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传》课文全解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0
《马钧传》原文及译文(一)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一)
裴松之
【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
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
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
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
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
裴松之《马钧传》原文及译文(四)裴松之《马钧传》原文及翻译(四)裴松之【原文】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
傅子曰:“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
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
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
以事取之者,着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旦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然则试冉、季以政,试游、夏以学矣。
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何者?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译文】傅先生去见安乡侯,谈到裴先生和马先生说的一套话,安乡侯的看法和裴先生一样。
傅先生说:“圣人一身之中,具有各种才能德行,他选取人才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
有的以品德方面选取,有的从口才方面选取,有的从能力方面选取。
从品德方面选取的人,不#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听他的言论就能看出他的诚心诚意,象德行类的颜渊等人就是。
从口才方面选取的,能明辨是非、有机变,言语类的宰我、子贡等人就是。
从能力方面选取的,如政治上有能力的冉有、季路,文学上有能力的子游、子夏。
即使圣人有理解一切的明智,但要选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验。
因此,他就考验了冉有、季路的政治才能,考验了子游、子夏的文学才能。
对这些人尚且如此,何况不如他们的人呢!为什么这样?空谈理论,有很多事情是无法讲得清楚的,如果加以实践,讲不清楚的地方,一考验就容易得到证明了。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马钧传》原文与译文【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
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
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
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
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
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
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
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
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
‘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
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
”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
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
马钧传翻译1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那些随心所欲而织出的各种花纹,就像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的反复变化没有穷尽。
2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那巧妙的地方)不可以用言语表达,又怎么可以用语言检验呢?3、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先生就制作了翻车,让年轻人踩动水车,灌注的水自行倒出,水轮番进出,它的功效比平常水车超过百倍。
4、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他曾经试验用车轮挂上几十个瓦块砖头,可以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
5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技术,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止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
6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他在内心不同意,嘴上又说不过您,这就是马先生不回答您的缘故了。
7、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圣人在一身之内,样样才德都齐备,他选取人才并不局限于一点。
8、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尽管圣人的明智能普遍认识事物,但如要选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验。
9、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对子游、子夏这些人尚且如此,何况从此算起等而下之的人呢!10、何者?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为什么呢?空谈事物道理,不可能用语言讲清楚,实施起来时,用语言说不清的地方,却容易用实践证明。
11、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马先生制作的东西,都是创新(革新)的东西,这样,那么他开头说的话,不会全都正确的。
