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叙事要完整(终极版)
- 格式:ppt
- 大小:541.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柯元凯,男,浙江省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副校长,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刊《鹅浦》创始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指导老师,中学高级教师。
一文字排序
三种排序:⑦⑥②①④③⑤
⑦⑥①②④③⑤
①⑦⑥②④③⑤
叙事要条理清晰,就应先把握故事的梗概,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确定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最后安排情节的详略,选择怎样的叙述顺序。
课后实践练习一提供的材料信息即故事的梗概,讲的是关于发生在家庭中的一件趣事:父母因“我”考试临近却想与同学周末一起出去玩而产生意见不合,彼此闹别扭,后来在“我”机智的调解下重归于好。
故事富有生活情趣,表现了美好的亲情和当代中学生理解关爱父母。
人教版七下必考叙事作文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登山的经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去攀登附近的一座山峰。
这座山虽说不是特别高,但对于我这个平时不太爱运动的人来说,也算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兴奋。
刚到山脚下,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山峰高耸入云,绿树成荫,山间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淌。
“哇,这山可真美啊!”我忍不住感叹道。
一开始,山路还算平坦,我走得轻松自在,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哼着小曲儿。
爸爸妈妈在前面走着,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提醒我注意脚下。
随着我们逐渐深入山中,山路变得越来越陡峭,我的脚步也开始沉重起来。
“哎呀,这路怎么这么难走啊!”我忍不住抱怨道。
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滴落,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爸爸看到我这副模样,笑着说:“闺女,加油啊!这才刚开始呢,可别轻易放弃。
”妈妈也在旁边鼓励我:“对呀,咱们慢慢走,一步一步来。
”听了他们的话,我咬咬牙,继续往上爬。
爬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比较狭窄的路段,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我小心翼翼地贴着山壁,心里紧张得要命,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
“别怕,宝贝,眼睛看着前面,慢慢走。
”妈妈在后面给我打气。
好不容易通过了那段险路,我刚想松一口气,却发现前面有一段长长的台阶。
“我的天呐,这得走到什么时候啊!”我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台阶,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这时,爸爸说:“来,我拉着你,咱们一起走。
”他伸出了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爸爸的手能给我无尽的勇气。
我们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每走一步都觉得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就在我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突然听到爸爸喊道:“快看,我们快到山顶啦!”我抬起头,只见山顶就在眼前,那一瞬间,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高楼大厦变得像积木一样渺小,山风拂过脸庞,带来阵阵清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叙事要完整学习目标1. 理解叙事文章需交代清楚的几个记叙要素。
2. 学会围绕中心清楚完整地写好一件事的方法。
技巧点拨1.要交代清楚几个记叙的要素。
一件事情,应该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要交代清楚,缺一不可,如果这六个方面交代得不清楚,记叙得不全面、不完整,那么这篇记叙文很有可能无法反映出事情的基本面貌,就不能给读者一个清楚、完整的印象。
六要素的交代要灵活,避免文章的呆板和平庸。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的六个要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和个性特征的情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详细刻画。
3.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有了脉络,文章就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感情、人物的某种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还可以是某个悬念,某一矛盾冲突等等。
线索,常常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一篇文章有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能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
