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复习版)课件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39.13 KB
- 文档页数:6
上编:美术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本质论★★ 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 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简答题,2010年试卷,P25)(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名词解释)★★(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名词解释,考试重点:从代表人物、观点、发展、本质四个方面来作答,2007年试卷,P27)★★★★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名词解释,P29, 2005、2006、2008 年试卷)★★★ (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2007年、2011年试卷,P30)★ (5)、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名解)★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名词解释,P32, 2005 年、2008 年试卷)★★ (2)、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名词解释,P34, 2006年试卷)★★★ (3)、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名词解释,P37, 2005 年、2009 年试卷)★三、从美术本体一一形式解释美术★★★★ (1)、“有意味的形式”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名词解释,P39, 2006年、2008年、2011年试卷)★(2)、媒介说:艺术是媒介。
(名解)★★(3)、情感符号说:艺术是一种符号的形式。
(名词解释,P42, 2005年试卷)★★★★(4)、异质同构说:用单纯的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去解释“人”和“艺术”(名词解释,P44, 2006 年、2009年、2011年试卷)四、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第二节美术的社会本质★ 一、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简答题)(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三)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简答题)★(四)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简答题)★1、美术与政治的关系★2、美术与道德的关系(论述或简答)★(五)美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论述)★★★★ 1、美术与宗教的关系(简答题:简述美术与宗教的关系?2004 年、2006 年、2009 年试卷,P60-62 页))★★2、美术与哲学的关系(论述题:结合实例谈谈美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2011年试卷,观点加例子P63)★二、美术与社会生活(一)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二)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美术反映全面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反映。
美术复习资料(1)讲课稿湖南怀化中考美术复习资料1、美术作品产生的来源是什么?1.美术家的创作2.源于现实生活的感受3.美术家的臆想4.结合实际生活的表现2、列举美术四大门类及其代表作品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①、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
例如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国画)、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油画)②、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举例《小象》(圆雕)。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③、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④、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3、字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ABCD)A.字形匀称,大小统一,B.上松下宽,上小下大,C.有争有让,适当穿插,D.笔画统一,主次分明。
4、字体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形象化,2.意象化,3.统一化,4.装饰化。
5、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有哪些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比例与分割,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6、日用产品设计主要考虑哪个方面(实用与美观的结合)7、美术作品是如何选材和艺术加工的()1.深入生活,2.主观表现,3.凭空想象,4.因才施艺8、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1.生活情趣,2.情景交融,3.高雅品味,4.精湛技艺。
9、优秀的标志设计应具有的特点()A.表意准确B.内容繁杂C.易于记忆D.简洁凝练10、请在以下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处打V。
1.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础。
(V)2.色彩是绘画的强有力的语言。
(V)3.体量和空间的意思相同。
(X )4.绘画构图要提现形式美法则。
(V)11、关于美术作品中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线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唯一元素。
最新美术概论复习重点教学内容第一章本质论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俄)列夫托尔斯泰影响:他看出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并加以强调,在理论上是有价值的。
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意大利)克罗齐(英国)科林伍德影响:其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美学以至20世纪世界美术的发展。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奥地利)佛洛依德(瑞士)荣格影响:对本世纪西方现当代美学和美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4.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古希腊)柏拉图(德国)黑格尔影响:他们在认识论上大前提是错误的,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却不乏正确的见解。
5.有意味形式说: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英)克莱夫贝尔、罗杰佛莱影响:开创了视觉艺术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情感符号说:艺术是一种符号形式(德)恩斯特·卡西尔(美)苏珊·朗格影响:这是西方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释。
