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三十七) 第一讲 世界陆地与海洋
- 格式:pdf
- 大小:467.33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基础题组读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2.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②B.③C.④D.⑤下图为甲、乙两国轮廓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关于两国沿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沿海干湿季分明B.乙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C.甲国沿海降水稀少D.乙国沿海冬雨夏干4.乘船从乙国北部沿海到甲国西部沿海,按最近路线航行( )①经过直布罗陀海峡②经过巴拿马运河③先逆流后顺流④先顺流后逆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2019北京房山终结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Ⅰ材料二亚欧大陆40°N—50°N甲、乙、丙、丁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图Ⅱ(1)图Ⅰ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4分)④气候;⑤气候;⑥气候;⑩气候。
(2)写出图Ⅰ中①②③⑨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4分)①带;②带;③带;⑨带。
(3)图Ⅱ中M、N、P、Q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候类型的对应为:M ,N ,P ,Q 。
(横线上填“甲”或“乙”或“丙”或“丁”)(4分)提升题组下图中甲、乙、丙、丁为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四个国家。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2019北京东城期末)丁国家( )A.临北冰洋和印度洋B.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C.海岸线漫长,海运发达D.亚洲领土面积大,为亚洲国家7.(2019北京东城期末)与甲、乙、丁三国比较,丙国水资源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国土面积最大B.降水量最丰富C.纬度低,蒸发量大D.热带草原分布广读下图,回答下题。
考点集训(三十七)五、介词和介词短语对应学生用书p343Ⅰ.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Tom always goes jogging in the morning and he usually does pushups too to stay ____________ shape.2.In addition ____________ the physical benefits, aerobic exercises have emotional benefits.3.He drove so fast at the turn that the car almost went ____________ the road.4.China lies ____________ the west of Japan.5.____________ much homework to do, he decided not to go to the cinema this evening.6.Your composition is well written except ____________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his is also well written____________ yours.7.We had to spend about 10 minutes waiting for the bus because ____________ the heavy snow.8.Nowadays people in poor mountainous villages across China are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find cures ____________ their poverty.9.—What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the new computer?—Let’s keep the screen free ____________ dust by putting a cover over it.10.Mr. Zhou is strict ____________ his students in class but very kind ____________ them after class.11.____________ going into the classroom, I turned on the light because it was very dark.12.All the students felt discouraged because the exercise was ____________ the abilities of most of the class.13.The professor always spends the whole day in the bookshop ____________ which he bought the dictionary.14.No one can easily succeed. ____________ all, 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15.The song by Taylor Swift is popular ____________ teenagers across the world.16.____________ from teaching children how to deal with the daily stress, experts also agree there’s a need to coach them in how to protect themselves.17.Friendship can never be a trade; ____________ contrast, it needs the most thorough and unprofitable concept.18.After her time in hospital, Jenny’s parents are afraid that she has fallen ____________ other classmates in school work.19.When Christmas is ____________ the corner, stores and supermarkets are busy with people.20.The teacher was pleased ____________ his answer and praised him ____________ his excellent pronunciation.[答案与解析]1.in。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37 世界地理概况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37 世界地理概况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37 世界地理概况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集训(三十七) 世界地理概况(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1~2题。
1.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D.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1.B2。
D[第1题,由图中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表示的是陆地、乙表示的是海洋;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海洋面积随纬度都有变化,但并非呈正相关。
第2题,90°S附近是南极洲,所跨经度为360°,是最广的.](2018·太原模拟)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3~4题。
【导学号:29790154】3.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A.a——大陆坡ﻩ B.b——大陆架C.c——海沟ﻩD.d——海岭4.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ﻩ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3.D4。
C[第3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及等深线数值判断,a处海拔在0~-200米,属于大陆架;b处是向c处的大洋底部延伸的地区,属于大陆坡;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属于海岭,即大西洋中脊。
