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97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优秀11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第七单元习作指导我有一个想法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本题要求我们写关于生活中的想法。
2.选定内容:自己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需要改进呢?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3.表达方式:叙述。
4.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开篇点题。
5.结构顺序:在写作文时,首先提出问题,把你的想法写清楚,然后写对这种想法的改进办法或建议。
下水文:我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关于房子建设的想法。
①我觉得现在自己住的小区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像邮箱一样的收取快递的箱子,如果有这样的箱子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实用的一个设计。
②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家里都没有人在,快递员只好把快递送到物业保管。
《作文训练—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的范例,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进行人物描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去欣赏身边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特点,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进行人物描写.教法、学法教法:1.氛围感染,创设情境.2.抓住文本,归纳整理.3.学生为本,合作交流.学法:1.积极思考,主动参与.2.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3.口语表达、写作和阅读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学生或老师做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用口语表达出来.(二)扩句练习:请依据提示的中心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动作,把内容写具体.例如1:中心句:小松开始爬竿啦.写具体:小松开始爬竿啦.只见他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例如2:中心句:小红走出教室,奔向雨中写具体:小红走出教室,站在走廊里,抬起头,望了望越下越大的雨,猛地缩起胳膊,踮起脚,向雨中奔去.训练内容(任选一项)1、妈妈开始做饭啦.2、弟弟在打乒乓球.3、小宇在梳头.4、小明在路上踢石子.(三)回味精彩片段阅读西蒙诺夫的《蜡烛》和朱自清的《背影》片段,说说动作描写的作用.(四)探究动作描写的方法1、写出连贯动作,再现动作过程2、准确运用词语,通过个性化的动作表现人物特点.3、合理想象,补充细节,突出个性.(五)课堂练习:按照课上的要求,写一段人物动作特写.(例:擦黑板、跳绳、扫分担区等)要求:1、100字以上;2、适当使用联想和想象;3、再现动作过程;写出人物的个性.(六)习作交流,互相点评(七)本课小结:学生再次回顾动作描写的要点.作业布置:请你描写一个人,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体现出她的个性.温馨提示:可以描写上课时的老师、打闹时的同学、卖东西的小贩等.板书设计:人物动作描写方法1、选用好动词,并加以修饰.2、运用联想和想象,突出人物的特点.3、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4、抓好细节,凸显个性5、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指导专辑之人物动作描写专项指导13讲第1集: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老舍我们先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没有被爸爸或妈妈惩罚过?特别是“竹笋炒肉丝”的那种?如果有,你现在就在纸上写上“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就暂时别动,听我继续说,然后再一起来修改。
好了吗?我们先来看一个动作。
吕老师喝茶。
这句话和你们现在在纸上写的那句话差不多。
如果扩写,有同学这样写:吕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这样写,还是很笼统,到底怎么喝的呢?是不是还可以更具体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作描写的绝招之——“化功大发”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吕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吕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吕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读过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
生: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
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
师:好的,同学们用词都非常到位,那我们再接着往下看,这时候小空的烧饼吃完了,手里的芝麻也铺满了。
这么多芝麻,分散在手掌的不同位置。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生:把它们拢在一起。
师:很好,接下来小空该吃芝麻了,如果他慢慢把芝麻放进嘴里,那过程中芝麻是不是就掉下来了啊。
所以,他会怎么办?
生:快速放进嘴里。
师:我们不用“放”,可以试着换一个表现速度很快的词,比如“拍”。
那么当他吃完芝麻之后,会怎么做呢?嘴上和手上是不是还沾了许多芝麻和饼渣呢?
生:擦干净。
师:“擦”也太笼统,我们想想手上有芝麻你们会怎么做?生:搓一搓。
师:很好,那嘴上的呢?
生:舔一舔,擦一擦。
师:特别好,我们可以用“抹”这个词,而且是左右开弓地抹。
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呢?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我们下面来看下这个视频,看看一个完整的吃烧饼的过程是如何来具体描述的?同学们要仔细观察了哦!——(看视频)
师:看完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文段,找出小空吃烧饼的动作!可以边总结边自己演绎一下哦!
下面找一名同学一起来根据这些动词把整个吃烧饼的过程描述下!
生:……
师:下面这些词语请同学们积累在笔记本上!
