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的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17.74 KB
- 文档页数:4
读向警予的故事读后感最近读了向警予的故事,那真叫一个震撼,感觉就像在心底里炸了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小炸弹。
向警予啊,她就像一盏超级明亮的灯,在那个黑暗又混乱的年代里闪闪发光。
我就想啊,那时候的女性大多被各种封建礼教捆得死死的,就像被装进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小盒子。
可是向警予呢,她就像是从这个盒子里蹦出来的超级英雄。
她勇敢地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思想。
在那个女孩子读书都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时代,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啊!就好比现在让我去一个到处都是怪兽的神秘森林里冒险,还不带任何装备一样,可她就是这么无畏。
她还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时候搞革命随时可能掉脑袋。
但是她就像一头倔强的小牛,认定了这个事儿能让国家变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一股脑儿地扎进去了。
她为妇女解放做的那些事,简直酷毙了。
她想让女同胞们都能站起来,和男人们一样有尊严,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就像是给当时那些被压迫的女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和希望的大门。
读她的故事,我也觉得挺惭愧的。
我生活在现在这个啥都有的时代,不用像她那样面对那么多危险和困难,可有时候我还会因为一点小挫折就唉声叹气。
和她比起来,我那些烦恼就像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
她让我明白,人活着得有点大志向,不能整天就围着自己那点小事情转。
向警予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的精神就像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
我想啊,这火炬现在传到了我们这代人的手里,我们可不能让它灭了。
得像她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哪怕这个力量很小,就像一颗小水滴,但无数小水滴汇聚起来也能变成大海呢!我得赶紧把自己从那种懒散、得过且过的状态里拉出来,朝着成为一个像向警予一样有力量的人努力。
我就是中国人物故事
1、邱少云:
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2、向警予: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
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及创始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
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终年33岁。
3、杨靖宇:
1932年,杨靖宇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革命的信仰,湘女的精神——湖湘烈女向警予的故事“生命是宝贵的。
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生命!人迟早总是要死的,但死也要死得慷慷慨慨,光明正大!”这段刚烈坚毅的话语,出自于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向警予同志。
这是她在1928年被捕后于狱中给同牢的狱友留下的遗言。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向警予身上从容赴义、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都说“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在湖南的这块革命热土之上,不仅有谭嗣同、黄兴、毛泽东等一群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男人,还孕育了一群坚韧刚烈的女人,她们果敢决绝、敢为人先,或为了理想坚贞不屈,或为了信仰从容赴死,她们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而向警予则是这一群湖湘烈女中的典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湖湘烈女向警予的故事,以弘扬革命精神。
首先,让我们通过新闻联播的镜头来回顾一下向警予光辉、战斗的一生。
一、向警予的生平事迹(视频:【民族脊梁】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2分05秒)向警予的一生是短暂而光辉的。
她的身上既有湖湘女杰的敢为人先,也有中国共产主义女战士的英勇无畏,可以说,敢为人先和英勇无畏这两个显著的特点,交织出向警予短暂生命旅程的主旋律。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学习向警予身上的革命精神。
二、敢为人先的湖湘女杰“敢为人先”既是湖湘男儿的胆识和气概,也是湖湘女杰的性格和特征。
如果说,曾国藩、谭嗣同、毛泽东是湖湘男儿勇猛精进、敢干敢当的代表,那么,向警予就是湖湘女杰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典型。
向警予的敢为人先集中体现在她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追求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实践之中。
早在1916年,怀揣“教育救国”理想的向警予力排众议,在自己创办的溆浦女校招收了男学生,这一举动开创了中国男女合校的先河。
在“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以后,向警予和蔡畅等人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
留法期间,向警予与周恩来、赵世炎、李富春等一起筹建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是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100字
摘要:
一、向警予简介
二、英雄事迹
1.投身革命
2.创办女校
3.组织罢工
4.坚持斗争
5.英勇就义
正文: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人。
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女革命家、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
一、向警予简介
向警予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在新式学堂接受了早期教育。
1912年,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交往密切,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二、英雄事迹
1.投身革命:1919年,向警予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组织的“新民学会”,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创办女校:1920年,向警予在溆浦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提倡女子教育,解放女性思想。
3.组织罢工:1921年,向警予加入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溆浦女校师生开展罢工斗争,争取妇女权益。
4.坚持斗争:1925年,向警予赴广州,参加国民大革命。
她在广东、湖南等地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运动,壮大革命力量。
5.英勇就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向警予坚守信仰,继续领导妇女运动。
1928年,她在武汉被捕,英勇就义,年仅33岁。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感悟
向警予是中国著名的警察英雄,他的故事充满了感人和励志的内容。
作为一名普通的警察,他在工作中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在警察职业中,向警予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他曾经多次参与危险的缉毒行动,面对犯罪分子的威胁和暴力,他始终保持冷静和勇敢。
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他和同事们成功抓获了一个重要的毒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个故事成为了警察界的佳话,也激励了无数年轻人投身于这个光荣而艰辛的职业。
从向警予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感悟。
首先,勇气和坚持是成就英雄的重要品质。
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向警予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
