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7
- 格式:doc
- 大小:155.25 KB
- 文档页数:16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古代汉语作业1 答案与评分参考一、简答。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六书:古人认为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
3、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4、通假字:就是本字的替代字,即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5、通假与假借的主要区别。
有两点:(1)通假是“本无其字”,假借是“本有其字”;(2)通假是暂时借用,假借是长期甚至永久的占用。
6、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三个方面:词义程度的差异;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7、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几种情形?三种情形:(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
8、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2)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或用“繁衍派生”说)。
9、运用字形分析法推断本义时,要注意那些事项?要注意:参照甲骨文、金文;参证古代文献;进行综合考察。
10、引申义和假借义的主要区别。
引申义:与本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意义联系。
二、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
20个词,每词1分,共20分。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形容:形体、毛色。
2、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天机:天然的机理,指千里马具有的禀赋。
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国:国都。
4、多性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摔跟头,垮台。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兵:兵器。
6、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羹:带汁的肉食。
7、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
专利:垄断财货。
厌:满足。
8、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病:伤,受伤。
9、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难走的地方。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第一讲绪论精读教科书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弄清楚其中古今有差异的词的意义和语法现象。
第二讲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第三讲岳阳楼记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意义。
1、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2、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尚书·召诰》)3、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锺。
(《孟子·公孙丑下》)4、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诗经·唐风》第四讲怎样查字典辞书下列词来自《愚公移山》,通过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注出它们的意义。
仞高万仞叩叩石垦壤龀始龀厝一厝朔东虽虽我之死且年且九十孀孀妻亡亡以应谋聚室而谋惠汝之不惠阴达于汉阴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第五讲巫山·巫峡第六讲郑伯克段于鄢1、指出下列粗体字的词义。
(1)初,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4)姜氏何厌之有。
(5)多行不义,必自毙。
(6)夫人将启之,(7)大叔完聚……将袭郑……公伐诸鄢。
(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2、指出本课带双宾语的句子。
3、就本课第二、第五两段,任选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七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结构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举三例说明。
2、什么是六书,每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象形、形声、假借这三类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五个会意字。
3、分析下列字的部首,说明字的本义(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膺赝逾瑜喻渝刈溢镒缢怡贻饴谀腴庾第八讲齐桓公伐楚本篇第二段由同学自学,作为本课的练习。
下面提示一下学习中的要点。
1、这一段与上段在时间上隔了多久?楚国派出的使臣是谁?齐国出场的是谁?2、齐楚双方有两段对话,每段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最后提“屈完及诸侯盟”?它与本篇哪个地方是前后照应的。
4、词汇方面要注意的地方:甲、动词:如陳、徼、绥、盟、籞。
乙、名词:不糓、社稷、方城、汉水,池,城。
古代汉语_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於是約車治裝”,其中“約車”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套車##%_YZPRLFH_%##套车2.《齊桓公伐楚》一文中,“寡人是征”,句中的動詞賓語是()。
参考答案:是3.下列句子中,沒有雙賓結構的一項是()。
参考答案:吾請為君責而歸之4.下列選項中,不屬於文言文作品的一項是()。
参考答案:《三國演義》5.《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句中的通假字是()。
参考答案:頒##%_YZPRLFH_%##颁6.《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中“闕”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挖##%_YZPRLFH_%##挖掘7.《禮記》的第一重注解是漢代鄭玄的注,此後有唐代()的正義。
参考答案:孔穎達##%_YZPRLFH_%##孔颖达8.《詩經》的第一重注解是漢代毛亨的傳,同時還有漢代鄭玄的()。
参考答案:箋##%_YZPRLFH_%##笺9.《史記·淮陰侯列傳》,“何聞信亡,不及以聞。
”其中第二個“聞”為動詞的()用法。
参考答案:使動##%_YZPRLFH_%##使动10.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夏曆、殷曆和周曆,這三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不同,所以又稱“()”。
参考答案:三正11.《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所述諸子百家中“蓋出於稗官”的流派是()。
参考答案:小說家##%_YZPRLFH_%##小说家12.《後漢書》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范曄##%_YZPRLFH_%##范晔13.《左傳》是我國第一部()體的歷史著作。
参考答案:編年##%_YZPRLFH_%##编年14.《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千金,重幣也。
”其中“幣”字表示()。
参考答案:聘禮15.清代學者除了為專書做注解和校勘工作之外,還利用讀書札記的形式對古書的詞句詮釋和文字校訂提出自己的看法,如()的《讀書雜誌》。
《古代汉语》上学期练习册姓名班级学号嘉兴学院文法学院2010年7月工具书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_____编著的《________》,宋代徐铉等校定。
全文分为____篇。
加目录和自叙共______篇,共_____卷,分为_____部首,共收______单字;重文字______个。
