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砼重力坝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84.66 KB
- 文档页数:3
3.12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技术文件投标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2001年7月8日3.12.1施工导流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施工渡汛)一、导流工程(一)导流工程设计1.截流工程及截流标准梯子洞水电站导流系统具备导水面貌后,截流建筑物的施工是能否实现按期截流的关键.本合同截流建筑物包括大坝上游围堰和大坝下游围堰。
根据招标文件,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径流成果及各分期时段设计洪水成果分别见表3.12.1、表3.12.2。
表3.12.1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径流成果表注: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29m3/s。
表3.12.2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各分期时段设计洪水成果表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采用枯水期导流,江道截流时间为2001年11月末,截流围堰戗堤进占时间为11月初,截流流量为3月5年洪水重现期流量421m3/s。
2.大坝上、下游截流围堰设计(1)大坝上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308.7m高程,加安全超高0.8m,则堰顶高程为309.5m,堰顶长94.93m,最大堰高25m.。
大坝上游围堰按施工进度分为两部分,即截流围堰部分、下游侧的土工膜心墙堆石及加高部分。
截流围堰部分结构型式为粘土斜墙防渗堆石围堰;下游侧土工膜及堆石加高部分结构型式为基础部位挖截心槽回填粘土,其上部分为土工膜防渗体,堰体为石碴。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2)大坝下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295.3m高程,加安全超高0.7m,则堰顶高程为296m,堰顶长53.63m,最大堰高13m。
大坝下游围堰结构型式为基础粘土心墙上部土工膜防渗堆石围堰。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表3.12.3围堰工程量表(二)导流工程施工1.施工布置(1)料场大坝上、下游围堰堰体的主要材料有堆石、过渡层料、心墙土料、护坡块石及截流抛投料。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2-08-29T02:05:26.17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期1月作者:李汉青[导读]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已经成为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修建重力坝的技术手段,李汉青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1130摘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已经成为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修建重力坝的技术手段,与其他重力坝修建方式相比,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修筑仍然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应当根据其工程特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前言:水利从来都是我们在工程修筑中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没有水利设施的修建,就没有良田万亩、沃野千里的安居乐业。
因此,即使是工农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依然非常重视对于水利工程的修建,而重力坝正是水库工程中最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我国对于水利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水库等水利设施无一不对农业的发展以及防洪疏导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重力坝的施工技术研究必须为我们所重视。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主要特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能够成为如今水库修建所使用的主流手段之一,其自身具有的独特性应当被我们所重点看待。
只有明确这一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我们才能根据这些特点更好地完成重力坝建设。
首先,相比于其他重力坝的施工要求来说,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技术需求比较低,即不需要使用多么复杂的设备或者制定多么复杂的工程计划也可以完成这一种重力坝的修筑,并且其在投入使用中时所能发挥的效果相比于其他种类的重力坝而言更为出色。
而这一特点也就注定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施工时可以将大型机械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应用到极致,从而不会产生设备机械以及能源上的浪费;并且,由于施工本身并没有太难的操作事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工程通常不会发生严重偏离计划的情况,甚至有时候可以做到大大缩短重力坝施工所需要的工期,从而为修建重力坝的施工团队与企业带来获取更高利润的可能,而这一点也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能够普及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砼重力坝碾压坝施工工艺标准(doc 58页)3.12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技术文件投标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2001年7月8日表3.12.2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各分期时段设计洪水成果表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采用枯水期导流,江道截流时间为2001年11月末,截流围堰戗堤进占时间为11月初,截流流量为3月5年洪水重现期流量421m3/s。
2.大坝上、下游截流围堰设计(1)大坝上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308.7m高程,加安全超高0.8m,则堰顶高程为309.5m,堰顶长94.93m,最大堰高25m.。
大坝上游围堰按施工进度分为两部分,即截流围堰部分、下游侧的土工膜心墙堆石及加高部分。
截流围堰部分结构型式为粘土斜墙防渗堆石围堰;下游侧土工膜及堆石加高部分结构型式为基础部位挖截心槽回填粘土,其上部分为土工膜防渗体,堰体为石碴。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2)大坝下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295.3m高程,加安全超高0.7m,则堰顶高程为296m,堰顶长53.63m,最大堰高13m。
