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91.55 KB
- 文档页数:44
岗位体系设计及工作分析岗位是人力管理组织管理最小单位,岗位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根据战略定岗模型,岗位设计的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两大要素。
组织对岗位设计还应考虑员工的发展、技术革命、企业管理方式、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最终实现企业位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优化和完善人力资源配置。
进行岗位评价之前要完成公司岗位体系设计以及工作分析等工作,得到公司岗位序列、岗位层级设置,岗位设置方案以及岗位说明书。
一、什么是岗位体系?岗位体系是一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将组织中的岗位和任职者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岗位体系设计过程包括划分岗位序列、划分岗位层级、进行岗位设置、岗位体系描述与管理四个步骤。
1、划分岗位序列岗位序列是具有相似工作性质和任职要求的一类岗位的通称,其划分要依据公司战略,同时也要结合组织规模因素。
不同组织根据业务特点以及管理需要,岗位序列有不同的划分,通常情况下,每个企业都会有高层管理序列、中层管理序列、业务岗位序列、职能管理序列、技术工人序列及操作工人序列等。
一些规模较大组织将业务序列进一步划分为市场营销序列、采购物流序列、质量管理序列、设计研发序列、生产管理序列、生产技术序列、工程管理序列以及工程技术序列等;将职能管理岗位进一步划分为行政后勤序列、财务审计序列、人力资源序列、信息支持序列和公共关系序列等。
2、划分岗位层级一个组织有多少层级,意味着有多少层汇报关系,这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效率。
组织层级一般根据企业组织规模以及管理者管理幅度而定。
组织规模越大,组织层级会越多;管理者管理幅度越大,组织层级就可以减少。
划分岗位层级要考虑现有人员状况,同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提示由于信息系统的广泛采用,以前管理幅度为8~12个直线下属的传统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随着管理技能的提高以及信息系统的普及,管理者管理幅度有大幅提高的趋势。
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1. 引言在现代组织中,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是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工作进行分析和设计,可以明确员工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工作分析的定义和目的、工作分析的方法和过程、工作设计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工作设计的方法和实施。
2. 工作分析的定义和目的工作分析是对工作进行系统性分解和描述的过程,旨在揭示员工在特定工作中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背景。
其主要目的是为组织提供有关工作的详细信息,以便更好地为员工分配任务和资源、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培训计划。
工作分析通常包括任务分析和工作环境分析。
任务分析关注员工在特定工作中执行的具体任务和行为,包括工作的输入、过程和输出。
工作环境分析关注员工在工作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等。
3. 工作分析的方法和过程3.1 工作评价法工作评价法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分析方法,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工作的要求和特征。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对员工进行调查、观察和访谈,以收集工作相关的信息。
3.2 工作样本法工作样本法是指通过采集和分析实际执行某项工作的员工的工作样本,来确定工作分析的内容和要求。
这种方法强调实际工作情境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工作的要求和特点。
3.3 工作记录法工作记录法是指通过记录工作过程和结果,收集工作相关的信息。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员工日志、工作报告和工作记录等。
通过分析这些记录,可以了解工作的过程和绩效,为工作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工作分析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和范围、收集工作相关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编写工作分析报告、进行验证和修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员工、主管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工作分析的准确和有效。
4. 工作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工作设计是指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重新组织和安排工作任务,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达成。
岗位分析与设计岗位分析与设计(Job Analysis and Design)引言:岗位分析与设计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帮助企业明确职责、界定职权、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本文将从岗位分析的定义和方法入手,介绍岗位分析与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以某公司的岗位分析与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其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岗位分析的定义和方法岗位分析是指对某个岗位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需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旨在获取清晰的职位描述和职位要求。
常见的岗位分析方法包括工作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1. 工作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与表现,了解工作过程、操作方法、所需技能等信息。
2. 访谈法:通过和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个别或集体的面对面交流,获取他们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条件的认知和描述。
3.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相关员工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工作细节和工作环境的评价,以供分析和总结。
二、岗位分析与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岗位分析与设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性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职责和界定职权:岗位分析能够清楚地描述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使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利范围,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 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岗位分析,企业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必要环节和问题点,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高效。
3.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岗位分析与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使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4. 提供依据和指导:岗位分析与设计结果可以作为制定薪酬政策、待遇福利等方面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三、岗位分析与设计的具体流程岗位分析与设计的具体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分析目标和方法:明确希望通过岗位分析与设计达到的目标,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学习情境三岗位分析与工作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岗位分析的含义、信息来源、收集资料的人员及分析的内容2.认识岗位分析的作用、过程,以及各种定量和定性的岗位分析方法3.理解工作设计的作用和方法4.掌握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方法二、课时分配共3节,每节安排1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岗位分析的步骤2.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类型3.工作设计的方法4.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四、教学大纲任务一制定岗位分析(一)有关岗位的基本概念岗位分析中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有任务、职责、职位、岗位、工作簇、职业等,清晰地界定并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避免许多在执行岗位分析时由于不理解基本概念而出现的错误。
1. 几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因为职位有可能是相同的,若一个职位一个职位说明书,也就是一个人对应一个说明书,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雷同;而一个组织内岗位是绝不相同的,因此,岗位就成为岗位分析的对象,即一个岗位一个说明书。
2. 相互关系岗位分析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一系列相关的任务组成一项工作职责,满足一个人工作量的若干职责就构成了一个职位,相同的职位又形成了岗位,而相关的一系列岗位又构成工作簇或工作序列。
3. 岗位分析的含义岗位分析是指全面了解一项岗位的管理活动,它是对该岗位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条件及相关工作关系等进行描述和研究的过程,即制定岗位说明和岗位规范的系统过程。
(二)岗位体系岗位关系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表面上的岗位关系,二是实质上的岗位关系。
1. 表面上的岗位关系表面上的岗位关系就是一个组织岗位设置所直接反映出的岗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上下级关系和同级关系。
2. 实质上的岗位关系在表面的岗位关系下不同的企业管理会形成不同的实质上的岗位关系。
二、岗位分析的信息提供岗位分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工作信息提供者的选择;二是适当的分析方法的选择;三是合理的分析步骤的设计。
其中第一点中,工作信息的提供者即岗位分析的主体选择决定了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要对各主体提出信息资料的规范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