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42[1]
- 格式:doc
- 大小:282.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13.1 从闪电谈起一、教学目的: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2.培养逻辑思维水平,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理是否带电。
4.电荷量的定义及单位,中和定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两种电荷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3、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
4、摩擦起电的实质。
三、教具准备:橡胶棒、玻璃棒、绸子、皮毛、纸屑、验电器。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二).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用绸子毛皮在玻璃棒、橡胶棒上摩擦几下,然后反棒靠近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
现象: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起电。
(三).新课教学。
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解释相关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实验现象:玻璃棒(绸子)靠近玻璃棒(绸子)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橡胶棒(皮毛)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玻璃棒(绸子)会吸引。
分析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存有两种电荷,并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结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
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判断带电体的电性(作解释)。
说明:因为南方天气较潮湿,所以实验前必须把器材烘干,可能电吹风即时吹即时做才能见到效果,否则摩擦起电将做不了。
4.摩擦起电的原因: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
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
)丝绸带什么电?(负电。
)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5.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仅仅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学习目标: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2,知道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状态,了解电源短路的危害;3,知道常用电路器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画出简单的电路图预习反馈:1,基本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连接电路时可能会出现哪几种状态的电路?2,什么叫电路图?请任意画三个电路图分别表示通路,断路,短路?新课探究:一、用电器有什么用?观察白炽灯,当打开白炽灯工作时你的感受是,由此可知白炽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能和能。
打开电风扇,观察电风扇在,获得了能,因此电风扇在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然后再观察一下电熨斗的工作情况,说一说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强调]:用电器:使用进行工作的装置. 将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二、认识电源电源是的装置.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 常见的电源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干电池和蓄电池都属于直流电源,有正负两极,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供电时,电流总是由电源的极通过用电器流向极.三、认识简单的电路(1)手电筒的内部组件如何组装?手电筒是我们家中最简单的家用电器,请同学们把桌上的手电筒拆开观察它的内部连接情况,然后再把它装上,拨动开关,看看什么时候亮?什么时候不亮?(2)怎样使一个小灯炮亮起来?我们能不能自己利用桌上的器材使这个小灯炮亮起来呢?1 电路:用把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2连接电路可能会出现的三种情况:1)通路:2)断路:3)短路:[强调]:短路的危害:3 连接电路时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2)连接顺序一般从正极开始,顺着电流流向,依次连接. 绝对不允许路四、掌握电路图表示的图.例1、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和组成的。
例2例3巩固提高:(练一练,看看掌握的牢不牢)1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_______叫电路,其中电源的作用是______,用电器是利用____ __来工作的设备,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它是_______通道,开关的作用是控制______2电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的______极流出,经过______流回到______极,接通的电路叫做_______路,电路断开时,电路中______电流,此时电路叫做_______3.画出下列元件的电路符号:① 电灯 ② 电铃 ③ 电流表 ④ 交叉相连的导线⑤ 开关 ⑥ 电池 ⑦ 电动机 ⑧ 交叉不相连的导线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关合上的电路一定是通路B 导线内部断裂时会发生短路C 电路发生开路时电流很大会造成事故D 电路中连接导线松脱会产生开路5、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小灯炮L 1、L 2都能发光的是( )6、如图4所示,开关S 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L 1发光、L 2不发光B 、L 1被烧坏 C 、L 2被烧坏 D 、电池被烧坏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物理含义是:()A .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B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C .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D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8.绝不允许用电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是因为( )A .有触电的危险B .电路中没有电流C .电流太小会损坏电源D .电流太大会损坏电源9.如右图,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接两个金属夹A和B ,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塑料尺、铅笔芯、橡皮,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 .硬币和橡皮B .硬币和铅笔芯C .橡皮和塑料尺D .铅笔芯和塑料尺10.在图2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S 闭合后,能使小灯泡L1和L2都正常发光的图是 ( )11.找一只手电筒来看一看它的构造,了解电池、灯泡、开关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一般手电筒的外壳是用金属制作的,它起了什么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用什么办法来连接电池和灯泡?试着画出图4中手电筒的电路图.B .C .D .。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复习提纲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符号:Q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①摩擦起电 Q =I ×t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 会进行电流单位的换算。 (3)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及符号,能正确的将电流表接入电路。 (4) 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并能正确的读数。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电流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通过对单位换算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法 (3) 通过对电流表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及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电流概念的理解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熟练的将电流表接入电路并进行读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在家庭电路中,电流通过不同规格的灯泡,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弱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什么来描述电流的强弱?
