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先驱——向警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红色经典故事向警予3分钟演讲稿讲述党史故事,朗诵红色经典。
大家好,我是XXXX,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巾帼英雄向警予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被誉为“模范妇女领袖”,毛泽东称赞她为妇女解放、为劳苦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她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她原名叫向俊贤,1895年,出生在湖南省溆浦县,6岁进了私塾,在学校里品学兼优,从小就幻想自己成为花木兰式的人物。
1916年,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怀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抱负,在家乡创办了溆浦县立女校并担任校长。
学校在她的主持下传授新知识、提倡新风尚、宣传新思想,规模不断扩大,从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发展到八个班300多人,培养了不少人才。
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全国,向警予在溆浦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响应,她带领学校师生上街游行、向广大群众发表演说,号召大家行动起来。
在各个商店向市民宣传抵制日货,并当众把一个日本制造的瓷脸盆摔碎在地上。
1919年秋,参加由毛泽东等人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和蔡畅等发起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期间,向警予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2 年初,向警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号召广大女性团结起来,为解放自身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
向警予担任中共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成为党的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五卅”惨案,激起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席卷中国,向警予积极组织和领导上海妇女参加斗争,她亲自带领同志们深入工厂、街道,发动女工参加罢工,并到大街上作宣传鼓动工作,揭露帝国主义镇压工人运动的罪行。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发动反革命政变,党的大部分领导同志先后转移,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向警予置生死于度外,主动要求继续留在武汉开展工作。
奶奶向警予的初心与使命———纪念向警予同志诞辰124周年口述/蔡楠整理/余玮1916年夏天,一位出身商贾之家的土家族女青年到湖南溆浦开办起第一所男女同校的新式学堂,并任校长。
这位外表俊秀、性格直率的女校长,倡导男女平等、破除封建思想,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女生们放脚,还亲自为她们解开裹脚布。
这位女子后来成长为第一位女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
她就是我的奶奶、中共“惟一的一个女创始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
奶奶向警予的一生只有短短33年,却是充满信仰与忠诚的一生。
她最初的理想是教育救国,然而现实使她认识到此路不通。
在经过反复的寻找比较之后,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迅速地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从此,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献给了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
尽管我与奶奶没有机会会面,但是她一直在我梦里,我对她的生平与经历十分的熟悉。
她没有走,她一直活在我的世界里。
在我眼里,奶奶英勇、坚定、顽强,有智慧、有胆识、有能力、有才华。
在遗存的一份份家书中,我似乎看到她铁骨铮铮外表下柔情似水的一面。
这是革命者最真实的人性:对反动派金刚怒目,对亲人柔肠百结。
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奶奶的乳名是“九九”,她自称“九儿”,入学后取学名为“俊贤”。
她有一个“很好”的出身,她的父亲、我的曾祖父是湖南溆浦县最大的商号“鼎盛昌”的经理。
曾祖父思想开明,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
奶奶小时候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候,救国主义思想在一些热血青年大脑里滋生、扎根。
奶奶的大哥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大哥曾留学日本,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湘西同盟会负责人,奶奶在她大哥进步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下,开始关心时代风云,感受社会脉搏。
可以说,我的伯祖父也是奶奶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老师。
1912年秋,奶奶到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习。
后转到周南女校深造,改名“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
向警予
向警予(1895年9月4日―1928年5月1日),原名向
俊贤,土家族,湖南溆浦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
产党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
1918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新
民学会”。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二届候补中央委员,三届、四届中央委员。
曾任中共中
央妇女部部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央妇女工作委
员会委员长等职。
主编过《妇女周报》。
曾领导上海丝厂、纱
厂和烟厂的女工运动和罢工斗争。
1925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
学习。
1927年回国后,先后在武汉总工会、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中共湖北省委工作。
1928年3月,因叛徒出卖在汉口法租界被捕。
同年5月1日英勇就义,英年33岁。
被毛泽东誉为“模范妇女领袖”。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100字
摘要:
一、向警予简介
二、英雄事迹
1.投身革命
2.创办女校
3.组织罢工
4.坚持斗争
5.英勇就义
正文: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人。
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女革命家、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
一、向警予简介
向警予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在新式学堂接受了早期教育。
1912年,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交往密切,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二、英雄事迹
