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 格式:doc
- 大小:567.00 KB
- 文档页数:14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传授目标】一.知识和技术1.明白五种交通运输方法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法。
2.明白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历程和要领(1)议决具体的案例剖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法。
(2)议决具体的案例,学会剖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绪、态度与代价观通太过析交通运输方法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对周围事物的查看能力、实践能力、标题探究的能力。
【传授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法特点及选择【传授难点】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课时部署】1课时【传授要领】比较法、图示剖析法、启发式讲述法、讨论法.【传授历程】引入新课: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空间举行的。
1①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法运量、运价、速度、一连性、灵敏性等方面的差异。
②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法一般适宜运输的货物,举例加以说明。
③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法一般适宜运输的货物动探究】不同的运输方法对上述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该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标题具体剖析,抱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区别看待,灵敏掌握。
【模拟实践】“选择正确的运输方法”(投影实例)【自主学习】2.交通运输正在朝着高速化...偏向成长。
...、大型化...和专业化⑴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议决能力⑵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⑶专业化——成长集装箱运输,可减少包装和堆栈用度,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历程中的安定二、交通运输布局【探究指导】在一些经济发达、人流较大的地区,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法相互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条理的交通运输网(打出课本80页图5.3投影片)。
【总结概括】这是一个比较纷乱的干系网图。
图表中的上面一列表示的是“项目”,中间一栏的“运输方法”是最基本的,可以此为中轴,由此向左,表现运输方法从简略到纷乱、由一种到两种以上运输方法形成的运输网;由此往右,表现的是综合运输网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条理。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重点) 2.结合具体案例,掌握交通运输线、点建设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 交通运输线阅读教材P93至P96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铁路、公路和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等。
2.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长期以来是最重要因素,现在影响已经减弱。
(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
(3)技术因素:一直重要。
3.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步骤(1)预测运输需求及分布。
(2)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等级标准。
(3)确定线路的路径及走向。
教材整理2 交通运输站点阅读教材P96至P99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及地位交通线上的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等,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
3.港口(1)概念: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面积,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2)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影响经济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腹地等。
4.交通枢纽(1)单一交通枢纽。
(2)综合交通枢纽: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的地区,是运输网中的心脏。
教材整理3 城市交通网阅读教材P100至P10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因素: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
2.布局原则(1)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并且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3.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4.正误判断:(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可以忽略。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环节活动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图片显示的是哪种交通设施?对,是港口。
港口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还有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交通运输网中的站点,这节课我们就以港口为例来学习“站点”的区位因素,展示教学目标。
PPT,讲授观看港口的相关资料,思考:优良港口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播放港口资料影片: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PPT,影片播放,googleearth,红蜻蜓抓图软件,画图软件,《出埃及记》背景音乐导问那么是不是只要具备了以上自然条件就一定可以形成优良港口呢?讨论探究请看下一组案例。
某荒岛有一天然海湾,地形平坦开阔,水面宽广,水位较深,风平浪静,常年不冻。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PPT,影片播放,googleearth,红蜻蜓抓图软件,画图软件该湾能否作为优良港口来建设,为什么?导问港口发展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哪种因素的影响力更大呢?总结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港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讨论探究某海岛资料如图所示,请思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合做港口的是?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甲地。
理由:甲地有天然海湾,水面开阔,且背风,风浪小;地形平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PPT,影片播放,googleearth,红蜻蜓抓图软件,画图软件。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一年级地理教学案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点、线、及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2.掌握对具体交通运输线、点建设进行布局的分析方法。
3.理解交通运输建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 交通运输点、线及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2.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进行布局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一、交通运输线1.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3.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一般按以下步骤:①科学预测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
②选择最经济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自然条件上______、技术上_______、经济上_______的原则,确定线路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青藏铁路的建设(1)青藏铁路由青海省的__________到达西藏自治区的__________,全长1956千米。
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世界上最_____最_____的高原铁路。
(2)青藏铁路的修建,创下了两项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的铁路,二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铁路。
