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第一章园林树木的栽培类型与生长发育一、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是指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及相关景观中的各类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它们通常以单株、群集、成片的形式出现在各类景观中,是人类着重经营的植物类型之一。
二、栽培学的应用分类法:(一)按生长习性分类(二)按观赏特性分类(三)按栽培用途分类(四)按生态特性分类(一)按生长习性分类:1、乔木:树体高大,主干发达,主侧枝分明。
➢小乔木:树高5-8m。
➢大乔木:树高20m以上。
2、灌木:树体矮小,无发达主干或多主干。
➢小灌木:株高不足1m。
➢中灌木:株高1-2m。
➢大灌木:株高2m以上。
3、藤木:茎不能直立,须借助于吸盘、吸附根、卷须、钩刺或枝蔓及茎本身的缠绕性,攀附他物向上生长。
4、竹木:叶:秆叶和叶。
花:由小穗组成,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地下茎:又称竹鞭,根据地下茎的发育特征,可将竹木分为合轴丛生型、单轴散生型、复轴混生型。
➢合轴丛生型:地下走茎短缩,节上无芽无根,由顶芽出土成秆,地上密集丛生,适于长江以南地区栽植。
(孝顺竹、佛肚竹)➢单轴散生型:地下走茎游走,节上生芽生根,地上呈散生,适于黄河以北地区栽植。
(紫竹、斑竹)➢复轴混生型:地下走茎兼备上述二者的特点,适于长江-黄河之间地区栽植。
(苦竹、茶秆竹)5、棕榈类:特指棕榈科植物。
是营造南方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选择。
(二)按观赏特性分类:1、林木:以针、阔叶类乔木及竹木为主(1)长绿针叶树种:雪松、白皮松、侧柏、罗汉松、榧树、粗榧等。
(2)落叶针叶树种:水杉、金钱杉、落叶松。
(3)长绿阔叶树种:广玉兰、香樟、肉桂、杜英。
(4)落叶阔叶树种:银杏、悬铃木、栾树。
(5)竹2、花木:指在花期、花色、花量、花形、花香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树种。
(1)花期:春花类(桃、梅、杏、瑞香)夏花类(六月雪、栀子花、扶桑、茉莉)秋花类(木芙蓉、桂花)冬花类(茶梅、腊梅、结香、油茶)(2)花色➢白色:栀子、绣球花、六月雪、银桂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绪论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及其作用〔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园林树木栽培系指园林树木由苗木培育开始,并按照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颠末苗木出圃、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发展发育到植物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一全过程中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此中包罗园林树木苗木培育、栽植,土、肥、水办理,整形修剪,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植物体庇护等。
〔二〕园林树木栽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开展,人类赖以保存的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不竭发生变化,出格是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程度不竭提高,人们向城市集中聚居,城市中工业和人口髙度集中,空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因此,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话环境,日益显得重要。
随着出产的开展,生活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城市的畸形开展,人口过于集中,使人们发生回归大自然的欲望,因此,目前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视园林绿化的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记之一。
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的绿化、美化会追求更高的尺度。
不仅需要数量足够的园林苗木供应,并且需要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随着园林绿化、美化的开展,社会对苗木的规格要求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
因此,培育大规格以及特大规格苗木是此后育苗的标的目的,这是由于社会对绿化美化都急于求成的心理所致,也是大型苗木绿化栽植立竿见影、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所致。
同时也要求大规格苗木具有非常好的质量,如尺度的树形,或特殊的造型,或异型树。
园林树木是城市、风景区、疗养胜地、厂矿、病院、学校及居住区等园林绿化的主体,园林树木那么是这一主体中主要绿化题材之一,不管在整个园林绿化系统,或在各类型园林绿地中,它们都起着骨干的作用。
虽然园林绿化的题材很多,其根底都是园林树木。
园林树木中的园林树木以其种种繁多,丰富多彩,特点突出而在园林造景中必不成少。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栽培、培育、管理、保护和调控的学科。
园林树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美观、生态、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
因此,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的研究对于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是指对园林树木的种子、苗木、移植树和成树进行种植、培养和管理的过程。
