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结构划分为社会经济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80年代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兴起,它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看到私有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兴盛、不断爆发的局部冲突和战争、自由化呼声的高涨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之相伴的是中国三十年巨变,就在中国继续推进改革之时,2008年爆发了金融海啸,世界各国开始反思原来的发展道路。中国在这次世界性的危机中,也受到较大的冲击,在过去经济高速发展下掩盖的问题漫漫显露出来,对于中国改革的各种声音也开始浮现,有的主张继续全面的深入,有的主张放缓改革的脚步,那么中国的前进方向到底在哪里呢?

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2007)认为中国应该通过私有化来增加个人财产性收入,进而增加民众消费需求,以此来解决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产业结构和增长模式制约的问题。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2007)进而对此点评,土地所有权落实到农民,在资本市场上向公众出售国有资产,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性措施。许小年教授认为所有制改革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但是充分条件却是放松和解除对服务业的管制,让民间资产不会继续涌入过度发展的制造业,避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如故。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胡祖六(2008)肯定了中国过去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努力,认为中国不能因为遇到金融风暴就畏惧改革,就畏惧自由市场。他对于国内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国家监管过度表示了批评,对西方国家自由市场受挫的大背景下的中国改革,尤其是中国在全球化、市场自由化领域抱有很大的希望。

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1999)认为中国改革的路径其实和西方是相似的,都会从经济领域开始然后走向政治和民主领域。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2008)对于中国在新时期的改革持相同的态度,认为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结束,即价格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选举制度是未来的方向。

以上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大私有化力度推动改革,有的学者认为市场

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建立或基本完成,接下来中国要走向政治领域,那么我们面对这些声音该怎么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呢?

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不可能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于中国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我将以经济结构的改革为基本对象,分析中国发展的未来之路。

对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的分析,首先将对主导世界二十年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其次将分析社会经济结构的逻辑组成,以此来分析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然后将对比苏联及俄罗斯的同时期改革,最后得出中国经济结构变革的方向,希望能以此对中国社会变革方向提出有益的建议。

二、对新自由主义的讨论

80年代初期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手段无法解决西方长期“滞胀”状态,以里根和撒切尔为代表的政治家在其国内外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通过私有化、市场化和削减社会福利等措施来达到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具体表现为要求新兴国家放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解除外汇管制,消除贸易壁垒,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最大限度的开放市场,实现经济自由发展,实现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新自由主义的学术理论不仅仅在国际经济领域得到推广,还逐渐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强调公有制会使经济变得更糟,社会主义必然导致集权,国家干预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主张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2.1 世界左翼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

国外左翼学者们对于新自由主义则普遍持批判的态度。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认为美国和英国右翼政府(里根和撒切尔)在世界经济在滞胀期的大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机遇下,利用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打造并实施了华盛顿共识,向所有政府传达必须同意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信息,否则在它们经济出现问题时将得不到援助,此举最终导致了全球范围的产业私有化,并形成了全球范围的贸易和金融流动,而且要求各国政府“不要干预大型企业在世界市场争夺优势的努力”。

意大利的阿瑞吉(Giovanni Arrighi)将新自由主义看成是“‘意识形态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内政策上表现为“取消美国罗斯福总统1933年推行的新政和西欧的福利国家制度”,在国外政策上表现为“取消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政策”。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使美国在资本主义金融扩张阶段占据统治地位”。

法国的谢斯耐(Francois Chesnais)认为新自由主义是“金融资本和海外直接投资实行开放和放松管制的一整套政策”。

从上述国外左翼学者的思想中可看出,新自由主义在当代的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完全的市场化、推行私有化,并将其理念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以及自身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根本目的是建立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国际秩序。

2.2 新自由主义支持者的认识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维斯奎兹(Ian Vasquez)说:“经济自由为平衡政治力量和促进社会多元化提供了一种独立的源头。我们这些相信民主资本主义的人——不管是生活在充分民主的国家、民主差劲的国家或独裁国家——都决不会忽视在建设自由社会的过程中经济自由所起的核心作用。”我们并不否认经济多元化将带来政治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要的却是一种西方模式的民主多元化。对卡托研究所深有影响的另一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进一步阐述:“历史上对政治自由和自由市场之间关系的看法一致。我没有发现这样的案例或地方:在拥有很大的政治自由的同时,没有自由的市场来开展大量的经济活动。”

从这些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国策的机构和言论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逻辑,当今世界处在开放和自由的全球化中,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化,而私有化是其中的一个措施,这种经济理论被美国等国运用到政治上,取得了比经济领域更大的成就。正如美国学者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说所,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导致了在政治上“东中欧和前苏联共产党政权垮台,再加上名义上仍为社会主义的中国采用了亲市场政策。”

新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依赖市场的作用来解决效率的问题,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缓解社会中出现的矛盾。

私有化可以被看成市场化进程中的一种过程,目的是为了解决7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保证效率,同时还是为通过私有化得到资金来解决由于福利社会带来的沉重的国家财政负担问题,如英国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的私有化。同时,私有化又不仅仅只是市场化的一个过程,它还削弱了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加强了市场的作用。市场化和私有化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市场化进程中有私有化的措施,私有化反过来促进了市场化。

2.3 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将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归为三点。即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