【当堂练习】
可以参考之前的文本进行习作。
【考察孩子动词积累和联想能力——注意摘抄好词】作业布置、要求强调。
2024年小学作文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人物动作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生动性。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动作描写是指通过描述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其性格、情感、态度等特征的写作手法。
2. 动作描写的作用: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3. 动作描写的方法:连续动作描写、细节动作描写、对比动作描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将动作描写运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描写的运用。
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示范讲解:教师展示优秀动作描写文段,分析其技巧和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人物动作进行描写练习。
5. 点评指导: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点评,指导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
六、教学内容1. 连续动作描写:通过描述人物连续的动作,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态度。
2. 细节动作描写:关注人物动作的细节,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 对比动作描写: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动作,突出各自的性格特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续动作描写、细节动作描写和对比动作描写的方法。
2.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动作描写技巧,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连续动作描写、细节动作描写和对比动作描写的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运用各种动作描写技巧的作文片段。
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动作描写来丰富作文。
小学信息技术人物动作细描绘教案标题:小学信息技术人物动作细描绘教案摘要:本篇教案旨在教授小学生如何用细致的描述方式描绘信息技术人物的动作。
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将提高观察能力和描写技巧,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 学习信息技术人物的基本动作,包括坐姿、站立、敲击键盘等动作。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能够准确描述信息技术人物的动作特征。
3. 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培养用生动语言描述人物动作的技巧。
二、教学准备1. PPT或白板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信息技术人物的动作特征3. 纸和铅笔,供学生练习写作使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信息技术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并提问学生对人物动作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2. 观察与描述(15分钟)教师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信息技术人物的动作特征。
学生观察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位信息技术人物的动作。
教师可以在白板上记录学生提供的描述词语,以及在PPT中展示不同词语所对应的动作特征。
3. 举例与分析(1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信息技术人物的动作描述,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模拟该动作,然后全班共同分析该动作的特点和描写技巧。
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姿势、手势、眼神等细节,并让学生用具体的词语描述。
4. 练习与写作(3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位自己想要描述的信息技术人物,观察并描写该人物的动作特征。
学生可以参考之前的观察和描述,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描写。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适时巡视和指导,引导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的动作。
5. 分享与反馈(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描写作品,并与其他小组展开互动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关动作描写是否准确、生动、有感染力等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描写技巧的思考和反思。
四、巩固与拓展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特征,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写出来。
小学作文动作描写教案篇一:《动作描写》教学设计动作描写教学设计目标:1、明确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刻画人物动作细节表现人物个性突出中心并养成修改作文,学会观察、思考、积累的习惯。
3、鼓励学生写作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谈话入题,表演激趣1、课间或在体育课中,你们玩些什么,能告诉老师吗,2、你们玩的类型比较多,我也知道有许多同学喜欢踢毽子,我们班上谁的毽子踢得最棒,请他到前面来踢给大家看好吗,3、请说一句话,夸一夸他毽子踢得如何好。
4、刚才大家看到这位同学踢毽子的情景后,情不自禁地用一句话来夸奖他。
你想不想把刚才看到的写下来,让家长和好朋友通过看习作来欣赏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习作时我们把人物的举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情景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进行1描写。
5、游戏:我做动作你猜动词(1)推举压(2)摸拍捏6、同学们真了不起,看得细、猜得准,刚才大家说的就是描写动作的词语,那么怎样写才能让人看了好像亲眼看到的一样呢呢,著名作家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下面我们通过范文来感悟把动作写好。
二、例文引路,感悟写法1、一读例文,初步感悟图文联系。
(1)看插图,这是谁,他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看看例文是怎样通过动作描写他的刘翔参加110米栏的比赛 (强健有力、速度快)一声枪响,炸裂长空。
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跑步速度。
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
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
他舒展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2、二读例文,探究表达方法,总结规律。
(1)例文中用了哪些准确的词语来描写刘翔的动作的,2把这些词语找出来。
我们还发现动词的前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吗,(修饰语,更加突出他的强健有力)(2)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顺序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3)怎样才能把人物的有关动作写好呢,3、学生讨论。
[人物作文]小学作文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教案小学作文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教案篇一:作文片段训练之动作描写一、什么是动作描写呢?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二、抓住典型性的动作,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读者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做事时的思想感情。