(3)青藏铁路的建设要解决的三大世界性难题: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①为何要修建入藏铁路?②在四个入藏铁路方案中,为何最终选择青藏铁路建设,而不是别的路线?二、交通运输站点123.上海港建设的区位因素上海港是我国第_____大港,也是世界特大型港口之一。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_______港,又可兼作_______港。
其区位条件如下表:4.交通枢纽单一类型的交通运输干线相互衔接、交会的地区所建立的综合车站是_________交通枢纽,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的地区,可称为_______________交通枢纽,是运输网中的心脏。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作者:学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章节:第四章第二节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本节学习目标:1.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
二、教学重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 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2. 对交通运输布局的要求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①依据运输需求②适度超前③因地制宜④尽量少占土地⑤发挥综合运输优势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1. 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场站的规模2. 交通运输布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3.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4. 交通运输布局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四、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上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京杭运河与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
此后1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
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讲授新课》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北京人专程到天津的餐馆就餐,已不再是新鲜事。
快速公路网或高速铁路连接地铁的方式,使得北京人和天津人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天津餐馆的顾客范围可扩展到北京。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内容标准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一个“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从阐释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发展入手,进而讲述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从而得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教材依次安排“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两个标题。
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材在第一个标题内容里设计了“案例”和“活动”教学。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和活动教学,增强说服力,同时,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区域发展。
(二)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在地发展情况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绘制图表,分析该区域交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关系。
通过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高中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环节活动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图片显示的是哪种交通设施?对,是港口。
港口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还有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交通运输网中的站点,这节课我们就以港口为例来学习“站点”的区位因素,展示教学目标。
PPT,讲授观看港口的相关资料,思考:优良港口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播放港口资料影片: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PPT,影片播放,googleearth,红蜻蜓抓图软件,画图软件,《出埃及记》背景音乐导问那么是不是只要具备了以上自然条件就一定可以形成优良港口呢?讨论探究请看下一组案例。
某荒岛有一天然海湾,地形平坦开阔,水面宽广,水位较深,风平浪静,常年不冻。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PPT,影片播放,googleearth,红蜻蜓抓图软件,画图软件该湾能否作为优良港口来建设,为什么?导问港口发展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哪种因素的影响力更大呢?总结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港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讨论探究某海岛资料如图所示,请思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合做港口的是?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甲地。
理由:甲地有天然海湾,水面开阔,且背风,风浪小;地形平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PPT,影片播放,googleearth,红蜻蜓抓图软件,画图软件高中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第二课时)学情分析“交通运输站点”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交通运输站点,学生对汽车站和火车站比较熟悉,对港口和航空港比较陌生,所以港口和航空港是这部分学习的重点。
对于港口和航空港的学习,我补充了相关的图片资料让学生阅读获取知识,最后由学生分析总结,我再作出评价并强调它们的区位条件。
分析完港口的区位条件,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本知识窗---上海港的有关知识分析评价上海港的区位条件。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相关聚落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
此后1 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
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 0000多年?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新课教学]: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
(2)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海运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加工业、出口创汇农业等,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偏远的边境聚落,依托国际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图4.11)。
【思考】1.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支撑条件是什么?2.哪些因素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木制家具产地?(3)交通运输不只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是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
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我国自20世纪末以来,大力投资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网、全国高速铁路网,以及西气东输、村村通等重大交通运输工程,不仅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而且有效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地理编写人: 张月兰审稿人:崔桂芳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基础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总结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2、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差距。
尤其是我们地处农村,又不靠海,所以学生对港口及航空港所需的区位条件比较陌生,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综合分析法,对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2、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
