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3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1.利用速度继电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原理:SB2按下→KM1有电且自锁→电机全压启动,转速很快达到120r/min,此时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为反接制动做好准备→当SB1按下→KM1失电,同时KM2得电并自锁保持,串接制动电阻R反接制动(将电流消耗到电阻R上)→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小于100r/min 时,速度继电器的触点复位→切断KM2,使其失电,制动过程结束。
2.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原理:SB1(起动按钮)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3得电→KM1,KM3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Y型起动→当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使KM3失电,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2得电→此时KM1得电,KM2得电,KM3失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起动。
3.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原理:SB1按下→KM2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2得电,定子串接电阻R降压启动→当设定的时间到后,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1得电,并且自锁→KM1得电,在主电路中相当于短接了电阻R,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运行。
4.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带指示灯)原理:SB2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KT得电(开始计时)→KM1有电,在主电路中,自耦变压器抽头降压启动→当设定时间到后,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得电并自锁→使得KM1断电,KM2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工作。
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使指示灯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一般,交流36V)→HL3为上电指示灯(K 和KM1均不得电);HL2为降压启动指示灯(K失电,但KM1得电);HL3为全压工作指示灯(KM2得电)。
5.转子绕组串电阻启动(针对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原理:合上QS,SB2按下→KM4得电,并自锁保持(此时,电动机转子串接全部电阻降压启动)→中间继电器KA4得电,为KM1,KM2,KM3的得电做好准备,由于刚启动时电流很大,KA1-KA3吸和电流相同,因此同时得电吸和,其常闭触点都断开,使KM1-KM3处于失电状态,转子电阻全部串入,达到限流和提高转矩的目的。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摘要:提出了一种继电接触电路,来实现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调节、转换和保护目的。
关键词:继电控制电路分析三相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现代生产技术的动力源。
为适应生产机械和加工工艺对电动机起动、停止、转向、转速和制动等工作状态的不同要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控制电路。
本文介绍的控制电路简单实用、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投资不多,特别适宜于迅速发展中的各种乡镇企业(如小型铸造厂)采用。
1 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连向三相电源的主电路中接有隔离开关QS,熔断器FU,接触器的主触点KM,以及热继电器FR的发热元件。
而接触器KM的线圈则与起动按钮SB2停止按钮SB1及热继电器FR的动断触点串联后接到电源上构成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
容量较小的异步电动机通常可用接触器进行直接起动,电动机起动时,先合上隔离开关QS接通电源,然后再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线圈KM 通电,于是接触器的三对动合主触点KM闭合而使电动机起动。
与起动按钮并联的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也同时闭合,将起动按钮的动合触点短接,当起动按钮松开后,接触器的线圈仍能通电,从而保证电动机能继续正常工作。
这种利用接触器本身的动合辅助触点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作用称为“自锁”作用,而该辅助触点也就称为自锁触点。
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线圈断电,所有KM触点都断开,电动机就停止转动。
如果将控制电路中的自锁触点拆除,则可对电动机实行点动控制,这时按下起动按钮SB2时,电动机就运转,松手时就停转。
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如果发生突然停电或电压严重下降的情况,接触器线圈KM将失电而断开所有动合触点。
一旦电源恢复供电,电动机不会自行起动,必须按一下SB2才能重新起动,因而不会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由此可见采用接触器控制的线路,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作用。
在主电路中接有三个熔断器FU,是作电动机短路保护用的。
另外还串联热继电器FR的三个发热元件,由于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等于电动机额定电流,当电动机过载时,电流超过额定值,经过一段时间,热继电器因发热元件过热而使与接触线圈KM串联的动断触点FR断开,线圈KM断电之后使所有动合触点断开,从而使电动机停转,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