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包括选树、设计、施肥、浇水、修枝、灌溉、防旱、防寒、防虫、防病等方面。
1.选树选树是指根据园林树木种类的特点、绿化要求和景观设计要求,选用适宜的树种和品种。
首先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树种的适应性主要包括适宜的生长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土壤类型。
其次要考虑树种的美观性,如树种的造型、叶形、花色、果实等。
最后要考虑树种的经济性,如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可以选用成熟树和性状优良的品种。
2.设计设计是指为了达到园林绿化效果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为选用的树种和品种进行合理的布局、组合、调配和安装。
设计要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园林规划的要求,确定树木的品种、数量、位置和形态。
3.施肥施肥是指为园林树木提供营养元素,促进园林树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施肥要考虑到树木的生长周期和季节性,确定肥料的种类、用量和施肥的时间。
4.浇水浇水是指为园林树木补充水分,满足它们的生长发育需要,保持土壤湿度的过程。
浇水要根据树木生长的期间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量,确定浇水的量和时间。
5.修枝修枝是指为了使园林树木保持良好的形态、促进生长和培育树姿的过程。
修枝应当遵循不改变示意图设计、确保树木生命安全和促进分枝生长的原则。
6.灌溉灌溉是指为了补给园林树木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通过灌溉系统将水分输送到树木的根部。
灌溉系统包括地下灌溉、喷淋灌溉和滴灌等。
7.防旱防旱是指在干旱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到水分不足的影响,保持树木的生长平衡。
主要方法包括加强灌溉、培育根系、覆盖保水材料和调控土壤水分等。
名词解释:萌芽力::树木母枝上叶芽的萌发能力,称为萌芽力,常用萌芽数占该枝芽总数的百分率(萌芽率)来表示。
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早熟性芽:当年形成、当年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早熟性芽”。
如月季、米兰、茉莉等。
晚熟性芽:当年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才能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晚熟性芽”。
如银杏、广玉兰、毛白杨。
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的差异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树冠外围枝处于衰弱状态时,能由潜伏芽萌发抽生新梢的能力,称为“芽的潜伏力”。
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它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称为“顶端优势”。
(或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顶端优势”)叶幕:指叶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的总体,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树木的干性”,简称“干性”。
层性: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这种现象称为“树木的层性”,简称“层性”。
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花芽形成: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分化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
当这种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起,逐渐分化形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
座果: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称为“座果”。
根颈:根与茎的交接处; 实生树的根颈由下胚轴发育而成,称真根颈,而茎源根系和根蘖根系没有真根颈,其相应的部位称假根颈。
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生成长枝的能力,单性结实:未经过受精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精卵细胞结合而在胚珠中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环境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对园林树木起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
园林树木的种植和养护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环节。
园林树木需要经过科学的栽培和养护,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发挥其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的一些要点。
一、栽培
1.选种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到树种的根系、生长速度、抗逆性、耐寒性等因素,并根据园林的环境和美学需求进行选择。
2.土壤
园林树木需要种植在良好的土壤中,土壤的选择应根据树种的喜好和土壤的肥力进行。
一般来说,园林树木需要种植在排水良好、肥沃、含水量适宜的土壤中。
3.施肥
园林树木需要适时施肥,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是在栽培前施加,目的是为了提供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