(许慎《说文解字》14 15 30 540 9353 1163)2.《》是我国第一部辞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尔雅》释诂释言释训)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_______的《》:(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4.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______著的《________》,而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宋陈彭年、邱雍等编的《_____》,它的全名叫《__________》,大致反映了_________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李登《声类》《广韵》《大宋重修广韵》中古时期)5.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_________》,其后,较为完善的有《___________》;(《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6.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_________》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目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史、子、集)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________、音序检字法、___________和四角号码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划检字法)8.古代工具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较为科学。
(譬况读若直音反切反切)9.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成就主要有《》、《》、以及《》、和王筠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交卷时间:2017-03-06 23:17:07一、单选题1.(4分)“连横约纵”中的“纵”应读• A. sòng• B. zòn• C. zòng• D. còng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C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2.(4分)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 射之,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B. 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C.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史记·平原君列传》)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A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3.(4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句中的“他”其义为• A. 第三人称代词• B. 指另外的人或事物• C. 复数他们• D. 虚指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B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4.(4分)《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句中“盍”的意思是• A. 同“盖”• B. 同“何不”• C. 同“何”• D. 同“曷”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B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5.(4分)下列材料中使用形训方法的是• A. 柿,赤实果。
(《说文·木部》)• B. 经,经也,人所经由也。
(《释名·释道》)• C. 宫,谓之室。
(《尔雅·释宫》)• D. 从,从二人。
(《说文·从部》)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D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6.(4分)《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读曰• B. 读如• C. 犹• D. 之言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7.(4分)“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中的“夫”表示• A. 后面要发议论• B. 后面要陈述• C. 后面要反问• D. 后面要感叹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A第四章语法(二)虚词与句式第五节助词8.(4分)“日思高其位,大其禄”(柳宗元《蝜蝂传》)中,“高”和“大”的用法为• A.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B. 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形容词用作名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9.(4分)下列四词,不是对称代词的是• A. 而• B. 台• C. 乃• D. 若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B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10.(4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 A. 《论语.子路从而后》• B. 《论语.阳货欲见孔子》• C.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D. 《论语.颜渊季路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十二课收起解析A第十二课《论语.子路从而后》11.(4分)“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立”的用法是• A.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B.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为动用法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2.(4分)“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史记·孙子列传》),句中“弊”的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动词用作名词• C. 动词的一般用法• D. 为动用法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3.(4分)《说文解字》、《词诠》、《十三经索引》的编排方法依次是• A. 部首法、笔划法、注音字母法• B. 部首法、注音字母法、笔划法• C. 笔划法、注音字母法、部首法• D. 笔划法、部首法、注音字母法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14.(4分)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A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处理的动宾关系15.(4分)“禽兽之皮足衣也”其中对“衣”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衣服• B. 穿• C. 袜子• D. 皮衣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一节名词等活用为动词二、判断1.(4分)《史记》司马迁著,记事上起轩辕,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跨度近三千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古代汉语》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 《待坐》紧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后的一句是()。
A、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B、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D、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 下列《晋灵公不君》中的一段文字完全正确的是()。
