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7 环境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4
“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以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与治理,是重要考查方向。
考向1 环境问题[模拟诊断]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图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局部地形图,甲、乙两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该地区的脱贫,政府规划建设一条地方性公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为A.①B.②C.③D.④2.据图分析甲县精准脱贫不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合理开发煤炭资源B.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整体移民搬迁3.两县在脱贫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①过度开发导致煤炭资源枯竭②破坏植被,加剧土壤盐碱化③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④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加重命题趋势专题十二××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D3.C【解析】1.题意表明,政府规划建设这条地方性公路是为了该地区的脱贫,因此该地方性公路应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口脱贫。
图中①、②、③方案只是连接了两个县城,沿途几乎没有连接其它聚落,排除A、B、C。
图中④方案中途连接多个聚落,利于该地区脱贫,D符合题意。
故选D。
2.图中显示,甲县境内为煤炭资源分布,合理开发煤炭资源,让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和财政收入,有利于脱贫,排除A。
图中显示,甲县境内多山,平地较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当地脱贫,排除B。
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独特,山区景观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利于当地脱贫,排除C。
整体移民搬迁不太现实,且成本过高,不利于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特色,选项D符合题意。
18环境保护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正是依托富饶的黑土,东北地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尚志市等地出现大规模倒卖黑土事件,甚至在网购平台贩卖黑土。
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
这些被贩卖的黑上一般一两年后就变成了黄土,失去了肥力。
试说明东北黑土地肥力高的主要原因,并列举破坏黑土造成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原因:东北气候冷湿,有机质丰富但分解少,积累多。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
措施:保护植被;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冬季积雪量大,土壤湿润。
夏季降雨量大,利于植被生长。
冻土广布,土壤冷湿条件下,东北平原草场广阔。
草类枯萎,有机质多,但气候冷湿条件,不利于有机质分解,积累多。
形成肥沃的黑土。
环境问题:植被破坏,表土被剥蚀,夏季降水集中情况下,出现严重的黑土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泥沙淤积增多,加剧洪涝灾害等。
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强黑土地的水土保持,保护植被;由材料“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可知,要大力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
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
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
表为部分调查结果。
【答案】关系:随间伐强度增强(大),乔木蓄积量减少,幼苗密度增大。
原因:间伐强度增强,乔木减少,裸地面积越大;幼苗生存空间增大;幼苗获得更多的光热资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关于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根据,复习时,不再寻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公道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全、完善而清楚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到达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门,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行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运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连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行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挑选题常用答题技能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门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2】一、学生基本情形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三地理热点专题复习——山水林田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
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指不同土地、水分条件下森林、农田、湖泊和草原各种生态系统在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下形成的统一体。
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支撑和环境保护,而且这些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二、生态修复的范围对山上与山下、地上与地下、上游与下游、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三、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的具体措施四、生态修复的地位及作用地球上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湖水域、海洋,大多处在不同的退化阶段,因而需要不同的对待和处置。
1.一小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它们大多处在开发较晚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一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原始草原,仍将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对大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实施或将要实施封闭式的保护,设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或各种其他类型的保护地。
2.相当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轻度退化的状态,如有些森林已残缺稀疏,或转变为天然次生林。
对这些生态系统要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培育措施(抚育管理、促进更新等)进行生态保育或生态保护。
3.有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伤或破坏,如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退化。