追肥是在生长季节中周期性施肥,目的是为了维持树木的生长和发展。
4.移栽
园林树木的移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适宜的季节进行移栽;移栽前浇足水,保证根系湿润;移栽时尽量保留根系,避免损伤树木;移栽后要及时浇水。
二、养护
1.浇水
园林树木需要适量浇水,一般来说,每周浇水一次,夏季高温时可以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浇水时要避免淹水和干旱。
2.修剪
园林树木需要定期修剪,包括根系、枝条和叶子。
修剪时要注意保护树木,避免过度修剪,以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3.防治病虫害
园林树木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具体的防治方法需根据病虫害的种类进行选择。
以上是关于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的一些要点,希望能对园林绿化工作者有所帮助。
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1. 介绍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是指对公共园林、私人花园以及其他绿化项目中的树木进行种植和管理的过程。
园林树木为城市提供了美丽的景观、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
正确的栽培和养护可以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和长寿,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益处。
2. 栽培2.1 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是园林树木栽培的第一步。
树木品种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气候条件: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确保其能够生长良好。
- 土壤条件:了解土壤的类型和质地,选择适合该土壤条件的树木品种。
- 树木特征:考虑树木的高度、形状、树冠密度等因素,以适应所需的景观效果。
2.2 树木种植树木种植是园林树木栽培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种植的要点: 1. 准备土壤:确保土壤的排水性良好,去除杂草和石头,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
2. 挖掘合适的坑洞:根据树木的根系大小,挖掘适当深度和宽度的坑洞。
3. 植树:将树木放入坑洞中,确保根颈和土壤平齐,并轻轻填充土壤,避免压实树木的根系。
4. 固定树木:在树木周围设置支撑物,使用树脂胶和绑扎材料将树木固定好,以防止风吹倒树木。
5. 浇水:适量浇水以确保树木扎根并生长。
3. 养护3.1 浇水树木的养护需要适当的浇水。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年轻树木:在树木种植后的前几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需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 成熟树木:成熟树木的浇水频率较低,一般每个月浇水一到两次即可,具体取决于气候和土壤条件。
3.2 检查病虫害定期检查树木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是养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 1. 蚜虫:蚜虫会吸取树木的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和卷曲。
可以使用农业药剂或天敌昆虫控制蚜虫。
2. 真菌病害:如炭疽病、白粉病等,会导致树木叶片和果实出现斑点、凋萎等症状。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可以对抗真菌病害。
3. 病毒病害:病毒病害会导致树木叶片变形、退色,病毒病害通常无法治愈,需要及时移除受感染的树木。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绪论一、园林树木1、概念:园林树木是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园林绿地的主体,是适合风景区、休疗养胜地、街道、公园、厂矿、村落及居住地等各种园林绿地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2、功能美化环境-观赏价值改善环境—生态价值发展经济—经济价值二、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养护1、定义:从树木出圃或挖掘开始直至树木衰亡,更新这一较长时期内的栽植实践活动(广义)包括苗木培育、定植、移栽、土肥管理、整形修剪、树体支撑加固、树洞修补及树木各种灾害的防治等实践活动2、任务∕职责①加强对现有树木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针对树木自身∕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②扩大绿化面积,使生活环境更加美丽洁净③通过科学配置,合理修剪和精心养护,使其在美化环境,促进生长以及旅游观光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④处理好园林树木成活生长与市政建设的关系,消除树木生长中的不安全因素,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树木建设延年三、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的技术措施1、前提:掌握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2、指导原则:根据绿化景观,树木生长的需要,采取必要及时的措施,减少影响树木生长的不良因素,调控树木生长发育3、技术措施①直接措施:直接作用于树体的各种措施及方法,包括移栽、定植、整形修剪、支撑加固、嫁接补枝、树体喷涂(药、肥、水等)及树洞修补与覆盖等②间接措施:通过改善树木生长的光、热、水、肥、气(包括土壤与大气)等环境条件,促进和控制树木的生长发育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园林树木分类(用途):行道树、庭荫树、观花观果树、藤本、绿篱、地被树等1。