12、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对很容易检验出结果的事情很难去尝试,却随便用言语去压抑别人出众的才能,这犹如用自己的才智去担负天下的事,不改变自己的方法去对待无穷无尽的新事物,这就是事情办不好的原因了。
13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15马钧传1.掌握文章内容,累积文言词语,进一步提升文言阅读能力。
2.认识传主马钧的人生经历及主要成就,从中吸取精神力量。
3.领会本文作为史外传的特色,学习传记洞察人物世界的独到方式与表达技巧。
傅玄 (217- 278),字休奕,泥阳 (今陕西耀县东南 )人,三国魏末到晋初时的思想家。
少年时家境贫穷,以后当官至散骑常侍,受封为子爵。
他学识渊博,精晓音乐,文章也写得很好。
他曾撰写一部《傅子》,是谈论当时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著作。
《傅子》现已失传。
其内容在古书中常被引用,因此保存了一些片段。
《马钧传》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九《杜夔传》( 裴松之注 ),是一篇比较完好的文章。
这篇传记记录了一位古代科学家的平生事迹,反应了作者对善于创建发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对那些只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权门贵族的批评。
对于马钧的平生,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专传,不过裴松之在《三国志·杜夔传》的注文中引用了这篇文章,成为马钧平生的宝贵资料。
这篇传记的突出特色有两个:一是夹叙夹议,凸现人物形象;二是类比手法的运用。
文章中不只有传主在科学技术多方面改革和创建的记述,并且有作者对传主不受重视,不为世用的惋惜。
表达与谈论二者联合使用,使传主的形象详细动人。
一、一词多义①平川施之,潜以水发.焉②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动词,拨动,发动动词,发动③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动词,发射,指射箭(1)发④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差遣.⑤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举事⑥恐前语发.,以状语武动词,裸露⑦及还,须发.尽白名词,头发①天下服其巧矣动词,钦佩.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动词,折服(2)服③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名词,衣服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动词,投降.①能设而不可以动也.②设为女乐舞象.动词,陈设动词,设置(3)设③为武置酒设.乐动词,安排④故正义之臣虽设.,而朝廷不颇动词,用⑤居处兵卫甚设.形容词,齐备①乃思绫机之变副词,于是.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不过,只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副词,才(4)乃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副词,居然⑤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动词,是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二、词类活用①天下之名巧.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技术高明的人②乃思绫机之变.动词活用为名词,变化③以后有人上.百戏者名词活用为动词,进献④以机鼓轮名词活用为动词,转动.⑤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于,缺乏..⑥虽圣人之明.尽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理智三、古今异义①圣人详细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古义:在一身以内。
马钧传傅玄三、文本资料张金生:《马钧传》赏析今译先生名钧,字德衡,是天下著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闲适的生活,并不知道自己是个技术高超的人。
在那里,他也没向别人谈什么技巧问题,又怎么谈得上有人了解他呢?马先生做博士的时候,家中生活贫困,便在织绫机上动起脑筋来,这样一来,自己不说世人也知道他技术的高超了。
从前旧的织绫机五十个综就要五十个蹑,六十个综就要六址个蹑,马先生嫌它费时费力,就把它全都改造成十二个蹑的织绫机。
改进后的织绫机,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就象天然形成的一样,有如阴阳二气的变化一样无穷无尽。
这就象轮扁回答齐桓公所说的一样,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事物,又怎能用语言来检验呢?马先生做给事中时,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说到指南车,高常隆和秦郎都认为古代没有指南车,书上记载的是虚言空谈。
马先生说:“古代有指南车,不过是你们没有去想罢了,哪里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二人对他冷笑说:“先生名钧,字德衡。
钓是制陶时用的模型;而衡是用平衡量物体轻重的标准,既然你不能准确地衡量出轻重,还想作一切的模型吗?”马先生说:“空话争辨,不如用实践容易证明。
”于是二人便把这话告诉了魏明帝曹睿,明帝命马先生制作指南车,而指南车竟制造成功了。
这是马先生的第一件杰出的创造,又是一件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奇迹,从此以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超了。
马先生住在京城,城里有一块地可以用来种植蔬菜,但扰虑没有水灌溉。
马先生就制作了龙骨水车,叫小孩子去转动它,灌溉的水便自己倾流出来,循环地进出,它的功效比平常的旧水车提高无数倍。
这是马先生第二件杰出的创造。
后来,有人献上用木偶扮成的杂技,不过只能摆摆样子而不能动作。
魏明帝向马钧询问这种事说:“这种技巧可以改进不?”马钧回答说:“可以改进。
”于是接受命令开始制造。
用大的木材雕刻构造,使它的形状象轮一样圆,放在平地上,暗设机关,借水力发动它。
做成女伎们跳舞的样子,甚至可以叫木偶人敲鼓吹箫:做成杂技叠罗汉,叫木偶人做抛球、掷剑、走绳索。
裴松之《马钧传》原文及译文(五)
裴松之《马钧传》原文及翻译(五)
裴松之
【原文】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
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译文】安乡侯听了,就明白了,他就把这享告诉了武安侯。
武安侯并不重视,也不去考验马先生的制作。
马先生的特异才能已经为大众公认。
这种很容易考验效果的事情,还忽略而不去考查,何况那些被埋没的人才,不出名的玉璞呢?后世的君子,要以此作为教训啊!
