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结合语境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达艺术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20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第43期解读技巧一、什么是重要句子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从内容上说,是指内涵丰富以及能揭示文章主旨、脉络层次的语句,尤其要注意一些反复出现的语句。
2.从结构上说,是指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
3.从表达上说,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或发表议论的句子,同时要着重关注那些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或隐含作者观点的语句。
4.从地位上说,是指直接与题目选项有关联的语句。
二、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方法1.从“八大设误方式”入手。
在论述类文本命制错误选项时,常采用“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关系混乱”等八种设误方式进行“变脸”,因此同学们在初读全文时要留意将表示“时态、程度、范围、概念、陈述对象、关联词”等标志性词语进行圈点勾画,以便更高效地理解文意。
例如:原文: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选项: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对比分析:选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选项说“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2.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
针对结构复杂而语意又难理解的语句,一定要先分析句子的成分,找出“主谓宾”等主干成分,掌握句子大意。
同时,紧紧抓住修饰词、限制语等仔细揣摩,这样才能将句子的意思理解完整。
例如:原文:“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觉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选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重要句子”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结构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句子。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或者能揭示文章题旨或主旨(文眼)、概括段意的句子。
2.从结构上说,指能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的句子,或者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3.从表达技巧上说,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对比、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比较含蓄且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4.从位置上说,指段首的观点性、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段末的总结性、论断性的句子。
该考点或结合有关句子设置选项,或针对具体句子设置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理解其含意。
常见的设问形式主要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话的深刻含意;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等。
选项中常设置的陷阱有扩大或缩小概念范围,混淆与其他概念的关系,更换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等。
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说兴趣梁衡①兴趣是什么呢?兴趣就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种本能。
孩子对糖块有兴趣,姑娘对打扮有兴趣,老人对忆旧有兴趣。
人们对休闲、娱乐、美食、华服、好房子、好车都有兴趣,因为这样活着就舒服。
但只满足于此也不行,时间长了就要退步,要堕落。
于是人们对学习、开拓、创造也有兴趣。
这样人类才会活得更美好。
②有兴趣,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是人的天性,人要学会开发自己的天性,要发现兴趣。
这不用专门去教、去辅导,你只要不压抑、不干扰它就行。
就像水,一打开闸门就自然往下流;像烟,你一点燃就自然往上走。
信佛者到处拜佛,佛经上说,你不必拜,佛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想成佛,就能立地成佛。
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兴趣,你就能立地成佛,你想成为什么样子,就能成什么样子,这才是一个最厉害的秘密武器。
③老师、家长总是怕孩子不学习,总嫌孩子不努力,“新松恨不高千尺”,其实,你不要急,也不必“恨”,更不要那么“狠”,搞得孩子们眉头常皱,心存压力。
你只须细心地去发现他到底对什么有兴趣。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内容理解】“重要句子”指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高考命题点】文章中的重要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语言富有特色,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等。
这些句子往往都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近三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多与其它考点综合在一起设题考查。
【技法点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一定要结合文本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分析,要分析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不要有遗漏。
1.从句子本身入手,理解关键词语进而理解句意。
句子的含意常常由几个关键词语来承载,抓住了关键词语,领会了这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意也就有了大的突破。
2.从句子位置入手,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章中会有不同的作用。
句子所在的位置不同,理解其含意需要搜寻的信息点的位置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位于文章开篇的句子,有总领全文的作用;位于文章结尾的句子,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位于文章中间的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得出正确选项。
题干与相关选项必定有着某种关联,各个选项一般都是由原文的某个层次、某个句子提炼概括而来,在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中,往往会变换说法,因而要细心核对选项的意思是否在句子涉及的范围之内,是否与所考的句子的角度相吻合,是否与原文的表达一致等。
进行对比后,就会知道错在何处,进而确定正确答案,实现高效解题。
4.结合相关语境理解句意。
理解一个句子,要把这个句子放回原文中去综合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对于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不仅要联系前后文,结合相关语境,还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加以揣摩。
【错因分析】①句中重要词语理解不当导致句意理解错误。
②句子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辨析不清导致句意理解错误。
③题干、各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时,关键的字词、句式等方面出现差错导致句意理解错误。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之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一、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侧重于语言的思想内容二、语言表达艺术,侧重于语言的表现形式一、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从文体的角度可以分为自然、社科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文学类作品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两类。
(一)、自然、社科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重要概念的含义”,考查对与全文主旨密切相关的概念的理解。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侧重于考查对文中揭示中心内容的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
(二)、文学类作品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文学类作品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散文中进行考查。
①10年四川卷《自然》第16题:“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辨析”标题”自然”,是考查从全文角度理解”自然”的含义,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的含义,要从该段中上下文中理解概括。
②10年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第十六题:“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
含义可以分为:表层含义和由作者联想、想象而产生的深层含义。
③10年湖南卷《一朵午荷》第十六题: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此题作答,仍然分为表层和深层两种含义。
④2010年北京卷《海棠花》第17题: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的作用。
此题可以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理解。
小说中的考查①2010年浙江卷《静流》13题:品味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动词,理解动词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三)、文学类作品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在散文和小说中均有考查。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在散文的考查。
略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在小说中的考查。
2010年广东卷《面包》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小说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往往侧重于人物心理或形象的分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班级姓名一、《考纲》要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考点阐释: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一般而言,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语句在内容上大多具有被一般语句所证明或解说的特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从地位上说,它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