1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1.生长:树木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和扩大,是树木的体积和重量产生不可逆的增加2.发育:在生长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树木根茎叶等器官,并且一些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花器、果实转化,这种使树体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称之为发育3.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目的4。
园林树木栽培学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对园林树木进行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用学科门类。
园林树木是城乡园林绿地建设中主要用于提高景观美学效果、改善生态环境,并得到合理栽培与管护的树木。
园林树木的几种常见分类1、按生长习性分类乔木(有发达的直立主干,高大)、灌木(无明显主干,较矮小)、藤木、竹木、棕榈类2、按园林应用分类(栽培用途)1)行道树栽植于道路两旁的绿荫类树木,要求树形挺直,姿态优美,枝叶浓郁,生长迅速,萌发力强,耐修剪,适应性广,抗性强。
分为街道行道树、公路行道树、甬道及墓道树。
2)庭荫树3)园景树赏花果,观形色,多作为园中布局的中心植物景观,栽培上可孤植、丛植、群植。
以单株形式配置的各类树木,对其株型观赏性状要求较高。
4)花灌木5)绿篱6)攀缘木7)地被树8)盆栽树9)特别作用树种1.防烟尘广玉兰、女贞、珊瑚树、悬铃木等。
2、抗污染气体树抗二氧化硫有夹竹桃、山茶、女贞抗氯气有海桐、蚊母树;抗氟化氢有棕榈3、抗盐碱树柽柳、紫穗槐、刺槐、泡桐等(前两种也是典型的碱性土植物)4、防风树枝干强韧,根深。
有柳树,榆树,黑松等。
5、防火树珊瑚树,八角金盘,棕榈,蚊母树,枸骨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主要表现在色彩、形态和芳香等方面,通过叶花果枝干根等器官及其组合方式予以呈现。
景观应用(组织造景、调整空间、凸显季节、改观地形)主要表现在形体高大,姿态各异,表现力强,展现自然、活力的立体美;运用方式灵活,可以组织空间、突出季相变化、塑造多重景观效果。
改善和保护环境,观赏与实用、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寿命长,功效稳定持久;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
P15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包括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
实生树的生命周期特征(1)种子期卵细胞形成合子,种子,萌发种子,休眠(2)幼年期种子发芽,花芽出现特征:遗传性尚未稳定,容易受环境影响,可塑性较大,引种栽培、驯化、定向培育。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绪论一、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意义及其作用(一)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意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是指根据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由苗木出圃(或起苗)开始,经过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生长发育到树木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其中,包括园林树木的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树体保护等。
(二) 树木栽培养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园林树木的功能作用:1. 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空气湿度、防尘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2. 美化环境3. 生产功能“设计是前提,栽植是基础,养护是保证”。
园林树木栽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树木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二、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发展的概况(一)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简史1.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2. 南宋韩彦直《橘录》;3. 明代《种树书》;4.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5. 清代王灏《广群芳谱》。
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学习目的和方法“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是研究园林树木栽培和养护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它以植物学、气象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育种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苗圃学及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等为基础,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以发挥树木改善生态环境和审美要求功能为主。