1.投身革命:1919年,向警予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组织的“新民学会”,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创办女校:1920年,向警予在溆浦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提倡女子教育,解放女性思想。
3.组织罢工:1921年,向警予加入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溆浦女校师生开展罢工斗争,争取妇女权益。
4.坚持斗争:1925年,向警予赴广州,参加国民大革命。
她在广东、湖南等地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运动,壮大革命力量。
5.英勇就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向警予坚守信仰,继续领导妇女运动。
1928年,她在武汉被捕,英勇就义,年仅33岁。
向警予的故事女一性一运动先驱向警予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敲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开始遭受外国列强的疯狂掠夺和宰割。
内有封建王朝的腐败统治,外遭帝国主义趁火打劫,中国处于内外一交一困、风雨飘摇的风口一浪一尖上。
面对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国土的日渐沦丧,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奋起反抗,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一由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流血牺牲。
向警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向警予出身于湖南湘西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思想开明;大哥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新潮,是当时湘西XXX的负责人,也是向警予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老师。
1903年,向XXX 进入到大哥开办的小学读书,成为当时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
有一天,向XXX的大哥拿着XXX的《猛回头》回到家。
这是1911年,XXX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一府封建王朝的统治。
中国的政治、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风起云涌,一轮又一轮倡导女一性一解放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掀起。
作为辛亥革命的阵地之一,长沙自然也被席卷其中。
向警予在这时来到长沙,先后就读于XXX和XXX女校。
这段时间,她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文化的陶冶和洗礼,也接触到了多量的反动志士,眼界更加开阔。
她利用统统机会努力学一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但也从不忘关心国家大事。
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定的消息传来,向警予和同学们愤慨不已。
从XXX女校毕业之后,向警予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到了家乡,她要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传播给家乡那些渴望学一一的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
于是,她决定创办男一女合校的新式学堂——溆浦女校。
从此,乡亲们常常能够看到向警予忙碌的身影。
她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尤其是到有女孩的家庭,语重心长肠疏导父母们让女孩接受教育。
没有校舍,她就四处奔走筹款,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得到了当地进步人士的支持,把学堂设在了县城西街的文昌阁。
没有教员,她就登门拜访当地的进步青年,动员他们一起教育救国。
向警予的教育思想警予学校张林向警予(1895——1928年),女,土家族,湖南溆浦人。
她出身于商人家庭,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校读书期间,即经常带领同学们外出演讲,鼓励民众自强不息以促进国家的强盛。
她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教育才能“铸造适应于现时社会的人”,并“创造未来之社会之人”,于是毕业后满怀热情地回到家乡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女校”。
招收男学生,聘请男老师,提倡新风尚,强调科学与民主,这有力地冲破了封建枷锁,冲击了封建权威。
她为了动员学生入学,翻山越岭只身步行几百里,挨家挨户劝家长允许女儿上学,先后到水东、两丫坪、低庄、祖市殿、花桥、小江、江口等地劝学。
为了办好学校,向警予从长沙、常德等地邀请一批思想进步的同学担任女校教师。
例如任培道、熊李兄、吴家瑛、蒋如竹、易克勋等,五四运动前夕,参加新民学会。
1918年秋,毛泽东和蔡和森等组织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
向警予听到这个消息后,断然离开家乡,于1919年底与蔡畅等人一起赴法并同周恩来、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旅欧共产主义小组。
在法国留学期间,向警予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妇女问题,为《少年中国》等报刊写稿,并计划组织通讯社“以通全国女界之声气”。
1922年初,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妇女部部长的她,频频为党中央刊物《前锋》、《向导》及《妇女杂志》、《民国日报·觉悟》等刊物撰稿,所写文章充满了战斗精神。
大革命失败后,向警予秘密主编党内刊物《长江》和通俗油印小报,发表文章声讨反动军阀的倒行逆施,号召人民群众与敌人斗争到底。
1928年3月她不幸被汉口法租界巡捕房逮捕,同年5月1日英勇就义。
一、爱国教育思想在爱国教育方面,向警予不是一个坐而论道而是积极行动的人。
她主张“教育之目的,固非徒以铸造适应于现时社会之人,而尤以铸造因现世之社会,而创未来之社会,以左右现世之社会之人。
彼轶群迈众之士,移风移俗,前无古人者……”在周南女校读书期间,就与反动军阀张劲光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游行示威和焚烧日货,并积极参与创办“女界钟”半月刊,成立“救国十八团”、“国货维持会”等,加入了新民学会。
怀化学院大学生第一届话剧节《向警予》初稿
演员:刘敏娜饰向警予
申定飞饰蔡和森
杜毅饰军官
余情饰蔡畅
孟翔飞饰葛健豪(蔡母)
崔丽萍饰士兵甲
袁芳饰士兵乙
王作平饰同学
李霞艳饰妇女甲
李望林饰妇女乙
旁白: 欧阳霞
群众:陈梦聂霜蔡娟余建兰陈程
第一幕
旁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1912年春,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两年后,转学至长沙私立周南女校,与蔡畅
同学。
通过蔡畅结识了蔡和森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并结下了
深厚的友谊。
蔡:我妈妈原来不叫葛健豪,叫葛兰英,我外公是曾国藩的一员部将,做过道台,所以我妈也算是大户小姐出身。
年轻的时候她和鉴
湖女侠秋瑾,还有同盟会的唐群英还结拜过姐妹呢!
向:她和秋瑾,唐群英,结拜过姐妹?
蔡:对
向:真厉害!
畅:(悄悄话)妈,要是哥能和警予姐····
葛:去,丫头,别胡说
畅:本来就是嘛
蔡:我妈16岁嫁给了我爸,成了湘乡大财主的少奶奶。
向:那这么说,你以前还是个少爷呢!
蔡:我小名叫彬彬,在老家大家都叫我彬少爷。
向:那,那为什么?
蔡:为什么过上现在的日子?对吗?
