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未知电阻的几种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21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
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图1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R+Rg+Rx+r)= E/(R内+R X)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2);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3) (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测量电阻方法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参数,它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的度量。
在电路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数值,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 万用表测量法。
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工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首先需要将电路断开,然后将两个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电阻的两端,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测量数值稳定,即可读取电阻的数值。
2. 电桥测量法。
电桥是一种精密的测量电阻的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较小的电阻值。
在使用电桥测量电阻时,首先需要将电桥调零,然后将待测电阻接入电桥电路中,调节电桥的平衡,最终可以通过电桥的示数来得到电阻的数值。
3. 伏安法测量法。
伏安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值的方法。
在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首先需要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中,然后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数值,最终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电阻的数值。
4. 数字电桥测量法。
数字电桥是一种集成了数字显示和自动计算功能的电桥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并直接显示结果。
在使用数字电桥测量电阻时,只需要将待测电阻接入电桥电路中,调节电桥的平衡,仪器会自动显示电阻的数值。
5. 示波器测量法。
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它也可以用来测量电阻。
在使用示波器测量电阻时,可以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中,通过观察电压波形的变化来间接得到电阻的数值。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进行电阻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测量电阻的方法测量电阻实验,能够检验学生对基本电学仪器的使用、对电学基本规律的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问题】同学们要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其阻值约几百欧),实验室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0 、2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并要用此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你认为这个方法是否可行?简述你的观点。
(2)如果上述方法可行,画出电路图,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R x表达式.如果上述方法不可行,请你利用题中已有的器材设计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画出电路图,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R x表达式。
分析:“伏安法”是测量未知电阻的基本方法,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再利用R=U/I就可以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从图1看出,这就是“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典型电路图。
不过,你要认为它能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好像还为时过早。
因为题目告诉我们电阻R x的阻值约几百欧,而电源电压最大只有3V。
你可以估算一下电路中的电流,也就是零点零几安,与图中电流表的最小分度值大致相当。
换句话说,用电流表是无法准确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的。
所以,无法用这种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那么如何利用题中已有的器材测量出R x呢?只有在实验原理上想办法。
既然电流表无法正常使用,那么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能否测出R x?当然能。
方法是让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一次为零,一次最大(100 ),分别记下电压表的读数,再利用串联电路中的规律即可计算出R x的阻值。
这样看来,利用图1也能测出R,只是不用关心电流表了。
所以题目第一问回答“可行”、“不可行”都对,x关键是理由不同。
答案:方案一:(1)不可行。
因为按此电路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法准确测出电路中的电流。
方案二:(1)可行。
按此图实验时,可以不用管电流表示数,通过电压表。
电阻的测量知识集结知识元电阻的测量知识讲解测未知电阻的方法测量电阻的常见方法有伏安法、双伏法、双安法、单伏法、单安法和等效法六种,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半偏法等。
一、伏安法测电阻测量方法伏安法电路图案例实物图案例测量步骤1。
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的第一组示数,记入表格;3.移动滑片,读出U和I的第二组数据,记入表格;4.重复第3步做四次,将U和I的四组数据记入表格;5.断开开关,整理器材;6.根据R x=,计算出R x的数值,记入表格,并对R x取平均值。
U/VI/AR x/Ω思路、关系式欧姆定律R=表达式R x=注意事项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只适用于定值电阻,如果是小灯泡这种电阻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的,则不能取平均值。
二、双伏法测电阻测量方法双伏法电路图案例实物图案例测量步骤1。
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S,读出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
思路、关系式串联电路,电流相等串联电路,电流相等表达式注意事项1 .本法不是重点,大型考试几乎不考;2.本法不涉及多次测量;如果想多次测量,需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3.本方法R x和R0的位置可以互换,原理一样,结果不同而已。
三、双安法测电阻测量方法双安法电路图案例实物图案例测量步骤1。
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S,读出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
思路、关系式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1R x=I2R0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1R x=(I2-I1)R0表达式注意事项1。
本法不是重点,大型考试几乎不考;2.本法不涉及多次测量;如果想多次测量,需在干路上串一个滑动变阻器;3.本方法R x和R0的位置可以互换,原理一样,结果不同而已。
