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中亚地区的留学生是指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学生,在中国进行学习的学生群体。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主要包括文化差异、语言环境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
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首先,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其汉语学习。
中亚地区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因此中亚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文化障碍。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语言环境是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另一个特点。
中亚地区的许多学生在汉语学习之前没有接触过汉语,缺乏汉语的听说环境,这会给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带来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中国文化活动,通过与中国学生的交往,提高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
另外,学习动机也是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亚地区的学生来华留学的动机主要包括求学、工作和提高汉语能力等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机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特定的教学技巧来提高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词汇和语法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汉语沟通,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另外,教师应根据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作业,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主要包括文化差异、语言环境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策略,提高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来疆留学生课外汉语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阅读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汉语最有效、最直观简便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在如今按技能设课的模式下,汉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长期大量的阅读输入不仅能提升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汉语水平,同时还能一定的提高其他技能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阅读课的时间有限、课时有限,并不能很好的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由此,课外阅读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认为课外阅读的灵活性、多样性、随机性、主动性是课本教材所没有的,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汉语阅读,在自然环境下降低留学生的学习焦虑,这
有利于留学生自然习得汉语。
就此,本文通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疆两所高校的留学生就课外汉语阅读情况方面进行了调查。
基于相关的阅读理论,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客观分析和论述,发现了来疆留学生在课外汉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得出课外汉语阅读同留学生汉语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的结论。
最后,笔者通过发现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再结合自身教学实习期间的启发,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且有可行性的促进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这些策略是旨在为高校在指导和辅助留学生进行汉语课外阅读方面提供一定的建
设性的建议和参考,以此提高来疆留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汉语水平。
《浅谈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的管理现状及思考》摘要:新疆与中亚地缘接近,汉语语言环境好,学习生活方便,学费较低,每年有大批的中亚国家学生来新疆各高校学习汉语,学校成留学生会,通过这些较有威信的学生来管理学生,比如查考勤,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之间的信息,从此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如:二胡、古筝、琵琶、葫芦丝、竹笛、书法、中国画、中国歌曲、舞蹈、戏曲、相声、小品、太极拳、武术等各种活动摘要: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新疆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迎来了无数留学生,然而其中85%为来自中亚的留学生。
文章通过对中亚学生来华目的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中亚留学生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管理思考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地位不断提高,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大国,从而学习汉语也变成了世界的主流。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求学深造,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国去推广中国文化。
新疆地处中国边界,毗邻中亚,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同时也成了连接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往来的纽带,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新疆交通往来十分便利,边贸交流频繁,汉语在商业往来、旅游、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了新时尚。
新疆与中亚地缘接近,汉语语言环境好,学习生活方便,学费较低,每年有大批的中亚国家学生来新疆各高校学习汉语。
目前,新疆各大高校共有留学生约3000人,分别来自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
学生类别分为孔子学院奖学金生,丝绸之路奖学金生和自费生。
学生在华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大致分为:硕士两年生,本科四年生,一年生,半年生和四周生。
中亚留学生线上汉语综合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中亚留学生线上汉语综合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近年来,中亚地区的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加,其中来华学习汉语的学生也日益增多。
随着疫情的爆发,学校纷纷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中亚留学生们也开始参加线上汉语综合课程。
然而,在线上课程中,一些问题行为可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调查中亚留学生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的问题行为,以期帮助学校和教师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本次调查选取了中亚地区某高校的汉语综合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根据现有文献和专家意见,列举了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行为,并要求参与者按照自身经历进行选择和排序。
同时,我们也鼓励参与者提供他们在线上课堂中观察到的其他问题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总结出了中亚留学生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参与调查的中亚留学生普遍反映,在线上课堂中存在着技术困扰,故障和稳定性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连接质量差、软件使用不熟练以及设备问题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提供技术支持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线上教学的技术挑战。
其次,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一部分中亚留学生表现出不积极参与的问题行为。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缺乏动力、兴趣不高以及自身语言能力的挫败感等因素造成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引入有趣的教学资源、设置游戏化的学习活动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此外,中亚留学生在在线上课堂中,常常存在不理解或误解教师讲解内容的问题行为。
