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化学 专题五 工艺流程 (2)
- 格式:pptx
- 大小:602.62 KB
- 文档页数:9
专题突破五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1化学工艺流程题1.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关注流程图中的出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原料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
2.常考操作术语及目的(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①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或增大转化率。
②灼烧(煅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使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
所需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蒸发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③降温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
操作过程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浓缩:蒸发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洗涤:尽量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或干扰物质。
干燥:除去固体中的水。
3.答题技巧(1)所设问题一般都是孤立的,在解答时不要求流程全看懂后再解答,看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解答后面的问题。
(2)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推断流程图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4)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原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5)循环利用的物质:步骤中某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例1(2020百色中考)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某同学设计流程(如图)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2020中考化学专题题型突破(五)工艺流程题题型解读工艺流程题的特点是给出某个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流程,把书本知识糅合在整个流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查。
题目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有的以设备作框。
最常见的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流程发生变化。
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一般为物质的制备、提纯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1.资源背景(1)海水资源,如海水制盐、氯碱工业、海水提镁等。
(2)制碱与石灰石工业。
(3)空气资源,如合成氨工艺流程。
(4)矿产资源,如冶炼钢铁、制取铜等。
(5)化石燃料,如有机合成工艺。
(6)化工(实验)废液,如提取金属或盐。
2.考查内容(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类型)。
(2)实验操作的名称及要点(过滤、蒸发、结晶等)。
(3)流程中的物质转化与循环。
(4)工艺流程评估及改进。
3.方法点拨(1)步骤:读正文,找信息,明确目的;精读流程,弄懂原理,理解操作;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2)涉及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等有关实验基础知识及操作时,要认真在流程(图)中找到主要物质和混有的杂质,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反应,产物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除去杂质,真正理解每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3)关注“箭头”及方框内的信息: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4)关注“三线”和“核心”,如图T5-1所示:图T5-1题型探究类型1 提纯回收类此类试题以从混合物中运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提纯、回收某种纯净物为主要目的,考查分离、除杂的原理及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最常见的情景是从粗盐中提取精盐和从冶炼工业的废渣中提取某种金属或盐。
解题技巧:解题时主要运用“分离、除杂”的思想,关注除杂的顺序及除去某种杂质时所加试剂的“量”(一般是过量),且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1 、实验室有一份氯化钠和氯化钡混合物样品。
《化学工艺流程图》专题化学工艺流程图是中考化学常见的题型。
横向看,从笔者收集到的2014年全国各地125份中考试题中发现,其中48份试题中,出现了化学工艺流程类的试题。
纵向看,发现许多省市的中考化学试题,连续多年都有化学工艺流程类的试题。
可见化学工艺流程图类试题,得到众多命题老师的睛眯。
中考化学备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化学元素工艺流程图”类练习的训练,成为不可缺少的专题。
从学生的“学习困难”调查中发现,学生解答中考化学题时,遇到困难较大的题型有以下几类,从最难到较难的顺序依次是:实验探究类,框图推断类,工艺流程类,提纯除杂类……,对中等学生来说,工艺流程类的解答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与失学”的结果。
化学工艺类题型的教学研究,是初中化学教师备考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对“化学工艺流程图类”试题作一个粗浅的交流。
第一部分 《化学工艺流程图》命题的基础素材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工具是“课标”、“课本”和“考纲”。
流程图的命题素材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中课本中的素材课本中的“原文”。
如“食盐”这种物质,从“绪言”到“生活中的化学”,课本中多次提及“食盐”这种物质。
对学生来说,“食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生活中天天食用,陌生的是,从组成到结构,从性质到变化,涵盖了太多的化学内容。
课本中的“原文”素材有:1.食盐工业。
与食盐相关的化工业,既普通又宽广,给命题方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常有:(1)从海水中提取简单的提取食盐;(2)以食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
2. 金属冶炼。
试题中会取一个浓缩的简化版的金属冶炼流程。
常用的课本素材有:(1)以孔雀石为主原料火法炼铜;(2)以磺铁矿石为主原料冶炼钢铁。
二.高中课本中的素材利用高中课本与初中课本衔接的内容,或是能用初中化学知识能理解的高中化学知识,设计成化学工艺流程图。
