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华为战略领导力模型研讨会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94
Hay GroupⅠ简介:合益集团Hay Group是一家全球性的管理咨询公司,我们帮助领导者将战略转化为现实并帮助个人和组织发挥他们的潜力。
我们是一家全球性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组织将他们的营运模式、组织架构、文化、领导团队、岗位以及人员素质结合在一起,从而实施他们的商业计划并将战略转化成卓越的成果。
1.愿景:将战略转化为现实。
2.收购:美国时间2015年9月24日,全球领先的高层猎头公司光辉国际(Korn Ferry)宣布签署收购合益集团(Hay Group)最终协议。
根据协议,光辉国际同意以约4.52亿美元的总购买价收购合益集团,合益集团首席执行官史蒂芬·凯伊将仍然负责该部门工作。
经过此次交易,光辉国际的领导力和人才咨询部门将并入合益集团(Hay Group)当中,成为一个新的业务部分,这也意味着,合益集团(Hay Group)的核心业务继续被保留下来。
在过去70多年内,合益集团(Hay Group)在组织架构和岗位设计、流程优化、人岗匹配、企业文化、领导力选拔与发展、人才管理、薪酬激励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而此次交易也将成为人力资源咨询领域又一次强强联合的动作。
收购本身我们不予置评,被光辉国际收购后,Hay并没有关门停业,就如同Mercer被威达信,Hewitt被Aon,Watson wyatt和Towers perrin合并一样。
除了必须要做的高管调整之外,咨询业务在短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化。
3.业务和产品状况:合益集团于1943年在美国费城成立,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47个国家设有86个办事处。
包括IBM、联合利华等众多“世界500强”在内的全球知名正在使用合益的服务。
其中,全球最受推崇的50家企业中,有35家是合益的客户;全球前十名的企业中,有9家在使用合益的体系。
从成立至今,合益已为全球近万家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咨询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
浅析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胡雪【摘要】在500强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每一家企业都具有其完善的经营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主要体现在用人理念、产品理念、制度创新和财务创新等方面,正是这种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才确保了其500强的地位.文章从500强的相关含义出发,以具体实例深入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经验,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研究水平.【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世界;500强;企业经营管理;成功经验;总结【作者】胡雪【作者单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财务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1 引言世界500强是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规模最大500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之一。
这些巨头均为历经市场竞争的考验而存活的强者。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荣登榜首。
中国大陆也成为榜单上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都一定具有一套完善的经营管理经验,正是因为这种用人,管理,销售和财控等一系列系列机制的高效运作,才能确保其战略发展的实现,从而进入500强的榜单。
管理(management)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1]。
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
500强企业在其高速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循着企业管理的规律,从而屹立在全球企业之林的巅峰。
2 完善的用人育人机制在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企业家与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是企业第一战略性资源。
华为如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华为从1997年开始与Hay group(合益集团)合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在Hay的帮助下,华为建立了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及员工素质模型。
在此基础上,华为形成了对员工的选、育、用、留原则和对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原则。
自1998年开始,Hay每年对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进进行审计,找出存在的问题,交给华为解决。
2005年开始,华为又与Hay合作,进行领导力培养、开发和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为公司面向全球发展培养领导者。
华为长期执行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及干部管理制度。
客户满意度是从总裁到各级干部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华为的外部客户满意度是委托盖洛普公司调查的。
客户需求导向和为客户服务蕴含在干部、员工招聘、选拔、培训教育和考核评价之中,强化对客户服务贡献的关注,固化干部、员工选拔培养的素质模型,固化到招聘面试的模板中。
华为给每一位刚进公司的员工培训时都要讲《谁杀死了合同》这个案例,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有可能造成公司的崩溃。
华为注重人才选拔,但是前3名的学生不考虑,因为华为不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他们很难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现在很多人强调技能,其实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毅力,比毅力更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更重要的是胸怀,要让客户找到感觉。
