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2版-抗菌药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45
第38章 抗菌药物概述第一节 常用术语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抗菌活性: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抑菌药: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
磺胺类、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
杀菌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微生物。
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化疗指数:LD 50/ED 50(半数动物致死量/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 【化疗指数越大,表面该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高】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因药物与细菌多次反复接触后,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又称抗药性。
交叉耐药性: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后,若对未接触过的其他抗菌药也具有耐药性。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抗菌药滥用易产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
一、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尽早确定病原菌2、按照适应症选药:青霉素对链球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G 杆菌敏感,宜选用,不能 用青霉素者可用红霉素,链球菌不能用庆大霉素。
3、抗菌药的预防应用4、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5、防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其他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 不宜用抗菌药。
对比:药动学——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治疗指数:LD 50/ED 50(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小的药物安全】P23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阻碍肽聚糖的合成 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包括两性霉素B 、多粘菌素和制霉菌素等。
三、抑制或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类等。
四、影响核酸和叶酸的代谢(抑制DNA 、RNA 的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磺胺类等。
抑制DNA 回旋酶 RNA 多聚酶竞争二氢叶酸合酶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钝化酶(合成酶)水解酶 抗生素结构发生改变 失去抗菌作用 2、抗菌药物作用靶部位改变 3、改变细胞外通透性 4、增加代谢拮抗物6、患者的其他因素与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的联合应用: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和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长期用药有可能产生耐受性者。
药理学-抗菌药物药理学-抗菌药物引言: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随着人类对细菌感染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技术的进步,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药理学的角度探讨抗菌药物的分类、机制、不良反应及应用等方面。
一、分类:1.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抗菌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静菌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等,其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菌细胞壁或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2)细菌生长抑制剂:如磺胺类药物和氨基苷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代谢途径或阻断核苷酸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3)细菌杀菌剂:如喹诺酮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它们通过引起细菌DNA损伤或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2. 根据药物的范围,抗菌药物可以分为广谱抗菌药物和窄谱抗菌药物:(1)广谱抗菌药物可同时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如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2)窄谱抗菌药物只对某些特定的细菌有效,如青霉素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
二、机制:抗菌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起到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作用。
1. 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破坏细菌的结构,导致细菌死亡。
这类药物通常作用于生长期的细菌。
2. 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这类药物对多种细菌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3. 氨基苷类药物:氨基苷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途径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
4. 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通过破坏细菌的DNA从而杀死细菌。
这类药物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
三、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1. 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哮喘等。
2. 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3. 氨基苷类药物可能对肾脏和听觉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肾功能损伤和听力丧失。
