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不同躯体姿势对椎体局部应力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4.22 KB
- 文档页数:2
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的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对经皮椎体成形术了解甚少,许多存在着思想顾虑,主要是担心手术会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怀疑该项微创技术的效果,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及效果,介绍其优点,如创伤小、起效快,或请已做过此手术患者现身讲解,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减轻其焦虑提高信任感。
2、体位指导:由于手术时需要采取俯卧位,故在术前开始训练指导患者的姿势,指导轴线翻身,使患者能逐渐耐受俯卧位。
具体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和两肩膀处垫小软枕,下腹及骨盆处使用大软枕,使身体处于过伸体位,双手臂置于肩部上方,肘关节轻度屈曲或在两边感舒适的位置,时间要从短逐渐延长,要超过30分钟,每天进行2次。
3、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4、饮食护理: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二、术后护理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间歇解除压迫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故卧床期间应每2~3小时给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在床上拖拽患者,以减少局部皮肤剪切力,防止压疮的发生。
3、术后锻炼:患者术后6h即鼓励患者做床上四肢全范围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二天就可在使用腰围下下床在床边站立,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先摇高床头,让患者适应,如无头昏眼花再坐起下床站立,在这期间可能有腰背部的酸胀,轻微疼痛不适,要告之患者是正常现象,消除其顾虑。
然后慢慢指导患者在室内行走,注意要使用防滑鞋,要在护理人员的看护下进行,防止意外的发生。
如患者身体耐受程度差,可借助助行器行走,同时在患者卧位时可行腰背部的肌肉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积水潭脊柱外科护理与康复》2016年8月第1版拟定:陈**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一例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个案护理背景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征是骨密度减少和骨质变薄,导致骨骼易于骨折。
当患者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护理措施,以促进骨折愈合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目标- 促进骨折愈合和骨密度的恢复- 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提供恰当的康复支持和教育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 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镇痛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 提供温热敷或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 协助患者采用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减少疼痛和不适。
2. 骨折固定和保护:-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外固定或手术固定。
- 在使用固定器后,定期检查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感染情况。
3. 营养支持:- 提供高钙、高维生素D的饮食或补充剂,以促进骨密度的恢复。
- 鼓励患者增加摄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骨折的愈合。
4. 康复支持:-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疗法,包括肌肉锻炼和活动恢复。
- 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拐杖或助行器,以帮助患者行走和进行日常活动。
5. 安全措施:- 提供安全环境,防止患者跌倒和进一步伤害。
- 给予相关的安全教育,如正确使用助行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定期复查和随访:- 安排患者进行定期的骨密度检查,以监测骨密度的恢复情况。
- 跟踪患者康复进展,并定期进行随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个案,综合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恰当的疼痛管理、骨折固定和保护、营养支持、康复支持、安全措施以及定期复查和随访,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骨密度和骨折,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团队应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以提高其康复和生活质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 年 12 月第 26 卷第 12 期 Ch$ J Osteoporos , December 2020,V0 26, No 12Published online doi :10. 3969/j.issn.1006-7108. 2020. 12.018 1815-™床研:-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不同愈合时期骨组织 形态学分析张芸1齐浩然2高观4姜强4王磊3王文波3孙建民2王均宁1薛景才3!1.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2500122.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123.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济南2500124. 山东省威海卫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威海261002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08( 2020) 12-1815-05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eporotio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 OVCF)发生后,不同愈合时期椎体内骨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将119例(OVCF )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四期:1期(0-15 d );II 期(15-30 d ); III 期(30-60 d );I V 期(60-90 d )0常规行椎体内骨折区活检骨组织取岀,制备脱钙活检标本,运用光镜观察并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活检标本119例,其中I 期67例(56.3 %)、11期28例(23.5期12例(10.8 %)、IV 期13例(10.9 %)0所有病理标本均未发现肿瘤或结核)骨折时间与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呈显著正相关,镜下表现为骨折区域的修复变化:从早期血肿和炎性浸润到肉芽期织和纤维组织的增生,进一步软骨成骨、钙盐沉积,最终形成新的编织骨)骨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显示 I 期、II 期 FV/TV ( %)显著增高(P<0. 000 1, * * 0.488 2), III 期 OS/BS ( %)显著增高(%<0, 000 1, *-0. 572 7 ), IV 期WBV/TV ( %)显著增高(P<0. 000 1,*-0.583 6) 0结论 骨折时间是骨折愈合分期重要的预测因素,发病时间不同,其椎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WS094)* 通信作者:薛景才,Email : 826067299+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活检;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one histomorphologic analysis at different healing stages of sub and acut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ZHANG Yun 1 , QI Haoran 2, GAO Guan 4, JIANG Qiang 4, WANG Lei 3 , WANG Wenbo 3, SUN Jianmin 2, WANG Junning 1,XUE Jingcai 3!1.