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 格式:ppt
- 大小:874.00 KB
- 文档页数:33
七年级作文一单元叙事要完整训练目标:1、叙事完整。
2、叙事条理。
写作导航一、导入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二、写作金手指㈠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交代清楚,有条理,繁简适宜,详略得当。
所谓“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明白,包括事情的缘起、经过、高潮和结局;所谓“条理”,指叙事要清晰明白,怎样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如何结构叙事的材料等等;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
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㈡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1、运用顺叙。
记叙性散文叙事较完整所述的事件要求情节完整而且追求曲折变化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里,雨后的空气里还留有淡淡的湿润味道。
我坐在桌前,手捧着笔,思绪却在不停地飘散着。
突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我不由得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接了起来。
“你好,我是xxx(姓名),请问你是YYYY(我的名字)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急促的声音。
“是我啊,你有什么事情吗?”我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是你旧同事的朋友,他在外地出差遇到麻烦了,需要一些帮助。
”
我不由得震惊了,我曾经在一家公司工作过,离开后一直没有联系,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联系方式。
我立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询问对方遇到了什么问题,原来他在外地出差时遇到了假冒的导游,被骗了一大笔钱,现在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也被掉包了,急需资金支持。
我一下子陷入了纠结,这个人我并不熟悉,而且怎么能证明他说的是真的呢?但是我又不忍心置之不理,于是来回思考着,最终决定出一份微薄的帮助,同时也提醒对方尽快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嘱咐他保重。
故事就在这里暂时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件事情扰乱了我的思维,虽然最终我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但仍然脑海中思索片刻,这样的经历让我再次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社会中,要懂得保护自己,也要关注周围的人,珍惜友情。
写法指导为了写好和某位神话或童话人物过一天的习作,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叙事完整如果能够和某一位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过上一天,相信你肯定不会待在家中睡大觉,你们一定会去一些特别的地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写作时,可以按照你们所去地点的先后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才能把故事叙述得清楚、完整。
语段示例进入洞府,孙悟空拿出奇珍异果招待我。
我的心思可不在吃上,我请求孙悟空带我到处转转。
孙悟空哈哈大笑,他拉起我,一飞冲天,腾云驾雾的感觉太棒了!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天宫。
天宫琼楼玉宇,金碧辉煌,仙雾缭绕,真是美极了!在门口,我还看见了传说中的四大天王呢。
2.想象合理故事情节离不开想象,但是想象不能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我们所选择的人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尽管本领高强,但是他依然保留着猴子的特点,如爱吃桃子,爱爬树,经常抓耳挠腮,走路一蹦一跳……这些猴子的属性,让孙悟空这一形象显得自然合理,故事也更加精彩纷呈。
语段示例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聚在院子里休息,周围安静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原来这是一个养老院。
我和马良把笔一挥,给老人们画了一座美丽的花园,一条防滑又平坦的石头小路。
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老人们在小路上悠闲、自在地散步。
我和马良开心地笑了。
3.生动形象只有生动形象的故事才有吸引人的力量。
把故事写生动形象的方法有很多。
我们可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详细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
还可以加入“意外”情节,让故事充满波折感。
语段示例一轮圆月挂在蓝蓝的夜空。
我躺在床上,读着《嫦娥奔月》的故事,不知不觉入了迷。
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书中破开了一道小口子,嫦娥从那道小口子中间走了出来。
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披在她的肩上,更显仙气十足。
她的头上插着两朵清香的桂花,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写法小结写和某位神话或童话人物过一天的作文,要交代清楚你们在一天内做的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进行合理想象,把故事写得真实可信,同时还要用描写把故事写得生动形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做一个有故事、会讲故事的人——叙事艺术之结构价值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顾振彪先生《关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中指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是分作两个系统编排的。
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个系统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
”重视“读写结合”是这套教材的重要系统,也是世界母语教学的普遍做法。
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和转化,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
1.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4.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5.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在整个教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写作训练承上启下的重要关节。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经典文章,是学生习作的经典范式。
尤其《爸爸的花儿落了》不仅是经典范文,虽然隔着时空,却贴近中学生的视角与生活,该文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主线(明线),以夹竹桃花为副线(暗线),双线穿插,父爱与花香交映,插叙、伏笔运用出神入化,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加强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促进写作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的指导,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是初中生记叙文从讲清楚记叙六要素为重心,向精心设计、创意构思、艺术加工等过度的关节,是突破以读悟写,以写促读,二维螺旋提升的重要关隘,也为初二、初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奠定关键性的基础。
叙事要完整写作导航(一)参考题目1.童年的一件趣事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3.根据下边的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体育课时,王勇同学没做准备活动就“跳山羊”,结果把脚给崴了。
4.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二)例题简析1.童年,是五彩缤纷、充满趣味的。
回忆童年,写一件趣事,对大家来说,应该是很容易的,也应该是情不自禁的。
在“童年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中,“童年”是叙事的大前提,是叙事遵循的范围;而“一件”则是同学们应该注意的细节,文章只能写一件趣事,不能情不自禁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应该有所选择,有所舍弃,符合要求的趣事只能写一件。
当然,还应该全面构思、精心选材,把这件趣事叙述完整。
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这个题目明确而又直接,文章是标准的叙事记叙文,其中,“上中学后”规定了事件的大范围,从时间和地点方面有一定限制和明示;“一件事”就不是两件事或者多件事,事情应该是“你”遇到的,要叙述完整,有真情实感。
3.材料所给的情况是“体育课时”“王勇”“没做准备活动”“跳山羊”“把脚崴了”,要求按照材料提出的情况,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按照这些“前因”和故事的开端,同学们可以展开思路,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补写、续写下去,使这个事件合情合理地叙述完整。