华为的干部分为3种,30%的第一种干部属于后备队,有机会到华为大学进行管理培训,培训优秀的人有可能在下一届得到实践机会;最后面20%的干部属于后进干部,后进干部是优先裁员的对象,就拼命往中间挤,中间的队伍受不了,也就往前跑。
华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实践中选拔干部。
华为这几年严格控制考核体制,考核体制已形成了一种范本。
学历是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华为在干部考核表上惟一不设的一栏就是学历,都是填你在以往公司工作的评价。
三优先三鼓励的用人方针在干部政策导向方面,华为提出三优先、三鼓励的政策。
“三优先”是:优先从优秀团队中选拔干部,出成绩的团队要出干部,连续不能实现管理目标的主管要免职,免职的部门副职不能提为正职;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在一线和海外艰苦地区工作的员工进入干部后备队伍培养,华为大学的第一期就办在尼日利亚;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有自我批判精神、有领袖风范的干部担任各级一把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组织行为学》研究报告}《组织行为学》研究报告(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华为总裁任正非—一个为观念而战斗的硬汉小组成员:薛育昕杨伟华李一诺王亭雁刘倩周元姜楠陈跃2018年 6 月 25 日研究报告摘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任正非作为华为公司的主要创始人、总裁。
通过对华为公司和任正非的了解,分析任正非的个性心理及行为,而他的成功也和他本身用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性格有关。
任正非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展示了非凡的战术天赋。
同时,还对任正非的群体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包括群体决策、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群体结构、群体沟通与冲突。
还对任正非的领导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明确的发展纲领、良好的开端和规范的HR机制。
最后还对任正非所在华为企业进行了企业文化的介绍。
目次第一章、人物和企业简介 (4)1.华为公司简介 (4)2..任正非人物简介 (5)第二章、人物个性心理与行为分析 (7)1.任正非气质分析 (7)2.任正非性格的形成 (8)3.任正非的个体行为分析 (9)第三章、人物群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12)1.群体决策 (12)2.群体规范 (14)3.群体凝聚力 (17)4.群体结构 (20)5.群体沟通与冲突 (21)第四章、人物的领导行为分析 (24)1.明确的发展纲领 (24)2.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4)3.规范的HR机制 (25)第五章、人物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 (27)1.华为的“狼性”企业文化 (27)2.狼性文化是柄“双刃剑 (28)3.分析及感想 (29)第一章、人物和企业简介1.华为公司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引言-组织成长的动力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执行机制组织持续变革和学习发展机制组织能力三大部分及相应机制保障组织能力三大部分基层动员能力战略执行能力管理改进能力机制保障企业成长的隐形力量“思想权和文化权,是最重要的权力。
”让创造价值的人分享价值组织的自我净化能做出改变的是基层的力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把钱分好了,组织就活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将军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永远不会成为将军。
”企业成长的隐形力量“思想权和文化权,是最重要的权力。
”让创造价值的人分享价值组织的自我净化能做出改变的是基层的力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把钱分好了,组织就活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将军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永远不会成为将军。
”第一部分:企业成长的隐形力量思想权和文化权,是最重要的权力企业文化创始人文化是企业创建早期的首要资产,这个资产价值一旦被反复验证,组织将产生十分强大的凝聚力!领导力是组织能力的核心要素,而企业文化本身就是领导力文化的无意识属性是组织的一种强大力量野蛮成长1亿90亿100人8000人1992年1998年思想权和文化权,是最重要的权力大事业追求-共同承诺-心理契约精神牵引和宝贵的管理资源《华为基本法》与组织的动力机制千⼈人⼤大讨论历经⼋八次修改企业成长的隐形力量“思想权和文化权,是最重要的权力。
”让创造价值的人分享价值组织的自我净化能做出改变的是基层的力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把钱分好了,组织就活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将军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永远不会成为将军。
”动力机制第二部分:让创造价值的人分享价值把钱分好了,组织就活了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关键是价值评价体系以使价值分配制度基本合理”。
把钱分给奋斗者,让创造价值的人分享价值人们总是崇尚伟大,但当他们真的看到伟大的面目时,却望而却步。
华为领导力哲学,任正非就是用这3个原则,管理华为17万员工的!现在,华为已经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被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和1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全球员工17万多名。
对于这样一家精英云集、发展迅速的高科技企业来说,要具有怎样的领导力才能使整个公司高效运转呢?说到任正非的领导力,可以拆解为以下三点:1、明确的发展纲领早在1996年,正当国内许多企业还在追逐飘忽不定的发展机会时,任正非就开始酝酿起草《华为基本法》——一个清晰界定公司使命、愿景、经营哲学、人才理念、核心价值观等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纲领性的东西。
