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药物正确服用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35
口服药物注意事项关键词:口服药注意事项8类口服药服用注意事项口服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药物吸收后,在全身发挥治疗作用。
口服吃药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往往最简单的事也容易被忽略某些细节,口服药也是如此,不妨看一下专家都有哪些服药提醒吧。
1、普通片剂胶囊一定用水送服有的人为了图省事,把药片或胶囊放在口里,不用水送服,而是用力一咽了事。
其实,这种服药方法不可取。
正确的方法是,服药前先用水漱漱口或喝些温开水,以湿润咽喉,然后将药片或胶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再喝足量的温水(一般100~200ml为宜)。
服用口服药后如不饮足量的水,可导致药效降低或造成食管损伤或肾损伤(如磺胺类药等)。
2、药片较大可打碎服如果普通药片较大不宜咽下时,可将药片打碎(或放入口中咬碎),再用温水送服,然后喝足量的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肠溶片、控释片、缓释片,则必须整片吞服,不能打碎。
3、肠溶、缓释、控释片(或胶囊)站立服肠溶片(或胶囊)是通过胃在肠道中溶解,释放出药物被肠壁吸收,其目的是避免药物在胃液中被胃酸或胃酶破坏,或避免药物刺激胃引起不良反应。
而缓释、控释片(或胶囊)是在胃或肠道中缓慢释放药物,以维持较持久的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因此,该类制剂必须整服,否则达不到应有疗效。
吞服药片(或丸、胶囊),最理想的姿势是站立,可防止固体药物停留在食管上剌激管壁,并促进药物到达胃肠,加速吸收和起效。
4、咀嚼片必须嚼咀嚼片,指在口中嚼碎后咽下的片剂,可加速药物的溶出,提高疗效。
此种剂型较适合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
5、泡腾片温水泡泡腾片,是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
它遇水后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解,故需用适量温水溶解后服用(如维生素C泡腾片)。
6、颗粒剂(冲剂)、浸膏剂、流浸膏剂先冲化如板蓝根冲剂、颠茄浸膏、甘草流浸膏等,用前需用开水冲开溶化或稀释后服用,随后再喝足量水。
7、液体口腔不残留溶液剂、合剂、混悬剂、糖浆剂等液体剂型的药,一般可直接服用。
中药散剂服用方法
中药散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它具有服用方便、药效快、剂量易控制等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由于中药散剂的服用方法与其他剂型有所不同,因此在服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事项。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药散剂的服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
中药散剂一般建议在饭后半小时服用,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影响药效的吸收。
同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
其次,正确的服用方法。
中药散剂一般是直接服用或者冲泡后饮用。
对于直接服用的散剂,建议使用匙剂或者量筒准确称量,再配以适量温水送服。
而对于需要冲泡的散剂,建议使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药效。
另外,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服用中药散剂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应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通畅的大便,有助于药效的吸收和排泄。
此外,要注意避免过量或者漏服。
中药散剂的剂量一般由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患者在服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同时,要坚持按时服药,避免漏服,以免影响疗效。
最后,注意药物保存。
中药散剂在保存时应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要注意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避免误食。
总的来说,中药散剂的服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正确的服用方法不仅可以保证药效,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用中药散剂时,患者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用药物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时常会听说一些人们在服用药品时常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如饭前吃药好,还是饭后吃药好;可不可以不用水直接服用药片等等问题。
还有一些,人们直接也不看药品说明书,或不记得医生的嘱咐,服用了错误的量或错误的药之类的种种问题。
今天就来跟大家按药物剂型讲一讲药物该怎么正确的服用,另外我们在服药之前该注意一些什么。
一、按药物剂型来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1、口服颗粒剂对于西药颗粒剂,特别是抗生素颗粒剂,只可用凉开水冲化后,立即服用。
对于中药颗粒剂,一般须用适量热开水冲化,以保证有效成分快速充分地溶解,待放冷后服用。
注意事项:不可长时间放置。
因为抗生素在高温和有水的条件下,容易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不仅降低疗效,还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
2、口服片剂或胶囊剂首先要明白药片必须整片服用还是嚼碎服用。
其次要明白服药时间,是餐前还是餐后;是两餐之间还是和饭一起服用;是清晨还是睡觉前服。
最后,服药前洗净双手,准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先喝一口水润湿一下口腔和食道,再把药片放入舌面上,喝一口水,将药片和水同时咽下,接着将剩下的水喝完,站立或走动1-2分钟。
注意事项:切记不可干吞药片,不可喝水过少,不可吃完药就躺下,否则会使服下的药片粘附在食道上,导致食管炎症、溃疡,甚至穿孔等不良反应。
3、栓剂用时将栓剂取出,以少量温水湿润后,戴上指套,轻轻塞入肛门内。
对于起全身作用的栓剂,需塞入肛门内2厘米处,以达到直肠部位,保证药物吸收。
对于起局部作用(如治疗外痔和肛裂)的栓剂,仅塞入肛门口即可。
给药后,丢掉指套,清洗双手。
4、眼药水用药前洗净双手,坐在靠背椅上,头后仰,眼视头顶方向,一手将下眼皮轻轻提起,使下眼皮和眼球之间形成一袋状,另一只手将眼药水滴入袋内。
闭上眼睛几分钟,同时用手指按压靠近鼻梁的眼角。
注意事项:不可将药液滴在角膜(黑眼珠)上;如有药水进入口腔,不可咽下,须用水漱口数次。
5、皮肤用药皮肤用药前,首先应清洗患处并擦干,其次不要用手涂药,最好用棉纤涂擦,然后按摩患处1-2分钟,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众所周知,药物需根据治疗需要制备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相较于应用广泛的片剂、胶囊剂等普通剂型,各种特殊剂型如泡腾片、舌下片、栓剂、喷雾剂、透皮贴剂等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用药人群的用药需求,在充分发挥药效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适宜性、降低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同的药物剂型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会影响药物疗效,增加药品毒副作用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要充分掌握各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用药。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主要供口服,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鼻、直肠、阴道等使用。