大坝下游围堰结构型式为基础粘土心墙上部土工膜防渗堆石围堰。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表3.12.3围堰工程量表(二)导流工程施工1.施工布置(1)料场大坝上、下游围堰堰体的主要材料有堆石、过渡层料、心墙土料、护坡块石及截流抛投料。
1)堆石主要来源于大坝基础、导流洞等部位的开挖利用方,从弃碴场取料。
2)过渡层料采用导流洞等部位开挖的细粒石料,从堆碴场取料。
3)心墙土料从业主指定粘土料场取料4)护坡块石及截流抛投料利用各部位开挖石料中的超径石料,须事先收集堆存。
为满足截流施工进度要求,在上游围堰上游4#碴场堆存,作为截流抛投大块石料。
因大粒径居多需配备正铲装车。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技术系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目前,人们对建筑物要求日益严格的同时,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逐渐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且还容易产生质量和性能影响问题。
水利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特殊的存在,它在施工中亦是如此,一旦施工技术、施工方法不够合理,极容易引发结构失稳破坏,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作为当今水利施工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在提高水利工程效率和功能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关的控制策略。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基于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坝体结构。
这种坝体结构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是通过采用拌和预制、吊篮运输以及平仓振捣控制的方法来进行施工。
在施工的时候如果坝体剖面较大的时候经常都是采用分块浇筑施工的方式来进行施工,以冷却接缝灌浆技术来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当今的工程施工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施工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动。
同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它是采用无塌落的干硬性混凝土为主进行施工的,是采用土石坝机械运输方式来进行摊铺、碾压修筑形成的坝体结构,这类坝体结构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在近十年时间里,无论是施工技术、施工数量还是施工规模上,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使得这一技术得到了明显的应用。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必然会迎来更高层次的发展。
就过去多年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进行分析,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显着的特点。
首先在工程施工中,单位体积和胶凝材料的用量极少,通常都是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结构的5%左右;其次单位体积混凝土用量少;再次坝体结构的抗冻、抗磨、抗渗能力强。
2.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行研究在当今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因为坝基失稳而造成的坝体结构垮塌事故屡屡发生,给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和国家发展造成了影响。
朱昌河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要求1 总则1.1 工程概况朱昌河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坝顶高程1461.4m,河床开挖高程1360.5m,最大坝高为100.9m;坝轴线长264.9m;共分10个坝段,坝体混凝土总量约62.5万m3(其中RCC约为51.5万m3)。
根据坝体结构要求,除基础垫层、坝顶部位、溢流面、导墙及闸墩等部位为常态混凝土外,其余均为碾压混凝土。
坝体防渗结构的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内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5。
为便于承包人进行试验安排,特提出本试验技术要求。
承包人应根据本本试验技术要求编制完整详细的现场试验大纲报监理人审批。
1.2 本技术要求系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12-2009、《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433-2009的有关条款规定,结合现场碾压混凝土试验的具体要求编写而成。
因此,在混凝土试验中,除应遵守本技术要求外,凡技术要求未提及或不够详尽之处,仍应遵守上述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1.3 在试验过程中,如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时,必须预先向监理人申报原因、对策措施等有关事宜,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2 试验目的第一次现场碾压试验在常温季节进行,其目的为:验证室内选定配合比的可碾性和合理性;选择和确定合适的施工参数,包括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变态混凝土的加浆量和加浆方式等;研究不同层面的处理方式和不同间歇时间对层面粘结度的影响;雨天施工标准及措施;实测碾压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评定其强度、抗渗、抗冻、抗剪断强度等特性,验证和确定常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第二次现场碾压试验是在第一次现场试验基础上于高温季节进行,试验目的为:针对高气温条件,研究改善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的措施,包括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VC值控制;缓凝高效减水剂的选用,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措施;温控措施(如预冻措施、运输线的防晒、仓面喷雾及其它)等,实测碾压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评定其强度、抗渗、抗冻、抗剪断强度等特性,验证和确定高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1.3 工程概况 (4)二、施工条件分析 (5)2.1 自然环境条件 (6)2.2 交通运输情况 (7)2.3 施工用电、用水及通讯情况 (8)2.4 施工材料供应 (9)三、施工总体部署 (10)3.1 施工原则与目标 (11)3.2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12)3.3 施工流程安排 (13)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5)四、主要施工方法 (16)4.1 基础处理与防渗措施 (17)4.2 混凝土浇筑方案 (19)4.3 坝体填筑施工 (21)4.4 坝体接缝处理 (22)4.5 渠道及厂房系统施工 (24)五、施工期度汛方案 (25)5.1 防洪标准与措施 (26)5.2 洪水调度与应急响应 (27)5.3 坝体临时度汛措施 (29)六、施工安全与质量保证措施 (30)6.1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31)6.2 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 (32)6.