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验厂流程图
- 格式:vsd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1
工厂的质量体系要求1.0工厂设施和环境1.0.1 足够的照明上:生产,返工,加工,检验,包装及装载的区域?1.0.2 工厂保持清洁和有组织的生产,加工和包装领域。
1.0.3 工厂有单独的检验区与检验台并且适当的通风设备。
1.0.4 工厂已记录害虫/霉菌和湿度的控制程序,其中包括经常巡查。
(在公司内部或第三方)1.0.5 没有打破窗户或屋顶漏水,可能导致产品污染的观察审核期间。
1.0.6 工厂有金属检测单位。
1.0.7 (重要)工厂实行严格的尖锐工具控制程序,以防止剪刀、刀、刀片、碎玻璃和针头,以混合的产品。
1.0.8 工厂有后备电力供应。
“发电机”1.1机器校准和维护1.1.1 工厂的机器和设备是适合的生产需求的产品。
1.1.2 工厂有文件体系和程序,预定设备清洗和维修。
1.1.3工厂的机器和设备显示是清洁和良好的运行状态。
1.1.4 机器、设备和工具有适当的标识最后维修/校准日期及进度表。
1.1.5 机器、设备和工具需要维修时有标识以避免意外使用。
1.1.6 工厂有适当的,清洁的和有组织的存储区域的关键模具(即注射模)与标识的货架上。
1.1.7工厂有适当的文件和更新库存机器、工具、零部件和设备。
1.1.8工厂维修团队与合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以履行必要的维修和校准的机器上。
2.0质量管理体系2.0.1 工厂建立适合产品和程序质量管理体系。
2.0.2 工人与主管所熟悉的这些质量的政策和目标。
2.0.3工厂已记录了顾客投诉体系,并记录召回计划。
2.0.4(重要)工厂QC团队是独立于生产部门。
2.0.5 生产管理和QC团队讨论和共同努力在解决质量问题/关注的问题。
(记录)2.0.6工厂有制度和程序能控制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风险,可能会损害产品和人员。
2.0.7工厂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危险化学品、原材料、工艺设备和工具。
3.0进料控制3.0.1物料实施先进先出(FIFO)体系3.0.2 工厂有对进仓原物料、配件和部件质量检验的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有效测量与监控产品从进料、制程、成品及出货各阶段检验作业能始终符合产品工程规范的各项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品管IQC、IPQC、QA过程作业。
3.0权责:3.1品管部:负责各阶段品质检验的执行、标识、追溯的管理、实际验货。
3.2工程部:产品作业标准的制定与检查。
3.3生产部:依生产计划、工程标准、验收标准执行生产作业。
3.4业务部:依订单需求验收出货数量。
3.5资材部:采购物料的外部联络。
4.0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进料检验5.1.1收料5.1.1.1供应商依据采购订单交货到公司仓库。
5.1.1.2仓管依据采购订单核对送货单是否一致,如若不符则退货并要求供应商重新交货,符合则点收数量并开出[进货单]。
5.1.1.3仓管将[进货单]连同要求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如材质报告、检验报告、测试报告等)交品管部,通知IQC进行检验。
5.1.1.4检验参照依据AQL表或依客户端需求作抽样检验。
5.1.1.5品管部IQC接到[进货单]后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文件进行验证,(有法规环保类要求的产品必须依客户指定或经国家认可有检测能力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如“SGS报告”等);品管部可以根据批量大小、价值贵重程度来对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材质进行一次确认。
5.1.1.5下列几项物料必须由品管部进料检验:a)生产性原材料。
b)外发加工产品。
c)包装材料等。
5.1.2需应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验收、检验5.1.2.1接收检验及测试:a)核对材质证明(限自购原材料,样品或来料加工产品可不需要提供材质证明),核对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
b)依《检验标准书》逐项检验与填写[进料检验报告],无《检验标准书》时,依图面求或样板检验,检验结果可直接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
c)凡属客户提供来料进行加工,如无图面,依据客户提供的规格进行检验;如既无规格又无图面,IQC只针对其外观进行检验并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
产品质量检验流程图产品质量检验流程图一、目的本流程图旨在明确产品质量检验的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以便公司在各个业务环节中有效控制和管理工作质量。
二、流程图1、原材料检验(1)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进行原材料采购,并建立采购档案。
(2)原材料到货后,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入库的原材料需进行标识,记录相关信息,保证可追溯性。
2、半成品检验(1)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半成品生产。
(2)质量检验部门对半成品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对不合格的半成品,质量检验部门需出具不合格报告,并跟踪处理结果。
3、成品检验(1)生产部门完成成品生产后,将产品提交给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成品检验。
(2)质量检验部门按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3)检验报告需记录详细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
4、不合格处理(1)若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质量检验部门需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2)相关部门需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让步接收、返工或报废等处理措施。
(3)质量检验部门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确保措施有效。
5、质量数据分析(1)质量检验部门定期收集检验数据,进行质量数据分析。
(2)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找出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将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持续改进。
6、质量体系改进(1)根据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完善。
