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预防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90.93 KB
- 文档页数: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一些病害,比如龟裂、起砂、坑洞等问题,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和安全。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对于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龟裂:龟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它表现为路面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裂缝,状如蚌壳。
龟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问题,如沥青含量不足、沥青温度不适、基层不均匀等等。
2. 起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砂的现象是指路面表面的骨料被机动车辆的行驶和雨水的冲刷所掀起,导致路面表面松散。
起砂的原因主要是沥青浆料粘结不牢固、骨料的形状不合理等。
3. 坑洞:坑洞是指路面表面局部凹陷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上的损坏或磨损所导致。
坑洞的出现会给行车造成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 龟裂的防治:针对龟裂问题,要从材料和施工工艺两方面着手。
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质量良好、符合标准的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在施工工艺上,要保证路面基层的均匀和牢固,合理控制沥青含量和温度,加强施工间的接头处理等。
2. 起砂的防治:起砂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增加沥青的含量和矿粉的使用量,加强施工工序的协调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振实密实。
3. 坑洞的防治:坑洞问题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损坏或磨损导致的,因此要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
一旦发现路面出现坑洞,要及时进行修补,以防止病害加剧。
除了上述的病害和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病害如路面泛油、路面塌陷、路面开裂等,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的关键。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1. 避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急刹车、急转弯,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和磨损;2. 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清除积水和杂物,保持路面通畅;3. 注意保持路面干燥,尽量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侵蚀;4. 减少大型车辆在路面上的停留和转弯,以减少对路面的压力;5. 定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分析沥青路面常见各种主要病害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形成病害,采取了有效预防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预防措施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无接缝、开放交通时间早、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重要公路的建设。
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大部分高等级路面采用沥青路面结构。
但由于各种原因,沥青路面在使用当中产生各种病害,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及行车安全。
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对沥青路面的常见各种病害深入探讨,及提出对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
1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和有良好的减振性等优点,使行车平稳、舒适而低噪声。
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长、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冰冻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很容易遭到破坏,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如裂缝、车辙、沉陷、脱皮等,会严重影响到车辆行驶安全。
裂缝。
一般情况,沥青路面建成都会产生各种裂缝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
这是因为基层和路基的质量不过关、表面雨水的侵入、超负荷车辆行驶,产生裂缝。
车辙。
车辙是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车辆行驶过程,在车辆的重荷下压力下导致路面变形。
车辙影响因素主要是因为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同时还会收到公路车流量和气候温度变化等影响。
车辙主要对路面平整度影响比较大,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沉陷。
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深,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软基处治后沉降不稳定不均匀、路面排水不畅、道路行驶车辆数量多车载大、路基的强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
脱皮。
沥青路面脱皮是指沥青失去粘结力从而一层层脱落,脱皮的面积一般都是0.12m2以上的。
沥青路面出现脱皮现象主要是因为雨水影响,沥青质量不合格、沥青局部老化后在超负荷超次数的行驶冲刷后脱皮。
2 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分析2.1原材料质量影响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结构类型及受力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沥青种类及标号十分重要。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研究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最为常见的路面形式之一,它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不过,与其它路面形式一样,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多种病害,这不仅影响了路面的美观度和通行效率,还会对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建设和维护沥青路面时,需要认真研究其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以确保其正常和可靠的使用。
一、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一)龟裂病害龟裂病害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其表现为路面表面出现一系列的小裂缝,形如乌龟的背甲,因此得名“龟裂病害”。
该病害的原因主要包括路面过于老化,沥青含量不足,路面基础不够坚硬等。
龟裂病害不仅会减小路面的美观度,还会阻碍雨水的排除,有可能造成路面深层损伤、车辆滑动等危险。
(二)坑洞病害坑洞病害是指路面表面的凹陷形成的坑,其主要原因是路面基础沉降、路面材料失效等。
坑洞病害给司机和乘客带来了很大的不舒适感,还有可能会对车辆造成损伤,影响行车安全。
(三)疲劳裂缝病害疲劳裂缝病害是指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的裂缝,其形态多样,可以呈线状、箭头状等。
该病害主要是因为路面受到重复的载荷作用,导致材料受力过度、损伤。
该病害的出现会加速路面老化、破损,对行车安全产生威胁。
(四)水损病害沥青路面若接触过多的水,容易形成水损病害,该病害的特征是路面表面的石子被冲刷掉,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在路面表面留下明显的凹陷。
