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C卷
- 格式:doc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3题;共11分)1.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个方面,情况就jiǒng hū bù tóng________,而且yī fǎn jì wǎng________了。
(2)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qì chōng dǒu niú________,声震天地!2. (6分)先填出成语中所缺的字,然后解释。
________不相识莫________ 其妙痛心________ 首无________于事别________ 匠心错________ 复杂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大家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B . 襄阳广德寺多宝佛塔结构严谨,独具匠心,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C . 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疾的互联网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泛滥的现象,公安部等九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整治行动。
D . 3月14日6时42分,“玉兔”号月球车收到正常遥测信号,成功自主唤醒,迎来第四个月昼工作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二、阅读部分 (共3题;共49分)4. (25分) (2018八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外婆的世界李娟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
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
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尔泰,外婆便跟着我。
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热情澎湃()()仰之弥高()漂白四壁()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3.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
(1)诗兴不作:(2)锲而不舍:(3)群蚁排衙:(4)兀兀穷年:(5)迥乎不同:(6)一反既往:(7)潜心贯注:(8)气冲斗牛:4.下列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3)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5)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5.下列句子从表达方式看,各属于什么?(1)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3)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6.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
(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说”了。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题一.给加点字注音衰微___校补___弥高___无暇___窥园___迭起___排衙___卓越___二.据拼音写汉字___qiè而不舍___lì尽心血气冲___dǒu 牛___qián心贯注心会神___níng ___jiǒng乎不同慷___kǎi淋漓____wùwù穷年三.形似字注音组词暇〔〕___迥〔〕___凝〔〕___契〔〕___瑕〔〕___炯〔〕___疑〔〕___挈〔〕___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犹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仿写:例: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仿写:五.整体感悟课文后答复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3.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4.课文的两个局部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HY,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HY,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HY,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 弥高(ní) 硕果(shuò) 迭起(dié)B. 地壳(ké) 校补(jiào) 衰微(shuāi)C. 疏懒(shū) 慷慨(kǎi) 澎湃(bài)D. 典籍(jí) 独裁(cái) 宝藏(zànɡ)2.下面加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浠水(x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iè)B. 弥高(mí)校补(jiào)迥乎不同(jiǒng)C. 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D. 赫然(hào)凝结(níng)气冲斗牛(dòu)3.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契而不舍炯炯目光十年艰辛B.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警报叠起C. 崇高品格迥乎不同慷慨淋漓D. 一反既往形式紧张诗兴不作4.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赫然而出。
D. 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5.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仰之弥高(更加)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B. 锲而不舍(刻)心会神凝(领悟)C.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D. 沥尽心血(滴)警报迭起(屡次)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比喻)B.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引用)C.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D. 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拟人)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指出有错别字的一项()A . 衰微一反既往气冲斗牛B . 迭起凶多吉少声震天地C . 赫然热情澎湃心会神凝D . 独裁生死关头潜心灌注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宰割迭起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 . 涉猎独裁惹人注目死而后己C . 深邃赫然一拍既合马革裹尸D . 仰慕磐石忘乎所以一返既往3.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量体裁衣全神贯注声名显赫B . 屏气凝神一如即往欲盖弥彰C . 通霄达旦默默无闻远见卓识D . 贪赃枉法无遐顾及不辞而别4. (2分)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 . ①无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 . 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 . ①无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 . 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彭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B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C .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即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D . 杜甫晚年,疏赖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6.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典jí(籍)仰之弥.高(mí)qiè(锲)而不舍lì(沥)尽心血目不窥.园(kuī)群蚁排yá(衙)hè(赫)然迥.乎不同(jiǒng)2.读准多音字(1)漂.白四壁:piǎo其他读音:piào组词:漂亮(2)气冲斗.牛:dǒu其他读音:dòu组词:战斗二、重要词语1.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目不窥园: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3.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4.沥尽心血:(为了事业)费尽心血。
5.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6.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7.一反既往:完全不同于过去。
8.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三、作家作品臧克家1.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
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4年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闻一多2.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某某战士,中国某某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
新月派代表诗人,是一个特别爱国的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点拨: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基础+能力)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钻.探(zuān)地壳.(ké)诗兴.不作(xìnɡ)B.硕.果(shuò)校.补(jiào)气冲斗.牛(dòu)C.弥.高(mí)迥.然(jiǒnɡ)潜.心贯注(qiǎn)D.迭.起(dié)漂.白(piǎo)锲.而不舍(qiè)【解析】选D。
A项,“壳”应读qiào;B项,“斗”应读dǒu;C项,“潜”应读qián。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哀微独裁沥尽心血B.硕果澎湃警报叠起C.疏懒慷慨炯炯目光D.赫然高标形式紧张【解析】选C。
A项中“哀微”应为“衰微”;B项中“警报叠起”应为“警报迭起”;D项中“形式紧张”应为“形势紧张”。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该总队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带来的喜人变化。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解析】选B。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用在歌声方面不合语境。
4.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答案:(1)记叙(2)描写(3)议论、抒情5.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1)例句: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例句: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心贯注()赫然()锲而不舍()迭起()lì尽心血()shuāi微()迥乎不同()kāng慨()气冲斗牛()兀兀()2。
.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A。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B.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C.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填空.闻一多先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4。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5。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⑶“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⑷“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⑸“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6。
仿照下列句子造句。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C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暂时(zhàn)教诲(huì)情不自禁(jìn)B . 畸形(jī)辐射(fǔ)得不偿失(shǎng)C . 膝盖(xī)机械(xiè)满载而归(zài)D . 勉强(qiáng)允许(yǔn)称心如意(chèng)2.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栖息(qī)妖娆强聒(guā)不舍粗制滥造B . 襁褓(qiǎng )留滞气吞斗牛(dǒu)红妆素裹C . 留滞(zhì)劫难繁衍(yǎn)后代重蹈覆辙D . 喑哑(yīn)殒落涕泗(sì)横流化为无有3. (2分)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个句子是()A .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苹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 .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皇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宿着。
