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元宵节《元宵节》课件 北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5
课文解读
本文写了元宵节之夜全家人看电视猜灯谜和“我”试着编谜语的情景。
课文从儿童的视角感受节日,展开叙述,结构简单,语言生动,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和全家人一起过节的祥和气氛,充满了童真童趣。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电视节目中的灯谜,四句话组成了一首诗,动静结合,善用比喻,描写了元宵(汤圆)外形洁白如玉、里面花花绿绿的特点,以及“白沙滩上打滚”的制作过程和“清水池中沐浴”的烧煮过程。
第三自然段以对话为主,写了理解谜语的过程和试着编谜语的过程。
“我”编的谜语看似简单易懂,却是字斟句酌。
谜语共有三句,第一句写颜色——“白白的”,第二句写形状——“圆圆的”,第三句写“煮”后的特点——“下锅一煮黏黏的”。
而且每句最后都是“的”字押韵,加之前两句各为三个字,后一句为七个字,长短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
北师大版教材目录第二册第一单元元宵节1.元宵节2.看花灯第二单元家园3.小山村4.水乡歌第三单元春天5.春天的手6.插秧第四单元植物7.老树的故事8.一粒种子第五单元动物9.小鱼的梦10.大熊猫第六单元爱护11.纪念12.特别的作业第七单元认真13.燕子妈妈笑了14.丁丁写字15.第八单元车的世界第九单元朋友16.冬冬读课文17.池塘边的叫声第十单元雨18.雨铃铛19.美丽的彩虹第十一单元愿望20.丁丁和牵牛花21.想飞的乌龟第十二单元星空22.数星星的孩子23.问银河第十三单元时间24.长歌行25.小闹钟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第十五单元长大26.我的名字27.好事情第十六单元快乐28.大家都快乐29.快乐的小公鸡30.二年级上册31.第一单元秋天32.第二单元自立33.第三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34.第四单元祖国35.第五单元好奇36.第六单元诚实37.第七单元画38.第八单元书的世界39.第九单元合作40.第十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41.第十一单元努力42.第十二单元考验43.第十三单元风和水44.第十四单元玩具和游戏45.第十五单元岁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好习惯A.继续学习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B.通过比较基本字与合体字感知声旁的作用。
C.培养语感、积累、运用语言D.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识逗号与句号,并初步学习使用。
46.不懂就问47.字典大楼第二单元妈妈A.继续学习用感情地朗读,练习默读,继续培养不懂就问和查字典的习惯。
B.继续渗透声旁的学习。
C.仿照课文,把妈妈的爱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D.丰富自己的日记内容,培养学生对日记的兴趣。
48.妈妈的爱49.儿子们第三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50.第四单元植树51.植树的季节52.杨树之歌53.一片树叶第五单元青青的山54.山寨55.美丽的武夷山第六单元讲信用56.我必须去57.小山羊和小灰兔第七单元远行58.早发白帝城59.南辕北辙60.运行靠什么第八单元体育世界61.第九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第十单元动脑筋62.称象63.狮子和兔子第十一单元清清的水64.瀑布65.吃水不忘挖井人第十二单元小英雄66.歌唱二小放牛郎67.歌声68.江凡第十三单元快乐的生活69.雨后70.一件好事第十四单元立志7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72.女娲补天第十五单元夏天73.迷人的夏天74.看瓜75.三年级上册76.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亲情77.礼物78.奶奶最喜欢的铃儿79.平分生命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80.古诗二首81.理想的翅膀82.春天的雨点第三单元可爱的小生灵83.小虾84.松鼠85.第四单元智慧86.田忌赛马87.捞铁牛88.用冰取火第五单元读书89.小小的书橱90.山沟里的孩子91.珍贵的教科书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92.三外来客——陨石93.和氏献璧第七单元特产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94.最美的花束95.元帅的故事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96.大自然的语言97.李时珍98.装满昆虫的口袋第十单元奉献99.大禹治水100.炮手第十一单元书信101.给家乡孩子的信102.信第十三单元走进森林103.美丽的小兴安岭104.失踪的森林王国105.四年级上册106.四年级下册107.五年级上册108.五年级下册。
花灯介绍简介元宵节是传统的灯节。
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
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
雄县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後,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起源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
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
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分类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种类中国花灯是多种技法、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巧、多种材料制作的综合艺术,花灯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
龙灯,亦称“龙舞”,是中国民间灯饰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的很多地方。
龙灯前有龙首,身体中间节数不等,但一般为单数,每节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撑举。
每节内燃蜡烛的就称为“龙灯”,不燃蜡烛的称为“布龙”。
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龙头随珠转动,其他许多人各举一节相随,上下掀动,左右翻舞,并以锣鼓相配合,甚为壮观。
宫灯,是中国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花灯艺品。
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
现存最早的宫灯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宫灯。
宫灯的制作十分复杂,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