A、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B、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D、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3. 《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C.不义不暱,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不见诸侯》紧接“昔齐景公田”之后的一句是()。
A、终日而不获一禽。
B、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C、一朝而获十禽。
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6.《说文解字·叙》中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B、形声C、会意D、转注7.下列四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古代汉语》(上)综合练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通常人们将其称之为();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2、肯定性无定代词“或”用于指人时,意思相当于();用于指事物时,意思相当于()。
3、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或()的意思。
4、“所”字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这个成分名词化。
5、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可以分为()、()和()三类。
6、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关系或()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6分)1、下列句子中“相”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③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④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2、找出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句(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②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③姜氏何厌之有?④君何患焉?3、找出下列句子中“或”字用法不同的一句( )①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
②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③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④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4、下列句子中的“于”字用于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的是( )①遂寘姜氏于城颍。
②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
③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④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5、“莫”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有较大区别的一句是( )①诸将皆莫信。
②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下列句子中的“见”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②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③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
④人皆以见侮为辱。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若出现漏选和错选,该小题就不得分)1、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有( )①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古代汉语(上)_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中“客”的意思是“以……为客”,就是“把……当作客人”,属于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参考答案:正确2.根据“四书”分析,“逐”字从辵从豕,会猪跑而追赶之义,构造类型是“四书”中的会意。
参考答案:正确3.根据“四书”分析,“亦”字从大,表正立的人形,左右两点指明两个腋窝的所在,本义腋窝,构造类型是指事。
参考答案:正确4.“贫乏不能自存”中“贫”从贝分声,表示贫穷、钱少的意思。
参考答案:正确5.根据“四书”分析,“三”字的构造类型是。
参考答案:指事6.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 。
参考答案:字形7.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讬事”是指“六书”中的。
参考答案:假借8.“江河娶”属于“四书”造字法中的。
参考答案:形声9.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意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参考答案:形符10.“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参考答案:本义11.“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参考答案:互文1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中的“其”是语气词,表达的是:参考答案:委婉语气13.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意作用,另一个词不表意,只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偏义复词14.《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___。
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参考答案:许慎15.“走”字的古今词义不同,古义是_______,今义是步行。
参考答案:跑16.“脚”的本义是“小腿”,后来“脚”字变为指“足”,就不再指小腿了。
这种现象和词义的引申不同,叫做词义的_________。
参考答案:更替##%_YZPRLFH_%##转移17.“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古代汉语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夫人洁其衣,菅其裳。
2.路飞遇鬼怪,走其无踪。
3.关雎发其中流。
4.顾惭不自适,无地自容。
5.马上相逢,明月共潮生。
6.枯屑虽小,细菌无所藏。
7.明月照积雪,光辉胜白银。
8.吾道不信紫微,妄谈龙象为虚。
9.微风拂面,绿叶纷纷。
10.画地作牢,守土如玉。
二、简答题1.古代黑体的结构是怎样的?答:古代黑体的结构是由左、右、上、下、中五个部分组成的。
左侧叫中横,右侧叫反中横,上半部分叫横头,下半部分叫竖尾,中间是黑点。
黑体横竖相交,点缀别致,自古以来备受推崇,是中国书法中独树一帜的字体之一。
2.古代汉语的字体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古代汉语的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甲骨文和金文是原始字体,主要用来刻录在兽骨、玉器等材料上。
篆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下的正式字体,用来刻印制符。
隶书是汉代的公文书写体,是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字体之一。
楷书是汉代隶书发展而来的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3.《论语》和《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巨著,请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