符号论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研究体系,提出来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美术与政治关系一个方面;政治对于美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互相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政治与美术虽然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学说中;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美术,而美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美术与宗教的关系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对美术的否定。
主要在于宗教利用美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美术严加约束,把美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美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
其次:宗教对美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美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
宗教和美术的关系式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关系,它们都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美术概论复习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中国传统美学画论中,宋代画家郭若虚,清代画家孔衍栻,元代文人花甲倪瓒.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一)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二)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达芬奇.(三)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萨蒙.雷纳克等.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一)"有意味的形式"说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的.开了视觉适于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媒介说本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棵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对贝尔和弗莱的理论进行了清理,继承了他们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三)情感符号说代表人物,德国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四)"异质同构:说代表人物,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一,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2,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马克思提出四种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哲学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即是马克思说的“理论的方式”。
美术反应现实美。
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的美的事物的美。
现实美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美与社会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中的美,即社会事物的美。
至于人的美,则既有自然美的一面,又有社会美的一面,而美德就是社会美。
美术家的主体性:在创作过程中美术家说了算。
他在全部的艺术思维中具有独立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识别,判断,理解,分析,吸收批判和趋势的能力和自由。
尊重美术家的主体性即是对美术家人格的维护。
因此,对美术家来说,要保证自己的艺术主体性,首先要确立和保护自己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可替代和不可侵犯的艺术地位。
一、填空题1、情感说的流行同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相关,如法国美学家维隆给艺术下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
情感说的代表人物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2、巫术说是西方学者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很有影响的理论,同时也涉及到(艺术本质)问题。
3、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中国从隋朝姚最的“(师造化)”到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观点,都主张美术源于现实,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4、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5、美术中的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
6、艺术形象的三大特征是(具体性)、(概括性)和感染性。
7、六朝的宋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专著。
在其著作主张画家创作应反映自然山水的(形与色),认为美术最终的根源是“(道)”,这个观点与西方理念说相似。
8、美术的功能主要有(社会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9、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陶冶情操)。
10、美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11、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中艺术的最高准则是(气韵生动)。
12、“笔墨当随时代”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绘画主张者是清四僧中的(石涛)。
13、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哥特式)和(罗马式)。
二、名词解释1、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是由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他认为:“在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2、表现:所谓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用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关于美术概论复习资料一、最早提出艺术的模仿发生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1 柏拉图2 亚里士多德3 赫拉克利特4 苏格拉底二、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术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1 表现发生说2 媒介说3 有意味的形式说4 情感符号说三、美术起源于1 人脑意识2 社会实践活动3 游戏4 巫术四、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1 王国维2 鲁迅3 胡适4 蔡元培五、《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朝的绘画作品1 唐2 宋3 元4 明六、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1 《诗艺》2 诗学3 诗品4 论崇高七、美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从属于1 政治2 道德3 上层建筑4意识形态八、佛雷泽关于原始美术的著名论述处于一书1 艺术起源2 金枝3 艺术论4神话九、美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有1 审美心理功能2 审美教育功能3 审美欣赏功能4 审美理解功能十、形象思维离不开1 严密的逻辑推理2 判断推理、论证3 具体可感的形象4 抽象单一的个体十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主要运用的构思方式为1 整合2变形3 移情4 意蕴的凝结十二、《向日葵》是的代表作1 塞尚2 凡?