学习目的:1. 了解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在园林建设事业中起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2. 掌握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国内外施工养护的水平及其每个环节的理论和技术;3. 学完本课程,初步具有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实际操作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树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一、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是细胞、组织和器官数量的增加与体积的增大,是“量”变过程。
发育:指卵细胞从受精形成结合子开始,经过开花、结实直到个体死亡为止,是“质”变过程。
生长是一切生理代谢的基础,而发育必须在生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没有生长就不能完成发育。
园林树⽊栽培学复习资料(笔记整理)园林树⽊栽培学绪论1、园林树⽊栽培学定义:是对园林树⽊进⾏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学科门类。
2、园林树⽊栽培的实践内容及特点:(1)树⽊栽培的基础是个体⽣长发育(2)树⽊养护是⼀个长期的过程(3)适树适栽的⽬的以树⽊健康为原则(4)树⽊健康的标准通过栽培养护来保证第⼀章园林树⽊的分类依据树⽊⽣长类型:乔⽊类,灌⽊类,丛⽊类,藤⽊类,匍地类依据对环境因⼦的适应能⼒:热量: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寒带亚寒带树种⽔分:耐旱树种,耐湿树种,湿⽣树种光照:喜光树种,中性树种,耐荫树种空⽓: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卫⽣保健树种⼟壤:喜酸性⼟树种,耐碱性⼟树种,耐贫瘠⼟树种,海岸树种园林树⽊的景观应⽤:1.组织造景2.调节空间3.凸显季节4.改观地形园林树⽊美化功能的意义与特点季节年龄园林配景⼈格化(如:牡丹⽐喻富贵)借喻园林树⽊美(单体美)园林树⽊个体的观赏特性(⼀)园林树⽊的⾊彩1.叶⾊基本叶⾊、特殊叶⾊2.花⾊3.果⾊4.枝⼲⾊(⼆)园林树⽊的形态1.体量2.树形3.质地4.叶形5.花形与花相6.枝⼲形态7.根系奇观(三)园林树⽊的其他属性 1.花⾹2.声响3.阴影4.动姿(四)园林树⽊的⼀般美学特性 1.⾃然特性2.时空特性3.延伸特性园林树⽊改善环境的作⽤:1.空⽓质量⽅⾯:吸收⼆氧化碳放出氧⽓;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体;阻滞尘埃2.温度:降温3.⽔分:涵养⽔源;叶⽚蒸腾作⽤;净化⽔;湿地保护⽔源4.光照:减少光照5.声⾳:绿化带减少噪声园林树⽊保护环境的作⽤:1.涵养⽔源,保持⽔⼟2.防风固沙3.其他4.监测⼤⽓污染园林树⽊的⽣产功能:药⽤;⾷⽤;⾹料;其他树⽊的⽣命周期:树⽊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长、开花结果、衰⽼更新,直⾄⽣命结束的全过程。
实⽣树的⽣命周期具有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幼年阶段:从种⼦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段时间成年阶段:幼年阶段到达⼀定⽣理状态之后就获得形成花芽的能⼒,从⽽达到性成熟阶段树⽊物候期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致性;重演性根的类型:实⽣根;茎源根;根孽根根系的组成结构:由主根、侧根、须根和根⽑组成根的分布:垂直分布、⽔平分布(和⼟壤,遗传等有关)(附:⼀般以胸径的6~8倍来移栽挖⼟)根的功能:吸收功能;固着和⽀持作⽤;输导和合成功能;贮藏和繁殖功能根系的年⽣长动态:交替⽣长根系的⽣命周期:P21影响根系⽣长的因素:⼟壤温度、⼟壤湿度、⼟壤通⽓、⼟壤营养、树体的有机养分影响新梢⽣长的因素:(zhen)砧⽊、贮藏养分、内源激素、母枝所处的部位与状况、环境与栽培条件⽊质部韧⽪部茎的类型:直⽴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茎的功能:茎的输导作⽤、⽀持功能、茎的贮藏和繁殖功能、茎的观赏功能枝芽特性:1.芽序:互⽣芽 144° 2/5式、对⽣芽、轮⽣芽180° 1/2式2.芽的异质性:⼤⼩、质地和饱满程度不⼀样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4.萌芽⼒与成枝⼒⼀年⽣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叫做萌芽⼒,通常以萌发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短截⼀年⽣枝后,剪⼝下发出长枝的多少叫做成枝⼒,⼀般以成枝的具体数来表⽰5.芽的潜伏⼒枝茎习性:1.枝的⽣长类型:直⽴⽣长;攀援⽣长;匍匐⽣长2.分枝⽅式: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式;合轴分枝式;假⼆叉分枝式3.顶端优势4.⼲性与层性枝的⽣长:1.枝的加长⽣长:(1)开始⽣长期(2)旺盛⽣长期(3)缓慢与停⽌⽣长期2.枝的加粗⽣长3.年轮及其形成树冠的形成:主梢不断延长,新枝条不断从⽼枝条上分⽣出来并延长和增粗的过程乔⽊树种通过上部的分枝⽣长和更新以及枝条的离⼼式⽣长丛⽣灌⽊类树种以下部芽更新为主攀缘类树⽊的主蔓⽣长势很强,幼时很少分枝,壮年后才会出现较多分枝,但多不形成冠形树⽊⽣长⼤周期:慢—快—慢这种“S”曲线规律叶的功能:光合作⽤、蒸腾作⽤、吸收作⽤、繁殖作⽤花芽分化概念:⽣长点由叶芽状态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花芽形成:⽣长点逐渐分化为萼⽚、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过程⽣理分化:⽣长点由叶芽⽣理状态(代谢⽅式)转向形成花芽⽣理状态的过程形态分化:⽣长点的细胞组织由叶芽形态转为花芽形态的过程花芽分化时期分为:⽣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三个时期萼⽚、花瓣、雄蕊、雌蕊→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个→不完全花雄雌蕊都有→两性花 / 只有⼀个→单性花没有萼⽚、花瓣→⽆被花树⽊花芽分化的类别:夏秋分化型、冬春分化型、当年分化型、多次分化型、不定期分化型树⽊花芽分化的规律:(1)都有⼀个分化临界期(2)分化的长期性(3)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4)形成花芽所需时间因树种和品种⽽不同(5)分化早晚因条件⽽异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1)实⽣树的遗传性(2)枝条营养⽣长状况(3)叶、花、果数量(4)矿质吸收、根系⽣长情况(5)环境条件(光照、温度、⽔分)(6)栽培技术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嫁接;营养⽣长(修剪);环境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3种理论):(1)碳氮⽐(C/N)学说 C/N>1 ; 促进花芽分化糖类C/N<1 ; 促进营养⽣长(2)内源激素平衡说(3)遗传基因控制论树⽊开花规律(1)开花的顺序性1.