答:《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录,记录了其思想和道德观念。
其中著名的语录包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史记》是司马迁的史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传说。
其内容包括官僚制度、军事制度、天文地理、礼制等多方面的知识。
《史记》中的著名人物包括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如周武王和秦皇帝,还有传奇人物如伯乐、钟离汉等。
古代汉语作业(一)一、填空1.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第一部以分析汉字字形、解释汉字本义为宗旨的字书。
2.“比類合誼(义),以見指撝(挥)”是许慎给(会意)造字法下的定义。
3.省形、省声和(亦声)是形声字的三种特殊结构。
古文字阶段的书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大篆、小篆等。
4.甲骨文亦称“契文”、“殷墟文字”或(甲骨卜辞)。
5.商周青铜器以鐘和鼎为代表,故金文又叫作(钟鼎)文。
二、简答6. 汉人所谓“六书”指的是哪“六书”?请按顺序写出其各自的名称。
答:按照许慎的名目、班固的顺序,传统“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7. 简要说明“合体象形”与“会意”有什么不同。
答:(1)合体象形属独体字,会意属合体字。
如“果”中只含“木”一个字,“集”中含“隹”、“木”两个字。
(2)合体象形一般记写有形可象的名词;会意主要记写动词、形容词及较为抽象的名词。
前者如“眉”、“胃”、“瓜”、“果”;后者如“集”、“美”、“朝”、“莫(暮)”。
(3)合体象形直接显示“实物本体”,如“果”中有“田”,“瓜”中有“厶”。
会意则无“实物本体”,其通过若干字符组合,表示某种行为或性状。
如“集”通过“隹”和“木”的组合,表示“群鸟落下”之义;“美”通过“大”和“羊”的组合,表示滋味鲜美之义。
(4)合体象形两部分之间是陪衬和被陪衬的关系。
如“果”字以木(树)陪衬果体;“瓜”字以蔓以陪衬瓜体。
会意内部则无主辅之分,无陪衬与被陪衬关系。
如“集”字由“隹”、“木”相合而成,“令”字由“口”和“卩”互构而成,皆不分主、辅。
8. 举例说明什么是“省声字”,什么是“亦声字”。
答:(1)省声::形声字的一种特殊结构。
所谓“省声”,就是为使字形简化,并为声符留出空间,而将字形繁复的声符(声旁)省去某些笔划。
例如“夜”字,从月(或夕),亦省声;“炊”字,从火,吹省声。
“省声”的表述方式为“从×,×省声”。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交卷时间:2017-03-06 23:14:55一、单选题1.(4分)《史记》共多少篇• A. 一百二十• B. 三百三十• C. 一百三十• D. 二百三十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十六课收起解析C第二十六课《孙膑》2.(4分)《老子》共有章节• A. 八十一• B. 八十• C. 十八• D. 八十二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A第六章综合运用古代文化常识3.(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A. “记人”• B. “记言”• C. “记物”• D. “记事”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课收起解析D第六课《齐姜劝文公勿怀安》4.(4分)《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指哪种造字法•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D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5.(4分)下面不是通假字的有• A. 上——尚• B. 脩——修• C. 蜯——蚌• D. 翦——剪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C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6.(4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简化字的是• A. 今爾出於崖埃,觀於大海,乃知爾丑• B. 晋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墙• C.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宫中而用之?• D. 姜氏欲之,焉辟害?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A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7.(4分)《词诠》所收的汉字的排列方式是按照• A. 笔画顺序• B. 注音字母顺序• C. 三十六字母顺序• D. 拼音字母顺序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8.(4分)“吾仍见上,上甚聪明”(《后汉书·盖勋传》),句中“仍”可解为• A. 仍然• B. 频仍• C. 仍旧• D. 仍是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B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9.(4分)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 A. 古今字• B. 异体字• C. 假借字• D. 繁简字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D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10.(4分)“占小善者率以录”(韩愈《进学解》),句中“率”正确的理解是• A. 率领• B. 全部• C. 草率• D. 大都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D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11.(4分)与南宋人刘渊同时的金人王文郁的主要韵书著作是• A.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B. 《中原音韵》• C. 《平水新刊韵略》• D. 《广韵》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C第五章音韵第二节古音概述12.(4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句中“乃”表示• A. 肯定语气• B. 判断语气• C. 诧异语气• D. 测度语气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C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13.(4分)“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句中“日”的意思是• A. 每天• B. 一天天的• C. 往日• D. 今日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B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14.(4分)上古表示“速度快”的一组词是• A. 疾、速、捷• B. 迅、急• C. 快、速• D. 敏、快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A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15.(4分)“不介马而驰之。
《古代汉语》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下列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
A、教B、森C、治D、逐2.穆公访诸蹇叔。
其中“访”的词义是()oA、访问B、调查C、征求意见D、巡视3.下列汉字中属于指事字的是()。
A、羊B、江C、鱼D、亦4.“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郑伯克段于鄢》)中“焉”的词性是()。
A、语气词B、代词C、兼词5.“年”在六书中属于()oA、象形B、指事C、会意C、形声二、多项选择题6.下列句子具词类活用中使动用法的句子有()A、齐威王欲将孙膑。
B、齐使田忌将而往。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E、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7.下列文句标点有错误的有()A、秋,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
B、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C、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