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差异,采用简化语言、多媒体辅助讲解等方式,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
最后,中亚留学生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也存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心态不稳定等问题行为。
目的语环境下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观念的调查和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语言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本质、学习和交际策略、动机这五个方面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观念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观念目的语环境1 引言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有密切联系。
由于地缘优势以及经贸、民族、历史、文化等原因,新疆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已成为中亚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首选地之一。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中亚留学生为调查对象, 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和分析了他们的汉语学习观念。
2 研究方法2.1调查方法本项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然后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又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一方面是为了补充、印证统计分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相关的研究打下基础。
2.2调查对象(受试)笔者对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新疆医科大学这五所高校的300名中亚留学生进行了调查,收到的有效问卷212份。
男女比例为46.7%(男)和53.3%(女),女生略多于男生。
2.3调查问卷Horwitz是语言学习观念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她于1983年就研究设计了《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BALLI),该表由34题组成,每题表述一个学习观念,这些题目分成5组:(1)外语学能,(2)语言学习的难度,(3)语言学习的性质,(4)学习和交际策略,(5)动机。
本文使用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BALLI)作为调查工具,并对它进行了一些处理,将其中涉及目的语的部分都改为“汉语”,然后翻译成俄文,方便中亚留学生使用。
3 数据分析和讨论3.1中亚留学生对语言学能的观念语言学能,通俗的解释即是语言学习的能力。
问卷中的九道题是关于学习外语是否需要特别的能力以及对成功和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个性特征的看法。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引言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亚国家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他们的文化和语言与中国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和融入中国社会的能力。
一、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1.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障碍中亚地区的语言与汉语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使得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中亚地区的文化和汉语文化也存在着很多差异,例如在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也会影响中亚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习动机的区别中亚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动机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他们有些人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而来学习汉语的,有些人是为了深造或就业而来学习汉语的。
这些不同的学习动机也会影响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态度和学习效果。
3.语言环境的影响中亚地区的汉语环境相对薄弱,学习者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真实的汉语环境。
这就使得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难以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1.注重文化差异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中亚留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引导他们积极了解和融入中国的文化。
可以通过讲解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也应该重视中亚地区的文化,比如哈萨克斯坦的音乐、舞蹈、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手工艺品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汉语。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中亚留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歌曲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亚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
由于中亚地区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与汉语有所不同,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之一是语音困难。
中亚地区的语言与汉语在语音上存在差异,例如中亚语言中往往没有声调,而汉语却有四个声调。
这对中亚留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因为他们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声调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仿、练习和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声调。
多音节词的拆分和组合也是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
中亚地区的语言往往是孤立语言,即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意思,而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需要学会拆分和组合多音节词。
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和重组多音节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
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亚地区的语言往往采用阿拉伯字母或西里尔字母进行书写,与汉字完全不同。
中亚留学生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汉字的书写和认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利用拼音法、联想法和分解法等,帮助学生掌握汉字。
在教学策略方面,首先要根据中亚留学生的学习特点,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母语和文化背景,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中亚留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应为中亚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真实的语言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对话、阅读材料和听力练习,帮助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
教师还要鼓励中亚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中亚地区是中国的邻国,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文化往来。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亚地区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其中许多留学生选择学习汉语,在中国深造或者工作。
这些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特点1.语言差异大,学习难度大中亚地区有许多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中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包括发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因此对中亚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难度较大,需要克服语言差异带来的困难。