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33)6.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34)6.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5)七、施工进度计划与资源配置 (36)7.1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 (38)7.2 施工人员及设备资源配置 (38)7.3 施工材料供应计划 (40)八、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41)8.1 环境保护措施 (43)8.2 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44)一、前言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大型化、复杂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作为一种具有高径向尺寸、高堆石体高度和良好抗震性能的新型混凝土坝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应对极端气候条件、实现大流量泄洪、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管理、施工技术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将从施工方案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期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管控摘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施工效率高,所需工期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但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结构体积大,施工时受温度和荷载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果施工作业控制不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拉伸值,便会造成结构出现裂缝,降低坝体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
因此,在针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作业进行研究时,需要重点分析温度与荷载影响,并基于以往经验,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导言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是一种快速高效的筑坝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后,在运行阶段容易出现裂缝,为了将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或规避,可以采取分层施工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加大铺筑层的厚度,减少分层数量,可以体现碾压施工快速高效的优点,但是由于混凝土块过大,温度升高过快,易产生温度裂缝。
因此设置合理的分层度,对于施工意义重大。
2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特点分析常规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时,主要是由搅拌机搅拌,然后吊罐运输入仓,并按照专业标准进行平仓和振捣。
为避免施工阶段受温度影响,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多选择用分块浇筑方法作业,待坝体温度降低后,才进行接缝灌浆作业。
与其比较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时单位体积胶凝材料和水梁更少,且要重点对其抗冻性、抗渗性以及抗虫性等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确保施工结果可以达到专业标准。
就以往施工经验来看,碾压混凝土具有强度增长慢、水硬化发热量少、后期继续增长以及抗裂性良好等特点。
基于其性能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重点做好温度控制,并应用防裂措施进行防护,避免温度应力过大造成结构裂缝。
重力坝因为需要依靠自重来维持稳定性,想要保证施工后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达到专业要求,就需要结合碾压混凝土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并对整个施工工艺各阶段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各项因素影响,提高施工综合效率。
3工程概况某坝址位于都六社区河边寨寨子上游侧河湾地段,坝址距都六社区4km,距昌明镇10km,距县城18km,水库正常蓄水位1121m,死水位1092m,水库总库容440万m3,正常水位以下库容352.0万m3,死库容19.6万m3,即水库兴利库容为332.4万m3,供水量为580.3万m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陈高良发布时间:2021-10-05T02:02:48.13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8期作者:陈高良[导读]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结合施工环境选择应用自卸汽车,并通过皮带输送机将干硬性混凝土运输至仓面,利用推土机作出平仓处理,最后选择分层填筑作业的方法,在振压密实后完成坝体建设。
通过控制好施工技术要点,能够保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现提升,确保与工程建设要求相符。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厦门 361021摘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结合施工环境选择应用自卸汽车,并通过皮带输送机将干硬性混凝土运输至仓面,利用推土机作出平仓处理,最后选择分层填筑作业的方法,在振压密实后完成坝体建设。
通过控制好施工技术要点,能够保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现提升,确保与工程建设要求相符。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点引言水利工程的实施对地区水利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着深远的影响,一项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单位工程通常为拦蓄坝工程,当前水利工程大坝建设应用最广泛的施工技术是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加强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探索、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1工程概况某市水库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30km2,水库正常蓄水位395m,设计洪水位398.50m,校核洪水位399.43m,发电死水位355m。
