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学3
- 格式:pptx
- 大小:259.19 KB
- 文档页数:62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树木栽培学(英文):Aboriculture课程编号:14351067课程学分:5 学分课程总学时:5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树木栽培学是论述园林树木栽培、养护与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课程内容系统,含盖面大,实践性强,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观赏树种引种驯化、树木栽植及移植技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树木整形修剪、园林垂直绿化的理论及技术、古树名木养护与保护、园林树木调查与功能效益评价。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园林树木栽培的生理生态学原理、栽培与养护的技术体系,结合实践教学能够灵活应用理论教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合肥地区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调查分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内容:了解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学概念及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二、具体课时安排:第一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及其研究内容(0.5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0.5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栽培技术体系(1学时)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树木生长发育周期的概念、生长发育的年周期与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培育措施;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与调节;生长的物质基础及其影响与调控。
2、教学重点与难点:树木不同发育阶段培育目标与技术措施,生长调控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树木生长环境特点及其影响分析(1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1学时)第四节:园林树木物质生产和分配及其对生长的调控(1学时)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环境(5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园林立地特点及其对树种选择的要求;园林绿地分析与评价方法、途径;园林绿地土壤改良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2011年下期,2009级园林)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一、名词解释(5×4)1.乔木有明显发达独立主干的高大园林树木2.光照生态型园林树木进化过程中对光照适应性形成的生态类型。
3.年生长周期一年中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表现。
4.假植园林树木栽植过程中因故不能定植时采取的临树性栽植保护措施。
5.古树名木分级依据树木生长年限或历史意义而划分的保护性管理级别。
二、填空(20×2)1.园林树木的栽培学分类,按栽培用途可分为林木、荫木等。
2.园林树木的引种栽培原则,主要为适地适树、逐步驯化。
3.花木是园林树木中最具色彩的树种,其中黄色春花类乔木有黄玉兰、马褂木。
4.我区常用模纹篱树种中,常绿红叶类有红花继木、红叶石楠。
5.景观树选择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果类灌木树种有火棘、海棠。
6.我区近年引种栽培的耐寒棕榈科树种有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
7.藤本树种在垂直绿化中的作用显著,其中具卷须的有葡萄、美国地锦。
8.不定芽由树体皮层细胞演变而来,是树木更新修剪的重要基础。
9.抗旱树种根系器官的旱生性状,表现为垂直根发达、须根稀少。
10.极端温度,指造成树体伤害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
11.小气候的形成缘于局部地理条件的影响,大的如山体、小的如庭院。
12.我区落叶树种秋、冬季栽植的主要养护措施为裹干、修剪。
13.园林树木栽植时,定植水必须一次性浇透,围堰直径应略大于根盘范围。
14.季相彩叶树种是园林树木中的观赏佳品,秋黄叶乔木树种有银杏、无患子。
15.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为调节树体生长势、调整树体观赏型。
16.地被园林树种在生态配置中具重要地位,优良树种有龟甲冬青、铺地柏。
17.生态园林绿地建设中应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树木的作用最大。
18.地被观赏竹中,我区常见栽培的有菲白竹、菲黄竹。
19.绿篱树木的整形修剪方式,主要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20.观干园林树种中,具扭曲枝干的有龙爪槐、龙爪柳。
三、是非题(10×1)1.园林树木栽培的肥料管理中,夏季追肥多采用幅射状沟施法。
园林树木栽培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5×4)1.乔木有明显发达独立主干的高大园林树木2.光照生态型园林树木进化过程中对光照适应性形成的生态类型。
3.年生长周期一年中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表现。
4.假植园林树木栽植过程中因故不能定植时采取的临树性栽植保护措施。
5.古树名木分级依据树木生长年限或历史意义而划分的保护性管理级别。
二、填空(20×2)1.园林树木的栽培学分类,按栽培用途可分为林木、荫木等。
2.园林树木的引种栽培原则,主要为适地适树、逐步驯化。
3.花木是园林树木中最具色彩的树种,其中黄色春花类乔木有黄玉兰、马褂木。
4.我区常用模纹篱树种中,常绿红叶类有红花继木、红叶石楠。