高3 达芬奇4米开朗琪罗十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明灵感的到来和出现还需1 艰难探索的过程2 天赋3 顺其自然4 偶然得到十四、典型是1 概括化与个性化的统一2 高度的概括化,揭示事物本质规律3 鲜明的个性化4模仿和创新十五、下列不是灵感的特征1 突发性2 超常性3 易逝性4 永恒性十六、“得心应手”讲的是1 艺术形象2 艺术体验3 艺术技巧4 艺术构思17、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1 艺术家的主观努力2 客观现实社会生活3 一定的时代4 一定的民族和阶段18、被喻为“艺术作品的陵墓”的是1 艺术博物馆2 艺术展览馆3 艺术市场4 艺术出版社19、“艺术世界”不包括1 艺术主体2 艺术机构3 艺术接受4 艺术规则和制度20、下面那一个不属于审美期待视野1 文体期待2 价值期待3 意蕴期待4 意象期待21、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1 愉悦性2 经验性3 直接性4 偶然性2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谁评价王维的诗画1 严羽2 苏轼3 刘缌4 王士祯23、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谁认为“高峰体验”是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激荡人心的时刻1 马斯洛2 绕斯3 杜威4 德立达24、美术批评的前提是1 美术感受、2 美术欣赏3 美术体验4 美术交流25、“异质同构”说的代表人物是1 阿恩海姆2 恩斯特卡西尔3 罗杰佛莱4 毕达格拉斯26、“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1 文学2 音乐3 舞蹈4政治27、美术与政治的正确关系是1 美术从属于政治2 美术决定政治3 二者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一样4 二者相互影响28、美术以什么掌握世界1 理论的方式2 艺术的方式3 宗教的方式4 实践——精神的方式29、美术的基本特征是1 视觉形象性2 典型化形象3 艺术形象4 具象形象30、关于“艺术典型”叙述不正确的是1 它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2 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3 要体现美术家的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创造4 要与众不同,让人们不容易理解31、郑板桥所说的“手中之竹”是指1 内心现象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32、在中国传统风俗中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的吉祥象征,这是指美术作品中意义的什么层面1 物质材料层2 作品形式的结构之中3 文化意义4 作品中物象、事件、情节的指称含义和表现含义33、对于美术家的“表现自我”论述正确的是1 是一个与外界无涉的纯封闭、纯主观的自我2 是一种无需控制的、无目的的举动3 是一种自我发泄4 是集群艺术意志经由美术家加工提炼之后的再生物35、美术创作唯一的思维方式是1 形象思维2 抽象思维3 具象思维4 逻辑思维36、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基本过程是1 表象——形象的概念——审美意象2 表象——概念——审美意象3 表象——形象的概念——表象4 表象——概念——表象37、对于美术美容与形式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1 从抽象意义上讲,在美术创作层面上内容决定形式2 在美术创作层面上,从具体的实质过程看,内容与形式不分先后,是共生关系3 从接受角度看,形式先于内容4 从接受角度看,内容先于形式38、对于美术接受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2 美术接受意味着美术作品将成为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3 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4 美术接受只存在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的一部分39、美术形态在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先后次序1 写实形态—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2 形式形态—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3 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写实形态4 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形式形态40、“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代表人物是1 哈奇生2 克莱夫,贝尔3 苏珊,朗格4 荷加斯41、郑板桥所说的“眼中之竹”是指1 内心视像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42、不属于美术家主体性表现的是1 具有独立的艺术思维过程2 充分利用自己对具体艺术手段的把握3 自我原是情感的宣泄4 尽情发挥自我艺术意志43、“内心视像”出现在美术创作的那个阶段1 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阶段2 构思阶段,3 传达阶段4 审美意象的形成阶段44、审美易象的二重性是1 确定性和明晰性2 确定性和抽象性3 伸缩性和具体性4 较确定性又不够确定45、美术创作中的无意识是1 不受大脑控制的2 服用迷幻药之后出现的3 醉酒之后表现出来的,4 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46、透视属于一种1 创作方法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7、美术发生的上限是1 人工性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8、媒介说的代表人物是1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2 罗杰佛莱3 荷加斯4 苏珊朗格49、美与美感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决定美感2 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3 美术作品的美是欣赏者美感的根源4 美感一定根源于美术作品的美简答题:简述艺术活动的主要功能?答案要点(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认知功能)只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基于美术家的个人情感、个性品格、审美修养等都会对美术家的创作产生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美术本质者,大都强调美术家主体在创作中的能动作用,这种考察美术本质问题的方法是合乎逻辑的,但过于重视主观意识的活动,容易走向片面和极端,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
例如关于美术本质的“情感说”、“表现说”、“无意识说”、“游戏说”、“自娱说”等,都是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的。
1、②情感说:其核心看法是认为美术是情感的表达。
①情感说是从创作主体角度解释美术本质的说法之一。
③这种学说的流行是随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开始的,认为艺术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
④代表人物:托尔斯泰也曾经指出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艺术以情动人,离开情感的表现与感染,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