3、探究法进行采用区域交通布局设计。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地域性最强的联系方式?——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离不开线路、站点和运具三大要素。
线路和站点共同构成交通运输网,它们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交通运输线[如果让你为某地区进行交通线路设计,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让学生说说看]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我们要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主要遵从造价低,经过地区客货流量大,运输效率高,施工比较容易等原则。
[活动,阅读知识窗——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创设问题情景]读“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分布图”,从全国看,我国什么地区交通最落后?(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系列的重大工程相继建设起来。
我国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将于2007年建成通车。
[请大家阅读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结合我们平时积累的各种相关信息,分析青藏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2、分析青藏铁路的区位因素图4-2-1所示的是进藏铁路路径和走向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
在阅读完课文中P94的内容后分析、回答如下问题:(1)目前西藏的现代运输方式主要有 _运输和________运输两种。
其中线路①经过__ __盆地。
(2)四种方案中_____方案最佳。
因为需新修的线路里程_____,地形__________,桥隧长度_____;从技术上看,_________施工问题基本解决,投资_________,工期_______,建成后维修养护费用_____。
(3)川藏线方案和滇藏线方案铁路沿线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镇要比青藏铁路沿线多得多,为什么这两个方案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地理条件因素——高原缺氧、冻土和生态环境脆弱【有一定制约作用】经济社会因素——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生活贫困【主要决定因素】政治因素——维持青藏地区的稳定,增强民族交流和团结,确保国家统一。
科技因素——冻土问题得以解决【保证因素】[转承]一方面,交通线的建设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交通线的建设又会对整个环境产生影响。
3、归纳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引导学生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不要求死记硬背]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加强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转承]在进行线路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和交通枢纽的建设。
二、交通运输站点1、交通站点的类型学生总结:火车站、汽车站、港口、航空港2、站点的区位选择的原则教师启发并提问:汽车占一般位于城区的什么位置,为什么?总结站点的区位。
学生总结:汽车站和火车站:位于城区外围,并在对外交通便利处学生分析:处在城区内部的危害。
航空港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高,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P98活动,见附航空港的建设]过渡:作为海上交通的主要站点:港口,我们相对较陌生,3、港口的区位条件[请阅读P97第一段,了解港口与其他交通运输点有什么不同?它由哪几部分组成?](1)港口的概念(2)上海港的区位自然条件陆域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上海港的规划和建设。
水域条件——港区沿长江和黄埔江分布,长江和黄埔江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分叉多,致使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塞航道。
(不利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市的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力、财力和物资优势对上海港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腹地——腹地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和规模。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广阔,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4-2-10“上海港的经济腹地示意”)这是世界其他大港无法比拟的。
[转承]城市是区域的交通中心,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地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三、城市交通网城市交通网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1、城市交通运输特点(读图4-2-14)(1)点、线、面紧密结合;(2)各种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2、城市道路网模式(读图4-2-15)不同的城市,其道路网的特点是不同的。
如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都采用象合肥市一样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城市采用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3、城市交通网规划原则城市交通网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保障城市活动的有效运转,而且影响着居民生活。
若其规划不合理将引发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城市交通问题有哪些?(答: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等)]。
因此,城市交通网的规划建设,应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运转作为总目标,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请阅读教材P99-P100的六个蓝点内容,注意理解)(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用地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2)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性质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
(6)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转承]尽管我们已经关注要进行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但随着人口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问题在所难免。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它呢?[学生读教材最后一段,读图4-2-16]4、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1)问题:交通拥挤和交通污染(2)措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九、板书设计一、交通运输线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区位因素2、分析青藏铁路的的区位因素二、交通运输站点1、交通站点的类型2、站点的区位选择的原则3、港口的区位条件三、城市交通网1、城市交通运输特点2、城市道路网模式3、城市交通网规划原则4、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讲解本节课时我分了三大块:交通线、点、网,对每一个问题的分析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尽量做到每个问题都能很好的理解,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地理编写人: 张月兰审稿人:崔桂芳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了解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2、理解交通站点和交通枢纽的概念,了解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3、掌握城市交通网布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二、预习内容(一)、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1、交通运输线(二)、交通运输站点1、交通站点的类型2、站点的区位选择的原则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等3、港口的区位条件(三)、城市交通网1、组成:主次干道和支路2、模式:如合肥是________________式道路网3、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优先发展_______________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影响青藏铁路区位选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