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意识与注意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46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觉知到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觉知到外界的声音、光、气味等。
(一)主观性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直接觉知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境。
(二)统一性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为一个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例如:当我们出去春游时,看到郊外美好的景色心情十分愉快。
在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次回忆时那种经验仍然是一个整体。
(三)流动性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詹姆斯制造出意识流,主张意识是个人有选择的连续不断的整体。
(四)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2)意识把我们的过去与我们的现在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同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觉知到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我,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未来的预期目标。
二、意识水平(一)焦点意识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
例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的意识为焦点意识。
(二)下意识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被登记和评估。
未被意识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
边缘意识也属于下意识。
当你集中注意看书中的一段话时,它周围的词语或图表是不清楚的,处于你的边缘意识水平上。
例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专注于同你的同伴讲话,忽略了其他的声音,当有人叫你的名字时就会马上引起你的注意力。
(三)前意识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对这些记忆的意识称为前意识。
前意识作用是去除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在认知心理学中是指曾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进行回忆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
《普通心理学》总复习之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C )。
”A、反应活动B、干涉活动C、反映活动D、返回联系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C)。
A、神经元B、神经系统C、脑D、大脑皮层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 )。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原则D、主观性原则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7、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弗洛伊德8、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 )。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9、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B )。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10、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A)。
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1、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A )A、脑B、客观现实C、实践活动D、主观意识13、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有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B)A、反映形式B、感应性C、反应活动D、心理现象1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猎物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机能是(C)A、生物反映形式B、物理反映形式C、心理反映形式D、化学反映形式15、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D)A、感知活动B、思维活动C、想象活动D、意识活动16、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D)A、思维B、意志C、意识D、心理17、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意识的四个基本特征:(1)主观性: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
(我们在想什么只有自己知道)(2)统一性: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流动性: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4)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刚到高原会觉得不适,过段时间就好了)2、意识把我们过去记忆与现在感知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从而认识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知觉到的信息,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以达到未来的预期目标。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分类:(1)焦点意识: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2)下意识、边缘意识边缘意识是未被注意到的意识,属于下意识。
(有时候会脱口而出某些话)(3)前意识:既可以储存,也可以拿出来进行意识层面的加工的意识。
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的一种意识层面,作用是去除不被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精神分析理论);前意识是曾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但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回忆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认知心理学)。
(4)潜意识: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是无法进入意识的,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的范畴。
有部分永远不能成为前意识。
三、意识状态正常意识状态————异常意识状态主动意识状态————被动意识状态(催眠)觉醒的意识状态————变更了的意识状态(睡眠、梦、白日梦)四、注意与意识注意: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
本质和性质是意识的聚集和集中。
对注意的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集中注意和分配注意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与机制一、注意的种类:注意: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编码密切相关。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八章意识与注意一、选择题1、梦是(D)A.影响身体健康的一种现象 B.情景具有连续性C、内容具有显著的情境性 D.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2、梦是潜意识冲的和愿望的表现,是哪个学派的观点(B)A.生理心理学 B、精神分析 C、认知观点 D、生态学理论3、快速眼动睡眠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是(C)A、越来越多B、呈U型变化C、越来越少D、呈倒U型变化4、梦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哪个阶段(C)A、深度失眠阶段B、浅睡眠阶段C、快速眼动睡眠D、快波睡眠阶段5、下列关于催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催眠是一种意识状态B、催眠时脑电活动与个体清醒时一样C、催眠与睡眠状态相同D、容易受暗示的人容易被催眠6、在睡眠的哪个阶段,脑电波的形状与清醒的状态脑电波类似(A)A、快速眼动睡眠B、慢波睡眠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快波睡眠阶段7、下列哪种学派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人在梦中依然进行一定的信息加工(B)A、生理学观点B、认知学派C、精神分析D、行为主义8、下面哪一项与个人的意志努力关系密切(B)A、随意后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以上都是9、有特定的目的,不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A)A、随意后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10、我们通常用(A)来研究选择性注意A、双耳分听实验B、警戒作业C、双作业操作实验D、速度实验11、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出现而只注意其中一种刺激的注意叫(C)A、持续性注意B、无意识注意C、选择性注意D、分配性注意12、课堂上突然闯进来一个人,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叫 (不随意注意)13、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14、熟练的驾驶汽车是利用 (随意后注意)15、下列属于注意的基本特点的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6、由情景引起的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反射叫(朝向反射)17、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进行双手协调操作时,还能进行计数活动,这体现了(注意分配)18、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注意从一个刺激转移到另外一个刺激上叫(注意转移)19、新颖独特、强烈的刺激物引起的注意属于(不随意注意)20、下面哪种实验范式可以用来检验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双耳分听)21、注意的早起选择理论与晚期选择理论差异在于(过滤器的位置)22、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还可以欣赏路边风景,可以用下列哪种理论来解释(双加工理论)23、注意的后期选择理论是谁提出的(多伊奇)24、夜晚的霓虹灯广告主要在于吸引人的(不随意注意)25、注意的初级生理机制是(朝向反射)26、注意的衰减理论是有谁提出的(特雷斯曼)27、人们每天晚上大约经历( 4~6次)快波睡眠阶段28、由多伊奇提出,认为早起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性的,信息都可以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根据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的注意选择理论是(后期选择理论)29、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同时可以做好几件事情的注意理论是(双加工理论)30、下列模型认为注意选择发生在识别之前的是(早期选择模型)31、精神分析理论中,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是(前意识)32、一个睡眠周期大约是多久( 90min~100min)33、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是由(希尔加德)提出来的三.名词解释1.意识: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知觉状态。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2,分数:100.00)1.假如上级向你交代了一个任务,你知道这个任务很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于是把全部的注意集中起来去完成,这时我们说你处于_____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上级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说明你处于可控制状态。