[课程目标]1.识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半径2.掌握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3.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判断方向、计算距离等4.理解并掌握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5.掌握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概念6.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断,能绘制地形剖面图7.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断方法第一讲地球和地球仪考点一经纬度的判读对应学生用书p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__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__体。
(2)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__6371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4万__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图示特点形状__半圆__ 圆方向指示__南北__方向指示__东西__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3.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__本初子午线__向东、向西各分180°从__赤道__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越__大__,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越__大__,南纬的度数愈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__东半球__,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线,以北为__北半球__,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①0°经线为__东西经__分界线;②__180°__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__30°__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__60°__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②__23.5°__是热带、温带界线,__66.5°__是温带、寒带界线对应学生用书p2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课程目标]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4.大气受热过程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6.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7.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8.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考点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对应学生用书p271.地球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__地震波__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不连续面(3)划分三个圈层:图中C为__地壳__,D为__地幔__,E为__地核__(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是__岩浆__的主要发源地。
(4)岩石圈:由坚硬的__岩石__组成,包括地壳和__上地幔顶部__。
2.地球的外部圈层(1)A表示__大气圈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氧。
(2)B表示__水圈__: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连续__但不规则的圈层。
(3)C表示__生物圈_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__大气圈__的底部、__水圈__的全部和__岩石圈__的上部。
对应学生用书p28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1.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概况,可简化总结成下表以便于记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
要注意对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分。
2.地壳的结构地壳的厚度和物质组成各处并不相同。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壳可以分成两层,上层叫硅铝层,含硅和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下层叫硅镁层,这一层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
二层之间的界面为康拉德面。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是普遍存在的。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7讲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纲解读]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3.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4.了解世界主要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思维导图]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C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3)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_m,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底部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又称海底山脉海沟板块消亡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4.海陆变迁(板块分布)(1)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5 2015·安徽文综,23~24 以海陆结合或海陆与经纬网结合呈现区域信息,考查大洲尺度的粗略定位,以及海陆位置关系。
考点集训(三十七) 第一讲 世界陆地与海洋
对应学生用书p313
一、选择题
读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关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⑤大洲是(C)
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
[解析] 世界各大洲的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世界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即可判断:③为南极洲、⑦为亚洲、②为欧洲、⑥为非洲、⑤为北美洲、④为南美洲、①为大洋洲。
选C正确。
2.植被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的大洲是(A)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南回归线横穿,受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共同影响,其植被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由上题可知,①是大洋洲。
选A正确。
下图示意海洋中的一个小岛,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
读图完成3~4题。
3.若a和b分别表示15°N和20°N纬线,且该岛位于印度洋。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
或自然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草原
B.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
C.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乙地的气候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 若a和b分别表示15°N和20°N纬线,说明该岛位于北印度洋中,纬度低,全年气温高,为热带季风气候。