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D、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
”问马。
E、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8.下列句子中“是”作指示代词的有()A、是吾宝也。
B、是社稷之臣也。
C、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D、韩是魏之县也。
E、此必是豫让也。
9.下列句子中“鄙”的意思不作“边邑”讲的有()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B、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C、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10.下列句中属于被动句的句子有()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B、才高见屈,遭时而然。
C、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E、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三、名词解释题11.使动用法12.次韵13.古风14.六书15.粘对16.独体字17.词的本义18.意动用法19.用韵20.合体字21.词的引申义22.句读23.乐府24.正对、反对25.甲骨文四、标点翻译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27.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从而后》)28.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有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世说新语》)29.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瞇厚将崩。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交卷时间:2017-01-08 14:18:12一、单选题1.(4分)《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郑玄注:“泮畔。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谓• B. 读为• C. 曰• D. 之言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2.(4分)“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史记·货殖列传》),句中“三之”、“五之”意思是• A. 三倍,五倍• B. 三分之一,五分之一• C. 三份,五份• D. 三回,五回纠错得分: 4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B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3.(4分)《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
”郑玄笺:“掺掺纤纤。
”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谓• B. 之言• C. 读曰• D. 犹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D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4.(4分)“反欲斗两主”(《汉书·苏武传》)中,“斗”的用法为• A. 动词作状语• B. 意动用法• C. 使动用法• D. 动词作谓语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C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5.(4分)《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朱熹注:“谷不熟饥,菜不熟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谓• B. 读如• C. 犹• D. 曰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D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6.(4分)《郑伯克段于鄢》:“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句中“以”的词性属• A. 介词• B. 连词• C. 语气词• D. 语气副词纠错得分: 4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B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三节介词7.(4分)“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汉书·张骞传》),句中“朝”的用法是• A. 不及物动词的意动用法• B.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C.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D. 动词的一般用法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A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8.(4分)下列各组同义词,属于动作行为方式不完全相同的是• A. 聆听• B. 记纪• C. 遁逃• D. 如适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C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9.(4分)下列各句中,“请”用作表敬副词的一句是• A. 爱共叔段,欲立之。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一、填空 (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公元100年,着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着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个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古代汉语练习册》目录 0工具书 0[练习一] 0[练习二] 0词汇练习 (1)[练习一] (1)[练习二] (2)[练习三] (3)[练习四] (4)[练习五] (5)文字练习 (6)[练习一] (6)[练习二] (7)语法练习 (9)[练习一] (9)[练习二] (10)[练习三] (10)[练习四] (10)[练习五] (11)[练习六] (11)[练习七] (12)[练习八] (12)[练习九] (13)修辞练习 (13)*韵练习 (15)[练习一] (15)[练习二] (15)[练习三] (15)[练习四] (16)古书注解练习 (17)[练习一] (17)[练习二] (17)古书的句读练习 (18)[练习一] (18)[练习二] (19)[练习三] (19)[练习四] (21)诗词格律练习 (22)A.[诗律] (22)B.[词彳聿] (25)C.[曲律] (26)工具书部分参考答案 (28)[练习一] (28)[练习二] (28)词汇部分参考答案 (29)[练习一] (29)[练习二] (29)[练习三] (30)[为;习四] (30)[练习五] (30)文字部分参考答案 (31)[练习一] (31)[练习二] (31)语法部分参考答案 (31)[朗;习一] (31)[练习二] (32)[练习三] (33)[练习四] (33)[练习五] (33)[练习六] (34)[练习七] (34)[练习八] (34)[练习九] (35)修辞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35)音韵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36)[练习一] (36)[练习二] (36)[练习三] (37)[为;习四] (38)古书注解部分参考答案 (38)[练习一] (38)[练习二] (38)古书句读部分参考答案 (39)[练习一] (39)[练习二] (39)诗词格律部分参考答案 (39)A.[诗律] (39)B.[词律] (40)C.[曲律] (40)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7-03-06 23:16:25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各组同义词,属于涉及对象不同的是
• A. 操持
• B. 趋走
• C. 洗涤
• D. 惧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C
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2.