1.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他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他面前。
他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答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着挣扎,被他尽气力捺(nà)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他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他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2.“嘭”,又是一声枪响,瞬间,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飞射出去,眨眼间他已经抬起腿跨过第一个栏,接着跨过第二个,第三个他很快就把其他人远远地甩落在后面了。
其他的运动员再怎样努力,也不可能超过领先好几米的他。
他知道冠军已经属于他了,接近终点线的时候,他飞起来――向前冲刺胜利了!霎时间全场华人起立欢呼,兴奋不已。
三、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这些描写可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例如:(听着老师的表扬)她红彤彤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一双手不停地抚弄着衣角,头低得简直快要埋进衣领里了――《我的同桌》四、动作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1、例如: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
人物动作描写〔建议: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福州市魁岐小学陈维美教学目标:1、以名家片段为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动作描写的根本能力。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用上准确的动词,写出把当时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
〔建议: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准确的动词,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游戏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推,举,压,拍,扔2〕请一个同学上来与老师配合着演一演,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
2、谢谢你,请回。
同学们真不错,看得细,猜得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人物动作描写。
〔板书课题〕。
〔建议:同学们猜得很准,可见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
板书:观察仔细〕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如何才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写生动呢?板书:具体〔建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二、指导写作(一)、例句引路,教给方法1、我们来看这两句话〔出示〕:猪八戒到河边喝水。
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1〕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猪八戒。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2〕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说〔生动〕第一句和第二句最大的区别他说出来了。
第二句非常生动,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觉了?3〕同学们找找第二句当中描写猪八戒喝水用了哪些动词?4〕指名说〔趴、撅、张、喝〕这些都是猪八戒喝水的动作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猪八戒?(极度口渴的猪八戒)看看用词怎么样?〔建议:这句可以省略。
〕5〕想想如果我把这些动词换成:〔师指屏幕读〕“猪八戒急急忙忙跑〔走〕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蹲〕下身子,撅〔抬〕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建议:不要问可不可以,这是无效的的提问。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般老师都会课前准备教学设计,下面是关于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篇11.教学要求1.1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认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三种方法。
1.2 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1.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词准确。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动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景物衬托法,周围环境。
用词准确,真实具体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3.教学难点3.1 在学习内心独白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对自己或对他人要说的话。
3.2 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好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者的关系。
4.教具准备4.1 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
4.2 课件。
4.3 对创设情景时表演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指导。
5.教学过程5.1 认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5.1.1 板书: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5.1.2 提问: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
5.1.3 教师归纳: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
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要学会怎样把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
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好吗?5.2 学习内心独白法5.2.1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会产生这样、哪样的想法、情绪、感受。
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活动。
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同学们注意。
出示礼品盒问:"你们都想到些什么?"要求学生及时回答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独白。
语文作文指导“动作让人物描写有画面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找动作。
2.学会将动作顺序化。
3.学会放慢和分步写重点动作。
教学重点:学会对动作进行分解、排序并运用连接词连接成句或者段。
教学难点:学会放慢和分步写某个或某些重点动作或细节。
教学方法:朗读法,分组合作、讨论法,比较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生活场景练笔切入聚焦动作描写:5分钟1.场景写作和要求(1)场景写作、互读和个别分享场景一:描述下我学某项服装技能的名字和过程。
场景二:描述下我跑进饭堂买饭吃的具体过程。
场景三:我喝水或冲出教室的具体过程。
(2)要求A任选一个场景,自由写作: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没有好坏,没有标准。
拿出本子动笔写,并保留好。
B字数不限,独自写作,写完后读给同桌听听。
C个别分享,教师随机点评并过渡。
2.过渡语导入课题写作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写作,怎么生活就怎么写,今天就让我们在动作描写的画面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生活化的场景练笔导入并分享,老师可以更清楚学生的写作起点,更看得见学生关于动作描写的运用是否能做到具体化、细节化和吸引力。
过渡语更让学生明白:写作并不是跟自己无关的活动。