【原文】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
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益于世。
平子虽为侍中,吗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译文】马先生技术的巧妙,就是古代的公输般、墨翟、王尔,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能超过他。
公输般、墨翟都在当时受过重用,所以他们的技术对国家有用处。
张衡虽做侍中,马先生虽做给事中,但他们的官职都不是工程一类的,技术的巧妙不能贡献给国家。
用人不用他的专门才能,知道有才能又不让他去实践,这实在是可惜之至了。
【原文】裴子者,裴秀。
安乡侯者,曹羲也。
武乡侯者,曹爽也。
【译文】裴先生,是裴秀。
安乡侯,就是曹羲。
武乡侯,就是曹爽。
傅玄《马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马钧传》阅读答案傅玄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
焉可以言知乎?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贺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日:“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
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团,患无水以溉。
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此二异也。
’ 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
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日:“可动。
”帝日:“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
”受诏作之。
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
此三异也。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
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傅子谓襞子日:“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装子同。
傅子日:“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
此犹以已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夫同情者相护,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故君子不以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堑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马钧传马钧二异事》原文及翻译(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马钧传马钧二异事》的第二部分。
教材通过讲述马钧改进翻车和制作指南车的故事,展现了他勤奋好学、善于动脑、勇于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马钧改进翻车和制作指南车的故事,锻炼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勤奋好学、勇于实践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马钧的品质。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代科技名词,如“翻车”、“指南车”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有关马钧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马钧是一个怎样的人?2. 自主学习(10分钟)(1)马钧改进翻车和制作指南车的故事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2)马钧为什么要改进翻车和制作指南车?(3)马钧改进翻车和制作指南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3. 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共同解决问题。
4. 讲解与练习(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古代科技名词的含义,如“翻车”、“指南车”等。
随后,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马钧传翻车改进指南车制作勤奋好学善于动脑勇于实践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概括课文讲述的马钧改进翻车和制作指南车的故事。
2. 请列举一个你熟悉的古代科技名词,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3.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马钧品质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马钧改进翻车和制作指南车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好学、善于动脑、勇于实践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钧》阅读答案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
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为十二蹑。
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此轮扁之匠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垂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此二异也。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
先生口屈不能对。
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必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
公输般、墨翟皆用于时,乃有益于世。
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开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注]翻车:水车,亦称龙骨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蹑:踏板。
