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沪教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学期1.1.游海岛——谁先上岸教案10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2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二上《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教案2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2、培养学生十进式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推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媒体:师讲解故事。
(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岛,小游艇)1、师:四个小朋友准备上海岛了,可是智慧老人在通向海岛的路上设了四座桥考考小朋友。
只要做对桥上的题,就可以顺利上岛了。
先一起来做第一关。
(全班试做)45+47= 35+47= 35+37= 25+37= 25+27=15+27= 15+17= 5+17= 5+7=问:智慧老人又向你提出问题了,你发现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吗?小组讨论。
汇报。
小结:每道题都在前一题的基础上加数都增加了10;每题的个位上的数字都不变,所以和的个位上的数字也不变。
[意图:学生所花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发现有秘密但并不能很好的找到规律,因此在个别计算后再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能使讨论的内容更快的得出结论,同时没有用规律做题和接下去用规律做题会形成强烈的对比。
]2、师:我们已经成功地帮他们通过了第一座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座桥上的题目。
91-58= 81-58= 61-48= 51-48=41-18= 31-18= 21-18= …师:先自己看看有什么规律,然后再算出这些算式,并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减数个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所以差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
[意图:留给个体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养成不依赖别人,学会思考的好的学习习惯。
]★3、师:非常好,他们终于通过了两座桥,胜利在望了!现在大家分头来做另外两座桥,看看哪组先做完。
汇报:每组同学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二、巩固练习:★★四人一小组,根据刚才的规律,自己编编加法或减法题,并自己完成。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在教导处、教研组的指导下,在二期改的新理念下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优化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一)复习与提高5课时(二)乘法、除法(一)16课时(三)乘法、除法(二)12课时(四)几何小实践6课时(五)整理与提高10课时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名称,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了解余数的含义,初步学会口算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景提出计算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解题等活动过程,积累乘法、除法运算的感性认识。
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学习并掌握乘法口诀。
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鼓励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加以比较,初步培养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的能力。
在探究和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培养比较、分析、综合、类比及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能够说出简单的推理思路。
获得对日常社会与周围环境中简单的数字运算问题进行计算、检验的经历,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表示生活情景中的事物,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简单数字运算和图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分析1. 教材概述本教案是根据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编写的教学指导案。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加减法以及形状的认识和简单的几何运算。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且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
2. 教材特点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点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从整体上布局合理,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之间有着逻辑上的联系,层层推进。
教材中的数学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究启发式教学:教材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教学设计。
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和归纳。
•强化练习环节: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练习环节,可以巩固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数字1-20之间的顺序排列,能够对数字进行认读;•能够利用算盘、小数棒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认识二维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并且能够简单进行分类;•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加减法运算和图形分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第一单元:认识一十以内的数(1)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认识数字1-10,并且能够进行数字的认读和拼写。
通过实物的展示和具体的实例引导,让学生逐步认识数字的含义。
(2)教学方法•利用教具:通过教具如算盘和小数棒等进行实际演示,让学生观察并亲自操作,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谁先上岸(十进类推) 2教案沪教版1、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2、培养学生进式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推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媒体:师讲解故事。
(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岛,小游艇)1、师:四个小朋友准备上海岛了,可是智慧老人在通向海岛的路上设了四座桥考考小朋友。
只要做对桥上的题,就可以顺利上岛了。
先一起来做第一关。
(全班试做)45+47=35+47=35+37=25+37=25+27=15+27=15+17=5+17=5+7=问:智慧老人又向你提出问题了,你发现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吗? 小组讨论。
汇报。
小结:每道题都在前一题的基础上加数都增加了10;每题的个位上的数字都不变,所以和的个位上的数字也不变。
[意图:学生所花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发现有秘密但并不能很好的找到规律,因此在个别计算后再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能使讨论的内容更快的得出结论,同时没有用规律做题和接下去用规律做题会形成强烈的对比。
]2、师:我们已经成功地帮他们通过了第一座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座桥上的题目。