树种间开花先后2.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3.雌雄同株异花树⽊的开花先后4.不同部位枝条花序开放先后(2)开花类别1.先花后叶类2.花叶同放类3.先叶后花类(3)花期延续时间1.因树种与类别不同⽽不同2.同种树因树体营养、环境⽽异(4)每年开花次数1.因树种与品种⽽异2.再(⼆)度开花树⽊各部分的相关性(⼀)各器官的相关性:1.顶芽与侧芽2.根端与侧根3.果与枝4.营养器官与⽣殖器官(⼆)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1.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2.枝与根对应3.地上部与根系⽣长节奏交替第⼆章⽣长:植物体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和分化,导致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树⽊⽣长周期中⽣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离⼼⽣长与离⼼秃裸离⼼⽣长:植物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其空间的⽣长离⼼秃裸:树体离⼼⽣长过程中,以离⼼⽅式出现的根系“⾃疏”和树冠的“⾃然打枝”,统称为“离⼼秃裸”【⾃疏】根系在离⼼⽣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疏”【⾃然打枝】植物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长,枝叶茂密,内膛光照恶化,内膛⾻⼲枝上早年形成的侧⽣⼩枝,得到养分少,长势弱,寿命短,逐年由⾻⼲枝基部向枝端⽅向出现枯落,这种现象叫“⾃然打枝”(⼆)向⼼更新与向⼼枯亡向⼼更新:树⽊离⼼⽣长⽇趋衰弱时,常于主枝弯曲⾼位处,萌⽣直⽴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树冠的更新。
名词解释 10X3填空题 10X1简单题 6X5论述题 2X150 绪论1. 园林树木栽培的研究内容1)园林树木栽培研究具体而言有以下任务:2)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技术;3)研究和发掘园林绿化种质资源、引种驯化栽培的技术本系;4)研究园林树木栽培的立地条件及其控制技术,特别是寺殊立地环境下的栽培养护技术;5)研究园林树木配置、整形修剪、营养管理以及安全性管理等理论和技术;6)研究各类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的关键技术; 研究大树移植的理论与技术;7)研究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复壮措施。
2.园林树木栽培的研究趋势1)挑战:①栽植苗木规格加大、外调量大,导致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成本增加,绿化效果降低;②园林树木配置、造型等不能满足绿化要求;③过于重视景观效果,而忽略了树种规划、选择和配置的科学性;④重栽轻养,园林树木的养护、安全性管理、古树名木的保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2)研究方向主要有:①园林树木的抗逆性生理研究:主要是水分逆境、污染逆境、养分不足等,尤其是节水型园林建设的树木栽培养护;②园林树木保护(安全管理)的研究:园林工程对树木根系的伤害与恢复,对树干的伤害及其修复技术,心材乡腐朽的防治及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③根据园林绿地功能需要的整形修剪技术研究; 地④园林树木长效养护管理技术研究。
1.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指从繁殖(如种子萌发、扦插)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或结果,直至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它反映了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2.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下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
3.自然打枝:树木在离心生长过程中内膛骨干枝由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的现象。
4.自疏:树木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根上须根由根系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的衰亡现象。
5.离心秃裸: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根冠的”自然打枝“6.结顶:因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枝端重心外移、下垂,生长点离中心越来越远,运输距离大,生长势慢。
园林树木栽培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4041 园林树木栽培南京林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园林树木栽培》课程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树木的苗木培养、移栽定植、养护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