2.文化背景差异大,语言运用有限中亚地区和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语言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和习俗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口语交流能力相对较弱由于中亚地区的语言和中文存在较大的差异,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口语交流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口语训练和实际交流,提高口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策略研究1.针对性教学,抓住学生语言差异针对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差异,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抓住学生语言差异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提高汉语水平。
2.文化融合教学,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文化融合教学,帮助中亚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增加对汉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语言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加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三、结语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和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高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文化融合教学等教学策略,可以帮助中亚留学生更加快速地提高汉语水平,更好地融入中国的学习和生活。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为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中亚地区的留学生因为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差异,其学习汉语的特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略有不同。
了解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对于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一、学习意愿和动机中亚地区的留学生普遍有很强的学习意愿和动机,大多数来华留学的中亚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拮据,他们来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境况和家庭的生活状况,或为了追求更好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机会。
二、口语困难中亚学生汉语口音比较明显,受汉语音律的不同,常常发生音位替换和语音连读等现象,导致口语表达困难,更难与中国人正常流利地沟通交流。
三、汉字难度高考虑到中亚语言文字相对来说非常简化,汉字难度相对较高。
例如,从阿拉伯文母语背景出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非常关注书法和笔画,但也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进一步掌握汉字的造字规律和使用技巧。
四、语法结构不同汉语与中亚地区的许多语言在语法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中亚地区的许多语言,主谓宾结构不是那么强调,从而对于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够敏感,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提高。
针对以上给出的汉语学习特点,我们需要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一、增强口语训练增加口语对话练习的课程时间,加强听说能力培养,注重中亚学生汉语音的特点和重点,积极帮助他们纠正语音语调等发音问题。
二、系统地学习汉字学习汉字需要系统而有计划的方法,不能只靠死记硬背。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帮助中亚学生理解并掌握汉字的概念,进而加深对其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准确性和美感。
三、加强语法练习强化汉语语法学习,帮助中亚学生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中亚地区语言的区别,从句式结构、语序等方面进行训练和维护;并在教学中多重复、多讲解,让中亚学生注意各种语法要领,如动词和副词的搭配规则,以及在表达和句型上如何用汉语表达更准确的意思。
总之,针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教师应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以便有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汉语学习环境,并快速成为汉语交流的专家。
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张慧2012-04-18 21:40:00 来源:《语言与翻译》2011年第1期(新疆大学语言学院,乌鲁木齐 830008)摘要:文章调查了目前乌香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教学计划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调查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823(2011)01-0076-041.调查目的与意义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增强使得汉语开始走热。
由于地缘优势以及经贸、历史、文化等原因,新疆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己成为中亚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首选地之一。
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成为新疆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分别与中亚各国的诸多高校签署了联合办学的协议,是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较为集中的高等学校。
本课题以这五所高校为调查的地域目标,以中亚留学生为研究目标总体。
笔者在总结对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参照研究内容,设计、制定并发放“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表”,对300名在这五所高校学习的中亚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材料进行了量化整理、分析,写出了这份调查报告,以期直观地揭示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从而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教学计划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方法该研究采取以问卷为主、文献分析和访谈为辅的方法展开调查。
本文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
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时间为2009年9月至12月。
在所选院校开展调查时,由于各校中亚留学生人数不等,相差较大,故采用按比例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挑选班级的学员全部参与调查。
一些汉语水平较低的留学生请同学或老师辅导完成。
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31份,有效问卷212份,回收率为77%,有效率为91.8%。
3.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们参考了王学松(2001)《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的“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删除,设计了“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个人信息(性别、年龄、国别、目前就读于哪所大学)。
二、学习状况(设计了20个调查项目,有单选和多选,学生根据要求,做出选择)。
20个调查项目具体如下:Q1你来新疆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理由是:a费用便宜;b语言环境好;c离家近;d喜欢新疆。
Q2你为什么想学习汉语?(可以多选)a对中国、对汉语有兴趣;b对就业有利;c想改变目前的工作状况;d周围人的建议;e便于在中国旅游;f比其他语言好学。
Q3你来新疆后学习汉语努力吗?a很努力:b比较努力;c不太努力;d很不努力。
Q4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留学生活:a没意思;b很丰富;c学习很紧张;d学习不紧张。
Q5你对来中国留学的评价:a很值得;b不值得;c不清楚。
Q6现在帮助你提高汉语水平的最主要的方式是:a上课;b交中国朋友;c 自学。
Q7除了课本以外,还通过什么学习汉语?(可以多选)a电子词典:b中文杂志;c中文影视;d电脑;e其他。
Q8你认为自己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学习?a口语;b阅读;c听力;d写作。
Q9-Q13对于上课时的学习内容:Q9纠正发音: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0朗读课文:a喜欢;b不喜欢;。
无所谓。
Q11汉语语法: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2会话练习: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3汉语写作: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4你认为汉语什么最难学?a汉字;b语法;c语音;d词汇。
Q15你上课之前是否预习:a是;b比较少;c从不。
Q16你上课时是否记笔记:a是:b比较少;c从不。
Q17课后你是否有意识地进行复习:a是;b比较少;c从不。
Q18你是否按时完成作业:a是:b比较少:c从不。
Q19你是否经常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a是;b比较少;c从不。