中国人也十分重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如清代画家孔衍栻在其《石村画诀》中说:“余不论大小幅,以情造景,顷刻可成。
”⑤但感情毕竟只是美术的特征之一,而不是全部,忽略美术创作主体思想性特征,显得片面且单薄。
所以,单纯从这个角度揭示美术的本质,显然是不够的。
2、②表现说:认为美是心灵的表现①表现说是从创作主体角度解释美术本质的说法之一,③代表人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登是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④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美术以及20世纪世界美术的发展。
⑤1克罗齐认为,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活动。
2克罗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认为,人们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总是从现实的兴趣出发,为当前的目的服务的。
在此,他把直觉与表现、创造、艺术和美看成是一种东西,而直觉又是表象以下的,毫不带理智的关系,也未成为理性的概念。
柏格森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理论鼻祖。
他与克罗齐一样认为直觉即是创造,就是艺术,不过他认为直觉的境界是与上帝合而为一的境界,而绵延是自由的创造意志,其向上的运动创造精神,也创造生命的形式,物质知识绵延这种意志的结果。
关于美术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最早提出艺术的摹仿发生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赫拉克利特D.苏格拉底2、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
A.表现发生说B.媒介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情感符号说3、美术起源于——。
A.人脑意识B.社会实践活动C.游戏D.巫术4、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
A.王国维B.鲁迅C.胡适D.蔡元培5、《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元D.明6、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A.《诗艺》B.《诗学》C.《诗品》D.《论崇高》7、美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从属于——。
A.政治B.道德C.上层建筑D.意识形态8、弗雷泽关于原始美术的著名论述出于——一书。
A.《艺术起源》B.《金枝》C.《艺术论》D.《神话》9、美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有——。
A.审美心理功能B.审美教育功能C.审美欣赏功能D.审美理解功能10.形象思维离不开一一。
A.严密的逻辑推理B.判断推理.论证C.具体可感的形象D.抽象单一的个体1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主要运用的构思方式为——。
A.整合B.变形C.移情D.意蕴的凝结12、《向曰葵》是——的代表作A.塞尚B.凡高C.达芬奇D.米开朗基罗1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明灵感的到来和出现还需——。
A.艰难探索的过程B.天赋C.顺其自然D.偶然得到14、典型是——。
A.概括化与个性化的统一B.高度的概括化,揭示事物本质规律C.鲜明的个性化D.模仿和创新15、下列不是灵感的特征——。
A.突发性B.超常性C.易逝性D.永恒性16、“得心应手”讲的是——。
A.艺术形象B.艺术体验C.艺术技巧D.艺术构思17、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
A.艺术家的主观努力B.客观现实社会生活C.一定的时代D.一定的民族和阶级18、被喻为“艺术作品的陵墓”的是——。
美术概论复习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中国传统美学画论中,宋代画家郭若虚,清代画家孔衍栻,元代文人花甲倪瓒.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一)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二)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达芬奇.(三)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萨蒙.雷纳克等.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一)"有意味的形式"说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的.开了视觉适于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媒介说本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棵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对贝尔和弗莱的理论进行了清理,继承了他们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三)情感符号说代表人物,德国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四)"异质同构:说代表人物,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一,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2,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马克思提出四种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哲学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即是马克思说的“理论的方式”。
美术反应现实美。
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的美的事物的美。
现实美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美与社会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中的美,即社会事物的美。
至于人的美,则既有自然美的一面,又有社会美的一面,而美德就是社会美。
美术家的主体性:在创作过程中美术家说了算。
他在全部的艺术思维中具有独立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识别,判断,理解,分析,吸收批判和趋势的能力和自由。
尊重美术家的主体性即是对美术家人格的维护。
因此,对美术家来说,要保证自己的艺术主体性,首先要确立和保护自己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可替代和不可侵犯的艺术地位。
何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美术: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的一门造型艺术。
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
造型艺术显著特点,一,造型艺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可以凭视觉,触觉感知,无需借助音响或语言一类的非物质媒介以展示。
二,构成要素为光,色,形,空间,体量等,表现为二维空间的形态。
三,处于静止状态,不作运动。
美术的内涵:是在大多数不知情况下选取特定的切入角度,沿特定思路在某一范畴内思考的结果。
审美感悟,即对美的敏感和体悟. 就是对形式美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具有转化生活中痛苦的力量。
没任何一件作品都不能说明它本身是人类所创作的第一件艺术品。
我们唯一判断;它仅仅是艺术发生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开端。
大多数学者认为,对艺术发生学的研究,应该是多种方法的结合,以至跨学科的研究。
上述的每一种方法或途径也宜于同其他的方法结合起来,以便于较为全面地把握和研究对象。
美术的特征:一,物质性。
二,可读性。
三,文化性。
四,独创性。
决定美术的价值: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美术的本质从人类精神需求的角度决定了美术存在的价值。