对这样的生态系统要采取较为强烈的修复措施,包括改造(如低效次生林改造)、改良(如草场改良)等措施,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4.通过各种保护(如禁伐、禁垦、禁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和修复措施,达到生态系统的复原和恢复重建的目的。
(1)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彻底破坏或消失的土地上,需要采取决然的重建或新建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湿地、造林种草,以仿造重建原有的生态系统(如果可溯源的话)或新建适合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新人工生态系统。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环境问题依( )A.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B.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C.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荒漠化D.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荒漠化、酸雨2、由图中①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有( )A.大气污染B.腐蚀建筑物C.皮肤癌高发D.海平面上升四幅漫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各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及危害,对应正确的是( )A.①全球变暖—南极臭氧空洞增大B.②大气污染—沙尘暴频率增加C.③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D.④水体污染—下渗后污染土壤4、多名科学家预测,北极周围大量的冰川将在2030年夏季消失。
为防止该环境问题的发生,公众可采取的行动是( )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使用无磷洗涤用品③节约用水④爱护保护绿地⑤参与光盘行动⑥自备购物袋A.①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⑥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若超过自然资源的供给服务功能,可能会引起( )A.石油资源短缺B.酸雨危害C.臭氧层空洞D.土壤污染6、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损害的自然环境的主要服务功能及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A.调节服务功能——煤炭资源枯竭B.供给服务功能——土壤盐渍化C.调节服务功能——染大气污染D.支撑服务功能——水土流失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
完成下面小题。
7、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始于(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8、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的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9、读图,回答1-2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林木茂密,空气湿度大,寄生、附生植物发达,其已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
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区云雾成因。
据此完成1~3题。
1. 与低海拔热带雨林相比,云雾林A. 植株密度较大B. 林木相对矮小C. 易被开发利用D. 分布面积较广2. 热带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A. 树木茂密,土层深厚B.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C.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D. 云雾缭绕,养分充足3. 推测云雾林成为很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原因A. 气候湿润,位置偏远B. 人为进行开发保护C. 地处山区,风力较弱D. 自然环境独特单一米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冈底斯山脉东端,海拔最高达5 300 m,为雅鲁藏布江的两大支流——尼洋曲和拉萨河的分水岭,多断层发育。
下图为米拉山东、西坡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 影响米拉山东、西坡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地形坡度B.降水C.光照D.土壤肥力5.米拉山植被种类最丰富的地段最可能集中在A.东坡4 800~5 000 m处B.西坡4 800~4 900 m处C.东坡4 600~4 800 m处D.西坡4 600~4 800 m处6. 若在米拉山修建隧道,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岩体垮塌B.冻土广布C.岩性坚硬D.水土流失南迦巴瓦峰自然带语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我国境内绝无仅有,从山能到山顶,可以领略热带到寒带截不同的自然景观,“雨林”和“冰川”在一座山峰中同现,被称为“中国自然带最完整的山峰”。
南迦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海找7782米,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Ω”形转身,造就了这里军见的高峡谷地貌和自然带。
下图示意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 南迦巴瓦峰南坡与北坡均缺少高寒荒漠带,推测南迦巴瓦峰A. 位于雅鲁藏布江拐弯的峡谷之中B. 北坡受季风影响,降水多于南坡C. 南坡云雨反射太阳辐射,气温低D. 南坡与北坡受人类活动影响均小8. “雨林”和“冰川”共同存在于南迦巴瓦峰,其主要原因是南迦巴瓦峰A. 位于北归回线以南,挺拔高耸B. 位于水汽大通道,山地降水多C. 地质演化进程慢保留原生态D. 受热带季风影响,相对高度大9. 南迦巴瓦峰南、北坡雪线高度不同,其主导因素是A. 气温B. 坡度C. 降水D. 海拔读安第斯山脉中段30°S~35°S(阿根廷)哺乳动物丰度与环境关系图,回答10~12题。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基础知识回扣回扣17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考纲再现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 2.控制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b 3.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b 4.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b回扣导图1.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其目的是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目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影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清洁生产和文明减少经济活动所3.(1)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2)对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例如土地资源,要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妥善保护森林资源;水资源要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海洋资源要伏季休渔、禁止滥捕、重视污染治理等。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人地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016·4月衢州二中选考科目模拟考题)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若H 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 .砖瓦厂B .钢铁厂C .玻璃厂D .化工厂2.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 .减弱噪声B .减少酸雨C .保持水土D .绿化环境答案 1.A 2.B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箭头顺序,指向H 厂的废渣是来源于石膏板材厂的废弃物,不能作为玻璃厂、钢铁厂、化工厂的原料,可以作为砖瓦厂的原料,经过处理后制成砖瓦。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北油城克拉玛依市南部有座沉寂多年,海拔近千米的泥火山,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石油涌出,形成独特的石油涌泉景观。
