 、B 中的F 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 、B 、D 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 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解析:依据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才能保持守恒,由此可见A 、B 均有外力F 参与做功,D 中有摩擦力做功,故A 、B 、D 均不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故答案为C.答案:C2.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13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h 高度,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物体的机械能不变B .物体的动能减小13mgh 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23mgh D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解析:设物体受到的向上的拉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合=F -mg =-13mg ,所以F =23mg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13mgh ;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拉力所做的功23mgh ,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故B 、C 、D 正确,A 错误.答案:BCD图103.如图10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当A 物体被水平抛出的同时,B 物体开始自由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曲线AC 为A 物体的运动轨迹,直线BD 为B 物体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相交于O 点,则两物体( )A.经O点时速率相等B.在O点相遇C.在O点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等D.在O点时重力的功率一定相等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A、B下落相同高度到达O点时速率不相等,故A错.由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从同一水平线上开始运动,将同时达到O点,故B正确.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但A具有初动能,故它们从同一高度到达O点时机械能不相等,C错误.重力的功率P=mg v y,由于两物体质量相等,到达O点的竖直分速度v y相等,故在O点时,重力功率一定相等,D项正确.答案:BD图114.如图11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并能沿斜面升高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物体冲出C点后仍能升高h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仍能沿AB′升高h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都不能升高h,因为机械能不守恒D.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都不能升高h,但机械能仍守恒解析: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物体将从C点做斜上抛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不为零,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不能升高到h;若弯成弧状升高h,则升到圆弧的最高点必有大于或等于Rg的速度,据机械能守恒,不能升高h.答案:D图125.如图12所示,细绳跨过定滑轮悬挂两物体M和m,且M>m,不计摩擦,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过程中()A .M 、m 各自的机械能分别守恒B .M 减少的机械能等于m 增加的机械能C .M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m 增加的重力势能D .M 和m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M 下落过程,绳的拉力对M 做负功,M 的机械能不守恒,减少;m 上升过程,绳的拉力对m 做正功,m 的机械能增加,A 错误.对M 、m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易得B 、D 正确;M 减少的重力势能并没有全部用于m 重力势能的增加,还有一部分转变成M 、m 的动能,所以C 错误.答案:BD图136.如图13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 则①物体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②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③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12m v 20+mgh ④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12m v 20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解析: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 ,①错,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②对;由机械能守恒,12m v 20=E k -mgh ,E k =12m v 20+mgh ,③④对,故选B. 答案:B图147.如图14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立于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自弹簧正上方h 高处由静止释放,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C .由于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D .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小球与弹簧作用过程,弹簧弹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使弹性势能增加,因此A 错误,C 错误;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B 正确;分析小球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kx =ma ,随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小球的加速度a 先减小后增大,故D 正确.答案:BD图158.如图15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ABCD ,其A 点与圆心等高,D 点为最高点,DB 为竖直线,AE 为水平面,今使小球自A 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且从A 处进入圆轨道运动,只要适当调节释放点的高度,总能保证小球最终通过最高点D (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小球通过D 点后( )A .一定会落到水平面AE 上B .一定不会落到水平面AE 上C .一定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D .可能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解析:小球在轨道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gr ,离开轨道后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若竖直方向下落r 时,则水平方向的位移最小是gr ·2r g=2r ,所以小球只要能通过最高点D ,就一定能落到水平面AE 上.答案:A9.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16所示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F 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 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6A .t 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 .t 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C .t 2时刻小球势能最大D .t 2时刻绳子最长解析: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中,t 1时刻绳子的拉力为零,此时速度不是最大,动能也不是最大,最大速度的时刻应是绳子拉力和重力相等时,即在t 1、t 2之间某一时刻,t 2时刻绳子的拉力最大,此时速度为零,动能也为零,绳子的弹性势能最大,而小球的势能不是最大,而是最小,t 2时刻绳子所受拉力最大,绳子最长.答案:D图17二、计算题10.如图17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光滑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A 套在光滑水平杆上,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53°.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为h =0.2 m .当B 由静止释放后,A 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多少?(cos53°=0.6,sin53°=0.8)解析:物体A 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B 向下加速运动,v B =v A cos θ,当A 运动到滑轮的正下方时,速度达最大值,此时A 沿绳方向速度为零,故B 的速度为零.对A 、B 组成的系统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 (h sin θ-h )=12m v 2A,v A =1 m/s. 答案:1 m/s图1811.