四、单伏法测电阻测量方法单伏法(单控)单伏法(双控)*单伏法(加滑变)关键器材电压表×1,已知电阻R0×1,开关×2电压表×1,已知电阻R0×1,开关×3电压表×1,已知电阻R0×1,开关×3,滑变×1电路图案例实物图案例测量步骤1.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S,记录电压表示数U1;(测R0)3.闭合开关S1、S2,记录电压表示数U2。
实验中如何准确测量电阻值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测量电阻值对于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都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如电源噪声、温度变化等,对电阻进行准确测量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实验中准确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一、使用欧姆表欧姆表是测量电阻值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欧姆表的工作原理基于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电阻值。
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步骤如下:1. 关闭电路并确保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以防止实验操作时发生电流流过电阻的情况。
2. 将欧姆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阻”档位,并确保量程适合所需测量的电阻范围。
如果电阻值未知,可以先用最大量程进行测量,再逐渐减小量程。
3. 将欧姆表的测试引线连接到电路中要测量的电阻两端,确保良好的接触。
4. 读取欧姆表上显示的数值,即为所测电阻值。
若所选量程范围超过欧姆表的最大量程,则需要调整量程,并按照步骤3重新测量。
二、使用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小阻值电阻的方法,适用于需要更高精度的实验。
该方法基于维尔斯通电桥平衡原理,通过平衡电桥来计算未知电阻值。
使用桥式测量法测量电阻的步骤如下:1. 连接好维尔斯通电桥电路,并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 用可调电阻器调节平衡电桥,使电桥两侧电路完全平衡,即无电流流过检流计。
3. 读取调节电阻器的数值,即为所测电阻值。
桥式测量法相对于欧姆表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尤其适用于测量小阻值电阻,但操作相对繁琐。
三、温度补偿电阻的值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验中需要进行温度补偿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温度补偿的方法包括:1. 使用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电阻计,根据所测电阻的温度系数进行修正。
2. 根据电阻的温度系数曲线,使用温度修正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四、其他注意事项在实验中准确测量电阻值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电流过大,以防止电阻发热,影响测量结果。
2. 注意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测未知电阻的几种方法测量未知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未知电阻的方法。
通过构建一个电桥电路,将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组成一个电桥,根据电桥平衡的条件来测量未知电阻。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测量较小的电阻。
2.欧姆定律法:欧姆定律法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测量未知电阻的方法,利用欧姆定律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只需要将待测电阻连接到电路中,然后测量电流和电压,再应用欧姆定律即可。
3.电流比较法:电流比较法实质上是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分别连接到电流源上,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其他元件使两个电阻上的电流相等,然后测量通过两个电阻的电压,根据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4.交流电阻测量法:交流电阻测量法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电阻。
该方法利用正弦交流电压源进行测量,根据交流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计算电阻值。
这个方法一般使用交流电阻测量仪来实现。
5.电压比较法:电压比较法通过测量通过待测电阻和已知电阻的电压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该方法一般需要使用专用的电桥仪器来进行测量。
6.恒流源法:恒流源法主要适用于测量小电阻值。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电阻接到一个恒流源电路中,测量通过该电阻的电压来计算电阻值。
7.恒压源法:恒压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大电阻值的方法。
该方法将待测电阻连接到一个恒压源电路中,测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这些方法各有适用的场合和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要根据待测电阻的特点以及测量要求来决定。
在实际测量中,常常需要结合不同的方法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特殊方法测电阻总结导论:电阻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测量电阻对于电路设计、电器检修等行业至关重要。
通常采用万用表或电桥来测量电阻,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这些方法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者不够准确。
因此,需要使用特殊方法来测量电阻。
本文将介绍几种特殊方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电流法测量电阻电流法是一种基本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原理是通过流过已知电阻的电流和测得的电压来计算未知电阻的阻值。
具体步骤如下:1.将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串联连接,组成电路。
2.施加恒定电流,一般情况下使用直流电源。
3.使用电压表测量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
4.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计算未知电阻的阻值。
注意事项:1.电流法测量电阻需要使用恒定电流源,所以适用于小电阻测量。
2.测量不精确时,可采用多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提高准确度。
二、电压法测量电阻电压法是一种用电压代替电流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原理是通过对已知电阻施加恒定电压,然后根据测量电流来计算未知电阻的阻值。
具体步骤如下:1.将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并联连接,组成电路。
2.施加恒定电压,一般情况下使用直流电压源。
3.使用电流表测量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的电流。
4.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的电流计算未知电阻的阻值。
注意事项:1.电压法测量电阻需要使用恒定电压源,所以适用于大电阻测量。
2.测量不精确时,可采用多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提高准确度。
三、差动电流法测量电阻差动电流法是一种适用于阻值较大的电阻测量方法。
原理是通过测量样品电阻两端的电压差和通过样品电阻的电流的差来计算样品电阻的阻值。
具体步骤如下:1.施加恒定电压,一般情况下使用直流电压源。
2.测量样品电阻两端的电压差。
3.测量样品电阻两端的电流并计算其差值。
4.根据差分电阻计算公式,通过电压差和电流差计算样品电阻的阻值。
注意事项:1.差动电流法需要使用差动放大器或差动运算放大器等设备来处理电压差和电流差的测量。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呢?