泥火山寸草不生,但随着石油涌出,涌泉口的周围却生长着一圈耐贫瘠的绿色植物。
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泥火山出现石油涌泉,表明该地()A.地壳活动活跃B.地表岩层破坏C.地壳开始下沉D.石油不断形成2.涌泉口周围出现植物,主要原因是因为石油涌出导致()A.肥沃火山灰增加B.冰川融水量增多C.地下水随之涌出D.涌泉口气温上升2020年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的山体“身高”进行新的测量。
1975年我国测得的珠峰峰顶雪面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测得的珠峰峰顶岩石面高度为8844.43米。
下图为中国测量登山队登山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登顶珠峰的最佳时间及可能面临的危险是()A.1月大风B.5月流雪C.8月暴雨D.11月干旱4.队员们在攀登过程中()A.可以记录丰富的自然带谱B.沿途可见峡湾地貌C.可能采集到海洋生物化石D.一直沿着山谷前行5.中国测量队两次测得珠峰“身高”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持续运动,导致山体下沉B.全球变暖加剧,冰川大量融化C.侵蚀作用增强,导致高度下降D.测量技术发展,排除冰雪厚度无瓣海桑属高大乔木,为红树林先锋植物,种植三年即可郁闭成林,林内光照垂直梯度变化大,温差小,湿度大且稳定。
淇澳岛(22°25'N,113°38'E)位于珠江入海口,滩涂广阔,1985年引入无瓣海桑并大规模成林。
随后又对岛内无瓣海桑纯林进行改造试验,引入木榄、红海榄等多种红树科灌木,最终形成混交林。
下图为该岛试验区内不同年龄木榄平均密度和高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后期纯林改造时,淇澳岛引进的海南红海榄在次年开春后幼苗大面积死亡。
湖北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环境保护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问答题 (共3题;共15分)1. (5分) (2018高三下·武邑开学考)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洋垃圾”的主要出口国。
其中仅美国2016年就向中国倾倒了价值56 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此外还有1320万吨废纸和142万吨的废塑料,如此巨大的废品贸易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据称美国有15.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垃圾出口。
2017年7月,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WTO递交通告,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
废金属塑料瓶、旧光盘、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废弃纺织原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都在被禁止进口的名单中。
我国禁令将对北美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带来挑战。
禁止进口“洋垃圾”体现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分析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产生的影响。
2. (5分) (2018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江浙是我国淡水珍珠的主产地。
珍珠价值高,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
2000年左右部分江浙商人将珍珠养殖引入湖北,仅武汉东湖渔光村投放珍珠的水域面积就达300多亩,珠蚌投放量超过47万只。
为给珠蚌培育浮游生物作饵料,经营者往往会向水中投入人畜粪便或化肥。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漂满绿色的塑料瓶,水下挂着养殖淡水珍珠的网箱。
2007年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叫停东湖珠蚌养殖。
分析武汉东湖养殖珍珠的有利条件及东湖管委会叫停珍珠养殖的原因。
3. (5分)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将位于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高三一轮的地理复习,初步掌握了高考范围的地理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地理的二轮专题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屇选修地理的学生有75名,但这批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仍明显的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扎实,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了。
初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还不全面,联系区域地理进行学科内综合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学生的地理学习上还缺少方法。
好在经过上学期的一轮复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这也为今后的复习减轻了些难度。
教材分析: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自2004年江苏省自主命题,今年是自主命题的第二年,高考平稳过渡后难度一定会有所提高。
而高三地理的复习内容多,任务重,学生要在本学期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必修、选修教材的内容的复习,同时还要补充江苏乡土地理专题内容,二轮复习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时间紧,如何抓住重点,同时又能突破学生复习的难点,并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突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基本理论和规律的掌握及当前人地关类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教学任务及总要求:1.复习地球和地图的基本地理工具知识,这是学习初高中地理的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地球形状、大小和运动的有关知识;2.复习高中地理上下册必修和选修一二册课本,认识地理环境的构成及一些基本规律,原理,使学生全面认识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主要措施:1.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强化对初中的地理教学一一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2.充分利用现有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3.针对江苏省自主命题的形势,加强省内兄弟学校的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4.精讲精练精批精评,以巩固和强化重难点知识,突出双基训练,以高考题为切入点,熟悉各种高考题型,以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
湖北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7 环境保护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综合题 (共13题;共105分)