总库容1.332亿m3,防洪库容2400万m3。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城镇供水与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枢纽工程为二等大(Ⅱ)型工程,由主坝、副坝、引水发电洞、坝后厂房、反调节坝等建筑物组成,主要建筑物枢纽大坝为2级建筑物,厂房为3级建筑物。
主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399.80m,坝顶宽6m,建基面高程298.5m,最大坝高101.30m。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工程技术,也是近年来水利工程领域的一大创新。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等优点,因此在各种水利、离岸和土建工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一步步地来了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了解地形、水文条件等,评估工程风险,制定工程方案。
同时,需要根据特定施工现场准备施工设备、材料等资源,例如需要预留水泥、砂石等材料,购买混凝土搅拌机、碾压机等设备。
另外还需要组建施工团队并进行技术培训,保证技术水平达到要求。
第二步:进行基础施工在施工前期,需要进行基础施工。
首先需要将原有的松散土地进行加固,例如进行土石方填筑、挖深基础、建筑桩等处理措施,以确保基础稳定。
然后进行基础钢筋和钢板的绑扎工作,布设混凝土浇注模板,并对模板进行拉紧调整,以保证模板的平整度。
第三步: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坝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将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和比例、浇注工艺等方面细致地制定出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在浇注混凝土时,需要注意保证现场的湿度和温度,定期检测混凝土坍落度以及测量混凝土的压实度和硬度。
第四步:压实混凝土一般在混凝土的初凝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压实。
常见的压实工具是碾压机,通过碾压压实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强度,并达到坝墙密实、平整的效果。
压实混凝土的时间与次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如混凝土坍落度变化、浇注量变化、天气等。
第五步:完工验收当施工结束后,需要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完工验收。
验收前需要进行外观检查、长度测量、切割开校、坝心搜索等工作,以检测坝的厚度和结构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如果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则可正式交付使用。
最后,总的来说,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实度。
1F416040 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1F416041 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及特点一、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一)结构形式用碾压混凝土筑坝,通常在上游面设置常态混凝土防渗层以防止内部碾压混凝土的层间渗透;有防冻要求的坝,下游面亦用常态混凝土;为提高溢流面的抗冲耐磨性能,一般也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抗冲耐磨常态混凝土,这样就使断面形成所谓“金包银”的结构形式。
(二)施工工艺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程序是先在初浇层铺砂浆,汽车运输入仓,平仓机平仓,振动压实机压实,振动切缝机切缝,切完缝再沿缝无振碾压两遍。
二、施工特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主要特点有:采用干贫混凝土;大量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采用通仓薄层浇筑;同时要采取温度控制和表面防裂措施。
(一)采用干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的干湿度用VC值表示。
VC值太大,说明拌合料干,不易压实。
一般采用VC值为l0~30s的干贫混凝土。
(07、10年考点)(二)大量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三)采用通仓薄层浇筑不设纵缝。
(四)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措施和表面防裂不采用冷却水管降温。
除采用低热大坝水泥,多掺粉煤灰外,还可用冷水拌合及骨料预冷的方式降低浇筑温度,同时利用层面散热降温,并尽可能安排在低温季节浇筑基础层。
有时采用冷水喷雾的表面降温措施。
1F416042 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控制一、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影响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碾压时拌合料的干湿度,卸料、平仓、碾压的质量控制以及碾压混凝土的养护和防护等。
(一)碾压时拌合料干湿度的控制碾压混凝土的干湿度一般用VC值来表示。
VC值太小表示拌合太湿,振动碾易沉陷,难以正常工作。
VC值太大表示拌合料太干,灰浆太少,骨料架空,不易压实。
在振动碾压3~4遍后,混凝土表面有明显灰浆泌出,表面平整、润湿、光滑,碾滚前后有弹性起伏现象,则表明混凝土料干湿适度。
(二)卸料、平仓、碾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保证层间结合良好。
碾压混凝土坝概述碾压混凝土是指将无坍落度的半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分薄层摊铺,并经振动碾压密实且层面返浆的混凝土。
用碾压混凝土筑成的实体重力坝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碾压混凝土坝是环保型、节约型、安全型大坝。
我国碾压混凝土坝技术从引进到推广应用,经过200座的工程实践,总体讲已经比较成熟,碾压混凝土大坝筑坝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已建成龙滩、光照等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我国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高掺粉煤灰等掺和料,选用适宜的水泥、砂石骨料、优质高效复合型外加剂,针对具体工程特点确定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对碾压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的机械不断改进;不断调整混凝土的稠度VC值的控制范围;混凝土摊铺、碾压、分逢处理、分层碾压、模板工程等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和提高;研究了变态混凝土、斜层平摊铺筑、诱导逢施工新工艺;进一步提高了碾压混凝土大坝的质量,其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可达到设计要求,对垂直、水平方向的混凝土芯检查,芯样已超过10 m,压水试验的透水率平均小于1Lu,抗剪断试验的破坏面一般不在层间结合面,观测仪器的数值均证明大坝运行正常,坝体渗漏、变形值与常态混凝土相同。