药理学--抗菌药物试卷及答案1【单选题】四环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单选题] *A、胃肠道反应B、抑制骨髓造血机能(正确答案)C、肝损害D、二重感染E、牙齿黄染2【单选题】能增加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作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呋塞米(正确答案)B、氢氯噻嗪C、氨苄西林D、多粘菌素E、醋氨酚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氨基苷类的共性的是() [单选题] *A、对G-杆菌及结核杆菌作用差(正确答案)B、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C、肠道难吸收D、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损害E、肾毒性4【单选题】耐青霉素的金葡球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是() [单选题] *A、苯唑西林(正确答案)B、氯霉素C、多粘菌素BD、氨苄西林E、阿莫西林5【单选题】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单选题] *A、对革兰阳性菌强于第一代B、对革兰阴性菌强于第一代、第二代(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属及肠杆菌属)(正确答案)C、对β一内酰胺酶稳定性差D、肾毒性大E、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无效6【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况抗菌药应尽量避免使用() [单选题] *A、大叶性肺炎B、伤寒C、流感(正确答案)D、咽炎E、胆囊炎7【单选题】下列有关头孢菌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类相似B、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肾毒性(正确答案)C、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高D、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E、与青霉素类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8【单选题】服药后若饮酒,不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头孢孟多C、头孢氨苄D、甲硝唑E、青霉素(正确答案)9【单选题】金葡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是通过() [单选题] *A、产生灭活青霉素的β-内酰胺酶(正确答案)B、产生蛋白水解酶C、合成对氨苯甲酸D、细菌改变代谢途径E、以上都不是10【单选题】破伤风杆菌感染首选() [单选题] *A、青霉素+链霉素B、青霉素+氯霉素C、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正确答案)D、青霉素+红霉素E、青霉素+头孢菌素11【单选题】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 [单选题]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正确答案)E、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2【单选题】军团菌肺炎宜选用() [单选题] *B、氨苄青霉素C、羧苄青霉素D、红霉素(正确答案)E、第一代头孢菌素13【单选题】预防SD所致肾损害,应该() [单选题] *A、首剂加倍B、多喝水,同时口服等量的碳酸氢钠(正确答案)C、采用静脉滴注D、与维生素B6合用E、酸化尿液14【单选题】细菌对磺胺药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单选题] *A、产生水解酶B、产生钝化酶C、改变叶酸合成途径D、增加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正确答案)E、改变叶酸的结构15【单选题】竞争性对抗磺胺类药物作用的物质是() [单选题] *A、GABAB、PABA(正确答案)C、PASD、PAM-ClE、Penicillin16【单选题】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加服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单选题] *A、增强抗菌疗效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C、防止过敏反应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E、防止肾损害(正确答案)17【单选题】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的磺胺类药物是() [单选题] *A、SMZB、TMPC、SIZD、SDE、SD-Ag盐(正确答案)18【单选题】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单选题] *A、抑制造血系统B、过敏反应(正确答案)C、肾损害D、听神经损害E、二重感染19【单选题】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的首选药物是() [单选题] *A、红霉素B、四环素C、氯霉素D、青霉素(正确答案)E、氟哌酸20【单选题】军团菌感染应首选() [单选题] *A、青霉素B、链霉素C、土霉素D、四环素E、红霉素(正确答案)21【单选题】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是() [单选题] *A、链霉素+异烟肼治疗肺结核B、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治疗绿脓杆菌感染C、庆大霉素+链霉素治疗G-菌感染(正确答案)D、SMZ+TMP治疗呼吸道感染E、青霉素+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22【单选题】氨基苷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单选题] *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正确答案)B、增加胞浆膜通透性C、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E、抑制DNA螺旋酶23【单选题】伤寒或副伤寒的首选药() [单选题] *A、四环素B、多西环素C、氯霉素(正确答案)D、氨苄西林E、麦迪霉素24【单选题】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有() [单选题] *A、大环内酯类B、氨基苷类C、青霉素类(正确答案)D、四环素类E、林可霉素类25【单选题】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金葡菌感染,宜选用() [单选题] *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阿莫西林E、红霉素(正确答案)26【单选题】环丙沙星抗菌机理是() [单选题]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抗叶酸代谢C、影响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DNA回旋酶,阻止DNA合成(正确答案)E、抑制蛋白质合成27【单选题】和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有高度亲和力,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药物是() [单选题] *A、亚胺培南(正确答案)B、氧氟沙星C、SMZD、呋喃妥因E、阿米卡星28【单选题】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 [单选题] *A、磺胺甲噁唑B、磺胺嘧啶(正确答案)C、磺胺异噁唑D、甲氧苄啶E、磺胺米隆29【单选题】关于青霉素不正确的描述是() [单选题] *A、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敏感菌细胞壁粘肽合成B、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正确答案)C、加服丙磺舒可延长其作用时间D、不宜与红霉素合用E、肌注可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现象30【单选题】关于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为繁殖期杀菌剂B、对人毒性小C、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弱D、为静止期杀菌剂(正确答案)E、抗菌效果不受脓液的影响31【单选题】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 [单选题]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正确答案)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C、破坏细菌细胞壁D、增强机体免疫机能E、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32【单选题】抗菌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持续到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脱离接触之后的现象称为() [单选题] *A、抗菌后效应(正确答案)B、耐药性C、二重感染D、抗菌活性E、最低抑菌浓度33【单选题】具有耳毒性的抗生素是() [单选题] *A、青霉素B、红霉素C、链霉素(正确答案)D、林可霉素E、头孢氨苄34【单选题】大环内酯类对下述哪类(个)细菌无效() [单选题] *A、革兰阳性菌B、部分革兰阴性杆菌C、大肠杆菌(正确答案)D、军团菌E、耐药金葡菌35【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氨基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单选题] *A、变态反应B、神经肌肉阻断作用C、骨髓抑制(正确答案)D、肾毒性E、耳毒性36【多选题】属于抑菌药的抗菌药物为() *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大环内酯类(正确答案)D、氨基苷类E、天然四环素类(正确答案)37【多选题】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主要有() *A、产生钝化酶(正确答案)B、改变对药物的通透性(正确答案)C、改变靶位结构(正确答案)D、改变代谢途径(正确答案)E、产生水解酶(正确答案)38【多选题】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是() *A、询问过敏史(正确答案)B、做皮肤过敏测试(正确答案)C、先用肾上腺素预防D、出现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换用半合成青霉素39【多选题】氯霉素的不良反应有() *A、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正确答案)C、灰婴综合征(正确答案)D、胃肠道反应(正确答案)E、二重感染(正确答案)40【多选题】与青霉素相比,苯唑西林有如下特点() *A、对青霉素敏感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弱(正确答案)B、对耐药金葡菌有明显抗菌作用(正确答案)C、对G-菌抗菌作用强D、口服有效(正确答案)E、与青霉素无交叉过敏反应41【多选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点是() *A、抗菌谱窄,但较青霉素广(正确答案)B、细菌对本类各药间不产生交叉耐药性C、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正确答案)D、主要经胆汁排泄,并进行肝肠循环(正确答案)E、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正确答案)42【多选题】具有耳毒性的药物是() *A、氨苄西林B、氨基苷类(正确答案)C、高效能利尿药(正确答案)D、青霉素E、四环素43【多选题】为避免磺胺药对肾的损害,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B、与维生素C同服C、避免长期使用(正确答案)D、定期检查尿液(正确答案)E、同服等量碳酸氢钠(正确答案)44【判断题】复方新诺明的抗菌作用不受脓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影响。
【教学实施】抗菌药物概述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时间:90分钟)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引出本次任务→学习常用术语→学习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学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学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学习抗菌药物分类→课堂考核与总结【步骤一】导入(时间:8分钟)导入语我们首先讲一下何谓抗菌药?抗菌药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
抗菌药和抗生素有什么不同呢?抗菌药和抗生素是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关系,抗菌药包含抗生素。
一般来说,抗菌药是指一类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除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某种微生物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比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
青霉素、链霉素等有抗细菌作用的抗生素是抗菌药,一部分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肿瘤药物也属于抗菌药。
目前,我国可供临床选用的各类抗菌药物达到200多种,占世界上现有品种的90%以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各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需要。
化学治疗药(简称化疗)是用于体内抗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三大类:1、抗微生物药(抗菌药)2、抗寄生虫病药3、抗恶性肿瘤药。
这与临床上所说化疗概念不同,临床上化学治疗是特指抗恶性肿瘤药。
机体防防体致御治内病能作过作力用程抑制或杀灭用化学治疗药病原体耐药性【步骤二】常用术语(时间:15分钟)1.抗菌药物: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化疗药的范畴。
2.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50年代改为80年代又改为抗生素抗菌素抗生素3.抗菌谱: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可分为:①窄谱(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如青霉素、红霉素、氨基苷类等。
②广谱: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药理学研究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的科学,而抗菌药物是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通过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疗效评估。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 细菌细胞壁抑制剂: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无法修复和分裂,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2. 细菌蛋白合成抑制剂: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3. 核酸代谢抑制剂:如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DNA酶的活性,阻断细菌DNA链的复制和修复,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4. 细菌细胞膜功能抑制剂:如多肽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膜的功能,改变细菌细胞对外环境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部失去内稳定性,最终达到杀菌的效果。