4.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
作为叙事类的记叙文,常用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是指按事情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的一种方法。
它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如果在文章中只写一件事,同学们可以按事情的来龙去脉来记叙,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要记叙几件事情,一般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依次记叙。
倒叙,即把后发生的情节提前叙述,然后再叙述发生在前面的情节。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写作·叙事要完整1在阅读中读出叙事诸要素,理清叙事线索。
2.观察出事件的全过程,并对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
3.在阅读中初步体会事件的意义。
●重点:在阅读中读出叙事诸要素,理清叙事线索,初步体会事件的意义。
1.请你说说叙事的六个“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要想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的先后、场景的变化、情感的发展等。
(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这些情节是不是按照适当的顺序安排的。
(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作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3.以《王几何》一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的。
(1)线索:第一节几何课。
(2)顺序:按时间顺序来写,如王老师出场、反手画图形、写名字、说明自己的绰号、请同学上讲台画圆、说明画圆的用意。
(3)详细描写:王老师出场、说明自己的绰号、请同学上讲台画圆。
(4)刻画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
4.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小镇上住着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开了一家伞店,成了伞店老板;小女儿开了一家洗衣店,成了洗衣店的老板。
可是,老太太却天天忧心忡忡地过日子。
逢下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衣店的衣服晾不干;逢晴天,她又担心大女儿伞店的伞卖不出去。
因此,她天天为女儿们的生计担忧,日子过得很不开心。
邻居有个叫“智囊精”的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脑筋转弯快,灵活,特别会开导人。
他得知老人的心事,就来到老人的家里,兴冲冲地对老人说:“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下雨天,您大女儿的店里生意兴隆;大晴天,小女儿的店里顾客盈门,您天天都有好消息啊!”老太太一听,乐了,从此整天笑呵呵的。
(1)这事发生的时间是从前,地点在小镇,人物有老太太、大女儿、小女儿、邻居(或“智囊精”);事情的起因是老太太雨天为小女儿洗衣店的衣服晾不干而担心,晴天为大女儿伞店的伞卖不出去而担心,所以整天忧心忡忡地过日子;经过是邻居劝她下雨天要为大女儿的店里生意兴隆而高兴,大晴天要为小女儿的店里顾客盈门而高兴;结果是她乐了,终日笑呵呵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至六单元作文范文及教师点评16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至六单元作文范文及教师点评共16篇。
以下为第一单元“叙事要完整”的例文:选择——记一次秋游我们还活着!我们还活着!”XXX激动地大喊起来,我们也庆幸刚才在山道的岔路口做出了正确选择。
今天,学校带我们到将军山景区秋游。
班主任一声“解散”,我便和XXX、XXX、XXX、XXX一起走。
大家都是身强体壮的男生,为显摆身体的壮实,便开始了爬山攀岩。
攀到一半,碰见一群人正往下走,说上面啥都没有。
我们便折了回来。
刚好碰到了另外两个女生,她们说想爬山,于是又和她们一起登上山路。
登上了一个台稍事休息,我们决定沿一条没有被完全开发的小道前行。
小道很曲折,周围全都是深绿的植被。
路面若隐若现,如草蛇灰线,很神秘。
起先,路很平坦,大家都有说有笑的。
XXX和XXX有时还装神弄鬼,突然尖叫:“啊!救命啊!”渐渐地,大家都认真起来了。
因为路越来越陡,越来越难走,稍稍不注意,就会滑跤或被树枝刮破手脚。
小路时高时低,时平时陡。
渐渐地,我们感到有些迷茫,不知小路通向何方。
周围静悄悄的,偶尔才能听到几声虫鸣,还有就是我们脚下枯叶发出的沙沙声。
光线越来越幽暗。
不过最让我担心的不是山路陡峭,而是在茂密的草木丛中,万一碰到蛇、蜈蚣、蜘蛛之类的不速之客,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对付。
一阵山风刮过,微微出汗的身子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伴随着沙沙的树叶声,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幕幕惊悚电影中的场景。
艰难地行进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岔路口,XXX和XXX要走左边的路,而XXX和XXX则坚持要走右边。
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左边的路可能越走越远,而右边的路偏向下山的方向,应该可以回去。
经过一番热烈的争论,大家一起选择走右边。
渐渐地,路平坦了起来,光线也有些亮了。
再往前猫着腰走了一段路,偶尔能够听到人声。
我们加快了脚步,甚至小跑起来。
光线越来越亮,人声越来越响。
啊,我们看到老师和同学了!XXX不由得大喊起来:“我们还活着!我们还活着!”犹如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