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
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
(3)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
3.舌下片:(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
(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
(4)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药和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
(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
(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
(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
(3)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
(4)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可显著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
药物剂型的分类药物剂型: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均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的剂型,简称药剂。
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根据用药途径不同,同一种药物还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
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后,患者使用方便,易于接受,不仅药物用量准确,同时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有时还可减少毒副作用,也便于药物的贮存、运输和携带。
按给药途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一、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
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常用药物剂型的使用方法一、滴丸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舌下含服。
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二、泡腾片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开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3、严禁直接服用或含服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三、舌下片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宜加速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4、含后30分钟不宜吃东西饮水四、咀嚼片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如胃舒平、氢氧化铝片,嚼碎后进入胃中很快的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粘性物质较多,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粘性团块,影响药物作用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五、软膏剂、乳膏剂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
散剂服用方法
散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的服用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服用方法不仅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还
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散剂的正确服用
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
一般来说,散剂的服用时间最好是在
饭后30分钟到1小时之间,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
另外,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服药的时间,比如一些药
物可能需要在睡前服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
散剂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和温
水一起冲服。
一般来说,直接服用时,应该将药粉撒在舌下,然后
用水冲下,这样可以加快药物的吸收。
如果是和水一起冲服,那么
应该选择温水,不要选择冰水或者热水,以免影响药物的药效。
再次,确定正确的剂量。
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正确的剂量是
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散剂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身
体状况来确定的,因此在服用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剂量,不要随意增减。
最后,坚持按时服药。
无论是在疾病治疗期间还是在调理身体时,都需要坚持按时服药。
因为药物的疗效往往是需要持续积累的,只有坚持按时服药,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散剂的正确服用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在
服用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服用方式,确定正确的剂量,并且坚持按时服药。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
免产生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服用散剂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保证
药物的疗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药品使用方法详解药品作为人们日常健康保健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正确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常用药品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药品,以促进身体健康。