碾压混凝土坝的建设特点: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向更高方向发展。
超过百米的有龙滩、光照、百色、索风营等。
2.坝体上游面采用二级配富胶凝材料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结构防渗。
3.台阶式碾压混凝土溢流坝面。
江垭大坝128m,索风营大坝116m.。
4.采用“变态混凝土”浇注外部碾压混凝土以提高抗渗能力,简化施工工艺。
多用于模板附近、止水、廊道、岸边等部位,在碾压混凝土中喷洒水泥粉煤灰净浆(加浆量4~6%),形成“变态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5.采用高参粉煤灰或其它混合材,降低了水化热(降低10~15℃),简化温控,便利施工。
6.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优越性明显,施工快,造价低,拆除不难。
三峡三期围堰115m高,110 万m3 , 4个月完成,蓄水前控制爆破拆除。
200m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关键技术研究及在龙滩工程中的应用200m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关键技术研究及在龙滩工程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研究,主要涉及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施工、材料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技术在龙滩工程中的应用的详细介绍:一、工程概况龙滩水电站是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天峨县境内的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龙头电站,是南方电网的调峰骨干电站,也是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
该电站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为146m,大坝混凝土方量约为488.88万立方米。
在施工中,坝体采用了RCC(碾压混凝土)堆石坝体,其中RCC混凝土方量约为345.36万立方米。
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大仓面高强度连续浇筑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生产运输配套系统和合理规划浇筑仓位,运用混凝土生产、运输系统的“一体化”控制技术,强化现场组织管理,实现了大仓面、高强度全年连续施工。
2.高温条件下的施工控制技术:通过采用综合的温控措施和层面控制措施,不仅保证了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质量,而且实现了高温条件下大仓面、高强度、全年连续施工。
钻孔芯样层缝面折断率2.5%以下,位于国际领先水平。
3.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通过采用多种无损检测手段和钻孔取芯方法,对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质量进行了检测和评价。
结果表明,层间结合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4.坝体温度控制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采用通水冷却等措施,控制了坝体温度,减小了温度裂缝的产生。
同时,采用温度监测系统对坝体温度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5.坝体沉降控制技术:通过采用高精度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坝体沉降进行了实时监测和预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沉降控制,保证了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结论200m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关键技术研究及在龙滩工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其次,能够节省原材料,降低工程成本;再次,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最后,能够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浅谈碾压混凝土坝及其施工技术硕士3班 151302020056 伍超摘要:碾压混凝土坝是常态混凝土坝与土石坝激烈竞争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坝型。
它综合了混凝土坝运行安全和土石坝快速施工的特性,具有快速与经济两大优势。
本文简要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概况、类型、上游面防渗结构和施工优缺点,以及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
关键字:碾压混凝土坝、RCD、RCC、碾压混凝土、常态混凝土、振动碾、层厚、收缩缝一.碾压混凝土坝基本知识采用超干硬性的混凝土经逐层铺填碾压而成的混凝土坝。
碾压混凝土坝是将土石坝碾压设备和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坝施工的一种新坝型。
1.发展概况1975年,美国陆军工程团在巴基斯坦的塔贝拉坝泄洪隧洞的修复工程中,首次采用了未经筛选的砂砾石加少量水泥拌和混凝土,经振动碾压,修复被冲毁的部位。
在42d内浇筑了35万m3混凝土,显示了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巨大潜力。
1981年3月,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89m的岛地川坝,1982年美国接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全碾压混凝土坝——高52m的柳溪坝,此后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便在世界各国获得广泛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截至1998年底,世界上已建和在建坝高超过15m的碾压混凝土坝有210多座,其中坝高在100m以上的有24座,约占10%。
我国于1978年开始进行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研究。
1979年的龚嘴水电站第一次进行了碾压混凝土野外实验,1984年采用碾压混凝土建成了铜街子水电站左岸牛石溪沟1号坝,1986年,在福建坑口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坝高57m。
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在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已有近100座,其中坝高超过100m的有23座,均在世界上排名首位。
此外,我国在将碾压混凝土用于临时性工程即围堰工程方面,也取得较大成就。
如隔河岩、水口、五强溪、三大朝山、龙滩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都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进行施工导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2.类型2.1.按坝型分类碾压混凝土坝按坝型主要分为重力坝和拱坝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