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7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17.54 KB
- 文档页数:4
〖第17课时影响气候的因素〗之小船创作(1)造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01纬度。
太阳辐射的□02纬度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纬度□03气温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2)C、D两地纬度位置相同,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04大气环流。
C地受□05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D 地受□06季风环流控制。
(3)E地气温较低,主要与□07地形有关。
(4)F地降水稀少,主要原因是□08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5)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G地冬季气温很低,主要影响因素是□09盛行风、洋流。
考点二十一影响气候的因素(2016·上海高考)北美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
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A气候分布于北纬□0140°~60°大陆□02西岸;B气候分布于北纬□0330°~40°大陆□04西岸;C气候分布范围□05最广,主要分布在□06内陆地区。
(1)北美以□10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属于□11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12地中海气候。
(2)北美西部地区有高大□07山脉;大致北纬45°以北受□08暖流影响,北纬45°以南受□09寒流影响。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13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等。
答案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
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
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
练习17 中国气候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地气候不稳定性增加。
2023年5月底,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北抬,导致我国安徽、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农作物收获,该种天气被称为“烂场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期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省份是()A.辽宁B.江西C.山西D.河北2.受本次“烂场雨”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B.冬小麦C.水稻D.棉花3.长期来看,为减轻“烂场雨”等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以下措施可行的有()①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①加强农田排灌设施建设①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①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雨带在I、①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局地水域C.地形条件D.植被分布7.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冻害B.虫害C.滑坡D.洪水8.图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水文特征是()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流程较短C.含沙量高D.春、夏汛明显近年来,受极端暴雨、洪水等重大灾害袭击,许多城市加强雨洪管理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建设。
下图为某城市的水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借鉴该水系统的是()A.兰州B.呼和浩特C.拉萨D.深圳10.城市水系统的功能区中()①公园增加了地下径流①开放水域增加了洪水的蓄积量①公园减少了地表下渗①绿色屋顶减缓了雨水汇流速度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必考点专练7 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②C.甲—②、乙—③D.甲—②、乙—①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由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故甲、乙两地夏季风速小,只能选择①②,又因甲受地形影响,背风坡风力小,故选D。
第2题,A造成两地风力差别的原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故选A。
答案 1.D 2.A3.(2013·山东基本能力,58)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下图为某城市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关知识。
图中南北、东西虚线有相交点,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交叉点,故排除C、D两选项;城市轮廓南北短东西长,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长短之分,水平距离较短的应为南北气温曲线,故选A。
答案 A(2013·安徽文综,28~29)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4~5题。
4.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5.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地面从北京时间6时左右开始接受太阳辐射,即6时左右日出,大约21时左右地面得不到太阳辐射,即大约21时日落,因此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因此该日日期应为6月5日或6月20日;该地若为晴朗的天气,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当地正午时最多,但图中显示在北京时间13时左右出现下降,应是受多云天气的影响。
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单项选择题(2018·昆明月考)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
下图是“乌克兰简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2~3题。
2.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海陆位置 C.季风 D.地形3.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A.N地>M地B.P地>N地C.Q地>P地D.Q地>M地(2018·中山一中质检)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下题。
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分布5.每年七、八月份,南昌都会出现闷热、无风的极端天气,被传称为“中国火炉城市”之一。
南昌市成为“火炉城市”的原因是( )①七、八月份,南昌市太阳高度大,白昼长②伏旱天气,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③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④盆地中部,不利于散热⑤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余热A.①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二、综合题6.(2018·新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气温在-14 ℃至-18 ℃之间,微风且水汽条件充沛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各种多级分枝的微观结构也最为精美;气温低于-18 ℃或高于-14 ℃时,雪花微观结构发育状况变差。
下图为“我国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图”。
观察发现:图中甲地雪花最为精美,是我国最美雪花的观赏地;乙地雪花发育不充分;丙地雪花最大,多鹅毛大雪。
(1)分析甲地雪花最为精美的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7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练习(含解析)高频考点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B.海陆位置C.季风D.地形2.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A.N地>M地B.P地>N地C.Q地>P地D.Q地>M地3.每年七、八月份,南昌都会出现闷热、无风的极端天气,被传称为“中国火炉城市”之一。
南昌市成为“火炉城市”的原因是( )①七、八月份,南昌市太阳高度大,白昼长②伏旱天气,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③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④盆地中部,不利于散热⑤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余热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019·甘肃天水质检)下表为“我国某纬线附近3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回答4~5题。
城市甲乙丙年日照时数(小时) 3005.3 1239.2 1970.67月平均气温(℃)14.9 25.8 28.71月平均气温(℃)-2.3 5.6 3.6年均降水量(mm) 453.9 976 1400.74.表中甲、乙、丙城市最有可能是( )A.西宁、太原、济南B.昆明、贵阳、福州C.拉萨、成都、杭州D.乌鲁木齐、包头、北京5.乙城市1月均温明显高于甲、丙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受暖气团控制B.不受冬季风影响C.受沿岸洋流影响D.地势较低,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2019·湖南长沙调研)图1为“世界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6.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4.6℃。
图2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
读图,完成6~8题。
6.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起伏D.植被状况7.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A.acB.abC.bcD.ca8.造成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性质D.地形起伏(2018·贵阳检测)下图示意“某山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
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2018·昆明月考)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
下图是“乌克兰简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2~3题。
2.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海陆位置 C.季风 D.地形
3.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
A.N地>M地B.P地>N地
C.Q地>P地D.Q地>M地
(2018·中山一中质检)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下题。
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分布
5.每年七、八月份,南昌都会出现闷热、无风的极端天气,被传称为“中国火炉城市”之一。
南昌市成为“火炉城市”的原因是( )
①七、八月份,南昌市太阳高度大,白昼长②伏旱天气,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③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④盆地中部,不利于散热⑤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余热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
6.(2018·新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气温在-14 ℃至-18 ℃之间,微风且水汽条件充沛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各种多级分枝的微观结构也最为精美;气温低于-18 ℃或高于-14 ℃时,雪花微观结构发育状况变差。
下图为“我国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图”。
观察发现:图中甲地雪花最为精美,是我国最美雪花的观赏地;乙地雪花发育不充分;丙地雪花最大,多鹅毛大雪。
(1)分析甲地雪花最为精美的原因。
(2)说明制约乙地雪花发育的气象条件。
(3)说明丙地雪花大而不精美的原因。
答案精析
1.A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①地距大西洋最近且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
] 2.D 3.B [第2题,图中有一东西向的山脉分布,且等降水量线在山峰附近密集,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第3题,四个地点中,只有P和N在同一河流附近,且P在下游,海拔低而气温高,N在上游,海拔高而气温低。
]
4.D [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最大。
该地位于北半球,由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可以判断位于大陆东岸,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较差小,所以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
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差异最大的原因是季风风向变化,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
]
5.D
6.(1)甲地距海较近,受海洋气流影响,水汽充沛;该地地处山区,海拔较高,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之间,有利于雪花充分发育。
(2)乙地深居内陆,全年降水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少;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不利于雪花发育。
(3)丙地位于伊犁河谷,来自大西洋的潮湿空气在天山迎风坡形成充沛降水,空气湿度大,有利于雪花发育,多鹅毛大雪(或所以雪花大);地势较低,温度较高,1月份均温不在-14 ℃至-18 ℃之间,雪花微观结构发育不充分(或所以雪花不够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