这类试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块全新的内容,着重测试学生初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高中知识点的素材有1.从海水或矿物为原料,提冶金属镁和铝等金属。
中考化学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基础的工业流程,例如制盐、制氧气、制硫酸、制碳酸氢钠等。
下面以制碳酸氢钠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其工业流程:
1. 溶解纯碱:将纯碱按一定比例加入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2. 加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管道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入溶解后的纯碱水中,反应生成碳酸纳和水。
3. 进行分离:利用过滤器或离心机将碳酸纳沉淀物与水分离开来。
4. 加入硝酸钠:将硝酸钠按一定比例加入沉淀物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硝酸纳。
5. 分离和干燥:利用过滤器或离心机将碳酸氢钠沉淀物与水分离开来,然后将碳酸氢钠沉淀物晾干即可得到成品。
以上就是制碳酸氢钠的基本工业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各种控制和调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工艺流程初中化学
工艺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工作步骤和操作程序。
在化学生产中,工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量。
化学生产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料准备:化学生产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可能来自于天然资源,也可能是化学合成的产物。
在准备原材料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2.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是化学生产的核心步骤。
在反应过程中,原材料经过化学变化,产生所需的产物。
反应过程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物配比等。
3. 分离纯化:反应产物往往与其他物质混合在一起,需要进行分离纯化。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物理方法,如蒸馏、萃取、结晶等。
4. 检测分析: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产物的组成和纯度。
5. 包装储存:最后,产物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防潮、防晒、防火等问题。
化学生产的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率和环保等因素。
- 1 -。
2024年中考化学工艺流程图专项复习1.氯化钙应用广泛,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为原料生产CaCl2,的流程如下:(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滤液1中的溶质有HCl、FeCl3、MgSO4和(3)写出滤液1中加入BaCl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滤液2中加入Ca(OH)2可以除去HCl、MgCl2和(5)滤液3呈碱性,为使溶液pH降低,可加入适量的2.粗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操作如图所示:(1)步骤①③⑥⑧操作中均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3)步骤②中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实验操作流程如下:(1)操作②中,选择除杂试剂时,不能用KOH代替NaOH的理由是什么?(2)过滤后得到的沉淀的成分有哪些?(3)操作④方框内加入的试剂和目的是什么?4.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ZnSO4和Fe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请回答:(1)步骤①的操作是,步骤③使用的方法是.(2)固体A的成分是,固体B的成分是.(3)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
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1)本流程中“浓缩”、“结晶”属于变化。
(2)滤液2中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填化学式)。
(3)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氯化钡晶体产量的有选填序号)。
①将毒重石进行粉碎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③将滤液2通入到滤液1中6.金属(Ti)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易于加工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的金属”。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最简单三个步骤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准备材料。
在进行化学工艺实验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所需材料齐全。
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
实验一:制备氧化铜
1.将氢氧化铜加热至100°C,转化成氧化铜。
2.将氧化铜置于干燥器中除去水分。
3.用试管将氧化铜转移至燃烧室中,加热至高温,观察生成的铜氧化合物。
实验二:制备氯化亚铁
1.将亚铁粉末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2.通过结晶提纯氯化亚铁。
3.用滴定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氯化亚铁溶液中,观察生成的沉淀。
实验三:制备硫酸铁(II)
1.将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II)。
2.用滴定管滴加硫酸铁(II)溶液至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生成的沉淀。
3.加热硫酸铁(II)溶液直至结晶生成硫酸铁(II)固体。
实验四:制备硫酸铜
1.将铜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2.通过滤纸过滤固体硫酸铜,并用冰水冷却。
3.将硫酸铜溶液置于蒸馏器中蒸馏,收集纯净的硫酸铜固体。
实验五:制备氯化铜
1.将铜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
2.通过爆破实验去除余留的氯气,提纯氯化铜。
3.用干燥管将氯化铜气体冷却、凝华,生成氯化铜颗粒。
以上是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的部分内容,每一个实验都需要严格操作,注意安全第一,实验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化学试剂,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祝实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