马斯洛提出人有7种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隶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认识发生学---想象,2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巫术4,文献学---文字资料动物学,美学---跨学科研究。
自意识的定义:是人把自身作为主体同外部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关联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即人类第一件艺术品。
艺术想象力:指美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凭借生活积累,将记忆中的表象进行组织,加工,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能力。
它基于长期的阅历所积淀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通过一定的表达手段,以物质性媒材体现出来。
阅历与修养:通过学习文化和深入生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全面修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美术的认识本质: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他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所谓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认为主观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世界可以离精神而独立存在,而认识却不能脱离客观的现实世界。
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识所依据的便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美术与哲学的区别: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虽然有的哲学流派如唯心主义距真理甚远,但它要求真实地“掌握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
另外,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美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首先,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美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是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美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从根本上讲,美术是为经济基础的决定的,这一条基本原理应该首先肯定下来。
当然,在美术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我们在后面的文章将做逐步深入分析和论述。
(一)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性。
首先,它们并不是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相反,它们在上层建筑中还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各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而且,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也不都是一样的,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也都存在着差异。
这个差异,突出体现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不同距离上,有些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距离非常近或比较近,它们同基础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另一些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距离则比较远或很远,它们同基础的关系也不那么直接或密切。
何谓美术?
美术的定界、美术的涵义、美术的特征、美术的本质。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时间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
它们只能在时间的延续中展现,因此称作时间艺术,西方也成为缪斯艺术。
空间艺术:包括在空间呈现的绘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它们被称作空间艺术。
因其直观性,也被称作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的特点:
①造型艺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可以凭视觉、触觉感知、无需借助音响或语言一类非物质媒介以展示。
②造型艺术的构成要素为光、色、线、形、空间、体量等表现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形态。
③处于禁止状态,不作运动。
美术的涵义:
①美术作为一种活动、行为
②美术作为作品
③美术作为观念
美术的特征:
①物质性。
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性的媒材创制并存在的,这些媒材是可观、可触摸的物质材料。
②可读性。
③文化性。
④独创性。
美术的文化性集中表现为以下的三个方面:
①美术作品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
②美术作品是对此前文化的继承
③美术作品必须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被解读
美术的独创性是指美术作品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它应该比较充分地体现作者诸多的主观因素,因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美术的本质: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
决定了美术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了美术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美术(艺术)发生的方法和途径:
1、文献学方法
2、考古学方法
3、文化人类学方法
4、认识发生学方法
5、动物学方法
6、没学方法
美术发生的必要条件:1创作主体的形成,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
2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美术形成的要素(性质、特征):1、原创性2、创造主体对象化
自意识:是人把自身作为主体同外部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并关联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艺术究竟有没有开端,人类有没有第一件艺术品?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诞生于何时?
①考古发掘不能确证艺术的开端;
②人类第一件工具即人类第一件艺术品
美术分类:
1、从作品的内容划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历史画、风俗画、静物画、雕塑中的肖
像、半身像、群像乃至宗教美术、人体美术
2、从使用的材料的技法划分:水墨画、油画、蛋清画、湿壁画、水彩画、水粉画、木刻、
铜版画、石版画、大理石雕刻、铜雕、木雕、陶艺
3、按表现形式划分:写意画、工笔画、笔画、镶嵌画、细密画、装饰画、漫画、连环画、
圆雕、浮雕等
采用从创作动机与功能上划分:
1、纯美术:主要或完全以审美为创作目的,并且主要或完全用作审美的美术。
2、实用美术:同时兼具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的美术为实用美术。
3、附饰美术:为了美化他物并依附他物而存在的美术
什么是附饰美术?