写作就是写我们的生活,而我们每天的生活天然就是我们的写作素材库;动作描写越具体我们越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温度,看见更美好的自己。
二、学会找动作:3分钟莫言《卖白菜》片段: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可疼了!”然后他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颗白菜抱了上来。
(怎么抱上来的?)(生读师板书题目)第一步:几个人物?几件事件?几个动作?思考下列问题:1.师生齐读这则材料,读时想以下问题(1)几个人物?我和母亲;(2)几件事?打我、骂我、下沟底抱白菜。
(3)依次出现动作有哪些?提示:以上问题可以班级齐答或者开火车形式回答。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模板5篇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思维培养的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模板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模板1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指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能把观察到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与你相约动感地带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对着干。
二、组织玩学生玩游戏过渡:现在我宣布游戏规则:我发出指令,你只要和我对着干就行。
比如说,我说“站”你就“坐”,我说“立正”,你就“蹲下”。
反应要快,做错的和反应慢的就淘汰出局。
(被淘汰的同学请自觉地站到走道当观众,强调一定要自觉) 胜利者可以获得一块魔法石(词语)要想取得胜利,老师这里有两个小窍门(1)认真听好老师发出的每一个指令。
(2)迅速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1、第一轮学生进行玩游戏过渡:记住了吗?同学们,请注意,游戏开始”(举左手,举右手、站,坐,站站站)2、第二轮挑战赛过渡:现在场上的同学都很不错,哪位愿意上来继续挑战?(8人)好,其他同学请回到座位上当观众,还请观众们准备好你的高清摄像头,用你明亮的双眼把精彩的画面拍下;把有趣的动作拍下(板书:动作、神态);用你灵敏的耳朵把这精彩的瞬间录下(板书:语言、心理活动)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1)都准备好了吗?游戏继续。
(向左转,向右转,伸右手摸左耳朵,伸左手摸右耳朵。
)(2)游戏玩到这里,不得不恭喜你们。
你们就是这场游戏的胜利者。
获胜者听着,立正。
(哈哈,我宣布今天的游戏,他们全军覆没。
)三、指导习作重点1、指导学生写游戏过程过渡:喜欢玩这个游戏吗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短暂。
动作描写作文关于动作描写作文6篇动作描写作文篇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动作描写中凸显性格、展示心理、合理修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行文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看来,动作的确是刻画人物的关键功夫。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其行,现其人”,学习动作描写,让你笔下的人物站起来。
二、读文猜人,感受动词请学会读文字,根据动词的改变和细化,判断人物的身份。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惊悚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总结:动作刻画的原则:要凸显人物特征,展现内心活动,还有必要的动作修饰语。
三、动作描写方法指导(一)让动作凸显“性格特质”1、请学生分别阅读两端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的老师》思考:她是怎样的一位老师?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印证老舍名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2、回顾经典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请根据动词分析“父亲”的性格特征:中年、肥胖、爱子(二)让动作传递“内心活动”回顾经典:1、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动作描写作文教学设计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积累动词,运用动词。
3.通过恰当的修饰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内心。
说收集到的动词1.老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表示动作的一个字词语和四字词语,你们都按要求去做了吗?2.用一个数字说出你收集到的动词有多少?3.还有很多同学在举手,我们一起说出收集了多少动词。
大屏:我收集了个动词。
4.很想听听你们收集到了哪些动词。
现在开火车交流。
猜一猜看来同学们都是爱动脑勤动手的孩子,为了奖励大家,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首先是。
1.看动作猜一个字的动词推举压喝跳拍2.看表演说一个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
东张西望挤眉弄眼又蹦又跳东倒西歪拳打脚踢大摇大摆小结:同学们,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用动词把他描述出来。
在作文中,我们必须学会准确捕捉人物的动作,这样就可以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了。
1.请闭上眼睛,我们先来听一听老师收集到的一个描写动作的经典片段。
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
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看到?说出文中所用动词。
我们看到小女孩捕捉蝴蝶的动作,是因为作者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调换动作顺序,行不行?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1.这段精彩的动作描写,用了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3.小结: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这就叫做动作描写。
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注意顺序,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就能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
三.片段习作练习1.现在,该轮到同学们小试身手啰。
请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语。
时间2分钟。
动作描写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
1,推,举,压,
2,摸,拍,捏
同学们真了不起,看得细,猜的准,今天我们就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动作描写。
齐读。
生活中哪些动作引起了你的注意?从动作中又感受到什么了?
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动作大多是内心的展现,当然,动作不仅和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还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如:年龄、身份、心理、性格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片段,看看从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
1、读片段,找出动词,突出动词再来读一读。
师交代文本来源:这段话来自我们刚学过的文章《苦糖》。
2、抓动词谈体会,品析用词准确。
你最喜欢哪个动词?为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出了什么呢?
3、还有哪些动词与它意思相近,哪个更好?师相机解词,品词,体会”碰、拿、抓、吃、吞”等词都不能准确的展现人物第一次偷糖时复杂的心理。
4、师小结:通过细致的品析,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运用动词,那是反复斟酌的,动词用得那样恰如其分.
5、带着这种理解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燕子专列》插图补白:
“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
1.
读片段,找出动词品析
加上修饰语和修辞对比说说有什么体会?
通过理解修饰语更加突出小贝蒂对小燕子的关心、呵护。
总结:修饰语能更好的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结: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