水损病害不仅对路面的美观度产生影响,还可能损害路面的基础,降低路面使用寿命。
二、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一)龟裂病害的处理针对龟裂病害,需要采用定期养护和治理措施。
当龟裂病害尚未很严重时,可以进行找平和涂刷粘合剂的措施,这样可以将裂缝密实填充,并且利用粘合剂来加强石子的支撑能力。
若龟裂严重,可以行龟裂层切割、混合物掺加等方法进行修补。
(二)坑洞病害的处理对于坑洞病害,需要对路面进行彻底的修补。
一般情况下,需要先用锤击散坑泥,然后再进行填充和铺平。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沥青路面是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由于受到机动车辆的长时间行驶、气候变化以及其它外力作用,容易出现各种病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及其整治措施。
1.路面龟裂病害:龟裂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分为表面龟裂、深度龟裂和反射裂缝等。
造成龟裂的原因主要有材料老化、路面结构疲劳和环境因素等。
整治措施包括:修补龟裂的裂缝,填充合适的修补材料;如果龟裂严重,需要局部或整体重铺。
2.路面坑洞病害:坑洞是沥青路面的另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由于路面承载能力不足、水分积聚和冻融等原因造成。
整治措施包括:清理坑洞内的杂物,修剪坑洞边缘;填充合适的修补材料,如热补沥青混凝土。
3.路面泛油病害:泛油是指沥青路面中的油分渗漏到路面表面形成的斑块,通常是由于石料含油量过高或沥青软化引起。
整治措施包括:清洗路面,去除泛油区域的沥青;均匀撒布矿粉或其它吸附材料,吸附残留的油分。
4.路面松散病害:路面松散主要是由于路面上层与底层之间的粘结破坏,以及路基下沉等原因。
整治措施包括:清理松散层面,打击崩解的部分;加固路面底层,重新铺设路面表层。
5.路面坡度不良病害:坡度不良是指路面的横向或纵向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造成水分积聚或排水不畅。
整治措施包括:调整路面的坡度,使之符合设计要求;清理和维护排水系统,确保水分排除。
6.路面水损病害:水损是指路面下沉或损坏,通常是由于路基土壤不稳定、水分渗透和冻融等原因造成。
整治措施包括:加固路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改进排水系统,减少水分渗透。
此外,定期维护和养护对于减少路面病害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养护措施包括:定期清理路面杂物,保持路面的干净状态;定期修复病害,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定期进行沥青路面的补充养护,如刷面、喷撒封层等。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沥青路面病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在日常使用和养护中,必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和路况状况,常见的病害主要分为龟裂、坑槽、剥落和沉陷等几种类型。
以下是对常见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的介绍。
1. 龟裂龟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有横向龟裂、纵向龟裂和龟裂网状裂缝等。
龟裂的主要原因是路面受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的影响,导致沥青混凝土产生收缩和伸长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从而形成裂缝。
预防和治理措施:- 采取合适的沥青混凝土配方设计,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控制施工温度和压实水平,避免沥青混凝土过早开放交通或过早受到车辆荷载。
- 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和修补,及时填补裂缝,减少水分渗透,防止进一步扩大。
2. 坑槽坑槽是指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产生的较大的槽状或坑状病害,主要由车辆的频繁行驶和重复荷载造成,尤其是在路面漏修、水稳层破损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预防和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超载车辆的通行,减少对路面的荷载影响。
- 定期检查路面磨损情况,及时修复路面漏修的部分,避免坑槽的产生。
- 对已经形成的坑槽进行修补,尽快恢复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对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产生影响。
3. 剥落剥落是指沥青混凝土表层出现较大范围的剥离、龟裂和脱落的病害,通常是由路面混凝土质量不好、施工工艺不当或者长期积水等原因引起的。
4. 沉陷沉陷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地基不稳定、地下管线开挖等原因,导致路面下沉或变形的现象。
沉陷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安全。
预防和治理措施:- 加强对基础土壤的检测和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 控制地下管线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避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害。
- 定期检查路面的沉陷情况,及时修复,恢复路面的平整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设计和施工、定期维护和修复,以及加强对基础土壤和地下管线的管理和检测。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病害的产生,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可能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下降,从而引发病害。
结构设计不规范:如果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厚度不足、材料选择不当等,也会导致路面病害的发生。
现场施工控制不严:施工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不严格,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当等,也会影响路面的质量,导致病害的发生。
车辆超载管理不严:车辆超载会对路面造成过大的压力,加速路面的损坏,也是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加强气候监测:对气候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规范结构设计: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交通等条件,确保结构设计合理、科学。
加强现场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施工工艺得当。
加强车辆超载管理: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禁止超载车辆上路行驶,以减轻对路面的压力。
以上治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预防措施提纲:1.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如龟裂、鼓泡、脱粒等2. 病害形成原因分析:如使用材料、施工方法等3. 病害预防措施:如改进材料、提高施工质量等4. 维修方法:如冷补、热补、重铺等5. 监测与管理:如定期检查、维护保养、预警管理等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包括:龟裂、鼓泡、脱粒、沥青稳定层破坏等。
其中,龟裂病害是沥青路面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表现为路面出现多个长条形的裂缝。
鼓泡病害则表现为沥青路面表面出现泡状凸起。
脱粒病害常常是由于沥青与石料间黏结不良,导致石料层剥离的结果。
沥青稳定层破坏则通常是由于材料质量不好或者基层承载力不足引起。
二.病害形成原因分析病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用材料的问题。
沥青路面中的沥青是关键材料,但其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很多沥青路面病害的存在。
二是施工方法的问题。
不同的施工方法会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和寿命。
散铺、夹石、浇注等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是环境因素。
