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10
初三化学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年级:初三课时数:辅导科目:化学讲义审核:授课主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利用概念初步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9年月日教学内容我们知道,钢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共享单车的一些部件就是由钢铁制成的,而用久了的自行车表面会有一层红色的锈迹。
从钢铁到崭新的自行车再到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钢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点呢?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探究实验实验及装置变化前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液态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2胆矾研碎块状的胆矾蓝色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粉末状的胆矾无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立即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颗粒状石灰石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课堂讨论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实验1、2)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实验3、4) 现象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发生改变,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在变化过程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发生 实例水结成冰、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碘升华等铁生锈、物质的燃烧、烧制瓷器、冶炼金属、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等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分析,体会化学就在你我身边。
(2)通过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化学的兴趣。
(3)体会、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习重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学习难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准备】《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雪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雪的形成与蜡烛的燃烧这两个变化有何不同?2.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阅读课本P6~P8“实验1-1”的内容,完成课本P7的表格。
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投影:这四个实验的视频。
学生:观察,进一步比较实验现象。
课堂讨论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四、检测反馈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二、课后提升三、家庭作业《名师测控》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巩固知识:记忆《考点必背》中的本课知识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教学重点:1.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归纳 2.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因此本质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颜色改变、发光、发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等是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而产生这些现象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的发生。
光合作用就是比较不剧烈的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汽油挥发B.粉碎矿石C.水变成冰D.木材燃烧答案:D。
3.下列变化,属于了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瓦斯爆炸D.锅炉爆炸答案:D。
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B.空气液化C.光合作用D.海水晒盐答案:C。
解析:因为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发生,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
在A、B、D选项的变化前后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而C选项的光合作用是由于植物将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成了氧气,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1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1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A、酒精挥发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火药爆炸D、气球爆炸E、汽油燃烧F、海水晒盐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H、米饭烧焦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小结:1、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