该岛夏季盛行西南风,甲地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旱季;冬季盛行东北风,甲地位于东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为雨季。
总之,该地全年气温较高,分旱雨两季,最可能形成热带草原景观。
4.若a和b分别表示35°N和40°N纬线,岛屿以东不远处有一块大陆,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C)
A.该岛屿上的河流有结冰现象
B.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
C.甲地适宜种植葡萄
D.乙地夏季高温多雨
[解析] 若a和b分别表示35°N和40°N纬线,且岛屿以东不远处为大陆,说明该岛位于35°N~40°N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适宜种植葡萄等水果;河流没有结冰现象;由于山峰海拔较低,不会形成终年积雪。
下图为某岛屿局部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黑点表示的地理事象最可能为(A)
A.火山、地震B.候鸟栖息地
C.交通站点D.小城镇
[解析] 根据图例,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图中黑点表示的地理事象最可能为火山、地震,A对。
河流注入海洋,候鸟栖息地、交通站点、小城镇不会分布在海洋中,B、C、D错。
6.有关该岛屿的判断,正确的是(D)
①终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②11月~次年4月盛行西北风 ③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稳 ④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 根据纬度,该岛屿受东南信风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①错误。
11月~次年4月气压带南移,盛行西北风,②正确。
河流短小,流量大,水流急,③错误。
信风来自海洋,携带水汽多,该地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④正确。
D对,A、B、C错。
读四岛屿位置示意图,完成7~9题。
7.图示四岛屿位于印度洋的是(A)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根据所示岛屿的经纬度以及轮廓可知,岛屿①是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印度洋;②为冰岛,位于大西洋;③为日本的九州岛,位于太平洋;④为爱尔兰岛,位于大西洋,故答案选A。
8.流经四岛屿附近的洋流,相同的两地是(C)
A.甲、乙B.丙、丁
C.乙、丁D.甲、丙
[解析] 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地洋流为厄加勒斯暖流;乙地附近为北大西洋暖流;丙海域的洋流为日本暖流;丁海域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因此,乙、丁洋流相
同,都为北大西洋暖流,故答案选C项。
9.图示四岛屿经济最不发达的是(A)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是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东南部,是四岛屿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A正确;冰岛位于欧洲,经济较为发达,B错误;日本的
九州岛,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C错误;爱尔兰岛属于英国,经济发达,D错误。
故答案选A。
右图为120°E经线的一段(图中斜线部分为陆地)。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经线可能经过(C)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④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解析] 据图可知,该经线为120°E经线的一段,40°N以北有陆地,说明该经线经过了俄罗斯、中国,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纬度23.5°N~40°N,说明经过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C项正确。
11.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B)
A.人口稀少B.季风气候显著
C.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D.河流结冰期长
[解析] 据图可知,该经线为120°E经线的一段,纬度位于23.5°N~40°N,说明该经线经过了我国,甲地位于华北地区,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季风气候显著,B项正确;两地人口较稠密,故A项错误;主要粮食作物,甲地是小麦,乙地是水稻,故C项错误;乙地位于南方地区,无结冰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州东南方群山之中的“死亡谷”异常干旱,夏季最高气温高于49℃是很正常的;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下场暴风雨,一场暴风雨过后,雨水积聚形成浅浅的湖泊,之后
很快就干涸了。
山谷还有令人奇怪的景象是,这里所有的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
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
到了秋冬季节出现
在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圣安娜风”,来自美国内陆荒漠地带,极度干燥,易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作“魔鬼之风”。
(1)简述“死亡谷”盐滩的地理形成过程。
__死亡谷周围的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径流,在地势低洼地形成内流湖泊;在流入峡谷过程中溶入大量了土层中的盐分,峡谷炎热干燥,因蒸发旺盛,湖水逐渐减少形成盐湖;湖水被蒸发掉,成为盐滩。
__
(2)试分析南加州秋冬季多山火的原因。
__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②地中海气候冬季植被茂密生长,经历炎热的夏季,死亡的树木产生大量的枯枝败叶;③圣安娜风经过沙漠,翻山越岭进入加州,焚风效应;④山区人员活动产生的未熄灭残留火苗。
__
(3)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__①死亡谷偶尔下场暴风雨,形成浅湖;②盐滩广布,湖水盐度高,湖水浮力较大;
③暴风雨时,风力较大,吹动湖水中的石块移动;④因峡谷风向不固定,故石块走动轨迹有直线或曲线。
__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茂宜岛又称“毛伊岛”,面积186平方千米,是夏威夷群岛中第二座火山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茂宜岛有两大特色,一是岛屿附近有多处世界闻名的黑色沙滩,二是有被为“大自然最奇特的花”之称的银箭草。
银箭草因叶子上长有银色茸毛而得名,是休眠火山——哈雷阿卡拉火山特有的生物,终身生长在犹如沙漠般的火山口。
20世起以来,银箭草的数量出现明显下降。
材料二 茂宜岛位置图(左图)和银箭草景现图(右图)。
材料三 茂宜岛各月降水量和温度统计情况。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
月
11
月
12
月
降水
量
(mm
)
72.949.862.239.418.8 5.112.712.79.730.555.985.1最高
气温27.027.027.028.028.029.031.031.031.031.029.028.0
(℃)
最低
气温
18.018.019.020.021.022.023.023.023.022.021.019.0 (℃)
(1)描述茂宜岛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影响该地6~8月降水的主要因素。
__茂宜岛夏季(5~10月)受夏威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茂宜岛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相对干旱。
__
(2)推测茂宜岛沿海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
__茂宜岛岛屿面积较小且火山运动活跃,火山喷出的岩浆遇海水迅速冷却,在海滩形成岩浆岩(玄武岩),岩浆岩(玄武岩)经过长时间的风化、海浪侵蚀等作用后变成了黑沙,从而形成密布的黑色沙滩。
__
(3)说出茂宜岛银箭草的生长环境的主要特点。
__生长环境如同沙漠,说明降水稀少;火山口土层薄,土壤发育差;火山口海拔高,白天光照强烈,夜晚气温低;哈雷阿卡拉火山临近海洋,多大风天气;火山不断喷出蒸气,使得火山口常年处在高温状态。
__
(4)简析银箭草的数量呈现明显下降的原因。
__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变干,蒸发加剧,银箭草生存环境恶化;动物的猎食及游客的大量采摘,导致银箭草数量大幅度下降。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