既包括天气因素,又包括车流量、加油量等。
四是基层地基承载力问题。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将会对路面造成极大影响。
三.病害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这些病害,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一是改善材料,选择好的沥青材料。
现有的沥青材料需要提高其温度稳定性、抗老化性、抗裂性、降低过硬化倾向。
二是提高施工质量,采用软基加强、压实、密实,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范、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三是有关部门加强对施工和路面维护的管理,包括定期检查、资料完善备案等。
四.维修方法维修方法常常采用冷补、热补、重铺等方法。
冷补就是通过人工将材料塞入病害中,然后压实而修补,不需要加热、不需要机械破坏既路面结构,工期短,价格便宜。
热补与冷补不同,是在施工现场利用设备将沥青料加热,使其变为流态,覆盖在病区内。
重铺则是通过重新敷设沥青层的形式,覆盖在原先的病态路面之上。
五.监测与管理为了及时检测到沥青路面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定期进行路面检测、维护和保养工作。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摘要:沥青路面因其具有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行车舒适、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公路的建设。
但沥青路面因为种种原因容易产生各种病害,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
本文就拟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验,对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维修措施作了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裂缝车辙预防措施一、常见沥青路面病害沥青路面的损坏所表现出的形式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
经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病害。
1.沥青路面的变形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
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
2.沥青路面的裂缝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
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3.沥青路面的松散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以上。
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
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4.沥青路面的沉陷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深,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床下部路基过湿润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2)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易发生疲劳破坏;(3)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二、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1.原因分析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另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病害,如龟裂、坑洼、压损等。
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给道路运输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加强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一、龟裂病害龟裂病害是沥青路面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是指路面出现以轮廓不规则的细裂纹为主的病害。
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 材料质量问题。
沥青、骨料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问题是导致龟裂病害的主要原因。
沥青的粘度太高或太低,骨料成分不均匀,沥青混合料配比不正确等都会导致龟裂病害的发生。
2. 环境因素。
气候和环境也是导致龟裂病害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高温下,沥青的软化点会降低,这将导致路面龟裂;而在寒冷季节,路面的收缩和膨胀会导致龟裂病害的形成。
预防措施: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生产厂家应加强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管理,确保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2. 加强路面施工管理。
工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路面养护。
及时清理积水、保持路面洁净,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龟裂病害的发生。
二、坑洼病害坑洼病害是沥青路面中另一种常见的病害。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 材料质量问题。
沥青和骨料的品质问题,尤其是骨料的含量不足或含水率过高,是形成坑洼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施工工艺问题。
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遵守规范要求和技术要求,或施工不够认真细致,也会导致坑洼病害的发生。
3. 环境因素。
路面周边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地下水位等也可能会导致坑洼病害的发生。
预防措施: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生产厂家应加强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管理,确保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2. 加强路面施工管理。
施工人员应认真执行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路面养护。
定期维修路面,及时清理杂物,保持路面的平整度,确保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讲沥青路面是目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病害,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下面将针对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进行详细讲解。
一、病害类型1.裂缝类病害: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接缝裂缝等。
主要原因是材料老化、固结沉降、温度变化等造成的路面变形和沥青层内外部应力的作用。
2.龟裂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较大面积龟裂的现象,一般称为龟裂。
主要原因是路面变形、基层不均匀沉降、沥青层质量问题所致。
3.坑洼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较大的凹坑,主要原因是材料老化、车辆荷载过大以及水分的侵入等造成的路面坍塌和沥青层的损坏。
4.鼓包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凸起的圆形或椭圆形鼓起,主要原因是基层不均匀沉降、内部空洞形成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层内外部应力不平衡等。
5.脱层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沥青层与基层分离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材料粘结性差、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膨胀等。