5.景观树选择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果类灌木树种有火棘、海棠。
6.我区近年引种栽培的耐寒棕榈科树种有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
7.藤本树种在垂直绿化中的作用显著,其中具卷须的有葡萄、美国地锦。
8.不定芽由树体皮层细胞演变而来,是树木更新修剪的重要基础。
9.抗旱树种根系器官的旱生性状,表现为垂直根发达、须根稀少。
10.极端温度,指造成树体伤害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
11.小气候的形成缘于局部地理条件的影响,大的如山体、小的如庭院。
12.我区落叶树种秋、冬季栽植的主要养护措施为裹干、修剪。
13.园林树木栽植时,定植水必须一次性浇透,围堰直径应略大于根盘范围。
14.季相彩叶树种是园林树木中的观赏佳品,秋黄叶乔木树种有银杏、无患子。
15.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为调节树体生长势、调整树体观赏型。
16.地被园林树种在生态配置中具重要地位,优良树种有龟甲冬青、铺地柏。
17.生态园林绿地建设中应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树木的作用最大。
18.地被观赏竹中,我区常见栽培的有菲白竹、菲黄竹。
19.绿篱树木的整形修剪方式,主要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20.观干园林树种中,具扭曲枝干的有龙爪槐、龙爪柳。
三、是非题(10×1)1.园林树木栽培的肥料管理中,夏季追肥多采用幅射状沟施法。
生命周期:树木从播种开始,经过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至衰老、死亡的全过程生长发育:个体发育:P6有性繁殖的个体阶段:P12,P71、胚胎阶段2幼年阶段3、成熟阶段4、衰老阶段树木年生长发育周期:P6树木每一年随着环境、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树木年生长发育周期个体阶段:P17 1、春化阶段2、光照阶段3、需水临界期4、嫩枝成熟阶段什么是物候期:P18 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什么是物候相:P18 不同物候期数木器官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特征。
物候相有那八个项:P19名称树木年龄观察地点生态环境地形同生植物一、萌动期树叶开始流动期芽开始膨大期芽开放期二、展叶期开始展叶期展叶盛期全部展叶期三、新梢生长期春梢开始生长期春梢停止生长期夏梢开始生长期夏梢停止生长期秋梢开始生长期秋梢停止生长期四、开花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二次开花期五、果熟期果熟初熟期果熟盛熟期果熟全熟期六、果落期果实初落期果实盛落期果实全洛期七、叶变色期叶开始变色期叶变色盛期也全部变色期八、落叶期开始落叶期落叶盛期落叶末期自然休眠:树木器官本身生理特征所决定的休眠被迫休眠:P93,P24 已经开始或完成了生长所需的准备,但因外界条件不适宜,使芽不能萌发而呈休眠状态。
根系类型P29 1、实生根系2、茎源根系3根蘗根系根系的构成:P29 主根、侧根、须根根系的形态类型:P30 主根型、侧根型、水平根型菌根:P33是非致病或轻微致病的菌根真菌,侵入幼根与根的生活细胞而结合的共生体根瘤:P33根与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
嫁接根:P33在植株根系密集生长和石块较多的土壤中,因为生长挤压擦伤,最终使不同植株的根融合为一体而产生根的嫁接。
根系年生长动态的特点:P34芽的种类:P391、按芽的结构(1)叶芽a、顶叶芽b、侧叶芽(2)花芽a、顶花芽b、叶花芽(3)混合芽2、生长位置a、顶芽b、腋芽c、定芽d、不定芽3、按有无芽鳞a、鳞芽b、裸芽4、按生长状态和季节a、活动芽b、休眠芽a、夏芽b、冬芽芽的特性:P38芽是树木生长、开花结实、整形修剪、更新复壮、保护母本优良性状及营养繁殖的基础。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树木栽培学/ Arboriculture课程代码:F153Z502学时:36/8学分:2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适用专业:园林开课(系)、教研室:农生院园林系园林植物教研室授课教师:申晓辉教材、教学参考书:《园林树木栽培学》吴泽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城市树木栽培与养护》周武忠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一、园林树木栽培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根据园林专业教学计划,《园林树木栽培学》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为基础,面向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称之为《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园林树木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掌握园林(城市)树木栽植施工、养护管理(土壤、水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整形修剪)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城市树木养护管理及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绪论:扼要阐明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和城市树木概念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学与城市树木养护与管理的定义与内涵明确园林树木栽培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国内部分院校园林专业开设“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情况了解我国园林树木的栽培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相关内容参考图书及资料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着重讲清按照观赏特性和在园林中的栽培用途分类)重点讲解园林树木在美化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了解园林树木树体组成、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专业知识掌握