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时间 兴起标志
1915年-1919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主阵地 活动基地
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北京大学
前期: 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
主要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五四北京学界发出宣言: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青年学生的行为表明,中国社会出现怎样的新气象?
材料三:1919年下半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的报刊。 从1921年开始,在中小学里面逐步采用白话文课本。
促进了文化的平民化,有利于文化普及和繁荣
材料四:1920年,蔡元培招收9名女学生,率先实现北大 男女同校。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男 女同校。 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女性思想的解放。 材料五: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 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5月,李大钊 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上述材料表明,此时的中国还有哪些新变化? 为马克思主识和科学精神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等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宪政等思想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尔文的进化论等民主与科学已从政治经济层面深入到思想层面从而成为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是什么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根据你的判断,思考旧道德与新道德的内涵是什么? 依据这组场景思考,你同意该读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报道一: 辛亥革命后,清朝遗老遗少组建“十老会” “尊 孔崇道会”,主张尊孔读经。 1914年袁世凯举行祭孔、祭天大典,第二年复辟。 1917年张勋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