这可以说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对追求基业长青所做出的全面思考,也在迄今为止的十多年里确保了华为的正确航向——专注于通信设备供应,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更不为深圳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和股票炒作所诱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华为基本法》使华为这家不断发展、快速膨胀的高科技公司,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诱惑时能够始终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在面临前所未遇的问题时,各级员工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开创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坐在那里等待上级的指示。
如果我们把华为比作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那《华为基本法》就可以视为任正非为这趟列车精心铺设的轨道。
通过这个轨道,任正非巧妙地将一己之谋、一己之力,转化成了全公司8万多名员工共同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2、规范的HR机制1997年,任正非开始谋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变革。
在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美国合益集团(HayGroup)的帮助下,华为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以及各职位系列的能力素质模型。
在此基础上,华为逐渐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考核与奖惩机制。
在职务晋升上:任正非提出“要让最有责任心的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这里所说的“责任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领导个人负责,而是对事物、对工作结果的负责,并以绩效目标的改进作为晋升的主要依据。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97年,华为请HAY做人力资源开发顾问,2005年,再次请Hay,做领导力培养、开发和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为其全球战略布局、领导干部队伍持续战斗力提供保证。
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发展客户能力关注客户:定义——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
“客户”是指现在的、潜在的客户(内外)。
层级四:想客户所未想,创造性地服务客户。
层级三:探索并满足客户潜在的需求。
层级二:解决客户的担忧,主动发现并满足客户未明确表达的需求。
层级一:响应明确的客户需求。
建立伙伴关系:定义——这是一种愿意并能够找出华为与其他精心选择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共同点、与他们建立具有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来更好地为华为的客户服务的行为特征。
层级四:寻求共识,实现双赢。
层级三:共同发展伙伴关系。
层级二:开展对话。
层级一:对外开放,建立联系。
发展组织能力团队领导力定义——这是一种运用影响、激励、授权等方式来推动团队成员关注要点、鼓舞团队成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团队智慧等方法来领导团队的行为特征。
层级四:鼓舞士气,影响团队。
层级三:授权团队。
层级二:设定高绩效团队的行为期望。
层级一:任务式领导。
塑造组织能力定义——这是一种辨别并发现机会,以不断提升组织能力、流程和结构的行为特征。
层级四:进行组织或流程的重新设计,建立干部梯队,一持续提升绩效。
层级三:匹配人力资源,发现、培养后备干部。
层级二:指导团队。
层级一:理解执行组织、流程,并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
跨部门合作定义——这是一种为了公司整体利益而主动与其他团队合作、提供支持性帮助并获得其他部门承诺的意愿和行为特征。
层级四:整体利益最大化。
层级三:主动理解其他部门需要,采取行动提供帮助,寻找双赢。
层级二:处理冲突,愿意妥协。
华为成功的秘诀背景:1999年,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年销售额116亿排名“中国电子百强”第十位,利润为17亿,排名第一位。
华为不但占据了中国有线通信市场的第一把交椅,而且在无线通信、数据通信方面发展势头很盛。
华为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不但令人惊讶,而且其传输产品、无线智能网产品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被号称为世界第一品牌。
华为的成功靠什么?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今天的成就的?1.代理别人的产品使华为认识了通信行业和通信市场华为88年成立时没有自已的产品,代理香港鸿年公司的用户交换机。
通过两年多的代理,华为不但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更重要的是认识了通信行业和通信市场,把握住了市场的脉膊。
了解市场,认识市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这对一家公司来说太重要了。
华为如果没有一开始就“爬”在市场上,也就没有今天的华为。
2.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策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了解了市场需求,自然就知道要开发什么样的产品。
开发出新产品来以后又到市场接受检验,不断更新换代,形成产品和市场的良性循环。
高科技企业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也就是市场和研发大,中间的生产环节小,属于一种哑铃结构。
华为一直把市场和研发放在经营和管理的首要位置。
每年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2%左右,市场投入占销售收信的13%左右。
正是靠这种持续高强度的投入,加上优良的产品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使得这种投入能变成更大的产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图说明了这点:通信市场竞争激烈,华为面对的不但有来自于国内的竞争对手,更有国际上的通信巨头(如:AT&T、阿尔卡特、西门子等)但华为为何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关键形成了自已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快速地将客户的需求变成为产品的功能,并提供给客户。
这种能力是国外厂家做不到的,也是国内竞争对手赶不上来的。
3. 管理贯穿在华为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投入巨资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在91年底华为就成立管理科,不断招聘管理学硕士、博士,抓公司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