2、从作用上说,它有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的作用,或能对文脉起推进或转接作用。
3、从内容上说,它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或结构比较复杂,而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
三、典型范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
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
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串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就会造成剧情的停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
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
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文中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结合文意,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并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
专题02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穿透】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为2020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
“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①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②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③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④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
⑤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体味和推敲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意,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的句式、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或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主要包括下面几种:(1)直接阐明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2)对新观点或新理论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3)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和结束句、结论句;(4)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要领: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2)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3)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4)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解题的主要技巧是:一、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意的前提是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凡是有助于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句子的理解。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一)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1.“文中”指的是阅读环境。
命题者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重要概念”不是来自于生活或我们的经验积累,而是来自于文本,对“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于文本。
阅读环境(即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语境指对语意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
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语言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以及由作者或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2.“重要概念”是就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指的是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词语,包括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等。
重要概念在文章中常常表现为以下形式:(1)指代型词语词语指代分指示代词的指代和非指示代词的指代,运用指代词可使行文简洁,对指代词的把握重在对语境的分析。
文章中的代词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能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能替代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
要辨析代词的意义,应该从代词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或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意义。
(2)概念术语型词语概念术语型词语多指在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
此类概念的考查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①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
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②对概念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太狭窄。
③联系语境理解。
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二)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1.“文中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怎样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问题描述:高考常考的现代文文学作品中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我们往往会出现浅层化和片面化的问题,如何避免呢?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和品位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语句、句子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
【复习范围】1.知识回顾重要句子的范畴,含义的内涵与外延。
2.结合具体的文本简要说明作品的丰富含义和表达艺术。
3.常见题型应试的技巧总结。
知识储备重要句子的范畴及语句含义的层面:一般文学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多数是能够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比较复杂而且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
理解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不是高考的重点。
(2)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
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
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3)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
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
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
常见的表达艺术题分析方向【方法指引】解答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试题必须要经过的步骤和解题的思路是:从基础层面来看,首先要把握修辞句。
修辞句是指运用了修辞的句子。
比喻、夸张、拟人、反语、排比、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理解这样的句子要针对其所使用的修辞,结合语境努力探求其本义。
比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
理解这类句子,第一步先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格;第二步再将句子“还原”,也就是将句子的修辞手法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
谈谈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及其解释文章是语句构成的有机整体,而其中的有些重要语句是有着深层的含义的,这些被追问深层含义的语句(需要解释深层含义的语句)有着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富于意味的语句。
这类语句为了传递潜在的客观信息,有着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并以追求这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为现实目标,将无穷的审美趣味作为最终目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见这样的语句,就会发现它远离了通常的司空见惯的模式,不再一目了然,而字词之间却散发着特殊的诱惑,生成着强烈的震撼。
毫无疑问,只有这样的语句才是文章的眼睛,才会有着动人的神韵;文章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语句,就会走向平淡无味,滑向单调呆板,就像炒菜忘记添加食盐,花园没有种植花草,大地缺少了山峰,海面不再兴起波浪。
被追问含义的语句其实就是文中的秀句、警句,与口头传诵的秀句、警句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二者表达都具有创造性,都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味道。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没有获得独立自足的特性,后者获得了独立自足的特性。
文中的秀句、警句要受到整个文章语境的制约,其含义源于语境,因而含义比较狭隘,或者说概括性要逊色很多。
口头传诵的警句是独立存在的言语,三言两语就构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文本(作品),而且折射出普遍的道理。
即使那些来自于文章的被人传诵的警句,也因脱离了具体文章的语言背景而改变了自己具体的含义。
解释被追问含义的语句有一定的困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双向互动:一方面要准确分析语句的独特构成和表达方式,并以此作为了解语境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仔细阅读语句的上下文(语境),并以此作为解读语句的依据。
两个方面必须兼顾兼融,厚此薄彼绝对不能很好地进行解读、阐释:只知解剖语句,容易陷入主观猜想,含义没有具体的落点;只知品读语境,容易导致不知所措,语句的含义得不到限制。
大体而言,被追问含义的语句的独特构成和表达方式有四种类型:第一,表达是一种高度的浓缩,含义藏于词语的空白处;第二,表达是一种美丽的伪装,含义藏在词语的背后;第三,表达是一种巧妙的指示,含义处在指示的彼岸;第四,表达是一种蓄意的悖理,含义藏在惯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