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nan 2500122. Departmeni of spine ,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 Jinan 2500123. Department of sp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nan 2500124. Department of Spine , Weihaiwei PeopieY Hospital ,Weihai 264200*Corresponding author : XUE Jingcai , Email :826067299@ Abstract : Objectine To observe the bone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ub and acute osteoporo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 at diferentheeling stage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time sincc fractura , 119 patientt wea divided into foua stages :Stage I (0 to 15 days ) , Stage II ( 15 days to 30days ) , Stage III (30 days to 60days ) , Stage IV (60 days to 90days ). Decdcifiedbiop,y ,pecimen wa,obtained faom thecance i ou,bonecoaein thefaactuaed veatebaaibody.Thehitomoaphometay ,tudy weaeanalyzed by light microscopy using grid analyst and defined using bone hitomorphometry criteria. Results 119 biopsy specimenswera obtained , 67 (56.3%) patientt in Stage I , 28 (23.5%) in Stage II , 12 ( 10.8%) in Stage III and 1 (10.9%) in Stage IV. No tumor or tuberculosit was found in all pathological specimens. Thera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ractura time and bone histomorDhometry . Microscopical y , the changes wera observed : From early hematoma and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to granulation weave and fibrous tissue proliferation , further cartilage osteogenesis , calcium salt deposition , and eventuall y theformation of new woven bone.Bone histomorphometry showed that FW/TW(%)in stage I and I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0.0001,厂二0.4882),OS/BS(%)in stage III increesed significantly( %<0.0001,厂二—0.5727),and WBV/TV( %)in stage IV increesed significantly(P<0.0001,*=-0.5836).Conclusion The fracture time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heeling stage.The pathologicai changes inside the vertebrai body were also different with the onset time.Key words: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biopsy;bone histomoehometry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e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群的三大疾病之一。
・126・张树宝,等.躯干肌功能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躯干肌功能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张树宝,王善金*,徐浩伟,潘雅琴,刘 铮,易宇阳,吴德升*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2181)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7YQ070)作者简介 张树宝(1996-),硕士在读,医师;spinezhangshubao@ 通信作者王善金*****************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上海200120【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肌肉骨骼平衡;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 6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957(2021)02-012641【DOI 】10.3969/j.issn. 1672-2957.2021.02.011Advances in correlation between trunk muscle function and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Zhang Shubao , Wang Shanjin , XuHaowei, Pan Yaqin, Liu Zheng, J? Yuyang, Wu DeshengDepartment of S pinal Surgery, East Hospital ,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0, China【Key Words ] Osteoporosis ; Spinal fractures ; Musculoskeletal equilibrium ; Review literatureJ Spinal Surg, 2021, 19( 2): 126-129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 )是老年人骨折的 常见类型,是骨质疏松症的标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治疗和康复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再发骨折的风险增加、已成为临床骨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本文整理相关检查、诊断与治疗注意事项,并分别讲述了各种常见脆性骨折诊治。
概述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 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椎体压缩骨折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
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①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②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③再骨折发生的风险高。
④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⑤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⑥多见于老年人群,常有合并症,全身状况差,并发症多,治疗复杂临床表现1、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骨折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骨折特有的表现。
2、身高变矮、驼背骨质疏松老人,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较早出现骨量减少,发生压缩性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3、疼痛.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导致疼痛或疼痛加重。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折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1、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X 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2、CT 平扫 + 三维: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的压迫情况,还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一、概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构造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和骨质量。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后,造成骨密度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
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
罹患骨折并卧床后,将发生快速骨丧失,又会加重骨质疏松症,形成恶性循环。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容易松动、脱出甚至断裂,且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致残率、致死率很高,骨折即使愈合后康复也很缓慢。
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已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身心安康、生活质量和寿命。
鉴于上述特点,要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同时也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二、临床表现(一) 骨折的一般表现:出现压痛、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
