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
- 格式:doc
- 大小:373.46 KB
- 文档页数:16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完整版)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
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
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
4、根据下述反应,判断未知物。
(1) A + HCl → B + H2O + CO2↑ (2) B + AgNO3 → AgCl↓+ C(3) C + CuSO4 → BaSO4↓+ D (4) D + NaOH → E↓+ NaNO3 (5) (5) E + F → D + H2O已知A是一种盐,则A~F的化学式为:A、 B、 C、 D、、E 、F 。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推断题中考真题汇编附答案一、化学推断题1.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写出E的化学式____;(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列举出与此反应中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物质____(填化学式);(3)写出②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
2.在上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
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3)A物质所属类别为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3.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己省略),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 __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_______。
(3)请写出由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___。
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
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_________。
A的单质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
4.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丁。
化学推断题初中例题
以下题目为化学推断题初中例题:
1.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式。
实验数据:将一份氢气和两份氧气置于容器中,点燃后,发生剧烈的爆炸,生成水。
推断: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式可知:2H2 + O2 -> 2H2O,因此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2和O2。
2.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物质A是哪种物质。
实验数据:将物质A加入酸中,放出了大量的气体,气体呈现一种刺激性刺鼻味道,并能点燃。
推断: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质A是一种金属,具有刺激性刺鼻味道的气体为氢气。
因此推断物质A为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金属,如锌或铝等。
3.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高锰酸钾的作用。
实验数据:将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水呈现紫色的色泽。
推断: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可将一些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实验中,高锰酸钾与水反应时,由于水分子中含有
部分可供氧化的有机物,因此高锰酸钾可将其氧化,使水呈现紫色的色泽。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减小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硝酸钠、硝酸钡、稀硝酸硝酸银【解析】【分析】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
【详解】(1)由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BC段时碳酸钡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和稀硝酸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随着稀硝酸的加入,从C到D液体的pH减小;(2)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氢氧化钠;(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硝酸钠、过量的稀硝酸;(4)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通过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固体产生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都是氧化物,A、B是黑色固体,C和D组成元素相同。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C的用途___________。
(2)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C→E的反应可以用于制汽水,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D可用于制___________,(3)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反应可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_____。
(4)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已知A、B、C在常温下的状态各不相同,B、E为黑色固体D为有毒气体。
请回答:(1)A的化学式:_____;(2)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为常见金属,其中B为光亮红色,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
C、G、H为黑色固体,D、E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D中加入C后快速反应,产生E和气体F,A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G,H在F中燃烧生成温室气体I。
(1)物质H的化学式为______。
(2)固态I的俗名______。
I与E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
(3)A在F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B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4)D中加入C后产生气体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1.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3.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1)滤液A 和滤液B 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 ;固体B 的化学式为 。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 。
5.A.、B 、C 、D 、E 、F 、G 、H 、I 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 、F 、H 均为黑色固体B 为紫红色固体,D 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 的组成 、 (2)F →G 的反应类型(3)写出F →E 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 的一种用途6.物质A ~F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专题07 推断题1.(2022·广西梧州)图中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符合图示要求的是()A.若甲为CuO,乙、丙可以为H2SO4、H2B.若甲为HCl,乙、丙可以为KOH、FeSO4C.若甲为NH4NO3,乙、丙可以为HCl、Ca(OH)2D.若甲为Ba(OH)2,乙、丙可以为CO2、Na2SO42.(2022·云南昆明)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知图(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为H2,则丁可以是Fe或H2OB.若甲为NaOH,则丙可以是H2O或Fe(NO3)3C.若甲为CuO,则乙、丙、丁可以是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D.若甲为A12(SO4)3,则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均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3.(2022·山东泰安)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中的两种或多种。
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滤液1呈无色,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Fe2+、Cu2+、Mg2+B.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原固体X一定不含碳酸钙C.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铜、铁D.若气体1为混合物,测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铜、铁4.(2022·贵州黔东南州)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为绿色粉末状固体,B、J、G为黑色固体,H为铁锈的主要成分,D、I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③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
5.(2022·黑龙江绥化)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实验室常用C和E反应来制取氢气,F 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⑴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乙是化合物。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甲__________;(2)写出乙→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写出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D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反应⑴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4.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A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G中共有4种氧化物B.反应⑴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反应⑴~⑴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专题17推断题考点1开放型转化推断题1.(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甲是H 2O,则乙可能是CaCl 2B.若甲是CO 2,则丙可能是H 2C.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D.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2.(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A.甲不能是碱B.丙不能是单质C.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甲、乙是金属单质,甲、丙、丁均含同一种元素,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一步转化)。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的活动性强于乙B.乙不能与酸反应C.若丙、丁类别不同,则一定为氧化物和盐D.转化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有置换反应4.(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NaOH 24H SO Zn 4CuSO B2Ca(OH)HCl NaOH 3CaCO C23Na CO 2Ca(OH)24H SO 2BaCl DC 2O CO CuO A.A B.B C.C D.D考点2框图型推断题5.(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 是最轻的气体。