C .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付产品。
D .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4. (2分)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 抖搂抖搂精神B . 一年之季在于春C .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D . 山朗润起来了5. (2分)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
(用嘴吃东西)B . 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旗子)C .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D . 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
(书写工具)6. (2分) (2018七上·宜宾期末)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弥.高(ní) 硕.果(shuò) 迭.起(dié)B.地壳.(ké) 校.补(jiào) 衰.微(shuāi)C.疏.懒(shū) 慷慨.(kǎi) 澎湃.(bài)D.典籍.(jí) 独裁.(cái) 宝藏.(zànɡ)答案:D解析:分析:A 项中的“弥”应读mí;B 项中的“壳”应读qiào;C 项中的“湃”应读pài。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面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浠.水(xī)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iè) B .弥.高(mí) 校.补(jiào) 迥.乎不同(jiǒng) C.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沥.尽心血(lì) D .赫.然(hào) 凝.结(níng) 气冲斗.牛(dòu) 答案:D解析:分析:D 项“赫”应读hè,“斗”应读dǒu。
点评: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契而不舍 炯炯目光 十年艰辛B.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警报叠起C.崇高品格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D.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 诗兴不作答案:C解析:分析:A 项中“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B 项中“警报叠起”应为“警报迭起”;D 项中“形式紧张”应为“形势紧张”。
点评: 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
4.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赫然而出。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名校讲坛1.主题解说本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尤其突出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并为之而战的伟大人格。
2.重点突破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提示: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3.结构图解闻一多⎩⎪⎨⎪⎧⎭⎪⎬⎪⎫卓越的学者⎩⎪⎨⎪⎧⎭⎪⎬⎪⎫《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大勇的革命家⎩⎪⎨⎪⎧⎭⎪⎬⎪⎫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游行说了就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4.学法点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句子”主要包括文章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的句子、蕴含深层意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具有哲理启示的句子等。
这类语句除了基本含义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
【典型例题】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技法点睛】方法有:(1)联系具体的语境,上下文中找含义;(2)找出句中关键词,分析词义知句意;(3)抓住句中修辞,分析效果知含义;(4)通览全文明中心,句子含义整体悟。
答题格式:句子本义+深层义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 )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
仰之mí( )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指出有错别字的一项()A . 衰微一反既往气冲斗牛B . 迭起凶多吉少声震天地C . 赫然热情澎湃心会神凝D . 独裁生死关头潜心灌注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量体裁衣全神贯注声名显赫B . 屏气凝神一如即往欲盖弥彰C . 通霄达旦默默无闻远见卓识D . 贪赃枉法无遐顾及不辞而别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彭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B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C .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即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D . 杜甫晚年,疏赖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4. (2分)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 . ①无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 . 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 . ①无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 . 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5.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宰割迭起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 . 涉猎独裁惹人注目死而后己C . 深邃赫然一拍既合马革裹尸D . 仰慕磐石忘乎所以一返既往6. (2分)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 . 对比、反复;比喻;拟人B . 对比、夸张;引用;夸张C . 对比、反复;引用;比喻D . 对比、排比;引用;比喻7.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B . 不论关系亲疏远近,作为领导,在工作上都应该对自己的部下一视同仁。
C .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D . 她讲课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8. (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这个公司2011年录用的新毕业大学生,是组建公司以来最多的一年。
B . 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 . 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设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9. (2分)《散步》的作者写的是()A . 一次舒心愉快的散步。
B . 一次小小的家庭矛盾。
C . 一家互相支持的三代人。
D . 一种挚爱深沉的亲情。
10. (2分)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那些怪石嶙峋、犬牙交错,高崖生木,岩上落花,错落掩映,俯仰生姿,都可成为美景。
B . 平庸者有时看不见山,攀登者永远胸中有丘壑。
C . 他由于长途跋涉地走了一千米路,早已疲惫不堪了。
D . 桃花开了,前来人工湖畔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11. (2分)选出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A . 为了把我市建设成大气秀关新丹东,广大市民纷纷立海誓山盟。
B . 在“天网行动”中,腐败分子戴学民被公安机关绳之以法,他对此义愤填膺。
C .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終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D . 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12. (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 .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 .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1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2014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 .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C .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浓郁的安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D . 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6000余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6分)14. (5分)苏轼,字 ________,号 ________,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 ________)及父亲________ 同为“ ________”。
15. (4分)给下列一段话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________钻探,有如向地壳________寻求宝藏。
仰之mí________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________而不舍。
16. (4分)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________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________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________17. (1分)“ 哦,长江,我们古老的、古老的母亲。
”的抒情方式是________。
18. (2分)《游高梁桥记》作者出游后遭遇沙尘狼狈不堪的样子暗示自己________,________。
19. (5分)仿写。
①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抹新绿。
仿写:________。
②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投下一片阴凉;如果________,就________;如果________,就________。
20. (5分)文章的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何作用?三、阅读理解 (共1题;共25分)2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上天种的花古草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
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
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
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终于成熟了。
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
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
”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
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
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
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
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阅读选文第1—10段,完成下面表格。
(2)选文第2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9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选文第11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选文第⑨段和第13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填空题 (共7题;共26分)14-1、15-1、16-1、17-1、18-1、19-1、20-1、三、阅读理解 (共1题;共25分)21-1、21-2、21-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