(2)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需经过试运行和验证,确保改进的有效性。
(3)持续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以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三、流程图说明本流程图旨在清晰地描述产品质量检验的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各个步骤紧密相连,形成一体化的质量检验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本流程图明确了产品质量检验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不合格处理、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体系改进等环节。
质检流程图质检流程图描述了一个产品的质检过程,包括从接收产品到完成质检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下面是一个质检流程图,共700字:质检流程图1. 接收产品:- 由仓库工作人员接收来自供应商的产品- 签收并记录产品入库2. 检查产品信息:- 仓库工作人员核对产品信息与货物清单- 确保产品数量和型号与订单一致- 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记录问题3. 分类产品:- 仓库工作人员根据产品类型和特性进行分类- 将产品分配到不同的质检区域4. 准备质检设备:- 质检人员准备所需的质检设备,如计量器具、测试仪器等-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5. 样品抽检:- 质检人员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样品- 根据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数量和比例6. 进行质检:- 质检人员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指标进行检查- 使用质检设备和测试仪器进行必要的检验- 记录检查结果和质检数据7. 判断产品合格性:- 质检人员根据质检结果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被认定为合格产品-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8. 处理不合格产品:- 将不合格产品标识出来- 通知相关部门,如采购部门和供应商- 跟踪整改进程并记录处理结果9. 完成质检:- 完成质检后,质检人员记录质检报告- 将合格产品放回仓库,进行下一步流程- 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如退货或报废10. 生成质检报告:- 质检人员根据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报告- 包括质检日期、产品信息、抽样方案、检验结果等11. 提交质检报告:- 质检人员将质检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 供应商也会收到不合格产品的处理结果反馈12. 分析质检数据:- 管理层或质检部门根据质检报告进行数据分析- 发现质量问题和改进机会,并提出相应的措施13. 进行持续改进:- 根据质检报告和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14. 完成质检流程:- 质检流程结束后,记录流程相关信息和数据- 反馈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 过程记录和数据归档通过以上质检流程图,可以清晰地了解产品质检的各个步骤和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质检部:来料检验流程图通知采购部:与采购部沟通该供应商提供该批次产品的问题;存档:所有文件检验记录存档原材料包材投产 质检部:生产过程检验流程图合格合格 合格记录存档 凃切生产巡检 半成品 包装巡检 成品入库通知生产部 相关人员返工 报废整改报告不合格 不合格原料投产:原料投入生产;巡检:凃切生产过程中,现场检验员进行巡查,抽检 检验合格:半成品继续一道工序——包装;检验不合格:通知生产部有关人员,质量主管和生产主管决定不合格半成品返工还是报废;整改意见:相关人员对该次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意见;成品:半成品经过合格工序生产完成;检验:对成品抽样检验各指标;不合格通知生产部相关人员, 质量主管和生产主管决定不合格半成品返工还是报废; 入库:检验合格产品在产品检验报告上签字,入库保存; 存档:把各项检验记录,检查记录,整改意见书等保存起来。
检验不合格质检部:发货检验流程图出货: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准备发货;检验:对照发货通知,核对产品名称,规格,标签;通知相关人员:检验不合格货品通知相关人员;重新发货:重新按要求发货;出货:产品检验报告交予相关部门,出货;存档:把相关文件存档以备查。
质检部:不合格品控制流程不合格标识和隔离:不合格品由仓库予以隔离、标识,以防误用,同时予以记录;信息反馈:当发现严重不合格品时,质量部通知相关人员协作处理;不合格品评审:相关负责人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置方式:评审最后定出合适处理措施;拒收:对外购、外协产品中所出现的不合格品拒绝接收;返工:凡与产品图样、技术条件和工艺规范要求不符,但经返工后能达到原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称为返工品(特点:返工后可能成为合格品。
);报废:对有问题产品进行销毁;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质量部负责组织原因的分析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相关人员必须签名认可;存档:所有相关资料存档。
质检部:来料检验流程图
质检部:发货检验流程图
出货: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准备发货;
检验:对照发货通知,核对产品名称,规格,标签;通知相关人员:检验不合格货品通知相关人员;
重新发货:重新按要求发货;
出货:产品检验报告交予相关部门,出货;
存档:把相关文件存档以备查。
质检部:不合格品控制流程Array
不合格标识和隔离:不合格品由仓库予以隔离、标识,以防误用,同时予以记录;
信息反馈:当发现严重不合格品时,质量部通知相关人员协作处理;
不合格品评审:相关负责人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处置方式:评审最后定出合适处理措施;
拒收:对外购、外协产品中所出现的不合格品拒绝接收;
返工:凡与产品图样、技术条件和工艺规范要求不符,但经返工后能达到原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称为返工品(特点:返工后可能成为合格品。
);
报废:对有问题产品进行销毁;
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质量部负责组织原因的分析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相关人员必须签名认可;
存档:所有相关资料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