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对花1湘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872.50 K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对花》(1)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湘艺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这首歌曲以对唱的形式展开,歌词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同时,他们对于对唱形式的音乐作品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中的某些音乐符号和技巧,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对花》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
2.培养学生对于对唱形式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对花》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等音乐符号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
2.运用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3.利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对唱练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采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对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3.学唱: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练习:学生进行分组对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讲解切分音、附点音符等音乐符号和技巧。
5.展示: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歌曲的曲名《对花》、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以及重点讲解的音乐符号和技巧,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对花》(1)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湘艺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简谱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谱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于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歌曲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对花》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简谱的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简谱知识的运用和音乐理论的巩固。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分组进行演唱,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对花》的简谱和歌词。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教学素材: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4.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对花》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对花》的简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认识简谱,并对歌词进行解读。
3.操练(10分钟)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他们正确掌握歌词和旋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谱知识,创作自己的歌曲或编排舞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对花》优质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对花》
一、教材分析
《对花》是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的一首传统小调,歌曲中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如带有上滑音的旋律。
六声羽调式,四四拍子。
歌曲以一问一答,不断交替,句幅渐紧,更替紧密,越唱越热烈。
歌曲的演唱形式也很多样,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中的愉快心情。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色与情绪。
2. 学会演唱《对花》这首歌,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形式。
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重点)
3. 能根据四季中花的种类,创造性地创编歌词,并结合手绢舞以及乐器进行表演。
(难点)
三、教学准备
钢琴、鼓、镲、手绢、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师转起手绢,向学生问好: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发现我手上的这块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同吗?生:略。
师:这种手绢是用来跳舞的,知道吗?河北的民间舞蹈是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这种手绢。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河北的民间音乐,去体验感受他们的音乐魅力。
板书对花,ppt展示课题。
课堂阅读课堂目标。
任务一:了解河北民歌(10分钟)
老师播放河北秧歌片段。
(初步了解河北民间音乐的文化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