一方面是对实用美术相应门类的服饰和变化,另一方面又是以绘画、雕塑以及书法、班花等纯美术为创作基础。
15世纪初,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开始用亚麻油与核桃油取代原来的蛋清作为调色剂,新
的调色剂和适宜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和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使颜料的附着力加强,干透后不易脱落和褪色。
中国文人画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审美趣味的体现。
美术作品要具有独特性,首先,作品应该是原创的,而不是模仿和抄袭的。
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爱与隶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美术的本质从人类精神需求的角度决定了美术存在的价值。
人同现实的神没关系决定了美术的发生、发展,决定了美术的基本特征和价值,从而决定了美术的根本属性而为美术的本质。
文化人类学方法,即通过对不开化民族的考察,了解他们特有的生化方式、思维方式、信仰、禁忌、习俗等,借以推断远古人类的生存状况,间接地探索艺术发生的过程。
对于从初生儿到成人的智能、思维发展过程的考察结果,也可以用于艺术发生学的研究。
美术发生的过程,可以视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质变的标志:自意识的形成。
“自意识”从根本上该表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美术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特殊方式才有可能并必然地出现。
在自意识为关键环节的意义上,歌舞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发生应该是同步的。
“自意识”与最早的美术相互依存。
“自意识”对艺术发生的意义,表现为创造主题对自身对象化的“作品”所表现的肯定态度
和需求的满足。
“自意识”是后来所有的各种意识雏形的混沌体。
“自意识”是艺术发生的关键环节。
在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发现了约4万年前的穿孔骨饰品,它被认为是中国美术的源头。
我国最早的纯美术: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和《女史箴图卷》等卷轴画,出现在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
西方最早的纯美术:首推古希腊的人体雕塑。
纯美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审美意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是人类美术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
转折。
实用美术包括:工艺美术、民间手工艺、工业设计和建筑。
工艺美术界定为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手工艺。
附饰美术有壁画、装饰艺术、商业设计和环境设计。
美术分为:纯美术、附饰美术、实用美术。
纯美术:书法、绘画、版画、雕塑
附饰美术:壁画、装饰艺术、商业设计、环境艺术
实用美术: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工业设计、建筑艺术
具象与抽象分别是美术表现的正负两级。
具象:用写实的手法再现所表现的对象,结果便得到了近似于对象的图形。
抽象: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形式。
具象绘画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摄影式具象,一种是浮雕式具象。
抽象绘画:一种是表现主义抽象,一种是构成主义抽象。
抽象表现形式的特征和价值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直观效果的强烈性
2、象征意义的符号性
3、趋向音乐
4、是各门类美术的通用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中国美术的主要历史形态:
1、原始美术
2、陵墓美术
3、宗教美术
4、宫廷美术
5、文人美术
6、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征:
1、民间美术更接近于物质生活用品的大众文化,更接近原始美术,保持较多的生活原型,
从而具有原发性特质。
2、民间美术具有更强的功利性意义。
3、民间美术与民间的农耕习俗、节令习俗和人生习俗相融合,前者简直就是后者的物化形
式。
4、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工艺性特征。
西方美术的主要历史形态:
1、古希腊及罗马美术
2、中世纪美术
3、文艺复兴美术
4、18.19世纪绘画
5、工业设计运动
6、现代主义艺术
第四章美术的生成
美术创作的主体是美术家,创作的结果是美术作品。
什么是美术家?高尚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荣辱感。
想要取得美术创作能力,必须具备:审美感悟、艺术想象力、阅历与修养、表现技巧、天赋
与后学。
美术创作过程:
1、产生母题和酝酿构思阶段
2、为了实现构思进行刻画表现阶段
3、调整修改,强化完善并完成阶段。
美术创作心里活动的特点?
1、美术创作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形象,同时也离不开思维。
2、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3、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渗透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作品原始要素、作品形式要素、作品意蕴要素
作品原始要素:素材、题材、媒材
作品形式要素:造型、形式感、材质感
作品蕴意要素:意义、意味、意趣
风格:是指美术作品呈现的总体特征和风貌,亦即该作者的艺术独创性。
格调:即品格基调,是从审美角度评价美术作品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意指作品的雅俗倾向。
风格的形成:
1、民族,对于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地域是影响美术作品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3、时代是影响风格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