1.万用表测量法
把万用表转换开关拨至电阻挡(×1,×10,×100,×1K),选择适当的量程,两表笔短接后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刻线上,然后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从万用表指针所指的数值即可知道电阻值。
(注:电阻值等于指示数值乘以所选量程的倍数)
2.伏安法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和导线。
测量方法: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x的电流I,则Rx=U/I。
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
3.伏阻法
器材:电压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的电阻Rx、开关、电源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移动电压表的位置来测量电阻。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即通过某些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改变电路的连接情况来测量电阻。
4.安阻法
器材: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开关、电源、待测电阻Rx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来测电阻。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A.短路法;B.开路法;
5.安滑法
器材:电流表、已知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和导线。
6.伏滑法
器材:电压表、已知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Rx和导线。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
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 灯丝暗红 12 微弱发光1。
53 正常发光2。
5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
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图1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R+Rg+Rx+r)= E/(R内+R X)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2);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3)(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图4 图5图6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一、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方法1: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1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 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Rx 两端的电压为Ux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 0两端的电压为U0。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 、U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可计算出RX 的值为: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2: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2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 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S 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同时闭合S 1和S 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 X 的值:方法3: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B 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示数U1;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A 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2。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可计算出R X 的值: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伏伏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 0,所以又叫“伏阻法”。
二、只用电流表,不用电压表方法1: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 的阻值。
先后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 0和R X 的电流分别为I0、IX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0、IX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X 的值为方法2:用图5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先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断开S1闭合S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1、I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 X的值:方法3: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6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 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同时闭合S1、S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
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 ( R+Rg+Rx+) = E/ ( R内+R<)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一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电涼表内接 (5) 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 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1. 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 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 一种是限流电路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3)(1) 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 一般 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难点。
它渗透在电学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如测未知电阻、测电阻率、测各种电表内阻等。
本质上都是伏安法测电阻在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应用。
主要涉及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以及实物连线等。
[例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10 Ω左右B.电压表V1,量程 6 V,内阻约 2 kΩC.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10 kΩD.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E.电流表A2,量程 3 A,内阻约0.02 ΩF.电源:电动势E=12 VG.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最大电流为 2 AH.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 Ω,最大电流为0.2 AI.导线、开关若干(1)为了较精确测量电阻阻值,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
除A、F、I以外,还要在上述器材中选出该实验所用器材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解析](1)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根据题意电压表选B。
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最大值I=UR=610A=0.6 A,故电流表选D,滑动变阻器选阻值较小的G。
(2)因待测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答案](1)BDG(2)见解析图二、伏伏法测电阻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作电流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的情况下,常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使用,这是设计电路中的高频考点。
[例2]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 x的阻值。
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600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 6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V1,量程为0~500 mV,内阻r1=1 000 Ω;电压表V2,量程为0~6 V,内阻r2约为10 kΩ;电流表A,量程为0~0.6 A,内阻r3约为1 Ω;定值电阻R0,R0=60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50 Ω;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测电阻的方法有哪些测量电阻是电子学和电工学中常见的实验和测量方法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电阻的一些常用方法。
1. 万用表法:万用表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工具之一。
通过将万用表的两个探头连接到电阻的两个端点,可以直接读取电阻值。
一般情况下,万用表有多个量程可选,从几欧姆到几兆欧姆范围内都可测量。
2. 电桥法:电桥法是测量电阻精度较高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电桥有韦斯顿电桥和麦克斯韦电桥。
通过调节电桥上的可变元件(如可变电阻、可变电容等),使得电桥两侧电压为零,从而确定未知电阻。
3. 阻值计法:阻值计也是一种测量电阻的常用装置。
阻值计通过内部电路原理,可以直接测量小电阻值。
阻值计有手摇式和数字式两种,数字式阻值计通常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功能。
4. 电压法:电压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在电路中施加电压,测量电流的大小,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关系来计算电阻。
电压法适用于测量较大阻值的电阻。
5. 恒流法:恒流法也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在电路中施加恒定电流,测量电压的大小,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利用电流和电压关系来计算电阻。
恒流法适用于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
6. 二线法和四线法:二线法和四线法是测量电阻时常用的接线方式。
二线法是最简单的接线方式,将测量电阻的两个端点与测量设备的两个引线相连。
但是由于测试线的电阻和电容对测量结果会产生影响,精度较低。
四线法则通过使用多组测试线,分别施加电流和测量电压,可以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7. 逆变法:逆变法是一种使用逆变器测量电阻的方法。
逆变器将直流电压通过变频器转换为交流电压,经过测试电阻后再通过变频器转换为直流电压进行测量。
根据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输入电阻的变化关系,可以计算出测试电阻的值。
8. 频率法:频率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阻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来计算电阻值的方法。
在不同频率下,电阻的阻抗会发生变化,通过对阻抗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电阻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