二、原因分析1.材料质量差:沥青材料在生产和铺设过程中质量不合格,或者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2.设计不合理:路面的设计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进行科学的选材和厚度等设计,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不足。
3.施工不规范: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如沥青热拌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不科学的压实方式等,导致路面材料的质量不稳定。
4.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降雨等,会对路面产生影响,导致路面老化和破坏。
三、防治对策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在材料生产和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沥青材料的质量合格,选择高质量的胶结剂和骨料等。
2.科学设计和施工:根据实际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进行科学的路面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和控制厚度,同时施工过程中要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和强度。
3.定期养护维修: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维修,及时修补裂缝、坑洼等病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可以采用冷补材料、高弹性修补材料等进行修复。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沥青路面是城市道路建设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它具有防水、防滑、耐磨、降噪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也会出现各种病害,如龟裂、变形、损坏等,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舒适性。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治措施。
一、沥青路面病害种类及原因1.龟裂龟裂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路面受到了温度变化和交通荷载的影响而导致的。
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的收缩和膨胀,不同路面的变化不同,因此出现龟裂的情况也各异。
此外,交通荷载也会使得路面受到拉伸和挤压,从而导致龟裂。
2.鼓包鼓包是路面下层土壤的水分过高所致,一般在雨季或者高地下水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
由于路基水分过多,将导致沥青和路基之间的粘结力降低,路面被汽车压过后,就会出现鼓起的现象。
3.剥落剥落是由于沥青路面和基层之间的结合力不足所产生的,一般是由于基层结构不稳定,路面长期受到交通荷载后,基层开始松弛,最终导致路面松动、脱落。
二、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1.龟裂处理针对龟裂问题,可以使用沥青乳液、沥青橡胶等材料进行路面修补。
在选用材料的时候,应根据路面的龟裂程度和材料自身的特性来决定使用的沥青类型和粘结剂。
此外,根据龟裂的程度和断面形状,还可以选择填洞或者切割,取出裂缝材料,或者对路面进行一定的加强补强。
2.鼓包处理治理鼓包需要首先排除积水原因,可以进行路面开挖,并使用厚度适当的沥青混合料,或者扩大路面针对深层的根本原因进行修复。
同时,根据鼓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技术。
3.剥落处理当出现剥落的情况时,应先进行基层加固,选择合适的基层材料,并保证基层结构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同时,针对不同剥落情况的区别,可以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案,如涂抹沥青橡胶,或者采用沥青浇注、光带铺设等方式修复路面。
总之,在进行沥青路面的病害处理时,应充分考虑路面的使用水平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以实现更加安全、舒适和美观的目的。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材料,具有施工方便、使用性能好、寿命长的特点。
由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也经常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影响使用和维护,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常见病害及成因1. 路面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表现为不规则龟裂,使路面平整度降低,影响行车安全。
主要成因有:路面受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作用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材料和施工方法问题等。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洼路面表面因车辆频繁行驶和雨水冲刷而产生凹坑,造成行车不畅。
成因包括沥青混凝土层面层磨损、基础材料变形等。
3. 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斑驳的龟裂,不仅影响美观,还会使路面变得粗糙,提高车辆行驶时的阻力。
主要成因有材料和施工工艺问题。
4. 沥青混凝土路面泛油斑在路面上出现沥青泛出现的油斑,使路面光洁度降低。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沥青含量不足,或者因为施工时平整度不够。
二、防治措施1. 选用优质原料为了避免材料引起的路面病害,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混合料,确保原料的质量问题。
还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搅拌等加工,以保证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控制施工工艺施工时要控制温度,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施工方法,确保路面质量。
3. 加强养护路面施工后,应进行及时的养护工作,保证沥青混凝土在初期能够得到充分的固化和密实,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4. 定期维护对已经出现病害的路面,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包括填充裂缝、刨平凹坑、重新铺设沥青等,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5. 加强监测为了及时发现路面病害,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需要加强对路面情况的监测,包括定期的巡查和专项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结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科学的施工和合理的养护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形式及预防措施刘泽春郭建斌(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52)工程蘧苤嗡娶】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以及车辆大型化和重栽车比例的不断增加,对沥青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已成为广大道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如何防止沥青j各面的早期病害以及早期病害的处理防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日蝴]沥青路面;弹瞻模量;沉蹈现象;防止音S施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柔性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在现代公路交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使用里程最长的高级路面形式。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业也随之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重车辆给沥青路面带来了严重的早期质量破坏。
