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型之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31
药物剂型与正确使用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2.泡腾片剂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气泡消失后再饮用,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3.舌下片①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②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4.咀嚼片①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②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5.软膏剂、乳膏剂①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②尿素,涂后封包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药物吸收↑,提高疗效6.含漱剂①不宜咽下或吞下,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②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7.滴眼剂①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滴后闭眼1~2min轻按压眼内眦;②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③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④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再用,白天宜用滴眼剂,临睡前应用眼膏剂8.眼膏剂超过1个月的眼膏不要再用9.滴耳剂用手捂热,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10.滴鼻剂①适当吸气,使药液尽量达到较深部位,瓶壁不要接触到鼻黏膜②滴后保持仰位1min,后坐直,如滴鼻液流入口腔,可将其吐出③同时使用几种滴鼻剂时,首先滴用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再滴入抗菌药物④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11.鼻用喷雾剂将尖端塞入一个鼻孔,同时用手堵住另一个鼻孔并闭上嘴,同时慢慢用鼻子吸气,用嘴呼吸,用毕后可用凉开水冲洗喷头12.栓剂①阴道栓:保持仰卧姿势约20min,给药后1~2h内尽量不排尿,经期停用②直肠栓:深度距肛门口幼儿约2cm,成人约3cm,用后1-2h内尽量不大便13.透皮贴剂不宜热敷,皮肤有破损、溃烂、渗出、红肿的部位不要贴敷,不要贴在皮肤的皱褶处、四肢下端或紧身衣服底下14.膜剂15.气雾剂含激素类制剂用温水漱口16.吸入粉雾剂都保类药物: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勿对喷嘴,喷嘴放在齿间,温水漱口,期用干纸巾擦拭吸嘴的外部准纳器药物:舒利迭,为多剂量型;一开、二滑、三呼、四吸、五漱吸乐药物:思力华,属于单剂量吸入器;重复使用至吸完,每月清洁一次17.缓、控释制剂SR、ER 一般应整片或整丸吞服,严禁嚼碎和击碎分次服用服药时间宜固定。
喉咙痛的药物治疗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剂型喉咙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感染或炎症引起的。
药物治疗是缓解喉咙痛的一种常见方法,但正确使用药物剂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喉咙痛的药物治疗及其正确使用药物剂型的方法。
一、常见药物剂型1. 口服药物:常见的口服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口服进入体内,经消化道吸收发挥作用。
片剂和胶囊剂通常需要水或饮料辅助服用,而颗粒剂则可直接嚼碎或溶于水中食用。
对于喉咙痛的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炎药。
2. 喉咙喷雾剂:这种剂型通常以雾状形式喷洒至喉咙处,能够直接起到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常见的喉咙喷雾剂内含有局部麻醉剂、抗菌剂和消炎药物等,通过喷雾剂雾气的形式迅速吸收并发挥作用。
3. 口腔含漱液:这种剂型类似于口腔清洁用品,是一种溶液状的药物剂型。
它适用于喉咙痛轻微的情况,通过漱口液的使用可以清洁口腔、减轻症状并有助于喉咙组织的恢复。
常见的口腔含漱液成分包括抗菌剂、消炎药物和温和的麻醉剂。
二、正确使用药物剂型的方法1. 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在服用口服药物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来进行。
遵循药物使用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时间过长。
同时,需要配合充足的饮水,以帮助药物顺利吞咽和消化吸收。
2. 喉咙喷雾剂的正确使用:在使用喉咙喷雾剂时,需要将喷雾头对准喉咙处喷洒,保持吸气动作,让药物均匀覆盖到喉咙表面。
喷雾剂通常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避免过多的喷洒。
3. 口腔含漱液的正确使用:口腔含漱液需要使用适量的药液,将其置于口腔中,轻轻漱口约30秒至1分钟后吐出。
在漱口过程中,尽量让药液接触到喉咙部位,以达到缓解喉咙痛的效果。
根据药物使用说明来掌握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
三、注意事项1. 遵循医嘱:喉咙痛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来进行。
遵循医嘱,按照剂量和使用频率使用药物。
2. 避免过量使用:不要超过药物的建议剂量或使用时间。
盐丸正确使用方法盐丸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具有方便携带、服用简单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盐丸的服用方法与普通药片有所不同,因此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发挥药效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盐丸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盐丸。
一般来说,盐丸最好在饭后或者餐中服用,这样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同时,也可以减少盐丸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其次,正确的服用姿势也非常重要。
在服用盐丸时,应该选择直立坐姿或站立姿势,避免躺着服用,以免药物在食管中停留时间过长,刺激食管黏膜,引起不适感。
在服用盐丸时,应该配合足够的水,将盐丸吞服下去,切忌用饮料代替水,以免影响药效的吸收。
另外,要根据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来确定服用盐丸的剂量和频次。
一般来说,盐丸的剂量和频次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的,不同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用药需求,因此一定要按照医嘱来正确使用盐丸,切忌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存盐丸的方法。
盐丸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药效和药物的稳定性。
另外,盐丸应该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最后,使用盐丸的过程中要注意药效的观察。
在使用盐丸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药效的情况,如有不适或者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避免延误病情。
总之,盐丸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发挥药效至关重要。
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正确的服用姿势、按照医嘱确定剂量和频次、正确的保存方法以及随时观察药效情况。
希望大家在使用盐丸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确保药效的发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剂型
今天我们总结药物剂型的知识,包括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的分类及使用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概念
二、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1.不同剂型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
如:硫酸镁口服可以导泄,注射可以解痉。
2.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作用速度。
