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氨氯地平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中的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73.30 KB
- 文档页数: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成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现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基本正常。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对心脏和血管造成的危害较大,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钙离子的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而依那普利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减少周围血管的收缩,降低外周阻力。
这两种药物在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方面的疗效如何?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又有何影响呢?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
一、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
这是因为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使得心脏工作更加顺畅,从而有效降低血压;而依那普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减少内源性血管收缩物质的产生,进而降低血压。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互补作用,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血压值,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临床上进行的一项研究中,选择了200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者的心脏负荷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其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方面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的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显著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发作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依那普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降压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还能改善心脏和肾脏功能,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全面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的一种细胞,它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功能。
而在高血压患者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常常受到损害,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加重高血压的发展。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作为降压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减少内皮素的释放,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对保护血管健康有益。
而依那普利则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调节血管张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血管损伤。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均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应用,临床效果较为优良。
方法:本次选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依照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高血压药物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舒张压、收缩压等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整体指标较为优良,和对照组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常规用药效果优。
结论:通过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临床应用,其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效果轻中度高血压病具有发病缓慢的特征,通常情况下眩晕、疲劳、心悸、头痛、耳鸣[1]等为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将高血压发病机制以及其临床症状的转化规律和特征作为依据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会对患者眼、肾、脑、心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应用较为广泛,其作为一种阻滞剂,效果较为显著。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临床病情较为严重。
本文通过回顾参与本次治疗的患者,随后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效果进行临床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其人数为6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30例。
患者的年龄在65岁到80岁。
对照组来说,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74±1.2)岁,对于观察组来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54±1.4)岁。
通过对比患者的各项参数,其均无显著差异。
排除标准:第一,心肺功能存在障碍者。
第二,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第三,精神存在障碍的患者。
1.2方法对于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治疗前一周均停止使用降压相关药物。
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药物包括:氯沙坦50mg,1天1次;观察组患者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日服用1次(晨服)。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观察景泰县人民医院内科,甘肃景泰730400【摘要】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4、8周后两组sbp、dbp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为2.08,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特别适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98-02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5±8.5)岁;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5±9.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各基础疾病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门诊2次平均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
1.3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脏疾病、严重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恶性肿瘤等。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龄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11-25T09:49:33.60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9期作者:李琳[导读]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资料显示,我国≥80岁的高龄老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4.56%,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群体,预计到2020年我国≥80岁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
据调查,≥80岁的高龄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90%,主要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
由于其脉压大、血压波动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更明显,且常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故较其他类型高血压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其降压治疗需充分考虑患者病理生理状态及临床特殊性。
本文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治疗高龄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IS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83.3±4.0)岁。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83.5±4.2)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研究对象2周内未服降压药。
排除标准:(1)白大衣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2)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3)糖尿病;(5)尿酸升高者。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QD,如2周后血压仍无法达标者加服至5 mg,QD。
观察组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同对照组,但同时加服氢氯噻嗪片12.5 mg,QD,共8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或减低。
该疾病常伴有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衰、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因老年人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其多种潜在慢性病的叠加效应,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难度较大,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作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但对其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具体影响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旨在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的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促进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探讨其是否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2. 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和改善血流动力学。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有科学依据的参考。
1.3 研究意义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而呈上升趋势。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作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方案,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该联合用药方案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关于这一联合用药方案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4例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32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32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比效果。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舒张压、收缩压干预后,要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对高血压的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改善血压水平,提高疗效。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April 2021 to March 2022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pidedinto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8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8.13%, P<0.05); Diastolic pressure and systolic pressu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Conclusion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can improv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Key words] Hypertension;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curative effect高血压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我国高血压患者在2.7亿以上,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比为90%~95%,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病程的发生,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并会对多器官造成累及【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不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心肌
梗死和脑卒中等。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的管理非常重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新型的降压药物,其通过拮抗钙离子通道,从而降低血压。
已经有临床研究证明了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项涉及100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显著降低收
缩压和舒张压。
治疗前的收缩压平均为150mmHg,治疗后降至135mmHg;治疗前的舒张压平均为95mmHg,治疗后降至80mmHg。