1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1.1沥青路面车辙现象沥青路面车辙现象是国内高速公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不足而引起的。
所以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到沥青原材料的选择选用高粘度沥青或在沥青中掺加各类型的改性剂:同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与交通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科类型及最佳沥青用量;对原材料的选择使用粒径较大、表面微观粗糙度大、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强的接近立方体的坚硬碎石: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碾压,切忌片面追求平整度而放松压实,保证压实度使空隙率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1.2沥青路面推移现象沥青路面推移现象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稳定性不良引起的;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差是由于配合比设计时对沥青用量、级配范围的选择、空隙率的大小、粉胶比的大小没有进行优化设计;另外一方面由于拌合站出料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甚至操作人员随意更改生产配合比、手动补科所导致的。
如果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混合科含水量较大或偏细,则在碾压过程中使基层表面出现灰浆,形成光滑的表面层,降低了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擦系数,也容易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路面推移破坏;如果基层表面平整度差或出现标高、横坡度不适现象,则只能在路面面层部分进行调整,这样势必造成路面层厚度不一致,直接导致路面面层抵抗外力的能力大,J湘差悬殊,通过行车、温度变化也容易出现推移病害。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具有耐久性强、承载能力高、防水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
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
本文将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常见病害及成因1、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龟裂是一种常见病害,出现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由于施工时未能完成充分和适当的密实;其次是由于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含量偏低,路面强度不足;还有可能是由于交通荷载作用下引起的路面开裂。
2、坑洞坑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凹陷部分,主要成因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当、车辆频繁行驶等。
特别是在冬季,由于路面受到结冰融化的影响,容易出现坑洞问题。
3、起砂起砂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表层出现砂粒脱落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当、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施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导致。
二、防治措施1、龟裂为防止龟裂病害的发生,应在施工前对路面基层进行充分的处理,确保基层坚固稳定;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时,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沥青含量,以确保其耐久性和抗压性;施工时要加强路面密实作业,确保每一层压实均匀牢固,以减少龟裂的发生。
2、坑洞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坑洞问题,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测和养护,发现坑洞问题要及时处理。
在处理坑洞时,要先清理坑洞周围的污物和杂物,然后采用适当的沥青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填补,最后进行充分的压实,确保修补部位与原路面结构紧密结合。
3、起砂为了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起砂现象,首先要对路面的结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路面稳定性;在材料选用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抗压性和耐磨性的材料,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例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表层的密实度和牢固度。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主要包括龟裂、坑洞和起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与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和路面使用情况有关。
探讨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预防措施发表时间:2010-01-14T15:06:17.090Z 来源:《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汤志如[导读] 本文对沥青路面损坏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进行归纳,对常见的各种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汤志如(广东城建达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摘要】本文对沥青路面损坏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进行归纳,对常见的各种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指出其病害的根源。
然后着重对沥青路面的裂缝的种类成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重点阐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分析;预防措施Discussion of Asphalt Pavement common disea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Tang Zhi-ru(Guangdong Chengjianda Construction Institute Co., Ltd.FoshanGuangdong528000)【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from damage to summarize the various forms of common diseases of all kinds of asphalt pavement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hazards, pointing out that the root causes of their disease. And then focus on the cracks in asphalt pavement on the type of the causes of, and focus on measures to deal with.【Key words】Asphalt Pavement; Disease analysis; Preventive measures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和有良好的减振性等优点,使行车平稳、舒适而低噪声。
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长、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和水损害等。
根据我们这几年来对我省沥青路面的实际损坏情况的调查,谈谈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与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1. 常见沥青路面病害沥青路面的损坏所表现出的形式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