(4分)《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读曰
• B. 读如
• C. 犹
• D. 之言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B
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
3.
(4分)“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句中“日”的意思是
• A. 每天
• B. 一天天的
• C. 往日
• D. 今日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B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4.
(4分)“理”的本义是“治玉”,引而申之有“纹理”、“条理”、“道理”、“法官”等义。
• A. 并列式
• B. 递进式
• C. 综合式
• D. 转折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B
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5.
(4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诗句中,下列四个在现代普通话中读为平声的字,中古时是仄声的是
• A. 明
• B. 石
• C. 松
• D. 泉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B
第五章音韵第三节诗韵和诗律
6.
(4分)“亟请于武公。
”中的“亟”应读
• A. jí
• B. qì
• C. yí
• D. jì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B
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7.
(4分)“若阙地及泉,隧而见之”中“阙”的意思是• A. 通“阕”
• B. 挖
• C. 下去
• D. 上去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课
收起解析
B
第一课《郑伯克段于鄢》
8.
(4分)“之”的用法不包括
• A.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性或修饰性的关系,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 B.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偏正性的名词词组,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 C.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之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
• D. 用作语气副词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D
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
9.
(4分)下列句式中属于七律七绝的基本平仄句式是
• A. 平平仄仄仄仄仄
• B. 平平仄仄平平仄
• C. 仄仄平平仄仄仄
• D. 仄仄平平仄平仄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B
第五章音韵第三节诗韵和诗律
10.
(4分)“精”的本义是“精米”,引而申之有“精萃”、“精华”、“精锐”、“精良”、“精密” 等义。
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 A. 并列式
• B. 递进式
• C. 综合式
• D. 转折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A
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1.
(4分)“反欲斗两主”(《汉书·苏武传》)中,“斗”的用法为
• A. 动词作状语
• B. 意动用法
• C. 使动用法
• D. 动词作谓语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C
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2.
(4分)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 田末牧特
• B. 魚本孟恭
• C. 人上逐甦
• D. 刀刃亦泪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A
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13.
(4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所表意义与现代相同的一句是• A.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 B. 資用乏绝,去秦而歸
• C. 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曰:“余病矣!”• D.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A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14.
(4分)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A.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 B.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
• C.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D.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C
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四节连词
15.
(4分)“左右以君贱之,食之以草具”中“草具”的意思是
• A. 可口的食具
• B. 可口的饮食
• C. 粗劣的食具
• D. 粗劣的饮食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七课
收起解析
D
第七课《冯諼客孟尝君》
二、判断
1.
(4分)《辞源》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错误
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2.
(4分)《左传》又名《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
•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课——第五课《
收起解析
错误
第一课——第五课《左传》篇
3.
(4分)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不同•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错误
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三节介词
4.
(4分)“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中的“隐”的文中义是隐瞒•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错误
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5.
(4分)“小年不及大年。
”年:寿命
•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6.
(4分)《田单列传》是《史记》中内容单一、篇幅最长的人物传记。
•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十六课
收起解析
错误
第二十六课《孙膑》
7.
(4分)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8.
(4分)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异体字不多,偏旁不固定,书写自由灵活•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演变
9.
(4分)“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匹:相比
•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10.
(4分)形声字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
•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