(1)G 的化学式为_______。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3O4,Fe2+(3)CaO+H2O=Ca(OH)2(4)2H2O 通电2H2↑+ O2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可以发生电解,故C是水,水电解生成的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则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故A是酸,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1)B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2)H的化学式为Fe3O4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 O2 ↑。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
A、B、E中都含有氧元素,F中不含氧元素。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物质A、C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C___。
(2)在③④⑤反应中,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Na2CO3 H2O ③④ CaO+2HCl=CaCl2+H2O HCl+AgNO3=AgCl↓+HNO3【解析】【分析】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则C、D可能是氧化钙和水。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推断题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一、化学推断题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1)A的化学式是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2)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E是导致溫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圈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
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
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l)写出化学式:A_____B______D_____(2)写出H→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方程式.(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B→C:;C→A:.5.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__________________;B→G: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Fe2O3、CuSO4、NaCl、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1)固体D的化学式是_____,红褐色沉淀H的化学式是_____。
(2)a、b、c表示同一操作,其名称是_____。
(3)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_____,无色溶液I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
(4)写出过程③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固体粉末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6)固体粉末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
原因是_____。
【答案】Cu Fe(OH)3过滤硫酸根离子钠离子 Na2SO4+Ba(OH)2=BaSO4↓+2NaOH Cu、Fe2O3、Na2SO4 CuSO4溶液C是无色的【解析】【分析】固体粉末A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固体物质B和无色溶液C,硫酸铜显蓝色,则A中不含硫酸铜,黄色溶液E和无色溶液F会生成红褐色沉淀H,所以H是氢氧化铁沉淀,F中含有氢氧根,E是B中加入盐酸生成的,所以E中含有氯化铁,铜和氧化铁都难溶于水,所以B中含有氧化铁和铜,D是铜,C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产白色沉淀,所以C中含有硫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G是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I中一定含有氯化钠,A中含有氧化铁、铜、硫酸钠。
【详解】(1)E是B中加入盐酸生成的,所以E中含有氯化铁,铜和氧化铁都难溶于水,所以B中含有氧化铁和铜,D是铜,固体D的化学式是Cu;黄色溶液E和无色溶液F会生成红褐Fe OH。
色沉淀H,所以H是氢氧化铁沉淀,红褐色沉淀H的化学式是()3(2)a、b、c表示同一操作,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名称是过滤。
(3)C 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产白色沉淀,所以C 中含有硫酸钠,无色溶液C 中 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I 是氯化钠,无色溶液I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钠离子。
初三化学经典推断题很高兴你对初三化学感兴趣!初三化学经典推断题主要涉及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推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经典推断题,希望能帮助你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1、已知物质A是一种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质,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它的化学式可能是什么?答案:物质A可能是金属,因为金属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而且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2、某实验室使用稀硫酸与金属反应,观察到氢气气泡产生。
试判断反应中金属的活动性。
答案:由于金属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较稀硫酸高,它属于较活泼的金属。
3、某气体X在常温常压下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同时它还能使一枚悬挂的燃烧木条熄灭。
请推断气体X的身份。
答案:气体X可能是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同时,它能使燃烧中的木条熄灭,因为二氧化碳能抑制燃烧。
4、某种碱性氧化物能与某种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推断该碱性氧化物的化学式。
答案:碱性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aOH。
它是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反应通常被称为中和反应。
5、下面是某个元素的电子排布: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4s² 3d¹⁰。
请推断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答案: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0,元素符号是Zn(锌)。
这个电子排布符合锌的电子排布。
这些问题是初三化学经典推断题的一些例子。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理解化学原理和反应特性十分重要。
练习这样的推断题可以帮助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中考化学推断题精选1.甲、乙、丙、丁、X、Y、Z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 它们由H、C.O、Cl、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①甲由两种元素组成, 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
②乙是甲分解的产物之一, 可分别与不同物质反应转化为X和Y, 且X与Y、X与乙均可发生反应。
③丙由两种元素组成, 可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④丁与Y的组成元素相同, 向丁中加入一定量的丙, 只得到Z的黄色溶液。
工业上常用Z溶液来腐蚀镀铜电路板, Z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盐。
请根据以上描述, 回答下列问题:(1)甲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的化学式是。
乙转化成X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当③中的反应恰好完全时, 溶液中的微粒有。
(4)上述7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种。
Z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B.C.D.E五种元素中, A的原子中没有中子;B元素的单质能供给动植物呼吸;C是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金属元素;D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E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的元素符号依次是、。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A.B.D.E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盐的化学式是, 该盐的一种用途是。
3. 有A~E五种无色的液体, 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水中的某一种, 请根据下面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Ⅰ.将少量A分别滴入适量的B.C.D.E中, 均没有明显现象;Ⅱ.将少量B分别滴入适量的A、C、D、E中, C中有气泡出现, 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Ⅲ.将少量D分别滴入适量的A、B、C、E中, 均没有明显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
(2)写出E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3)将少量C分别滴入适量的A.B.D.E中, 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选题1.下列操作可以推断出固体是Na2SO4的物质是?A.滴加过量的NaOH,有白色沉淀产生B.滴加过量的HCl,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C.滴加少量的KSCN,有暗红色的溶液产生D.滴加过量的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为鉴别Na2SO4和其他助剂的鉴别题。