3.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毒副作用。
如氨茶碱治疗哮喘疗效好,但易引起心跳加快,制成栓剂可消除这种毒副作用。
4.有些剂型可能产生靶向作用。
三、药物剂型的分类
四、剂型的使用方法
1.滴丸:①以少量温开水送服,亦可含于舌下;②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①以100~150ml凉/温水浸泡,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饮用;②不让幼儿自行饮用;③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3.舌下片:①迅速给药,放于舌下,含5分钟不要咀嚼或吞咽;
②含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在口腔内咀嚼的时间宜充分;咀嚼后可用少量水(温开水)送服;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6.含漱剂:①成分多为消毒防腐剂,不宜咽或吞下;②含漱后不宜马上吃食或饮水。
7.滴眼剂:①阿托品、山莨菪碱、毛果芸香碱等有毒性,滴后应压迫泪囊区2 3分钟,以免流人泪囊和鼻腔,吸收中毒;②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分钟③不宜多次打开使用,如药液出现混浊或变色,切勿使用。
8.透皮贴剂:勿贴敷破损、溃烂渗出与红肿皮肤、皱褶处、四肢下端或紧身衣下。
缓、控释制剂:①用药前一定要看药品说明书或请示医师;②除另有规定外,应整片整丸吞服,严禁嚼碎或击碎分次服用。
【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常见药物剂型使用指导答案1 滴丸滴丸剂多用于病情较急重者,如心绞痛、咳嗽、冠心病、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服用滴丸时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
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
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 舌下片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在舌下。
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不宜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
含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3 含漱剂含漱剂成分多为消毒防腐药,含漱时不宜咽下或吞下。
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
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浓溶液,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以便达到预期效果。
4 滴耳剂将滴耳剂用手捂热以使其接近体温。
头部微向一侧,患耳朝上,抓住耳垂轻轻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一般一次滴入5~10滴,一日2次,或者参阅药品说明书的剂量。
滴入后稍事休息5分钟,更换另一耳。
滴耳后用少许药棉塞住耳道。
注意观察滴耳后是否有刺痛或烧灼感。
连续用药3日患耳仍然疼痛,应停止用药,及时去医院就诊。
5 滴鼻剂滴鼻前先呼气,头部向后仰依靠椅背,或仰卧于床上,肩部放一枕头,使头部后仰,对准鼻孔,瓶壁不要接触到鼻黏膜,一次滴入2~3滴,儿童1~2滴,一日3~4次或间隔4~6小时1次,滴后保持仰位1分钟,后坐直。
如滴鼻液流入口腔,可将其吐出。
过度频繁或延长使用时间可引起鼻塞症状的反复。
连续用药3天以上,症状未缓解应向医师或者药师咨询。
同时使用几种滴鼻剂时,首先滴用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再滴入抗菌药物。
含毒剧药的滴鼻剂尤应注意不得过量,以免引起中毒。
6 透皮帖剂用前将所有贴敷部位的皮肤清洗干净,并稍稍晾干.从包装内取出贴片,揭去附着的薄膜,但不要触及含药部位。
贴于皮肤上,轻轻按压使之边缘与皮肤贴紧,不宜热敷。
皮肤有破损、溃烂、渗出、红肿的部位不要贴敷,不要贴在皮肤的皱褶处、四肢下端或紧身衣服底下。
每日更换1次或遵医嘱。
简述胶囊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胶囊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由胶囊壳和药物填充物组成。
胶囊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将为大家简述一下胶囊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胶囊剂前,我们需要了解药物的用途、适应症、剂量以及使用频率等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药品的说明书中找到,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
在使用胶囊剂之前,我们需要先洗手,以保证使用的过程卫生。
然后,取出胶囊剂,注意不要将胶囊剂压碎或损坏,以免影响药效。
如果胶囊剂是胶囊壳和胶囊内药物分开的,我们需要将药物倒入胶囊壳中,并将胶囊壳合拢。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
通常胶囊剂有两种服用方式,一种是口服,另一种是咀嚼。
口服方式是将胶囊剂整粒吞服,可以用水或其他非碳酸饮料送服,注意不要用碳酸饮料,以免影响药效。
咀嚼方式是将胶囊剂咀嚼后再吞服,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如胶囊内药物味道较苦或是需要快速发挥作用的药物。
在服用胶囊剂时,我们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频率进行服用。
一般来说,胶囊剂应在饭前或饭后一段时间服用,以保证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
如果遗忘服用一次,不要在下一次服用时一次性补服,应按照正常的服用时间继续使用。
在服用胶囊剂期间,我们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为了保持胶囊剂的质量和药效,我们需要妥善保存胶囊剂。
一般来说,胶囊剂应存放在干燥、避光、凉爽的地方,远离儿童。
在存放过程中,不要将胶囊剂暴露在高温、潮湿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以免影响药物的质量。
总的来说,胶囊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了了解药物信息、洗手、正确装填胶囊剂、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按照剂量和使用频率服用、观察身体反应和副作用、妥善保存药物等方面。
正确使用胶囊剂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众所周知,药物需根据治疗需要制备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相较于应用广泛的片剂、胶囊剂等普通剂型,各种特殊剂型如泡腾片、舌下片、栓剂、喷雾剂、透皮贴剂等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用药人群的用药需求,在充分发挥药效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适宜性、降低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同的药物剂型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会影响药物疗效,增加药品毒副作用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要充分掌握各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用药。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主要供口服,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鼻、直肠、阴道等使用。
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
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
(3)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
3.舌下片:(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
(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
(4)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药和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
(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
(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
(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
(3)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
(4)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可显著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