一、感冒药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用药品有解热镇痛药和感冒药。
解热镇痛药主要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剂型为片剂或颗粒剂。
使用时,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进行服用即可。
感冒药则有四种常见的剂型: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和口服液。
用法如下:1. 颗粒剂:将一包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入适量温开水搅拌均匀后直接饮用。
2. 胶囊剂:将一粒胶囊剂整粒吞下,最好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刺激。
3. 片剂:服用片剂时,最好用温水吞服,避免使用油脂类饮料。
4. 口服液:根据说明书给出的剂量,使用配套的量杯或滴数器,将液体直接服用。
二、退烧药退烧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剂型多样,包括颗粒剂、片剂、口服液以及栓剂等。
使用方法如下:1. 颗粒剂:将一包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入适量温开水搅拌均匀后直接饮用。
2. 片剂:用温水吞服片剂,避免使用油脂类饮料。
3. 口服液:根据说明书给出的剂量,使用配套的量杯或滴数器,将液体直接服用。
4. 栓剂:栓剂需在解除包装时保持清洁,使用前应用肥皂洗手,并使用润滑剂涂抹药剂,然后将栓剂轻轻插入肛门。
三、贴膏药贴膏药是外敷类型的常用药品,用以缓解肌肉酸痛、扭伤、跌打损伤等。
使用方法如下:1. 清洁患处:用温水清洗患处,使其干燥。
2. 切割药贴:根据需要,剪下合适的大小和形状的药贴。
3. 贴敷药贴:将药贴贴到患处,轻轻按压使其充分贴合皮肤。
避免折叠或过度拉伸。
4. 固定药贴: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轻绷带或透气性胶布将药贴固定在患处。
四、眼药水眼药水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和舒缓眼部不适的药品。
正确的使用方法如下:1. 用眼药水前洗手:使用眼药水前,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确保双手干净。
2. 睁开眼睛:轻轻地拉下下眼睑,用手指或眼药水瓶的滴嘴将眼药水滴入眼睛内侧的结膜囊中。
正确的药物服用方法(一)餐前服用适合饭前服用的药物:一局部药物必须饭前空腹时服用,以利于减少或延缓食物对药物吸收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提高药物的平安稳定性,发挥药物的最正确成效。
1、胃黏膜保护药:氢氧化铝或复方制剂、复方三硅酸镁、复方铝酸铋等餐前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肠溶片〕用法:一次2片,一日1—2次。
每天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
2、促进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叮林〕、莫沙比利宜于餐前30分钟服用,以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此类药不能与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3、降血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二甲双胍。
患者饭前服用药物便于就餐时降糖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抑制消化道中糖的分解和吸收,发挥降糖作用。
有些降糖药与食物同服。
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4、抗骨质疏松药:为便于吸收,防止对食管和胃的刺激,口服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帕屈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应空腹给药,并建议用足量水送服,服后30分钟内不能进食。
服药后即卧床有可能引起食道刺激或溃疡性食管炎。
5、抗菌药物:诺氟沙星〔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防止结晶尿的发生〕,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头孢克洛片,宜空腹口服,因食物可延迟其吸收。
阿奇霉素胶囊: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交沙霉素: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服用。
6、止泻药: 如药用碳片或思密达。
通过吸附多种病原体而起效,空腹效果好7、助消化药:乳酶生、多酶片、胰酶肠溶片(餐前整片吞服)、淀粉酶〔饭时或饭前服〕酵母片〔饭后嚼碎服〕8、开胃药:如龙胆、大黄宜餐前10分钟服用,可促进食欲和胃液分泌。
9 、健胃药:如小儿散、龙胆大黄片、健胃宝等,应在饭前服用。
10、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精等都宜在饭前服用(贵重药品)。
11、肠溶片剂和丸剂:饭前服用,使药物较快较多通过胃,进入肠道发挥作用。
12、局部降压药:卡托普利:因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饭后服用比空腹服用吸收减少30%~50%。
药剂师教您常用口服剂型药品用法在现代生活中,相信每一个人都服用过口服药吧,不论大病、小病,还是生疮感冒都有过服用口服药的经历。
但是,是否每一位朋友都真实了解口服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针对常用口服剂型的药品用法。
服用口服制剂药品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药效以及最终治疗效果,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药品的服用,就会导致降低疗效,甚至失去疗效。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口服剂型药品的服用方法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让药效得以充分的发挥。
1.针对不同口服药物剂型来将服用方法分类1.1关于如何正确服用舌下片、口崩片的方法①舌下片是指舌头下面黏膜直接吸收,从而来直接发挥药效的片剂,比如硝酸甘油舌下片便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舌下片药剂。
服用方法为,先将药品放置于患者的舌头下面,然后让患者紧闭嘴巴,让药物多在舌头下面停留一段时间,让口腔分泌的唾液将药品进行充分的溶解和吸收。
②口崩片是指一种可以在患者的口腔内快速溶解的一种药物,通过口腔内分泌的唾液让药物在短时间内进行充分的溶解。
口崩片药品比较适合于老人和儿童,患者在服用口崩片的时候需要喝水,直接利用唾液将口崩片药品溶解,针对不想通过口服溶解口崩片药品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将口崩片放置于水中,等药品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直接服用。
1.2胶囊剂与肠溶剂的服用方法胶囊剂主要是指一种空心的硬质胶囊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胶囊填充药品的固体剂,通俗称之为胶囊。
而肠溶剂主要是选择用利于肠溶的包衣材料对药品进行包裹,外包衣在胃部不会溶解,从而药品顺利到达肠道便开始通过肠液进行溶解,可以让其在肠道内进行定位释放,很多药物容易伤胃,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患者的身体感受,从而这类容易对胃部造成刺激的药物都被制作成了肠溶片,减少了对胃部的刺激。
在服用胶囊剂和肠溶剂药物的时候,都需要患者整粒服用,不要拆开胶囊,也不要咀嚼,也就是不要破坏包衣,以免影响疗效,而且,拆开包衣里面药品的味道也会较苦,增加了服用过程中的痛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