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年生长周期及物候期的概念重点讲解园林树木整个生命周期及年生长周期的生长规律掌握物候期的观测研究方法重点掌握园林树木在器官、个体及群体三个水平上的生长发育规律重点掌握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二章:园林树木的苗木繁育了解园林苗木的繁育方法和最新进展掌握种子采集和处理的一般方法掌握树木组织培养的程序和方法第三章:适地适树与园林树种规划了解城市树木生长的环境特点掌握适地适树概念、原则和措施重点讲授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和植物配置的关系重点讲授园林设计中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和方式重点讲授园林树木生长调查方法、步骤以及树种规划的原则第四章:园林树木栽植工程了解栽植的概念、形式、栽植成活原理以及栽植季节选择掌握植树工程的一般程序和技术要点掌握大树移植的特点及主要技术要领了解特殊立地条件和垂直绿化树木的栽植与养护了解屋顶绿化的类型及关键技术第五章:园林树木的土壤、水肥管理了解园林土壤的结构、特点及土壤改良方法了解园林土壤污染的防治方法了解树木需水特点、干旱诊断及灌溉方式、灌溉量确定方法了解树木营养诊断方法及合理施肥量的确定第六章: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掌握树木整形修剪的目的、作用、理论依据与基础知识掌握整形的主要形式及各类型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要求常用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第七章: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了解园林树木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一般防治方法常见害虫及其防治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常用杀虫剂、杀菌剂使用方法生物农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生物工程第八章: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园林树木的其它养护管理及各类树木的栽植管理要点了解各种伤害类型及其防治方法掌握树体保护的常规方法了解各类园林树木的选择、栽植和管理要点了解古树名木生长衰弱的原因及复壮措施第九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价值评估园林树木分类园林树木的观赏价值园林树木的景观和生态价值城市树木的经济价值和估算方法掌握树木生长调查方法和树种规划、选择方法园林树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第十章:风景林经营掌握风景林的概念、类型特征及评价因子理解密度效应及确定合理密度的方法了解风景林的密度管理及生态管理方法三、本课程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一)实验学时数为8学时。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环境主要是: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人为的活动等。
在研究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观念: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的,它们组合成综合的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生理作用。
②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有的生态因子处于主导地位或在某个阶段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对植物的一生来讲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生存条件的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间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替代的,缺乏一种生存条件是不能以另一种生存条件来替代的。
④生存条件的可调性:生存条件虽然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如果只表现为某生存条件在量方面的不足,则可由于其他生存条件在量上的增加而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但是这种调剂是有限的。
⑤各种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引起死亡,这种适应的范围,叫做“生态幅”。
不同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态幅,常具有很大差异。
第一节园林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一、温度因子在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一般植物在4-36℃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而多数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0~25℃之间,但原产地不同,所需温度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不同温度,给予相应的条件,才能生长良好,开花结实。
1、温度的三基点:(1)温度的三基点:即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原产热带的植物,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开始生长,能适应较高温度;原产于温带的植物,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左右就开始生长,不适应高温;原产于亚热带的植物,其生长的基点温度介于二者之间,一般在15~16℃开始生长。