经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病害。
1.1沥青路面的裂缝。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
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
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
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1.2沥青路面的车辙。
车辙是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致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所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1.3沥青路面的松散。
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
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1.4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沥青路面在存在水分的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涨缩的反复作用,一方面水分逐步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同时由于水动力的作用。
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剥离,并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而发生路面破坏。
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原因主要有材料、设计、施工、土基和基层、超载车辆等原因。
1.5沥青路面的冻胀和翻浆。
沥青路面产生冻胀和翻浆主要是在冻融时期,因为水的侵入和路基土的水稳定性能差,由于冰冻的作用,路基上层积聚的水分冻结后引起路面胀起并开裂。
道路翻浆是水、土质、温度、路面和行车荷载五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水、土、温度构成翻浆的三个自然因素,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形成翻浆。
1.6沥青路面的沉陷。
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深,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床下部路基过湿润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2)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易发生疲劳破坏:(3)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4)桥头路面沉降不均匀而引起沉陷并与桥面发生错位。
2.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2.1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另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
2.1.1非荷载型裂缝。
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也有因施工不当、材料选取不当等引起的裂缝。
其产生的原因有:(1)沥青材料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应力松弛性能,温度升降产生的变形不至于产生过高的温度应力。
但在冬季气温骤降时,土基和路面基层由于受温度变化,冬季冰冻产生的膨胀,导致路基和基层产生裂缝并反射到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的增长,同时劲度急剧增大,超过混合料的极限强度或极限拉伸应变,便会产生开裂。
此外,随着温度反复升降,温度应力使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又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故可能在比一次性降温开裂温度更高的温度下开裂,同时裂缝是随着路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2)沥青的品种和等级也是影响沥青路面开裂的重要因素。
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选用高粘度、低稠度的沥青,其温度敏感性较低,能延迟温度裂缝的产生;沥青未达到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低温抗变形能力较差,致使沥青面层在低温下产生收缩开裂。
(3)地基处理不当,路基碾压不均匀,造成路基沉降不均匀;旧路拓宽时,新旧路基搭接部位没有严格按照台阶式分层压实处理,以及下部基层比较软弱,或地基处理不彻底等。
(4)铺筑沥青面层采用分幅摊铺时,接缝处理不当,结合不良,对接缝处碾压不密实,造成路面渗水或面层压实未达到要求,在行车作用下形成裂缝。
2.1.2荷载型裂缝。
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有: (1)随着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
原有的路面强度日趋不足,路面满足不了交通量迅速增长和汽车载重明显增大的需求,沥青路面过早产生疲劳破坏,沥青路面很快开裂。
(2)原结构设计不合理,未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施工质量不好,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不足,沥青路面原材料的品质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路面强度明显不能满足行车要求。
在行车作用下,特别是超大吨位车辆的频繁碾压,沥青路面很快开裂。
2.2防止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主要从施工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交通管理等5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2.1材料方面。
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
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和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均可有效减少裂缝。
2.2.2设计方面。
精心设计,对地形复杂地段做好地质调查工作。
要特别注意加固地基,防止因地基软弱而出现不均匀沉降,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路面具有稳定的基础: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及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选用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该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
2.2.3施工方面。
精心施工,选择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基处理,提高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
要及时养生,防止其产生裂缝反射到表面层,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养生结束后,应立即喷洒透层油,并尽快铺筑沥青面层。
2.2.4养护方面严格养护管理,加强路面保洁,确保排水性能良好。
及时对裂缝的进行科学的处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2.2.5加强交通管理。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大型超载车通行;在夏季连续高温时段,运营管理单位可将重车安排在夜间、凌晨路表气温较低时段通过:禁止带钉轮胎对路面的过度磨损或者更加严厉地限制使用。
3. 结束语近年来,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危害性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减少沥青路面的病害,要切实做好预防措施。
只要能做到选用优质材料,按国家现有规范规程做好设计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养护,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就可以降低其病害的破坏力。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6-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