(二) 骨折的特有表现:出现畸形、骨擦感、反常活动、功能障碍等。
(三) 脊柱变形: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常导致身高变矮或出现驼背畸形。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多见,也可见于男性。
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仅为轻微外伤或没有明显外伤史,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也可发生。
(一) 临床表现:可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二) 影像学检查*线片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线片除骨折的特殊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如骨小梁稀疏、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
一般要求拍摄正、侧位*线片,必要时可加拍特殊位置。
拍片时应包括损伤部位的上下临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括双侧髋关节,脊柱骨折应包括尽可能多的节段,以免漏诊。
要合理应用CT和MRI检查,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MRI对于鉴别新鲜和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应力对骨骼的影响如下:
1.长期受到应力的影响,骨骼的吸收和重建活动将逐渐失衡,导致骨
骼出现萎缩、骨质疏松、骨折等问题。
2.骨骼在受到应力刺激时,会根据应力的方向和大小调整自身的形
状和结构,以适应力学需要,这种适应性是按Wolf定律进行的,即骨骼在需要处多生长,而在不需要处吸收。
3.骨折后的骨愈合需要形成骨痂,而形成骨痂需要应力的作用。
应力
作用下,羟磷灰石结晶的溶解增加,发生应变的骨组织间隙液里的钙离子浓度增加,无机晶体的沉积增加。
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治缓慢发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通常是无症状的。
愈合的骨折可能是胸部或腹部X线片上的偶然发现。
由于脊柱后凸,椎体骨折的存在可能会变得明显。
相反,显着椎体压迫的急性发作与疼痛有关。
疼痛是可以忍受的,并且在没有医学干预的情况下获得缓解。
有些缓解疼痛严重,需要入院治疗和使用强效的镇痛药物。
在患有急性症状性椎体骨折的患者中,通常没有先前创伤的病史。
典型的患者在突然弯曲,咳嗽或抬起后出现急性腰背部疼痛。
疼痛通常位于脊柱中线,但向一侧或双侧放射向侧腹,前腹部或髂后上棘。
相比之下,疼痛向腿部的辐射在压缩性骨折中很少见,一旦出现此症状表面脊髓或神经根受到骨折的压迫。
身高降低-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身高减少通常是无症状和渐进性的。
除了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外,椎间盘脱离可导致高度损失,并导致椎间盘狭窄或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后凸可以是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特别是楔骨折的表现,虽然后凸可以独立地说明椎骨异常。
每次完全压缩断裂导致高度损失约1厘米或更多;高度超过4厘米的损失与15度的脊柱后凸有关。
然而,实际上,没有简单的脊柱后凸临床测量,并且由于测量技术和姿势的可变性,高度的测量可能是不一致的。
患有严重胸椎后凸的患者经常主诉颈部活动时出现疼痛或头痛,必须强行伸展颈部才能向前看。
由于颈椎过度伸展以保持直立,他们经常患有颈椎小关节疾病和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严重的脊柱后凸可能会导致限制性肺病。
诊断疑似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使用胸腰椎正侧位片进行评估,以确诊。
影像学异常-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几种类型的椎体异常,包括楔形骨折,双凹或“鳕鱼”畸形,以及压缩性骨折。
压缩性骨折的射线照相特征包括一个或多个椎骨的前楔入椎体塌陷,椎体终板不规则和一般脱矿。
后楔入是不常见的,可能表明潜在的破坏性病变。
鉴别诊断压缩性骨折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
重要的是要了解某些线索,这些线索表明椎骨骨折可能是由于不复杂的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发生在不老的人身上,高于T4的椎骨单发椎体骨折是不常见的,除非在较低水平也有多处椎骨骨折。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4), 5466-547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4773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进展张 伟1,刘志斌2*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陕西 延安 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陕西 延安收稿日期:2023年3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14日摘要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越趋明显,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OVCF 是老年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随着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的问世,给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PVP 因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缓解疼痛效果良好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治疗OVCF 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进一步探讨PVP 单双侧注射、术后骨水泥分布、形态及灌注量与疗效的关系,相关并发症及新技术、新材料的治疗进展,回顾多位学者的研究报道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进展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Wei Zhang 1, Zhibin Liu 2*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2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Received: Mar. 11th , 2023; accepted: Apr. 7th , 2023; published: Apr. 14th , 2023AbstractAs population aging becomes more obvious with the extension of human vertebral life,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 become a global health problem. OVCF is the main cause of *通讯作者。
第三章运动学1. 长期卧床或制动可增加新的功能障碍,加重残疾,有时其后果较原发病和外伤的影响更加严重,甚至累及多系统的功能,还会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只有重伤恢复是制动对人体有利的一面。
长期制动可产生严重的关节退变。
关节周围韧带的刚度降低,强度下降,能量吸收减少,弹性模量下降,肌腱附着点处变得脆弱,韧带易于断裂。
关节囊壁的血管、滑膜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和软骨面之间发生粘连,出现疼痛。
2. 按照物体运动的理论,椎骨的三维运动有六个自由度,包括三个角位移和三个线位移。
三个角位移包括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 三个线位移包括冠状轴方向的左右平移、矢状轴方向的前后平移和垂直轴方向的压缩拉伸平移。
3. 人体力学杠杆根据杠杆上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不同,可以将杠杆分成以下三类:①第1类杠杆:支点在力点与阻力点中间,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保持平衡,故称之为“平衡杠杆”。
②第2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和支点的之间。
有利于做功故称之为“省力杠杆”。
③第3类杠杆: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的之间。
此类杠杆因为力臂始终小于阻力臂,力必须大于阻力才能引起运动,不省力,但可以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故称之为“速度杠杆”。
4. 细胞外液分为血浆、组织间液和淋巴液。
其中,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量约占15%。
5. 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支的大分子多糖, 是体内糖的贮存形式,主要贮存在肌肉和肝脏中。
肌肉中糖原约占肌肉总重量的1%~2%,肝脏中糖原占总量6%~8%。
肌糖原分解为肌肉自身收缩供给能量,肝糖原分解主要维持血糖浓度。
6. 制动对患侧骨关节产生的影响①关节周围的韧带挛缩②关节僵硬③骨钙流失④滑膜增生、粘连⑤制动可减少关节的负荷和运动,但也会导致关节软骨的退变和萎缩7. —般将肌纤维分为3种类型(1)I型或慢氧化型纤维,又称红肌,收缩和舒张的时间长,比较抗疲劳。
【耐力型肌纤维】(2)Ⅱ型纤维可分为II a、II b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