(2)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的最适温度:略低于生长的最适温度的温度,在此温度下,植物生长较生长最适温度下稍慢,但较健壮。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用)广西大学林学院 & 行健文理学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实验一提高园林大树移栽成活的断根缩坨技术⋯⋯⋯⋯⋯⋯⋯⋯⋯⋯⋯⋯⋯⋯2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3实验三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4实习四园林树木栽培学综合实习⋯⋯⋯⋯⋯⋯⋯⋯⋯⋯⋯⋯⋯⋯⋯⋯⋯⋯⋯⋯5实验一提高园林大树移栽成活的断根缩坨技术一、目的要求:对移植难成活的大树尤其是珍贵稀少树种,移栽前断根促发新根生长,以利大树移栽成活,要求掌握大树移栽断根缩坨法促成活之基本技能。
二、实习方法及步骤:1、在实验室先配制0.001%萘乙酸溶液。
2、据树种习性及生长状况判断成活难易,分1~3 年于东、西、南、北四面一定范围开沟断根,每年只断全周1/3 ~1/2 。
3、断根范围一般以主干径的3~4 倍作半径画圆,向外开一宽 30~40cm、深 50~ 70cm(视根深浅而定)的沟。
4、挖时要慢,只切断较细的根,保留1cm以上的粗根,于土球壁处行5- 10cm宽的环状剥皮,涂抹约0.001 %的生长素以促发新根。
5、回填肥沃表土,并踏实,灌透水,立支柱以风倒。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园林绿化大树锄、铲、桶、枝剪、嫁接刀、烧杯、萘乙酸。
四、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本实验的重点是通过断根促发新根生长,难点是保留粗根并施行环状剥皮。
其注意事项:1、合理确定粗根环状剥皮的长度;2、注意检查分析断根促发新根生长的效果。
五、实验报告及作业:叙述采用断根缩坨技术提高园林绿化大树栽植成活率的原理。
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一、目的要求了解园林树木中耕除草与追肥的主要作用,掌握其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习方法及步骤1、对非草坪园林树木尤其是新栽树木生长地段进行中耕除草,一达到松土、通气、消灭杂草及病虫害的目的。
具体要求:⑴松土深度据土壤、树木特征、气候等情况适宜掌握,应作到冠内浅。
园林树木栽培学绪论1、园林树木栽培学定义:是对园林树木进行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用学科门类。
2、园林树木栽培的实践内容及特点:(1)树木栽培的基础是个体生长发育(2)树木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适树适栽的目的以树木健康为原则(4)树木健康的标准通过栽培养护来保证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依据树木生长类型:乔木类,灌木类,丛木类,藤木类,匍地类依据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热量: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寒带亚寒带树种水分:耐旱树种,耐湿树种,湿生树种光照:喜光树种,中性树种,耐荫树种空气: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卫生保健树种土壤:喜酸性土树种,耐碱性土树种,耐贫瘠土树种,海岸树种园林树木的景观应用:1.组织造景2.调节空间3.凸显季节4.改观地形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与特点●季节●年龄●园林配景●人格化(如:牡丹比喻富贵)●借喻●园林树木美(单体美)园林树木个体的观赏特性(一)园林树木的色彩1.叶色基本叶色、特殊叶色2.花色3.果色4.枝干色(二)园林树木的形态1.体量2.树形3.质地4.叶形5.花形与花相6.枝干形态7.根系奇观(三)园林树木的其他属性1.花香2.声响3.阴影4.动姿(四)园林树木的一般美学特性1.自然特性2.时空特性3.延伸特性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1.空气质量方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2.温度:降温3.水分:涵养水源;叶片蒸腾作用;净化水;湿地保护水源4.光照:减少光照5.声音:绿化带减少噪声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防风固沙3.其他4.监测大气污染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药用;食用;香料;其他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实生树的生命周期具有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幼年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间成年阶段:幼年阶段到达一定生理状态之后就获得形成花芽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阶段树木物候期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一致性;重演性根的类型:实生根;茎源根;根孽根根系的组成结构:由主根、侧根、须根和根毛组成根的分布:垂直分布、水平分布(和土壤,遗传等有关)(附:一般以胸径的6~8倍来移栽挖土)根的功能:吸收功能;固着和支持作用;输导和合成功能;贮藏和繁殖功能根系的年生长动态:交替生长根系的生命周期:P21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通气、土壤营养、树体的有机养分影响新梢生长的因素:(zhen)砧木、贮藏养分、内源激素、母枝所处的部位与状况、环境与栽培条件木质部韧皮部茎的类型: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茎的功能:茎的输导作用、支持功能、茎的贮藏和繁殖功能、茎的观赏功能枝芽特性:1.芽序:互生芽144°2/5式、对生芽、轮生芽180°1/2式2.芽的异质性:大小、质地和饱满程度不一样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4.萌芽力与成枝力①一年生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叫做萌芽力,通常以萌发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示②短截一年生枝后,剪口下发出长枝的多少叫做成枝力,一般以成枝的具体数来表示5.芽的潜伏力枝茎习性:1.枝的生长类型:直立生长;攀援生长;匍匐生长2.分枝方式: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式;合轴分枝式;假二叉分枝式3.顶端优势4.干性与层性枝的生长:1.枝的加长生长:(1)开始生长期(2)旺盛生长期(3)缓慢与停止生长期2.枝的加粗生长3.