向:嗯
蔡:是因为我爸和我妈不是一路人,妈妈爱读书,个性强,她相信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她更相信女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
向:那她跟我是想的是一样的。
蔡:可跟蔡家那样的老式家庭,想的就太不一样了,所以我妈和我爸一直和不来,后来我爸到了上海,学会抽鸦片,还讨了小老婆,跟我妈就彻底闹翻了,两年前,我爸自己做主,收了一个财主家五百块大洋要把我妹许给那家同样爱抽鸦片的儿子,我妈坚决不同意,就跟我爸离婚了。
向:离婚?(惊异)
蔡:不敢相信是吧?在那样的封建家庭里,一个女人竟然主动提起离
婚,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伤风败俗,我爸当然不答应,就提出条件,除非我妈放弃一切家产,不拿走一分钱。
他原本以为像我妈这样做了大半辈子少奶奶的家庭妇女,一旦离开夫家肯定无法生存下去。
向:可伯母偏偏就是答应了,是吧?
蔡:我妈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就这样空着两手,带着我和妹妹离开了那个家
向:所以你就从以前的彬少爷变成了现在的蔡和森?
蔡:能和妈妈在一起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呢?
(看了一眼在后面在忙的妈妈和妹妹)就靠那双手,妈妈养活了我们兄妹,供我们读书,她自己也很爱学习,半工半读考上了长沙的女子教员所,成了全长沙最大的学生,就在进校的那天,就改成现在的名字,葛健豪
向:蔡和森,我以前一直很崇拜你,我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崇拜你了?
蔡:为什么?(站起来)
向:因为你有一个伟大的妈妈!(两人相视而笑)
旁白:1919年,蔡和森与向警予同船赴法勤工俭学。
在漫长的旅途中,二人一同观看日出,一同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互相产生了好感。
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正式结合,结婚照是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们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结集出版,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终于实现了反对封建婚姻的理想。
这对革命夫妻的爱情故事传为佳话。
第二幕
旁白:大革命时代卓越久远的日子,就是中国妇女在罪恶的婚姻制度下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日子,向警予积极带领战友们参加了
这场抨击封建制度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
同胞们,起来吧!包
办婚姻不应成为我们的归宿,缠绕双足不能绊住我们的脚步,
我们有权利选择脚下的路,我们有义务追求自己的幸福。
向:人心齐,泰山移,女同胞们未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
(两位妇女举着长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横幅,与向警予在大街上游行示威,并四处发放传单)
第三幕
旁白: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两名国名党士兵将向警予押上来)
向:放开我,放开我,放开我。
军:我们已经查明你就是向警予,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生要么死? 向:少废话,要杀就杀,要剐就剐,我牺牲有什么关系,你们这帮出卖民族的刽子手,等着吧!人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军:来人啊!动手,哼!
士兵甲:向警予,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臭娘们儿
军:住手,下去,向警予啊,只要你肯弃暗投明,前面这一条阳光大道,你不想想你自己,也要为你的孩子吧!
向:呸,别拿孩子要挟我,你妄想
军:你给我带下去!
(两个士兵把向警予残暴的押下去了)
第四幕
向警予被两个士兵推到在地,伤痕累累。
女儿走上前深深的握着她的手
同学:你还好吗?
向:(含着泪水)这算什么,我能忍住,死算什么,我早已有死的决心,为主义牺牲,我绝不后悔(声音颤抖)
同学:那孩子呢?孩子怎么办?他们离不开你啊!
向:我何尝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我是多么的想跟他们在一起啊!(喘气)但是,在革命面前,这就是我的使命,妮妮,博博就托付给你了,等他们长大以后,请记得告诉他们,我是为革命而死的。
同学:会的。
向:我想,他们会懂的。
你走吧,快走吧。
旁白: 1928年5月1日临刑前,向警予在狱中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放在唇边亲吻。
向: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
军:开门。
(两个士兵把监狱门打开,军官进去就踢了向警予一脚,并抢走了向警予正在深情凝望的照片)
向:啊,我的孩子。
(军官一边撕照片一边凶狠地说)
军:把她给我带走。
(两士兵连拖带拽把向警予带走了)
旁白:在全世界无产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33岁的向警予走向刑场。
(两士兵押着向警予出场。
他们一边押着她走,向警予一边说道:) 向:我是向警予,一名共产党员,反动派就要杀死我,可革命者是杀不完的。
同胞们,起来吧,反动派的日子不会长,革命很快就要胜利。
啊(向警予被迫跪下,跪下的同时边说)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说第二句中国共产党万岁时,一士兵捂住了向警予的嘴,并用东西塞住了她嘴巴,但向警予还是把那几个字讲完了)
军官:(蹲下)向警予啊,我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把向的头拨向一边,凶狠地说)
(一士兵把向嘴上的东西拿掉)
向:中国共产党万岁!
军官:动手,直接动手!
(一士兵把向警予执刑了,向警予倒地···)
旁白:作为我党著名的妇女领袖,向警予把她短暂而壮丽的一生献给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她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所做的
开创性的贡献,以及她为理想献身的革命精神将永远受到后人
的敬仰,让我们一起向向警予同志致敬。
(全体演员上台,敬
礼)
最后定格:两人举起“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的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