课程的内容可分为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基础、园林树木苗木培养技术、园林树木的栽培技术、园林树木养护治理等四个部分,在阐述园林树木的分类及一样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园林树木的种苗生产、栽植技术、养护治理。
此外,还包括了园林树木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栽培设施、爱护地环境调控、苗木微繁技术、无土栽培、都市园林绿化的日常治理规范等先进、成型的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园林树木的分类、生长习性、繁育、栽培养护治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园林树木的生产产业化的经营和治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都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树木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二)本课程的差不多要求本课程是为园林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树木栽培所必需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操作技能。
通过讲授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生态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园林植物的土肥水治理技术、园林树木的栽植、治理、养护的方法等内容,使同学们明白得园林树木栽培的基础原理,了解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途径和方法,把握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技能和技巧,并初步了解目前国内外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研究新成果、动态及进展趋势,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组织园林树木栽培及施工的业务工作能力,能胜任园林专业工作。
在实践技能方面,把握各类园林树木繁育、栽培的方法和要紧步骤,能够安排园林苗木的周年生产。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园林树木栽培》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
它以园林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植物爱护学为基础,并与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盆景技艺等课程紧密关联,表达了该课程专业知识点覆盖面广,关联度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课程内容1.园林植物的概念和分类;2.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3.木本植物的年周期;4.环境因子与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植物的概念与分类;把握园林树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和特点;了解各类环境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园林植物、生命周期、年周期、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喜酸性植物、喜碱性植物等概念。
2.把握:木本植物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治理要求,土壤和其他因子对树木生长的阻碍。
3.熟练把握:温度、光照、水分对园林树木生长的阻碍,各种常见园林树木对上述环境因子的要求。
第二章园林植物苗木培养技术(一)课程内容1.园林植物的良种繁育2.苗圃地的建立3.园林树木种子的生产4.园林树木的播种育苗5.园林树木的扦插育苗6.园林树木的嫁接育苗7.园林植物的组织培养8.园林植物的其他育苗方法9.大苗的培养10.苗木出圃。
(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技术措施;了解苗圃地建立的相关内容;把握种实生产和各类育苗方法和相关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种质资源、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制造种质资源、引种、生理成熟、形状成熟、种子寿命、种批、净度、硬枝扦插。
嫩枝扦插、叶插、组织培养、压条育苗、移植等概念。
2.把握:种质资源储存方法、品种退化的缘故;阻碍种子成熟的因素和各类种子的采集和调制;种子的贮藏和品种检验;组织培养的差不多原理和操作技术;各类大苗的培养和苗木出圃。
3.熟练把握:保持和提高良种种性、生活力和繁育系数的技术措施;播种、扦插、嫁接、组培和压条育苗的方法和育苗后的治理;苗木的移植技术。
第三章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一)课程内容1.木本园林植物露地栽培2.爱护地栽培3.园林植物的无土栽培4.园林植物的促成和抑制栽培5.大树移植(二)学习要求了解木本园林植物的分类、爱护地栽培设施和爱护地环境调控技术;把握木本植物露地栽培技术、爱护地栽培技术;了解园林植物无土栽培设施、促成和抑制栽培的原理;把握水培和基质栽培技术,大树移植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爱护地栽培、上盆、换盆、转盆、松盆、无土栽培、倒盆、促成栽培、抑制栽培春化作用、光周期等概念。
2.把握:爱护地环境调控技术、无土栽培特点和分类、促成和抑制栽培技术、大树移植特点3.熟练把握:爱护地栽培治理技术、大树移植技术。