年轮及其形成树冠的形成:主梢不断延长,新枝条不断从老枝条上分生出来并延长和增粗的过程乔木树种通过上部的分枝生长和更新以及枝条的离心式生长丛生灌木类树种以下部芽更新为主攀缘类树木的主蔓生长势很强,幼时很少分枝,壮年后才会出现较多分枝,但多不形成冠形树木生长大周期:慢—快—慢这种“S”曲线规律叶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繁殖作用花芽分化概念: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花芽形成:生长点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过程生理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生理状态(代谢方式)转向形成花芽生理状态的过程形态分化:生长点的细胞组织由叶芽形态转为花芽形态的过程花芽分化时期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三个时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不完全花雄雌蕊都有→两性花 / 只有一个→单性花没有萼片、花瓣→无被花树木花芽分化的类别:夏秋分化型、冬春分化型、当年分化型、多次分化型、不定期分化型树木花芽分化的规律:(1)都有一个分化临界期(2)分化的长期性(3)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4)形成花芽所需时间因树种和品种而不同(5)分化早晚因条件而异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1)实生树的遗传性(2)枝条营养生长状况(3)叶、花、果数量(4)矿质吸收、根系生长情况(5)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水分)(6)栽培技术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嫁接;营养生长(修剪);环境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3种理论):(1)碳氮比(C/N)学说 C/N>1 ; 促进花芽分化糖类C/N<1 ; 促进营养生长(2)内源激素平衡说(3)遗传基因控制论树木开花规律(1)开花的顺序性1.树种间开花先后2.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3.雌雄同株异花树木的开花先后4.不同部位枝条花序开放先后(2)开花类别1.先花后叶类2.花叶同放类3.先叶后花类(3)花期延续时间1.因树种与类别不同而不同2.同种树因树体营养、环境而异(4)每年开花次数1.因树种与品种而异2.再(二)度开花树木各部分的相关性(一)各器官的相关性:1.顶芽与侧芽2.根端与侧根3.果与枝4.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二)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1.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2.枝与根对应3.地上部与根系生长节奏交替第二章生长:植物体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大和分化,导致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树木生长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一)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离心生长:植物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离心秃裸: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自然打枝】植物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枝叶茂密,内膛光照恶化,内膛骨干枝上早年形成的侧生小枝,得到养分少,长势弱,寿命短,逐年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这种现象叫“自然打枝”(二)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向心更新:树木离心生长日趋衰弱时,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
园林树木栽培学第三节各种园林用途树木的修剪整形第一节修剪与整形的目的与原则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二、修剪整形的原则了解整形修剪的目的,掌握整形修剪的原则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一)调控树体结构1、控制与调整树体结构、避免不安全隐患(1)改善树冠的通透性,增强树木的抗风性。
(2)及时剪除枯死枝,避免折断坠落造成伤害。
(3)防止树冠妨碍公共设施。
(4)避免树冠遮挡行车视线。
2、控制树体生长、增强景观效果根据树种特点及绿化要求创造一定的树冠形态,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一定特色的园景。
3、调节枝干方向、创造树木的艺术造型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二)调整开花结实调整树体的营养分配,协调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开花结实,避免大小年现象。
(三)调控通风透光通过剪掉枯死枝、过密枝,可使树冠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
(四)平衡树势1、提高移栽树的成活率2、促进衰老树的更新复壮二、修剪整形的原则(一)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符合绿化目的)不同的绿化目的各有其特殊的修剪要求。
榆叶梅在草坪上栽植采用从状扁球形,在路边用有主干的圆头形。
桧柏在作观赏用要保持自然树形,作绿篱修剪上部形成规则式,有时要修剪成球形;国槐作行道树修剪成开杯形,作庭荫树则采用自然式整形;(二)遵循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1、根据顶端优势的强弱(1)顶端优势强的树种如杨树、刺槐、针叶树主要控制中心枝上端竞争枝的发生,保持中央领导干,加速生长,形成高大的园柱或圆锥形树形。
顶端优势较强的树种,如国槐、柳树修剪成多分枝的宽冠树形。
(2)顶端优势弱,但发枝力却很强的树种,易形成丛状树冠的,如榆叶梅、毛樱桃、黄杨等灌木可修剪成圆球形,半球形等形状。
(3)垂枝形的树种,如龙爪槐、龙爪榆,采用盘扎为水平园盘状的方式,使树冠呈开张的伞形。
2、生态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