他的勇气激励了身边的人,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其次,警察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责任重大。
向警予在工作中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安宁和秩序,他愿意为了保护社会的安全而冒着生命危险。
这种奉献精神和责任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最后,向警予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
勇气和坚持,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向警予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变成英雄的励志故事。
他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也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积极奋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勇气和坚持,相信自己可以成为英雄,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向警予的故事心得向警予,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她的故事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无尽的光芒。
她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却有着远超常人的勇气和决心。
就好像在狂风暴雨中毅然挺立的花朵,向警予面对艰难险阻从未退缩过。
她勇敢地追求真理,为了妇女的解放,为了民族的觉醒,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你能想象吗?一个女子,在那个封建礼教还根深蒂固的时代,竟敢冲破重重束缚,大声呼喊着平等与自由。
她的声音,就像春天里的第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的大地。
她组织妇女运动,让那些长期被压抑的女性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她不就是那盏照亮黑暗的明灯吗?向警予的故事里充满了热血与激情。
她和同志们一起并肩作战,为了理想而奋斗。
这就好像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攀登一座高峰,齐心协力,互相扶持。
他们面对敌人的威胁,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革命的忠诚。
她的坚持,她的勇敢,真的太让人敬佩了!如果我们处在她那个时代,我们能有她那样的勇气吗?能像她一样坚定地为了心中的信念而拼搏吗?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向警予的故事也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她那样轰轰烈烈,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呀。
关心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为了正义挺身而出一次,这也是在为我们的社会贡献力量啊。
她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付出一切的先辈们,向警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让我们永远铭记向警予,学习她的精神,让她的故事在我们心中永远流传。
让我们带着她的勇气和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向警予,你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
向警予清廉家风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向警予,字人民的公仆,生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政治部主任。
他以其清廉正直、一身正气的形象,在中国人民中拥有极高的声誉。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讲述向警予的清廉家风故事。
向警予生于1954年,自幼聪明好学,对于公益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1980年代,向警予进入了公安系统工作,成为了中国公安部门的一名基层干部。
从那时起,向警予便以一颗公心,一份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清廉正直之道,深受同事和百姓的尊敬。
向警予的清廉家风也深受同事和家人的尊重。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向警予始终恪守廉洁之道,对待同事和家人一视同仁,绝不偏袒。
在公安系统中,向警予以身作则,倡导廉洁风气,深受部属爱戴。
在家庭中,向警予尊重妻子,孝敬父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好父亲。
他的儿子向阳,更是受到了向警予的影响,成为了一名公安人员,继承了父亲的家风。
向警予的清廉家风也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所在的单位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深受百姓信任,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向警予经常深入社区,了解民情民意,为民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他的清廉家风影响了身边的人,也传播到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
2018年,向警予因患白血病离世,年仅64岁。
但是他的事迹和家风却被人们铭记在心。
在他的葬礼上,数以千计的人前来送行,为他送别。
人们感慨地说:“向警予是一位勤政廉洁的好干部,他的清廉家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向警予的清廉家风是中国公务员应该学习的楷模,也是全社会应该弘扬的正能量。
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廉政正气,以身作则引领着身边的人。
他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清廉正直,才是做人之本。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向向警予学习,争做新时代的清廉好公民。
第二篇示例: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在党的建设和执法工作中表现出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尊敬。
他以其优秀的品德和执法精神,树立了一面清廉家风的典范,成为社会各界学习的楷模。
党史故事《丰碑人物向警予》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身于湖南湘西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思想开明;大哥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新潮,是当时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也是向警予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老师。
1903年,向警予进入到大哥开办的小学读书,成为当时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
有一天,向警予的大哥拿着陈天华的《猛回头》回到家。
这是当时风靡全国的一本书,兄弟姐妹们争先恐后地读起来。
等到了向警予的手里,她就躲进房间里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书中“兴学堂,教育普及”“立演说,思想遍扬”“兴女学,培植根本”“禁缠足,敬俗娇匡”等救国主张,让年轻的向警予热血沸腾,拳拳报国之情油然而生。
这也坚定了向警予投身教育救国事业的决心。
1912年,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周南女校,在这里认识了蔡畅,并通过她结识了蔡和森和毛泽东。
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向警予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到了家乡,她要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传播给家乡那些渴望学习的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
于是,她决定创办男女合校的新式学堂——溆浦女校。
从此,她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尤其是到有女孩的家庭,苦口婆心地劝导父母们让女孩接受教育。
有校舍,她就四处奔走筹款,没有教员,她就登门拜访当地的进步青年,动员他们一起教育救国。
学校成立后,向警予担任校长。
在她的带领下,传播新思想和新风尚,呼吁废除妇女缠足的陋习,提倡男女平等,他们勇敢地向束缚了妇女几千年的封建势力发起挑战。
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1919年,向警予加入新民学会。
12月,向警予和蔡和森一起赴法勤工俭学。
共同的理想信念使两人产生了爱情。
1920年他们在法国蒙达尼举行了婚礼。