(一)课程内容1.露地栽培园林植物养护治理措施2.爱护地栽培园林植物的养护治理3.修剪与整形(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植物养护治理工作月历、书体爱护和修补的意义、古树名木的作用、爱护地浇水原则和整形修剪的目的。
把握露地园林养护治理的一样方法、树体爱护和修补的方法、古树名木养护治理方法、爱护地土壤治理和施肥浇水方法、园林树木枝芽生长特性与修剪整形的关系、修剪的差不多方法和各类园林植物修剪整形技艺。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冻害、干梢、古树名木、修剪、整形、萌芽力、成枝力、芽的异质性、顶端优势、干性、层性、截、轻短剪、中短剪、重短剪、回缩、变、疏、概念。
2、把握:露地园林植物养护治理的一样方法、树体的爱护和修补方法、园林树木枝芽生长特性与修剪整形的关系。
3、熟练把握:古树名木的养护治理方法、各类修剪技法、行道树观赏灌木和藤本绿篱的修剪整形技术。
三、有关讲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讲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把握”、“熟练把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经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要紧内容,并能够林归和明白得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不与联系,并能依照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讲明、讲明和阐述。
2、把握:要求应考者把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明白得和经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把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把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本课程选教材为:《园林植物栽培与护》,魏岩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依照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
对差不多概念必须深刻明白得,差不多原理必须牢固把握,在阅读中遇到个不细节咨询题不清晰,在不阻碍连续学习的前提下,可临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关心自学者明白得、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把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明白得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2、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3、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咨询题,依靠自己学明白”的学习方法。
4、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样的关系,辅导时应指导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把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要关心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咨询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5、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专门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咨询题、分析咨询题、作出判定和解决咨询题。
6、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差不多上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把握”40%,“熟练把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纳的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讲明、简答题、论述题五种类型(见附录题型举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刻为150分钟。
评分采纳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如:只剪去一年生枝的少量枝段,一样剪去枝条的1/4~1/3的方法称( B )。
A. 中短剪B. 轻短剪C. 重短剪D.极重短剪二、填空题如:把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剪去的操作称短截。
三、名词讲明如:古树名木:年龄在百年以上,或具有专门纪念意义,或是稀有的特有的宝贵植株等称之。
四、简答题如:简述古树复壮的综合措施与方法。
A、改善地下环境:包括:开沟埋条(环行沟、辐射沟、沟长条);设置复壮沟-通气-渗水系统;进行透气铺装或种植地被;土壤改良;施用生长调剂剂(6-苄基嘌呤,兴奋素、玉米素、赤霉素、2.4-D等,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B、加强地上爱护:包括:古树围栏及外露根脚的爱护;病虫害的防治;病虫枯死枝的清理与更新修剪;树洞的修补与填充;支撑加固;靠接小树复壮濒危古树。
五、论述题如:简述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特点,并依照此特点论述园林树木养护与治理的技术与方法?先论述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特点,再举一个体树种,先分析该树种的生态习性,养护治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土壤(中耕除草、酸碱度的调剂等)、养分(施肥原则、方法、时刻、施肥量等)、水分(灌排水的原则、方法、时刻等)、整形修剪(原则、方法等)、病虫害(原则)、自然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