二、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它用字母______表示,单位名称是_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__。电流还有两个小单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换算关系是1A=______mA;1mA=______uA。 2、________________叫电荷量,用符号_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符号为_______。 3.电流表是用来测量_________的仪器,其在电路中的符号为 ,当使用0.6A的量程时,其分度值 是 ,当使3A的量程时其分度值是 。 4.电流表的使用说明:(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_________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______联;(2)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其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接线柱流出;(3)注意观察电流表的量程,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__;(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______________上。 图13-4-1
三、合作共建 知识点一:电流的概念及单位 问题一:水管中的水沿一定的方向流动,形成水流,我们如何判断水流的大小? 引导学生分析,可以用一定时间内通过水管横截面的水的多少来判断 问题二:电流的形成与水流类似,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你能用上述方法来比较电流的强弱吗? (1) 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多少来判断电流的强弱 (2) 让学生回顾“比值定义法”,让学生利用此方法给电流下准确的定义 小结: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 练习: 1.电流是表示 的物理量,其符号是 ,单位是 。 2.电流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还有哪些是用这种方法定义的呢? 3.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是表示电流快慢的物理量 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D.电流的符号是“I”,单位可以用毫安,也可以用微安
问题三:电流的物理符号是什么?其国际单位是什么,它有哪能些常用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 让学生自主学习,熟记电流符号及单位,复习物理单位之间的进制关系,并加以练习。 小结:电流的物理符号是I,其国际单位是安(A),常用单位有mA和uA,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A=103mA, 1mA=103uA.
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1.5A= mA = uA (2)300mA= A= uA 2.下表是部分用电器的电流值,电器1、电器2、电器3可能是台灯、计算器或电饭煲.则台灯应该是电器 ,计算器应该是电器 ,电饭煲应该是电器 。
知识点二:电流表的使用 教师向学生出示电流表,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电流表表盘上的A表示什么?说明电流表是测量什么的仪器?
问题二:电流表上为什么有三个接线柱?表盘上出现两行示数与接线柱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三:我们使用电流表时应如何将其接入被测电路? 出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师加以总结,让学生完成下列练习题 练习: 1.电流表读取数据的正确顺序是:先确认使用的________,然后明确该量程应对应__________,再根据指针在__________上所指示的位置读数。图13-4-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_______A。 2.某学生使用电流表时,根据电路中的待测电流,应选用0~0.6A的量程,但误
电器1 电器2 电器3 100μA 0.2A 3A 图2 图13-4-2
将“-”和“3”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样做的结果是( ) A.指针摆动角度大 B.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更准确 C.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表 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精确 四、知能应用 1.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当该同学将开关闭合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是( ) A.电流表接线时连接不牢固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太大 D.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2.13-4-3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将发生的现象是( ) A.灯可能被烧坏 B.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C.灯和电流表都可能被烧坏 D.不发生任何事故
五、诊断评价 1.在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之前,估计所测的电流约为0.5A,所用的电流表有“—”、“0.6A”、“3A”三个接线柱,测量时应把 _和 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样测得的结果较为准确. 2.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小的是( ) A.家用空调器的电流 B.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流 C.教室用照明日光灯的电流 D.实验中所用小灯泡的电流 3.在图13-4-2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电流表只测L2电流的是( )
4.关于电流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上有三个接线柱,测量电流时,连接哪两个都能测出电流 B.电流表上有正、负极 C.使用电流表时,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D.使用电流表时,不论什么情况下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都能准确测出电流 5.根据电路图13-4-3,请用笔画线把图13-4-4中的实物连成电路;
图13-4-3 六、拓展迁移 1.小明在物理实验室发现一个如图13-4-5所示的盒子,面板上有四个接线柱、一个灯泡和一个开关。他发现,闭合开关时灯泡能够发光,断开开关时灯泡就熄灭。老师告诉他B、C间有个电源,另外,电路中还有一个电阻。他非常想了解盒子内部的电路,于是找来了一个电流表和两根导线做了以下探究: ①断开开关,将电流表的a端固定到A接线柱上; ②将电流表的b端接到B接线柱上,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③将电流表的b端接到C接线柱上,发现灯泡较亮,电流表有示数; ④将电流表的b端接到D接线柱上,发现灯泡较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请你根据小明的探究过程及现象帮他把盒内电路的电路图补充完整。
A D B
C
a
b
A
D C B
图13-4-5
图8 图9
图13-4-3 图13-4-4 图13-4-1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1课时)导学学案 【我会自学】
1.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它用字母______表示,单位名称是_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__。电流还有两个小单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换算关系是1A=______mA;1mA=______uA。 2.________________叫电荷量,用符号_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符号为_______。 3.电流表是用来测量_________的仪器,其在电路中的符号为 ,当使用0.6A的量程时,其分度值 是 ,当使3A的量程时其分度值是 。 4.电流表的使用说明:(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_________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______联;(2)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其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接线柱流出;(3)注意观察电流表的量程,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__;(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______________上。 【我能参加】 1.(知识点一)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1.5A= mA = uA (2)300mA= A= uA 2.(知识点一)下表是部分用电器的电流值,电器1、电器2、电器3可能是台灯、计算器或电饭煲.则台灯应该是电器 ,计算器应该是电器 ,电饭煲应该是电器 。
3.(知识点二)电流表读取数据的正确顺序是:先确认使用的________,然后明确该量程应对应__________,再根据指针在__________上所指示的位置读数。图13-4-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_______A。 4.(知识点二)某学生使用电流表时,根据电路中的待测电流,应选用0~0.6A的量程,但误将“-”和“3”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样做的结果是( ) A.指针摆动角度大 B.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更准确 C.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表 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精确
【我能解决】 1.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当该同学将开关闭合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是( ) A.电流表接线时连接不牢固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太大 D.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2.13-4-3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将发生的现象是( )
电器1 电器2 电器3 100μA 0.2A 3A
图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