Q20学习汉语的目标是:a能看懂中文报纸、书籍;b会日常会话;。
会旅行用语;d会简单的问候语:e用汉语工作;f HSK8级。
4.调查结果与分析4.1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性别比例既反映出中亚留学生中男女比例较均衡的状况,又反映出学习语言的学生中,一般女生略占多数的现象。
年龄统计显示,来新疆学习汉语的中亚留学生几乎都是青年人,在年龄上更偏向年轻,这个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外国留学生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中亚留学生大多来自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表1 学生基本情况4.2.中亚留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统计分析(表2)表2 调查结果(1)学习环境:从Q1显示,中亚留学生之所以选择来新疆学汉语,45.396的学生认为“语言环境好”,有33%的学生认为“费用便宜”,有12.396的学生因为“喜欢新疆”,还有9.4%的学生选择“离家近”。
作为中亚诸国的近邻,新疆与中亚有着地缘、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方面的广泛联系。
新疆境内的很多民族与中亚各国人民有着渊源关系,宗教信仰相同,民风民情相似,中亚国家的留学生来中国新疆留学,生活语言上没有太大的障碍,大部分人还能从新疆找到自己的亲属,所以他们在新疆留学也不会感到寂寞。
由此,相对于其他地方,中亚留学生更愿意来新疆学习汉语。
(2)留学动机:从Q2“为什么学习汉语”的回答中看,“对中国、对汉语有兴趣”和“对就业有利”成为最普遍的选择,分别占到69.8%和66.1%。
从学习动机分类来看,“对中国、对汉语有兴趣”属于融入型动机,“对就业有利’嘱于工具型动机。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活力四射,这一切对很多中亚留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亚跟中国是近邻,跟中国在商业和贸易上的交往十分密切,很多青年人希望能在中国谋求发展。
这成为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另一主要原因。
(3)学习生活:从Q4可以看到,有44.8%的学生认为“学习很紧张”,9%的学生认为“学习不紧张”,41.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留学生活‘很丰富”,只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留学生活“没有意思”,说明大部分的留学生对于在新疆的留学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通过对Q3反馈分析,来新疆后学习汉语很努力和比较努力的留学生有75%,占绝大多数,但仍然有6.1%的留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很不努力,那么,这部分学生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的特别关注。
Q5显示,78.3%的学生对自己在新疆留学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很值得”,但对于留学生活中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有5.7%的学生认为留学生活“不值得”。
(4)学习方式:从Q6可以看出,有81.1%的学生把“上课”作为提高汉语水平的最主要方式。
本来在校就读的学生应该以上课为主,但仍有6.6%的学生把“自学”、12.3%的学生把交中国朋友”作为提高汉语水平的主要方式,这提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对中亚学生的课堂教学。
从Q7“除了课本以外,还通过什么学习汉语”来看,使用电子词典的学生很多,达到了85.8%,有32.5%的学生通过电脑学习汉语,中文影视、中文杂志各占15.1%和13.2%。
(5)学习兴趣:Q8表明,60.4%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加强口语方面的学习,而只有5.2%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写作方面的学习。
Q9-Q13是教学中各项具体内容,通过分析,Q9中选择“喜欢”纠正发音练习的人数比较多,占61.3%,明确表示“不喜欢”的有18.4%。
Q10中选择“喜欢”朗读课文练习的人数有52.8%,明确表录‘不喜欢”的只有14.2%。
这两个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是喜欢纠正发音和朗读练习的。
Qll中,对汉语语洽‘不喜欢”和抱无所谓态度的占50%,可以看出中亚留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一般。
Q12有79.2%的学生喜欢会话练习,居首位,不喜欢的人只占5.2%,由此可见,留学生对汉语的实践性练习更重视一些,态度更积极一些。
Q13中,32.1%的学生不喜欢写作,这在Q8的答案中也有反映。
很多中亚留学生不喜欢写作,也不愿意在写作方面下工夫,反映出中亚留学生“重口语轻文字”的普遍倾向。
(6)学习难点:从Q14可以看出,45.3%的学生认为“语音”最难学,41%的学生认为“汉字”最难学。
中亚学生把发音、汉字问题列为汉语学习困难的首位。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母语属于无声调语言,因此他们通常无法读准二、三、四声;二是学生的母语在书写上采用拼音文字,字形直接表音,而汉语的文字与语音分离,无法根据字形拼读字音,因此,中亚学生在汉字的书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7)学习习惯:Q15,Q16,Q17,Q18,Q19是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有57.1%的学生上课前预习,65.1%的学生课后复习,76.4%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58%的学生经常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只有44.8%的学生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6.6%的学生从不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
这样的学习习惯大大影响了汉语学习的效果,造成了所学内容难以巩固,“课上学,课后忘”,记忆停留时间短暂,知识体系无法在循序渐进的积累中逐步建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后续的高层次学习难以进行。
(8)学习目标:从Q20可以看出,32.1%的学生计划用汉语工作,意味着将汉语作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汉语水平要求较高,有12.3%的学生希望能看懂中文报纸、书籍,有9.4%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汉语水平能达到HSK8级以上。
5.结语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乌兽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习现状,这对今后的汉语教学应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提高教学水平来吸引学生外,还要注意改变和调整他们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以及体会到学习汉语的益处。
另外,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交流,解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从而愉快、轻松地学习。
语言学习是一门学问,语言教学更是一门艺术。
要想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就必须时刻观察、研究教学对象,教师在实施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因“生”施教,即不忘考虑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确实做到教学相长,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基金项目:此文为新挂大学校院联合资助项目“乌香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研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XY0802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慧(1969- ),女,新提大学语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刘珣.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建勤.200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368-375.王学松.2001.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4) :25-30.伊莉爱·艾孜买提.2007.针对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4):139-142.周殿生.2005.新怪的对外汉语教学特点与策略探讨[7].语言与翻译,(4):63-66.A Survey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from Central Asia Learning Chinese inUrumqiZHANG Hui(Languages Colleg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08, China)Absract:This surve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entral Asia students living and studying in Urumqi,reflects their basic situation .So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and adopting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plan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foreign students from Central Asia;Chinese learning;a 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