这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该药物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研究结果,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
的患者在心理、社会和生理方面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治疗后,患者报告的身体不
适感和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有所恢复。
这说明该药物不仅可
以降低血压,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关于药物的安全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少数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和胃部不适等症状,但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是临时性的,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
安全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抽选106例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均分两组。
常规组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实验组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优势明显,为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增强患者治疗的安全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升心血管内科科室的整体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医院治疗整体质量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心血管内科;治疗效果高血压的主要病发因素有家族遗传、吸烟酗酒、熬夜等,高血压患者血压超标常导致靶器官功能损伤,对心脏、大脑、血液循环系统等器官造成伤害[5]。
常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这类药物降压半衰期较长,能够起到有效平稳降压的作用,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具有不良反应小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易被患者所接受,为明确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效果,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对比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主要抽选106例在本院接受治疗高血压患者,以此展开研究。
其中常规组患者53例,年龄跨度为24至75岁,均龄(45.89±17.14)岁,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实验组患者53例,年龄跨度为25至76岁,均龄(46.36±18.47)岁,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1.2.1 常规组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首先按照规定流程对被选取为研究对象的患者进行常规体检,按照高血压治疗的规范标准进行治疗。
主要包括①患者每日口服一次硝苯地平缓释片,初次只需服用20mg,后续根据患者病情逐量加药,每次服药剂量保持在20~40mg[2]。
②后续及时获取患者所反馈信息,对患者其他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本次调研时间在2021.1-12期间,本次调研所纳入病人均为高血压病人,本次调研例数为(84)例。
纳入调研病人均接受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42)例。
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研究组)。
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
研究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
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
结果:(1)常规组与研究组对照,收缩压水平较高、舒张压水平较高,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2)常规组16.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76%,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3)常规组与研究组对照,生活质量水平较低,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结论:高血压治疗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应作为首选方案,此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高血压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通过临床不完全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高血压前来我院就诊的病人有所增加。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此疾病发作后导致病人血压水平异常升高,为此要搭配科学、合理的治疗。
通常情况下,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为常用治疗药物,而我科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则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
为了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下文中进行统计与对照。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调研时间在2021.1-12期间,本次调研所纳入病人均为高血压病人,本次调研例数为(84)例。
纳入调研病人均接受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42)例。
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研究组)。
常规组:n=(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最低(45)岁,最高(76)岁,中位年龄为(60.29)岁。
122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药物与临床高血压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很高,且呈逐年递增,约占老年人的40%~50%。
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证据表明,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因此,积极治疗高血压,可以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
本组患者为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全部选自门诊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肝肾功能异常、严重支气管哮喘及心脏瓣膜疾病等疾病的患者。
所有患者近2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
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4.2±5.5)岁,平均病程6个月~12年。
1.2 治疗方法首先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每日晨起口服。
2周达目标血压(<140/90mmHg)者继续服用至4周,未达标者增加到5mg/d,连续用药4周。
在治疗期间,盐摄入和非药物治疗措施仍保持不变。
1.3 观察内容血压测量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测诊室坐位右臂血压3次,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每周测3次,并观察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9年4月全国心血管会议修订的药物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mmHg,但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SP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但其疗效尚未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评价。
本观察旨在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本观察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选取100名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和安慰剂组,每组50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剂量为5mg/天,安慰剂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每天相同剂量。
观察期为12周。
观察过程中每4周进行一次随访,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和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疗效。
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的患者在治疗后12周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相较于安慰剂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的平均收缩压降低了25.6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了12.5mmHg。
而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仅降低了9.3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了4.6mmHg。
这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观察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头晕、乏力和胃部不适等症状,但均为轻度,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而安慰剂组的患者则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以控制心率和体重,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选择1例老年ISH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
服药前停止一切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观察周、6周的收缩压及脉压差数值。
结果:收缩压和脉压差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1)。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收缩期高血压药物疗法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根据WHO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mmHg舒张压<9mmHg)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建立健康档案并在我站门诊随访和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61~8岁平均66.6岁;经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严重的心脑肾病患者。
治疗方法:观察病例停用一切降压药物或有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1周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取右上臂肱动脉测血压在治疗前至治疗期间每天测血压1次测量血压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年修订版的方法测前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次血压取平均值。
在低盐、低脂、禁烟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施慧达(苯磺酸左旋安氯地平).5mg/日每日晨起口服周达标者(血压<1/9mmHg)继续服用至观察结束未达标者增加5mg/日连续服用6周。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判定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收缩压下降超过mmHg;②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结果1例病人中显效例无效1例1例轻度踝关节水肿未停药。
施慧达治疗前平均收缩压168.7mmHg治疗后1.mmHg;治疗前平均脉压6.8mmHg治疗后.1mmHg。
讨论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6%[1]而單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则占老年高血压人群的5%~5%[]。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收缩压增高对心血管的危害比舒张压更为显著尤其是6岁以上的老人更为如此。
据单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事件下降%冠心病事件下降%。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高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老年人为该病多发人群。
有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增加患者出现肾衰竭、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靶器官损伤的风险,是导致老年人残疾、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1]。
这就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有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达标,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
本研究为深入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并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
按照1:1比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0例。
研究组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60~78岁,平均(66.8±5.6)岁;病程6~16年,平均(12.0±2.5)年。
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60~77岁,平均(66.5±5.3)岁;病程7~16年,平均(12.2±2.3)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对比。
100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初始剂量2.5mg/d,1次/d,晨服。
持续治疗2周后,若患者血压达到140/90mmHg 目标值,则继续服用;若未达到目标值,则将药物剂量调整到5mg/d。
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片,剂量2~4mg/d,晨服。
持续治疗2周后,若患者血压达到140/90mmHg 目标值,则继续服用;若未达到目标值,则加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
两组均治疗8周。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疗后舒张压降低>15mmHg,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为显效;②治疗后舒张压降低<10mmHg,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为有效;③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