以上只是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部分,不同的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有所不同,这些机制在细菌杀灭和临床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抗菌药物的疗效抗菌药物的疗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是指抗菌药物能够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MIC值越低,说明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越强,因此是评估抗菌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最低杀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是指抗菌药物能够完全杀灭细菌的最低浓度。
与MIC相比,MBC更能真实反映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3. 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等指标来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
综上所述,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概论一、名解1.抗生素(antibiotics)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类天然物质2.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包括抗生素、人工半合成、全合成抗病原微生物药3.抗菌谱 antibacterial spectrum 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范围,分窄谱和广谱。
窄谱抗菌药:仅作用于单个菌种或某属细菌的抗菌药广谱抗菌药:抗菌谱广泛的药物4.抑菌剂:bacteriostatic agents对病原微生物仅有抑制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5.杀菌剂:bactericidal 不仅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生长繁殖还有杀灭作用的药物6.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菌的能力MIC: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BC:能杀灭培养基内病菌的最低药物浓度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衡量化疗药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通常用LD50/ED50 LD5/ED95表示7.抗菌后效应PAE(post-antibiotic effect):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药物浓度逐渐降低,降低至低于MIC或MBC或药物已经消除,仍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
eg:青霉素8.初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指抗菌药物与细菌初次接触时即可产生强大的抗菌效果,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以后才会起作用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指药物的杀菌活力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如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指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杀菌活性有关,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
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有首次接触效应,有PAE。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无首次接触效应,有PAE,需要考虑其“持效时间”)9.耐药性(resistance 抗药性):指常规治疗剂量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导致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药理学抗菌药物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药理学抗菌药物那些事儿。
你知道吗,抗菌药物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小卫士,专门对付那些让我们生病的坏细菌。
就说青霉素吧,这可是抗菌药物里的大明星啊!它就像是一把锐利的宝剑,能迅速地斩断细菌的“脖子”,让它们没法再捣乱。
想想看,当我们身体被细菌入侵,就好像家里进了一群小捣蛋鬼,把一切都弄得乱七八糟。
这时候青霉素冲出来,“刷刷刷”几下,就把这些小捣蛋鬼给赶跑啦!还有头孢菌素类,它们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不同代的头孢菌素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本领呢。
一代头孢菌素像是先锋队,勇敢地冲在前面;二代头孢菌素呢,就更加全面一些,能应对更多的情况;三代头孢菌素那可厉害啦,像是精锐部队,战斗力超强。
再说说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它们就像是一群小蜜蜂,嗡嗡嗡地围着细菌转,然后发起攻击。
虽然它们很厉害,但是使用的时候可得小心哦,就像小蜜蜂有时候也会蜇到自己人一样,如果不小心用错了,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呢。
还有喹诺酮类,它们像是一个个聪明的小精灵,能找到细菌的弱点然后发起攻击。
不过可别小瞧了这些小精灵,用的时候也得注意剂量和方法,不然它们可能也会闹点小脾气哦。
抗菌药物虽然厉害,但可不是随便乱用的呀!就好像你有一把宝剑,不能见什么都砍吧,得用在合适的地方。
如果乱用抗菌药物,那细菌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厉害,就像小怪兽会进化一样,到时候可就麻烦啦!所以啊,我们得听医生的话,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可别乱用。
而且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剂量和时间,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这就好比你去打仗,一会儿冲上去一会儿又跑回来,那能打赢吗?总之呢,抗菌药物是我们对抗细菌的好帮手,但我们也要好好地了解它们,正确地使用它们。
这样我们才能和这些小卫士一起,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难道不是吗?大家可一定要记住哦!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