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白:禀奏、告诉。
C.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微:细小。
D.俱不典工官典:主管。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犹自然之成形B.阴阳之无穷C.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D.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自知其为巧也B.此轮扁之匠不可以言言者焉可以言知乎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C.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D.乃皆易不十二蹑此马氏所以不对也不如试之易效也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从正面突出表现马钧技巧高超的一组是()①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②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为十二蹑③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④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⑤从是天下服其巧矣⑥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③⑤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段文字从不自知共为巧不言而人知其巧到从是天下服其巧,逐层递进,展现了著名科学家马钧的形象。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课文全解15、马钧传一、作者简介。
傅玄(217—278),字休奕,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三国魏末到晋初时的思想家。
少年时家境贫困,后来做官至散骑常侍,受封为子爵。
他学问渊博,精通音乐,文章也写得很好。
他曾撰写一部《傅子》,是讨论当时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着作。
《傅子》现已失传。
其内容在古书中常被引用,因而保留了一些片断。
二、课文介绍。
《马钧传》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九《杜夔传》末裴松之注,这是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
原文开头还有这样几句话:“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
傅玄序之曰”,然后才是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这篇传记记载了一位古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反映了作者对善于创造发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对那些只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豪门贵族作了批判。
关于马钧的生平,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专传,只是裴松之在《三国志杜夔传》的注文中引用了这篇文章,成为马钧生平的珍贵资料。
三、课文分析。
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段。
第一段:从“马先生钧”到“焉可以言知乎”。
这一段的意思是:简介马钧的出身,指出他是“天下之名巧”。
第二段:从“为博士”到“飞之数百步矣”。
这一段的意思是:介绍马钧在科学技术革新上的贡献。
这一段内容较多,可按自然段再分为几层。
第l层:马钧改革织绫机,提高生产效率。
第2层:马钧制成指南车,“天下服其巧矣”。
第3层:,马钧创造翻车(龙骨水车),“其功百倍于常”。
第4层:马钧改造“水转百戏”,丰富文化生活。
第5层:马钧改进连弩、发石车等兵器,在军事技术上作出贡献。
【补充注释】①[轮扁之对]《庄子天道篇》记述:一个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对齐桓公说,古人的书只是一些糟粕,真正巧妙的地方,是语言所难于表达的。
②[不可以言言]不能用语言表达。
前一个“言”字,是名词,指“语言”;后一个“言”字,是动词,指“表达”。
③[钧者器之模]“钧”是陶器的模型。
④[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衡”是用来确定物体轻重的。
⑤[轻重无准而莫不模]轻重没有准确定出,就想作一切的模型。
⑥[京师]指魏晋的都城洛阳。
⑦[翻车]就是现在还在一些农村地方使用的龙骨水车。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
⑧[诸葛亮连弩]诸葛亮出兵伐魏时,曾使用的一种连发射远器,一下子就可以连发几十枝箭。
⑨[石不能连属而至]石块不能连续发射。
第三段从“有裴子者”到“武乡侯者,曹爽也”。
这一段的意思是:马钧不受当权贵族的重视,傅子为此深感痛心。
这一段内容也较多,也可按自然段再分为几层。
第1层:裴子与马钧辩论,傅子为马钧辩护。
第2层:傅子在安乡侯面前极力推荐马钧。
第3层:马钧最终不为世用,傅子深感惋惜。
【补充注释】①[必有所不解]必定有理解不到的地方。
②[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技术,是天下间精微的事情。
微,精微。
③[其相击刺,必已远矣]所攻击的问题,必定是离题很远。
④[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这就是马先生不回答的原因。
对,回答。
⑤[不言而诚心先达]不需要口才,而诚意先已表达出来。
⑥[变辩是非]明辨是非,善于随机应变。
⑦[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国家的精巧器具、军队的重要用品。
⑧[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这样,那么当初所说的不一定都正确。
⑨[不以人害人]不因为个人的私心而破坏别人的事业。
四、精华鉴赏。
1、夹叙夹议,凸现人物形象。
课文不但有传主在科学技术多方面革新和创造的记叙,而且有作者对传主不受重视,不为世用的叹惜。
叙述与议论两者结合使用,使传主的形象具体感人。
2、类比手法的运用。
为了向安乡侯推荐马钧,作者以孔子“七十贤人”中的颜渊、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各有所长,用来类比,借以说明不能“以言抑人异能”。
五、参考译文。
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有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少年时代,他过着玩乐的生活,自己也不知道是个技术高超的人。