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环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从与半圆环相吻合的光滑斜轨上高h =3R 处,先后释放A 、B 两小球,A 球的质量为2m ,B 球的质量为m ,当A 球运动到圆环最高点时,B 球恰好运动到圆环最低点,如图18所示.求:(1)此时A 、B 球的速度大小v A 、v B ;(2)这时A 、B 两球对圆环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解析:(1)对A 分析:从斜轨最高点到半圆环形轨道最高点,机械能守恒,有2mg (3R -2R )=12×2m v 2A . 解得v A =2gR .对B 分析:从斜轨最高点到半圆环形轨道最低点,机械能守恒,有3mgR =12m v 2B ,解得v B =6gR .(2)设半圆环形轨道对A 、B 的作用力分别为F NA 、F NB ,F NA 方向竖直向下,F NB 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A +2mg =2m v 2A R ,F NB -mg =m v 2B R.解得F NA =2mg ,F NB =7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B 对圆环的力分别为:F NA ′=2mg ,F NB ′=7mg ,F NA ′方向竖直向上,F NB ′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合力F =5mg ,方向竖直向下.答案:(1)2gR 6gR (2)5mg ,方向竖直向下图1912.半径R =0.50 m 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环的最高点A 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 =0.20 kg 的小球,小球套在圆环上,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 0=0.50 m ,劲度系数k =4.8 N/m ,将小球从如图19所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将沿圆环滑动并通过最低点C ,在C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C =0.6 J ,g 取10 m/s 2.求:(1)小球经过C 点时的速度v c 的大小;(2)小球经过C 点时对环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设小球经过C 点的速度为v c ,小球从B 到C ,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R +R cos60°)=E PC +12m v 2c ,代入数据求出v c =3 m/s. (2)小球经过C 点时受到三个力作用,即重力G 、弹簧弹力F 、环的作用力F N . 设环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F N -mg =m v 2c R ,由于F =kx =2.4 N ,F N =m v 2c R+mg -F ,解得F N =3.2 N ,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出小球对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2 N .方向竖直向下.答案:(1)3 m/s(2)3.2 N,方向竖直向下。
a b
c d
A
高三物理基础练习
5
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相
连,P 与斜放在其上的固定档板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 此刻受到的外力的个数有可能是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以轻绳牵挂在B 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重C ,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点。
若将A 点缓慢上移,则OB 绳子的拉力大小 ,水平夹角 。
4.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将 ,摩擦力f 将 ,细绳上的拉力T
将 ,OB 对Q 的弹力将 。
5.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B 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后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用大小为F 的水平力推木块A ,同时用另一水平力F ′向相反方向推木块B ,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和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撤去力F ′,而F 保持不变,求撤去F ′的瞬时,、 ; 6.如图所示,车厢向右行驶。
乘客看到悬于车厢顶的小球的悬线向左偏离竖 直线θ角。
如图所示,则可知( ) A .车厢一定向右加速行驶 B .车厢一定向左减速行驶 C .车厢可能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行驶 D .车厢的加速度是gtgθ,方向向右 7.一物体放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
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8.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率行驶,地球如右上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
的地段是 处。
9.质量为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 向上减速运动,a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人受到的支持力等于 和摩擦力等于 方向 。
10.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
木块。
a 、b 与楔形木块光滑接触。
当a 、b 沿斜面下滑时,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摩擦力为 。
11.如图所示,底座A 上装有长0.5m 的直立杆,总质量为0.2kg ,杆上套有质量为0.05kg 的小环B ,它与杆之间接有摩擦。
若环从底座上以4m/s 的速度飞起,则刚好能到达杆顶。
求小环在升起和下落
的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所需要的时间。
12、如图所示,重为G 的小球用细绳吊着,搁在一个光滑的大球面上,绳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A 由人用力拉住,设A 点在大球球心O 的正上方,当人以力F 缓慢地拉绳时,小球从图示位置到达大球最高点前的过程中,拉力F 和大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 的变化是: A .F 变大,N 变小; B .F 变小,N 变小; C .F 变大,N 不变; D .F 变小,N 不变。
13、质量为0.8Kg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0 的斜面上,如图所示。
若用平行于斜面底端沿水平方向的力F 推物块,F =3牛顿,而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 .5牛 B .4
θ
m
牛 C .3牛 D .
83
3
牛 14、如图,人重600牛,木块A 重400牛,人与A 、A 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0.2,现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则人对绳的拉力为 牛,人脚给A 的是 摩擦力(静、滑动),方向 , 大小
15.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和B 用劲度为k 的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将B 放在水平桌面上,A 用弹簧支撑着,如图所示。
若用竖直向上的力拉A ,使A 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上升,试求:
(1) 经过多长时间B 开始离开桌面; (2) 在B 离开桌面之前,拉力的最大值。
16.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s 内,列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的长为6m ,不计连接处的长度,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17.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穿透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为3:2:1,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为 。
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 __。
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
18.甲、乙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 1,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甲在后做加速度为a 2,初速度为v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若a 1=a 2,只能相遇一次
B .若a 1>a 2,只能相遇两次
C .若a 1<a 2,只能相遇两次
D .若a 1>a 2,不可能相遇
19.如图所示,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匀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 A .加速拉 B .减速拉 C .匀速拉 D .先加速,后减速 20.如图,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某处,那么小球落在斜面上时
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α,则α( ) A .不可能等于90o B .随初速度增大而增大 C .随初速度增大而减小 D .与初速度大小无关
21、一个物体从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 点,然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 点静止,AB =s 1,BC =s 2,
由A 到C 的总时间为t ,问:物体在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