4.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第一次”,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认为,这篇作文是以记事为主的,那么就应该把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写作指导写作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
叙述是文章写作中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述说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学会记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复习和样本分析,掌握完整清晰地描述事件的方法。
2.通过写作实践、交流和总结,掌握生动具体的描述事件的方法,把故事写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生动具体描述事件的方法,把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叙事要完整》教学反思学会记叙事情是中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之一。
记事作文是通过记叙一件或几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歌颂一种精神,或表达作者本人的一种思想情感。
一、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写什么,记什么事。
学习、生活中的事就像树上的叶子、河中的流沙、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每天都要发生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用心去观察,总觉得平淡,没意义,不是写作文的好材料。
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其实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二、练说真话,练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
在写“难忘的一件事”,我从“为什么难忘”入手,引导学生回忆童年之事,从校内到校外。
说说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受教训的、后悔的、令人伤心的、令人高兴的、令人气愤的、打击最大的”一件事。
这样可使一个平常题目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学生惊叹题意的广泛,在生活、回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真事来写,这就可免去无米下锅之苦和抄袭杜撰之弊。
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
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他们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真话,再让学生动笔就不会空话、客套话一大堆了。
通过学生们发自内心的交流,基本上对自己想要写什么有了初步的概念,而且这种想写的需求是学生们主动产生的,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积极性不可比拟。
四、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第7讲叙事完整,“增肥”助阵作者:李永红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5年第05期教材原题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5页写作《叙事要完整》“写作实践”第三题: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素,要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
2.重点的情节要写得详细些,如当时的情境、事情的过程、人们的反应等;还要适当描写当事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甚至心理等。
3.注意开头、结尾要与所拟的标题和叙述的重点相照应。
叙事能力训练,是作文的训练核心。
六要素是叙事的基础,六要素中的“经过”是叙事的关键。
而“经过”的清楚完整,需要着力处理好“线索”“顺序”“详略”和“描写”等因素。
考虑到40分钟作文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的重点主要放在“经过”和“顺序”的训练上。
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常常采用“记叙要素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写作微博时,我们也常常采用“记叙要素法”进行日常生活的精要实录。
受此启发,我们不妨从最简单处出发,先“写一句话”,再扩写关键处“经过”,拟写“顺序”提纲来“增肥”,最终达成“记叙完整”的学习目标,为写出完整文章奠定基础。
课堂在线请你欣赏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第一次去三味书屋入学第一天,我到三味书屋,和同学们一起对着三味书屋的牌匾和伏在古树下的梅花鹿行礼。
(鲁迅)第一次寄钱闯练我在爸爸“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的鼓励下,到东交民巷的银行将钱寄给了在日本横滨读书的陈叔叔。
(英子)第一次见柚子早晨路过人家围墙,一棵柚子树上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枝头的景象,让我这个生长在都市的俗子霎时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小学习作叙事类作品的写作要求
小学叙事类作品是指以叙述故事为主线的作文类型,要求学生能够通
过生动的语言描写,恰当的结构布局,清晰的事件发展和人物形象刻画,
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达出来。
下面是小学叙事类作文的写作要求:
1.选择合适的主题:主题应该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或者周围的事物相关。
可以选择在学校、家庭、朋友之间发生的有趣事件、描写一个人物或者讲
述一个故事。
2.明确事件的发展顺序:故事情节应该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包括事情
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可以采用“先…然后…最后…”的表达方式。
3.恰当运用描写语言:在叙事中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让
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情景的变化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可以运用形容词、
动词、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4.力求逻辑清晰:叙事要有头有尾,要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和结局。
在
每个事件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在结尾处可以进行
适当的总结或者反思。
5.注意人物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方
面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对人物有真实的感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6.语言简练流畅: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练和流畅,避免冗
长的叙述和重复的描述。
7.注意篇幅控制:1200字以上是指最低字数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适当增减篇幅。
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8.积累素材:平时要多观察、多阅读,积累一些生活中的素材,包括有趣的故事、人物、事件等,以备写作时使用。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写事件要抓重点。
2.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3.引导学生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4.梳理结构和思路,学拟提纲。
1.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
2.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3.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4.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知识点01 把握记事原则。
【即学即练1】(一)写作中,如何梳理写作思路?参考示例:其一:记事作文,从思想出发,想清“我要写什么事情”。
先确定“写哪件事”,搜索可用的素材,罗列一个清单,然后筛选,确定最恰当的选材。
其二:厘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用列提纲、画表格的方法示例基本情节。
其三:注意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怎样安排详略。
“经过部分”一般详写。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安排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2) 情节怎样前后连贯?(3)重要的情节怎么描写?(4)次要人物怎样刻画?其四:设置好“故事的波折”。
可以是事件本身跌宕起伏,也可以在叙述手法上做一些创新,如倒叙、插叙、设置悬念等,增强文章的起伏感。
目标导航(1)运用顺叙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但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运用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