在这个时候,他没有向人谈及技巧问题,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马钧担任了博士,生活贫困,就考虑织绫机的变革,他不说但世人已知他的巧妙了。
旧时的织绫机,五十个综就要五十个蹑,六十个综就要六十个蹑,马先生担忧这样耗力费时,就都改革为十二个蹑。
织绫机改革后,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就如同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而无穷无尽。
这就像轮扁对齐桓公所说的那样,不能用语言表达,又怎能用语言检验呢马先生担任了给事中的官,和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相争辩论,谈到指南车时,高堂隆和秦朗两人都说古代没有指南车,这是记载上的虚妄之语。
马先生说:“古代确有指南车,只是两位没有想到罢了,这哪里是遥远的事呢”高、秦两人对马先生冷笑说:“马先生大名叫钧,表字叫德衡。
‘钧’,是陶器的模型,而‘衡’是用来确定物体轻重的,你这个‘衡’轻重不准确,还想作一切的模型吗!”马先生说:“用空话争辩,不如试验更容易证明。
”于是高、秦两人就把马钧要制指南车的情况禀报魏明帝,魏明帝下命令马钧制作,而指南车终于制成了。
这是一件奇异的事,又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
从这以后,天下的人都佩服他的奇巧了。
马先生居住在京城洛阳,都城内有土地可用作菜园,只是担忧没有水灌溉。
马先生就制作龙骨水车,让年轻人踩动,灌注的水自行倒出,水轮番进出,功效比旧时水车超出许多倍。
这是第二件奇巧的事。
后来有人献上杂技表演器具,但只能摆设而不能活动。
魏明帝询问马钧说:“你能让它活动起来吗”马先生回答说:“可以动起来。
”魏明帝又说:“它的技术能改进吗”马先生回答说:“可以改进。
”他接受命令改进它。
他用大木雕刻构造,使它的形状像轮子一样,在平地上行走,暗设机关,借水力发动。
又设置女子歌舞的形状,甚至可以让木偶人打鼓吹箫;做杂技中的叠罗汉,让木偶人抛球、将几把短剑抛到空中,然后依次用手接取。
走绳索、倒翻筋斗,转动灵活,木偶人有的扮演官吏坐堂,有的扮演磨米、斗鸡,变化多端。
这是第三件奇巧的事。
马先生见到诸葛亮的“连弩”,就说:“这也算是巧妙了,但不够完善。
”他说自己制作的可让功效增加五倍。
他又担忧发石车,敌人在城楼边悬挂湿牛皮,石块碰上湿牛皮就落下地面。
石块又不能连续发射。
他想制作一个轮子,悬挂大石头几十块,用机械转动轮子,轮子上悬石的绳索按一定的节奏断开,石块就顺势连续抛出,飞一般地攻击敌人的城墙,使石头像闪电一样快的接连飞到。
他曾经试验用车轮悬挂瓦块、砖头几十件,飞出有几百步之远。
有一位裴秀先生,是国都以西的名士,他见识精深,通达事理。
他反驳马先生,马先生说不赢对方,不能回答。
裴先生自以为击中了对方的要害,说个不停。
傅子对裴先生说:“您所擅长的是言语,所欠缺的是技术。
马先生所擅长的是技术,所欠缺的是言语。
用您所擅长的,去攻击他所欠缺的,他不得不屈服;如果以您所欠缺的,去责难他所擅长的,那么必定有理解不到的地方。
技术,是天下间的精微之事,您有不理解的地方,还要与他争论不休,那么,您所攻击的问题,必定是离题万里。
他在内心不同意,嘴上又说不过您,这就是马先生不回答您的缘故了。
”傅子拜见安乡侯,说到裴先生的言论,安乡侯的见解又与裴先生相同。
傅子说:“圣人在一身之内,样样都具备,取用人才不局限于一点。
有的从品质上取用,有的从口才上取用,有的从办事能力上取用。
那些从品质上取用的,不需要口才,诚意已先表达出来,孔子‘德行’科如颜渊这一类人就是这样。
从口才取用的,在于明辨是非,善于随机应变,‘言语’科的宰我、子贡就是这一类人。
从办理能力取用的,如‘政事’科的冉有、季路,‘文学’科的子游、子夏。
尽管以圣人的明智,能普遍认识事物,如果要用人,必定要先试验。
这样就用政事试验冉有、季路,用文学试验子游、子夏。
子游、子夏尚且这样,何况从这算起等而下之的人呢为什么呢凭空而谈事物的道理,不可能用言语讲得清楚;实行起来的时候,说不清楚的地方,却容易用实践来证明。
现在像马先生所想制造的东西,是国家精密的器具,军队的重要的用品,花费十寻的木头,烦劳两人的力气。
不需要多少时候,而是非就能确定;把容易证明的事情,看得很难,不敢尝试,随便用冷言冷语来压抑那些才能出众的人,等于依靠个人的老经验来包办一切,用呆板不变的办法来对待无穷无尽的事物,事情自然办不好了。
马先生所做的都是创造革新的事情,需要一个改进甚至失败的过程,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完全没有缺点。
如果因为不一定都完全正确,就不去支持,那么,世上杰出的天才就无从产生了。
爱情同属一个人,就互相妒忌;工作同属一件事,就互相破坏;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免的。
所以君子不因为个人的私心破坏别人的事业,一定要用实际考验来作衡量的标准,废弃衡石而不使用,这就是美玉被诬为石头,卞和抱着璞玉痛哭的原因啊。
”于是安乡侯醒悟,就告诉武安侯,但武安侯不加注意,果然不试验。
这已经是容易试验的事,马先生的巧名已经为大众所公认,尚且疏忽而不明察,何况是被埋没的人才、没有名声的璞玉呢。
后世的君子应当好好地作为教训啊!马先生的技术,即使是古代的公输般、墨翟、王尔,近代汉朝的张平子,也不能超过啊。
公输般、墨翟都被当时所用,于是对世人有益。
张平子虽然担任了侍中,马先生虽然担任了给事省中,都不是管制造工程这类的官,技术对于世人没有什么益处。
用人不用他的才学,听到贤才不用事来试他,真是可惜啊。
裴子就是裴秀。
安乡侯就是曹羲。
武安侯就是曹爽。
六.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了解马钧的革新和发明,以及所体现的精神。
参考答案:课文记叙了马钧改造织绫机、制造指南车、创造翻车、改造“水转百戏”、改进了连弩、发石车等兵器这些革新和发明。
公元205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其统治的地区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求当时的科学技术也要适应生产的需要而有所发展。
马钧的革新和发明,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这些革新和发明体现了马钧不说空话、崇尚实践、深思苦干的精神。
例如在古代有无指南车的问题上,马钧认为与高堂隆、秦朗“虚争无益”,“不如试之易效也”,结果,指南车终于制成。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了解马钧的革新和发明在当时得不到重视的原因。
参考答案:封建社会里当权者常说空话,不重视科技实践。
尤其是魏晋时代,改朝换代频繁,社会上清谈成风,崇尚“玄学”,当权者“不涉世务”,对科技事业很不重视。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参考答案:①之: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时可省去。
/之:代词,指代指南车。
在句中做宾语。
②也:句末语气词。
加强判断。
/也: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
相当于“呢”。
③是:代词,此。
作介词“从”的宾语。
/是:形容词,对、正确。
与“非”(不对、错误)相对。
④于;介词,比,表示比较。
/于:介词,在,表示处所。
七.相关资料。
(1)李贤贤于颜师古远甚,确然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