答案为A。
2.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______∙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觉知(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答案为D。
3.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______∙ A.白日梦状态∙ B.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C.睡眠状态∙ D.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的状态包括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和睡眠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中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白日梦不是真正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睡眠状态时,人的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指有时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本题中的情况就是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答案为D。
4.课堂上听课时常出现的走神现象,属于下列哪种意识状态?_____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催眠状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状态。
第8章意识与注意一、概念题1.意识答: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人们的觉知状态,即对人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具有主观性、统一性、流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从对象被觉知到的不同水平,分为:①焦点意识,即全神贯注于某些刺激得到的明确意识经验;②下意识,即在边缘意识下未加觉知而被登记和评估的经验;③前意识,即当前不在意识中的记忆和思维,必要时能被召唤到意识中的经验;④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创造的一个概念。
依据精神分析理论,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是无法进入意识的,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的范畴。
2.觉知答:觉知是意识过程中的一种意境。
直接意识到周围世界,觉察到事物的具体存在,但未集中注意或细加分析,是指个体对自我核心的主观方面的认识。
在生物学意义上,类似于动物受到威胁或攻击时的警惕性和焦虑状态。
在心理治疗中,是一种愿望或感觉的体验和身体欲望、需要的体验,在人类,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
R.R.梅认为,个体试图否认其有身体需要,或将其身体需要仅限于爱欲,是错误地忽略或压抑了自己存在于世界上的全部意识,心理治疗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存在。
3.焦点意识答: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是指人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
任何时候,人们总是忽略一些刺激,选择一些刺激并拒斥一些刺激。
例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的意识,即为焦点意识。
个人处于焦点意识水平时,需要投入较多的心理资源。
4.边缘意识答:边缘意识亦称“并存意识”,指处于注意焦点的边缘、个体并未觉察到的意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M普林斯术语。
如从事很熟练的操作活动时,已处于自动化状态,即使不分配注意,活动也能顺利进行。
不过,这种意识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即由注意的边缘转化为注意的焦点。
在精神分析术语中,与“前意识”同义,前意识即当前不在意识中的记忆和思维,必要时能被召唤到意识中的经验。
5.下意识答:下意识即潜意识,是指在边缘意识下未加觉知而被登记和评估的经验。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总分:11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30.00)1.意识(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
一种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
第二种含义指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awareness)。
)解析:2.注意(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指向性与集中性。
)解析:3.随意后注意(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
)解析:4.生物节律(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指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3.知情意的关系:①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②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
③人的情绪和意志也影响认知活动。
④情绪和意志也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4.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5.行为指有机体任何可测量的反应。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另一类是内隐行为。
6.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7.心理学是科学大家庭中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上。
8.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
9.心理学研究基本方法: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10.描述研究又分为:①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试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描述记录。
缺陷:a.很难确保被观察者没有觉察到研究者在观察他 b.可能会产生观察者偏差 c.在观察时想要观察到的行为未必会发生②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调查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
③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11.实验研究: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唯一一种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要求:①要对环境加以控制②要对机体变量加以控制。
缺点:a.期望效应的干扰b.实验中的被试并不总能代表所要研究的总体 c.实验情境的人为性,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12.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3.①冯特创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
普心第讲:意识和注意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意识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心理功能。
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意识和注意力的定义、特点、影响和提升方法。
意识意识是指人类对自己、周围环境、内外部事件、自我能力和行动的感知、认知和理解。
它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所必需的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连续性、选择性和主观性。
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眼动等方式来测量和评估。
意识的影响很大,包括了我们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意识的发展与早期经历、教育、文化、社会经验以及遗传等都有关系。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们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心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它是指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关注某物或某些物,以快速、准确、全面地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注意力的特点是可转移性、容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测量工具来获取数据。
注意力不仅在日常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意识和注意力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意识和注意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这些生活习惯对于大脑的正常运作和发育都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需要通过反思和自省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可以尝试写日记、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来帮助提高自我认知。
练习冥想和放松技巧冥想和放松技巧是提高意识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这些技巧可以减少焦虑、增强自我意识和专注力。
建议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的冥想或深度放松练习。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改变思维方式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和注意力。
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了解新事物,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容量。
例如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戏、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以及交流和学习新的技巧。
意识和注意力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