1. (5分) (2018高三上·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热岛强度指城区温度与郊区温度的差异程度,一般分为五级,每级温度相差0.5℃,其中,一级最弱,五级最强。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引起了各地政府及市民的广泛关注。
下图为1987~2010年武汉市城区面积、水域面积和植被覆盖率、五级热岛面积统计表。
分析武汉市热岛强度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2. (10分) (2017高二下·厦门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州市大气重污染特征明显,根据天气类型,可分为静德型和沙尘型。
静稳型是指大气德定时,污染物明显积累而成的重污染;沙尘型是指由沙尘天气造成的重污染:近年来,兰州市大力改善空气质量,成效显著。
下图示意兰州市大气重污染下污染物浓度特征。
(1)分析扑稳型和沙尘型污染物浓度差异的原因。
(2)简述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可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3. (10分) (2017高二下·菏泽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华北平原的人们大多可直接饮用刚刚抽上来的地下水。
然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2013.3)显示,华北平原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高达44.13%。
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仅22%可直接饮用。
(1)分析华北平原地下水水质较差的原因。
(2)简述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影响。
(3)列举改善华北平原地下水水质的有效措施。
4. (10分) (2019高三上·南宁月考)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麋鹿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湖北省石首市麋鹿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1567公顷,位于湖北省南部石首市天鹅洲长江故道区。
天鹅洲故道由遗留的长江故道、故道围绕的小岛和故道外的边滩组成,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其边滩中。
2018年5月面积达3000亩的麋鹿“安全区”施工结束,经过20多年的生态修复,这里已经成为野生麋鹿的乐园。
简述该自然保护区麋鹿生存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为保护麋鹿生存环境当地应采取的措施。
5. (5分) (2019高二上·凯里期中) 【环境保护】
位于福州市的马航洲湿地地处三江口大桥的两侧,与马尾东江滨公园、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毗邻,是鸟类越冬繁衍的栖息地。
以前湿地因有农田开垦、渔业养殖、果树种植等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亟待恢复。
今年上半年,马航洲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展开,保留鸟儿的食物来源鱼塘,留下外围起防风作用的桉树林,拆除其余人为添置的设施,力求最大程度恢复自然生态。
简述马航洲湿地早期被破坏的原因及治理、保护措施。
6. (5分)(2020·晋中模拟)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查干湖,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
这一带曾经江流池沼星罗棋布,银鱼穿梭,水草肥美,雁鸭栖集。
自辽金以来历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
建国后,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湖泊萎缩,鱼类及湿地动植物近乎灭绝,盐碱泛起,成为“害湖”。
加强查干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该湖泊的生态功能极其重要。
推断建国后查干湖生态遭破坏的可能原因,并为恢复该湖泊的生态功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7. (10分)(2019·化州模拟)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洲江全长168公里,流经广西境内陆川、博白两县10镇,汇入广东湛江饮用水源地——鹅地水库,前些年,九洲江上游发展起2000多家养殖企业,粪便直排,九洲江一度污水横流2014年粤桂两地联手治理九洲江,本着就让河流恢复健康生命,又要保百姓生计,实行“河长制”治水管水;3年整治成效初显,水清了、岸绿了,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推断九洲江“河长”围绕养殖户治理养殖污染采取的措施。
8. (5分) (2019高三上·太原期末)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芦苇,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系发达、种子多,是亚洲水域湿地的独特景观。
不过,当芦苇来到美国五大湖地区,却成了一种极具侵略性的物种,使得沼泽植被被挤走而消亡。
美国的动物们非常不喜欢吃它们,冬半年四处泛滥的芦苇枯黄一片。
下图示意五大湖及其周围水系分布。
分析芦苇在美国五大湖地区成为环境灾害且治理困难的原因。
9. (5分)(2019·黑龙江模拟) [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隆河冰川位于瑞士境内,是阿尔卑斯山最古老的冰川之一。
在过去的八年里,每年夏天,瑞士人都会用白色的帆布毯子将冰川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
下图示意被白色毯子覆盖的冰川。
分析瑞士人给隆河冰川覆盖白色毯子的原因。
10. (10分)(2020·肇庆模拟) [环境保护]
运城市曾是山西省地表水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市通过强化地区及部门联动、开展流城生态恢复、实施生态补偿考核、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水污染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下图是运城地区地理位置。
(1)分析运城地区曾经地表水质较差的原因。
(2)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在改善水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11. (10分)(2020·龙岗模拟)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下图为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重点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季节变化图。
从时空视角简述我国城市污染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我国冬春季节南、北方城市空气质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12. (10分) (2018高二下·开州期末) 光化学烟雾的表现为烟雾弥漫,烟雾呈蓝色,大气能见度降低,常常引发区域性环境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睛,伤害人的呼吸道,严重情况下会致人死亡,下图为光化学烟雾成因及危害示意图。
据图简述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并指出预防“光化学烟雾”的有效措施。
13. (10分) (2020高三上·四川月考) [地理一一选修六:环境保护]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水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
2016年,湖南省平江县县委县政府将平江县大山深处的黄金洞水库列为饮用水一级水源保护地,并在水源保护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全面封山育林;②拆除水源地内原码头,在水源地外新建码头;③搬迁水源地的原居民,安置到水源地之外;④成立水源地宣传巡逻队,边宣传,边清除零星垃圾、漂浮物。
2019年下半年,平江县许多居民用上了来自黄金洞水库的安全水、放心水。
说明这些措施对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综合题 (共13题;共105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2、答案:3-3、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