根据Na2SO4和BaCl2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可以看出,当Na2SO4遇到BaCl2时会产生BaSO4沉淀,因此,选项D正确。
2.以下哪个化学重要指标与Y金属一元素有关?A.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序数C.电子亲和能D.电负性答案:B解析:Y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9,相对原子质量为89,电子亲和能为29.6 kJ/mol,电负性为1.22。
其中原子序数是一个区分元素的重要指标,因此选项B正确。
3.以下哪种现象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是H2?A.挥动点燃遇火B.碱性溶液变红C.加入铜片发生反应D.柳叶并环型胶管吸气答案:B解析:本题为鉴别H2和其他气体的鉴别题。
其中,挥动点燃遇火和加入铜片发生反应等都是H2气体特有的现象,可以用于鉴别H2气体。
而碱性溶液变红不是与H2气态反应有关的现象,因此选项B错误。
二、填空题1.以下有关酸碱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____。
答案: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解析: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HC 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在该反应中,酸溶液是HCl,而碱溶液是NaOH,在相应的摩尔比下可以完全反应。
2.在化学上,我们可以用方程式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例如NaCl(aq) + AgNO3(aq) → AgCl(s) + NaNO3(aq),其中____是反应物,而AgCl是生成物。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玲〃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E物质的一种用途;(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f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答案】(1) Fe,灭火;(2) Fe+H2sO4= FeSO4+H2个;Ba (OH) 2+2HCl= BaCl2+2H2O;⑶②④⑤。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则推测B为铁,结合图框,则推测A 可能为稀硫酸,C可能为硫酸铜,D可能为氢氧化钡,E可能为二氧化碳,F可能为氯化钡,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B为铁,E可能为二氧化碳,故B物质的化学式Fe, E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2)根据分析,A可能为稀硫酸,B为铁,故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 FeSO4+H2个;根据分析,D可能为氢氧化钡,F可能为氯化钡,故Df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 (OH) 2+2HCl= BaCl2+2H2O;(3)反应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为置换反应;反应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③氢氧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④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⑤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为复分解反应。
故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②④⑤。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1. (2008年汕头)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②④(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
2.(200 8年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 (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4. (2008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2008年苏州市)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
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
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
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将A 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黑色沉淀D 。
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 的化学方程式 ▲ 。
(4)已知2Ca(HCO 3)==== CaCO 3↓+ H 2O+CO 2↑,则热稳定性CaCO 3>Ca(HCO 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 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 > ▲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 ▲ 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7. (2008年肇庆市)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 4、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滤液A 和滤液B 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 ;固△体B的化学式为。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
8. (2008年常州市))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是常见气体,D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的化学式为;(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3)无论A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为,D的化学式均为;(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9. (2008年青岛市)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10.(2008年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2)F→G的反应类型(3)写出F →E 的化学方程式(4)指出B 的一种用途11.(2008年黄冈市)物质A ~F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1)若A 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E 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 、D 的化学式为:B 、D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 。
(2)若E 为一种盐,则A 、C 的化学式可能是 、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 : 。
12.(2008年宿迁市)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
方案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
(2)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理由是 .(4)步骤④的操作是,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13.(2008年南昌市)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C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你回答:(1)C的化学式,H可能是;(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14.(2008年乐山市)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甲是,G是;(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5.(2008年南京市)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乙(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16. (2008年南通市)下图中A、B、C、D、E、F、G、H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
已知:X、H为黑色固体单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红棕色粉末。
常温下C、E、F、G均为无色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1)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 C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 D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 与H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G 与Y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08年自贡市)如图,A 、B 、C 、D 、E 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
请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08年眉山市)(1)“奥运在我心中”。
整理归纳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请你从学习过的单质、氧高温碱化物、酸、碱、盐中分别选一种代表物(不能重复选用),用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的奥运标志五圆环中(两环相连表两种物质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
19.(2008年盐城市)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去)。
请各写一例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A是非金属单质,D是金属 ; ②该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 。
20.(2008年镇江市)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
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2)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 (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21.(2008年镇江市)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 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参考答案1. (1)(2分)H2SO4 Ba(OH)2 (2) H2SO4+BaCl2==BaSO4↓+2HCl (2分,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Ba(OH)2+Na2CO3===BaCO3↓+2NaOH (2分,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3)(4分)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新盐(写对一点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