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油样分析技术共3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39
(完整)油液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油液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油液分析的全部内容。
油液分析技术油夜分析技术又称为设备磨损工况监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设备维护技术,它利用油液所携带的设备工况信息来对设备的当前工作状况以及未来工作状况作出判断,从而为设备的正确维护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达到预防性维修的目的。
油液在设备中的各个运动部位循环流动时,设备的运行信息会在油液中留下痕迹,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油液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2、油液中设备磨损颗粒的分布3、油液中外侵物质的构成以及分布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以下简称油液监测)是设备开展润滑管理、设备状态维修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提高设备可靠性、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油液监测技术就是通过对设备在用润滑油的理化性能指标、磨损金属和污染杂质颗粒的定期跟踪监测,及时了解掌握设备的润滑和磨损状态信息,诊断设备磨损故障的类型、部位和原因,为设备维修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企业进行设备的状态维修和润滑管理,从而预防设备重大事故发生的发生,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油液分析技术,就是抽取在用油油样并测定其劣化变质程度及油液中磨损磨粒的特性,来分析判断机械零部件的磨损过程,部位,磨损机理,失效类型及磨损程度等,得到机械零部件运转的信息.磨损磨粒的特性主要指磨粒的含量,尺寸,成分,形态,表面形貌及粒度分布等。
油样分析技术通常包括油液理化性能分析技术,铁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颗粒技术技术,磁塞技术等.对设备故障所作的统计资料表明:设备的失效80%是因为润滑故障导致异常磨损所引起;柴油机中大约70%是因为油品污染引起,而其中50%是磨损造成的;滚动轴承中大约40%的失效与损坏是由于润滑不当而导致;齿轮中大约51%的故障与润滑不良和异常磨损有关;液压系统中大约70%的故障来自于液压介质被污染,污染度等级过高所致;摩擦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1/3—2/3;油液分析技术的步骤:1.收集设备原始资料、考察设备现场2.制定监测计划和取样规范3.按规范取样4。
第四章油藏(区块)动态管理一般说来,一个埋藏较深,不具有活跃的天然能量补充的封闭油藏,在投入开发以前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但通过钻井打开采油以后,油藏内的流体就由原始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
而由于油藏构造,油层在平面、纵向上发育的非均质性,以及油藏岩性、流体物性和不同开发井网条件下注采关系的影响,使得其运动规律极为复杂。
通过油藏动态地质管理,研究、掌握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流体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不断加深对油藏本身的认识,预测其开发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调整措施,实现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油藏(区块)动态管理,实际上是以系统工程方法为研究手段的石油工程类管理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人们深刻地认识油藏,有效合理地开发石油资源提供管理决策。
因此,它的工作对象是处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油藏或隶属于某个油藏的开发区、开发层系以至于任意一个开发单元。
研究内容主要是:油藏(区块)内部的油、气储量变化;油、气、水运动规律及分布;压力分布及压力系统变化;生产能力及开发动态趋势变化等。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种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和开发效果的影响,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编制油藏(区块)近期综合调整方案、各类矿场试验方案以及较长远的阶段开发规划方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第一节油藏(区块)动态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油藏(区块)动态分析做为油藏管理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以运筹学、控制论为主要手段的系统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以个人习惯、个人经验及手工统计、计算、绘图等为主的工作模式,逐渐发展到一门以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强调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的管理科学,因此其工作内容的扩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
但任何前沿理论、前沿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丰富的生产实践。
正是从大量的油藏开发现场实践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的油藏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为油藏地质、油藏工程、油藏管理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是诸多石油工程类相关学科赖以创新、发展的基础。
上海宝冶建设检修工程分公司湘钢检修大队运行车间点检组姓名:周运运时间:2009-6-11减速机油样点检摘要:点检减速机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从声音也可以从振动来分析,但在这里我想从油中来点检出减速机的运行状态。
因为每拆一次减速机,检查需要很长时间,在生厂上是不允许得,再装上时总会对减速机有一点损害。
在设备不停机,不解体的情况下抽出油样,通过对油中磨损微粒的分析,就可以判断设备的磨损部位,磨损程度及磨损状态,从而预报可能发生的故障,提早做出修理的计划。
关键词:油样、磨损微粒、微粒形状。
油样分析可分为取样,检测,诊断,预测和处理五个步骤进行。
从润滑油中取样,必须采能反映当前机械中各零件运行状态的油样,取油样应具有代表性:检测是指对油样进行,测定油样中磨损微粒的数量,粒度分布,化学成分,初步判断设备是正常磨损或异常磨损;诊断是确定异常磨损状态的零件及磨损类型:预测就是预估异常磨损零件的剩余寿命及今后的磨损趋势;处理就是根据以上结果,确定维修方式和维修时间。
取样是很重要的一步应该注意:1取样的工具用以下工具提取油样:抽样泵,抽油辅助件,油样瓶,抽油管。
2取样方法从放油塞取油,一定要在减速机热状态下取出,减速机至少要运行15—20分钟,大约在停车的15分钟内抽取油样,这是比较合适得,取时也要注意一定要先让油流出以清洗管口,后才收集油样。
减速机是齿轮传动设备,在这样的系统中容易有较多的沉积物。
一份具有较多沉积物油样分析报告,将是告诉我们是不准的报表。
所有取样很重要。
3取样周期定期取样能够得出磨损速率及污染速率的原始曲线。
因此有一的必要按一定时间间隔抽取油样作为这些数据的基础。
这样才能对油液的情况有更加深的了解。
(1)新减速机在1000小时的工作中,应每隔250小时就取一次油样。
(2)1000小时后每隔500小时取一次油样。
(3)大修后,其取样的时间在100—250小时之间。
(4)当出现异常读数时,应该缩短取样的时间间隔。
机械故障诊断的油样分析技术引言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经常发生各种故障,这些故障一旦发生,会给生产线的正常运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机械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油样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领域。
本文将介绍机械故障诊断的油样分析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及优缺点。
1. 油样分析技术的原理油样分析技术是通过对设备工作润滑油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分析,来评估设备的状态和工作环境。
通过分析油样的成分、污染物和磨损颗粒等指标,可以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提供机械故障诊断的依据。
主要的油样分析技术包括:1.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通过对油样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来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
常用的元素分析技术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能谱分析法等。
通过对油样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设备的磨损状况,提前发现异常情况。
1.2 特征分析特征分析是通过对油样中特定成分的检测和分析,来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
比如,通过对油样中水分和气体的检测,可以了解设备的密封性能和工作环境;通过对油样中酸值和碱值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腐蚀状况。
1.3 磨损颗粒分析磨损颗粒分析是通过对油样中磨粒的检测和分析,来评估设备的磨损状况。
常用的磨损颗粒分析技术包括光学显微镜法、红外光谱法和电子显微镜法等。
通过分析磨损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成分,可以了解设备的磨损情况和磨损方式,从而判断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
2. 油样分析技术的应用油样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中,包括发动机、润滑系统、液压系统等。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2.1 发动机故障诊断发动机是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故障点之一。
通过对发动机润滑油进行油样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发动机磨损、油品老化等问题。
例如,通过分析油样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判断发动机的磨损情况;通过分析酸值和碱值等指标,可以了解发动机是否存在腐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