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
1. 处理不当易产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 2. 持续性的过量输注,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电
解质失衡。 3. 医源性疾病的增多。
静脉输液护理新进展
1. 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变化
✓ 以前,用注射器针头输液 ✓ 1957年发明并使用头皮针,在针头固定,方便
病人中有积极作用 ✓ 用锁骨下静脉插管中心静脉输液10年的经验
纵向按压 。 与传统的拔针法相比 , 患者痛感反应明显降低 。
6. 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改进
改进的排气法 ① 排气前将输液导管与头皮针连接处旋紧 , 不用关紧调节器 , 直
接应用无菌技术将输液器插入液体瓶内 , ② 一手挂上输液架上的同时 , 另一只手将莫菲氏滴管倒置 , ③ 待液面自然达到至 1/ 2~ 2/ 3 时(不挤压莫菲氏滴管), 将莫菲
中指 、无名指并拢横向轻轻置于覆盖针头的输液贴上方 ③ 顺着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缓慢向外拔针 , 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
壁时 , 则快速拔出体外立即反折针头软管 ④ 当针头退出表皮的同时 , 嘱患者将置于皮肤针眼处上方的食
指 、中指 、无名指迅速向下按压 , ⑤ 按压时间 ≥5 min, 在按压同时输液侧上肢举高 。
11. 静脉外渗的防治研究
✓ 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 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 对于易发生坏死的高危药物,选择弹性好、管径大、血 流好的血管,并适当稀释药物
• 氢化可的松冷盐水用于化疗药物渗漏 • 硫酸镁用于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12. 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 输液静脉和针头的选择 ✓ 外周静脉套管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头皮针 ✓ 应用小针头 ✓ 静脉用药预防 ✓ 预防输液污染、掌握输液浓度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