向警予勤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实践,从一个激进民主主义者迅速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坚定地支持蔡和森的建党主张,积极参与建党工作。
向警予回国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为党中央妇女部起草文件,发表论述妇女解放运动的文章,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作文你知道向警予吗?她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大英雄呢!向警予出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她就像一颗倔强的种子,不管周围的土壤有多坚硬,都要破土而出,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
小时候的向警予就和别的女孩子不太一样。
别的女孩子可能都在乖乖地学女红之类的,她呢,心里装着的可是大大的梦想。
她特别渴望知识,就像小松鼠渴望松果一样。
她努力学习,想要冲破当时对女性的种种束缚。
后来啊,她开始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那时候参加革命可不容易,就像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前行。
但是向警予一点都不怕,她勇往直前。
她积极地组织各种活动,呼吁女同胞们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她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太阳,走到哪里都能散发出温暖和力量。
她在妇女解放运动中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她对着那些被压迫的女同胞们大声喊:“姐妹们,我们不能再这样被欺负啦,我们要和男人们一样,有自己的地位,有自己的尊严!”她的话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很多女同胞的心里,让她们开始觉醒,开始有了反抗的勇气。
向警予还特别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
面对那些凶狠的敌人,她眼睛都不眨一下。
敌人可能觉得她是个女人就好欺负,哼,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向警予用她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和敌人周旋。
她就像一个英勇的女战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可是,敌人是那么的残忍。
向警予被敌人逮捕了。
在监狱里,她受尽了折磨,但她始终没有屈服。
她就像一棵挺拔的松树,不管狂风怎么吹,就是不倒。
她还不断地鼓励狱中的同志们,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向警予最后英勇牺牲了,但是她的精神永远不会死。
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她让我们知道,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勇气,就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去拼搏,去奋斗。
她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永远在我们心中奏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去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
她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我们永远敬仰的巾帼英雄!。
向警予的故事
女一性一运动先驱向警予
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敲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开始遭受外国列强的疯狂掠夺和宰割。
内有封建王朝的腐败统治,外遭帝国主义趁火打劫,中国处于内外一交一困、风雨飘摇的风口一浪一尖上。
面对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国土的日渐沦丧,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奋起反抗,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一由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流血牺牲。
向警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向警予出身于湖南湘西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思想开明;大哥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新潮,是当时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也是向警予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老师。
1903年,向警予进入到大哥开办的小学读书,成为当时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
有一天,向警予的大哥拿着陈天华的《猛回头》回到家。
这是
当时风一靡一全国的一本书,兄弟姐妹们争先恐后地读起来。
等到了向警予的手里,她就躲进房间里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书中“兴学堂,教育普及”“立演说,思想遍扬”“兴女学,培植根本”“禁缠足,敬俗娇匡”等救国主张,让年轻的向警予热血沸腾,拳拳报国之情油然而生。
这也坚定了向警予投身到教育救国事业中去的决心。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一府封建王朝的统治。
中国的政治、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一轮又一轮倡导女一性一解放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掀起。
作为辛亥革命的阵地之一,长沙自然也被席卷其中。
向警予在这时来到长沙,先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周南女校。
这段时间,她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也接触到了大批的革命志士,眼界更加开阔。
她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一习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但也从不忘关心国家大事。
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订的消息传来,向警予和同学们愤慨不已,
他们一起走上街头,组织宣传队,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大声疾呼,以唤一起同胞的救国情怀。
从周南女校毕业之后,向警予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到了家乡,她要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传播给家乡那些渴望学一习一的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
于是,她决定创办男一女合校的新式学堂——溆浦女校。
从此,乡亲们经常能够看到向警予忙碌的身影。
她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尤其是到有女孩的家庭,苦口婆心地劝导父母们让女孩接受教育。
没有校舍,她就四处奔走筹款,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得到了当地进步人士的支持,把学堂设在了县城西街的文昌阁。
没有教员,她就登门拜访当地的进步青年,动员他们一起教育救国。
同时,她给自己在长沙的同学写信,邀请他们参加到自己的事业中来。
很快,一大批进步人士会聚到了湘西溆浦这个小县城。
学校成立后,向警予担任校长。
在她的带领下,传播新思想和
新风尚,呼吁废除妇女缠足的陋一习一,提倡男一女平等,他们勇敢地向束缚了妇女几千年的封建势力发起挑战。
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1919年,向警予远渡重洋到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她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一习一法文,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还广泛地接触法国工人阶级,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回国后不久,向警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一产一党一,成为最早的女共一产一党一员之一。
她号召广大女一性一团一结起来,为解放自身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并发动组建了“妇女解放协会”,培养了大批的妇女干部,成为当时革命斗争的一支生力军,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1928年3月,向警予在法租界被捕。
面对敌人,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了共一产一党一员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