91-58=81-58=61-48=51-48=41-18=31-18=21-18= …师:先自己看看有什么规律,然后再算出这些算式,并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减数个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所以差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
[意图:留给个体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养成不依赖别人,学会思考的好的学习习惯。
]★3、师:非常好,他们终于通过了两座桥,胜利在望了!现在大家分头来做另外两座桥,看看哪组先做完。
汇报XXXXX:每组同学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二、巩固练习:★★四人一小组,根据刚才的规律,自己编编加法或减法题,并自己完成。
看看哪一组编得多。
[意图:这组练习可以一直延续到下课,老师可把学生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让学生自己去评判。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巧算教学目标知识:理解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
理解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差不变。
运用这两个规律对题目巧算。
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计算规律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同向变化和反向变化,能应用其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这两个规律对一些题目巧算。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复习导入:一、出示数射线。
师:这里的a、b、c分别表示什么数?他们分别最接近那个整十数?生:a=28 b=57 c=81;a接近30,b接近60,c接近80。
师:我们上节课去的海岛,你们还想去游玩吗?师:这次我们的好朋友也和我们一起去,让我们出发吧!(课件演示)出示课题:《游海岛》二、探究新知:加法:师:小亚和小巧来了,她们乘坐小船来到了码头,可是码头上出现了障碍,请你们帮助她们?26 + 18 =□+ □=请你们用最快最好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好方法。
汇报交流。
小结:26 + 18 =□25 + 1924 + 20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课件演示:a b c教学内容估算教学目标知识:会利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
能利用估算估计计算结果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
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选用最接近的整十数。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复习引入。
1、出示数射线。
师:a表示几?与它邻近的整十数是几?还有哪些数的“邻近的整十数”也是60呢?(移动活动箭头。
)师:有一个数“b”,与它邻近的整十数是50,这个数会在哪里?(移动活动箭头。
)师:找一个数的邻近的整十数,你有什么好办法?2、小结:一般情况下,个位是1~4的数,我们退到上一个整十数;如41、42、43、44这四个数的邻近的整十数都是40。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游海岛-谁先上岸(巧算)教案 沪教版【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游海岛-谁先上岸(巧算)【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理解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
2. 理解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差不变。
3. 运用这两个规律对题目巧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探索计算规律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同向变化和反向变化,能应用其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这两个规律巧算一些题目。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红旗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出示数射线。
2. 师:这里的a 、b 、c 分别表示什么数?他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十数?3. 生:a =28 b =57 c =81; a 接近30,b 接近60,c 接近80。
4. 师:我们上节课去的海岛,你们还想去游玩吗?5. 师:这次我们的好朋友也和我们一起去,让我们出发吧!(课件演示)a b c6. 出示课题:《游海岛》二、探究新知:(一)加法:1. 师:小亚和小巧来了,她们乘坐小船来到了码头,可是码头上出现了障碍,请你们帮助她们?26 + 18 =□ + □=2. 请你们用最快最好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3.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好方法。
4. 汇报交流。
5. 小结:=□=□6.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7. 学生讨论。
8. 课件演示:小白鸽: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二)小练习1. 师:让我们用发现的规律来练习几个题目吧。
69 + 16 =□ + □=45 + 48 =□ + □=38 + 17 =□ + □=2. 小朋友独立完成题目后交流。
3. 小结:一个加数增加的数与另一个加数减少的数相等,和不变。
(三)减法1. 师:我们帮助小亚和小巧解决了问题,现在小丁丁和小胖他们也碰到了这样的难题,快帮帮他们吧。
2. 课件演示82 – 67 =□–□=3. 请你们用最快最好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学习观察算式与算式之间的类似关系。
2. 理解“十进类推”的含义,能应用其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和十进制类推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探索计算规律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十进类推”的含义,能应用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和十进制类推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红旗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师:现在天气真热啊,真是酷暑难耐啊!小朋友们,你们最想去哪里呢?2. 生:游泳池,海边,渡假胜地……3. 师:老师现在带你去一个地方,你们看看怎样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蓝蓝的大海、白白的云朵,大海中出现四个美丽的海岛。
4. 师:让我们一起到海岛上面去游玩吧!5. 出示课题:《游海岛》二、探究新知:(一)天使岛1. 师:这节课,让我们乘坐小游艇,一起去游玩美丽的海岛世界,不过每上一个岛都需要我们开动小脑筋,看谁先登上一座座小岛。
2. 师:首先我们乘着小船来到了天使岛码头,前面有这样一组题:7+5 17+5 27+5 37+5 47+53. 师:请在最快时间里算出这四题的结果,并说说你们的好方法。
4. 小组同学相互合作讨论。
5. 小结:两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没有变,第一个加数每次都加上10,以此类推。
(二)欢乐岛1. 师:刚才我们成功登上了天使岛,又向欢乐岛进军,仔细观察五个算式,两人合作,说说算式中数的变化规律。
8+2 8+12 8+22 8+32 8+422. 小组中两个小朋友相互合作。
3. 小结:两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没有变,第二个加数每次都加上10,以此类推。
(三)同心岛1. 师:我们又成功通过了欢乐岛,向同心岛进军了。
2. 师:请分组向这个岛前进,并仔细观察算式,说说算式中数的变化规律。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2教案沪教版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2、培养学生十进式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推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媒体:师讲解故事。
(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岛,小游艇)1、师:四个小朋友准备上海岛了,可是智慧老人在通向海岛的路上设了四座桥考考小朋友。
只要做对桥上的题,就可以顺利上岛了。
先一起来做第一关。
(全班试做)45+47= 35+47= 35+37= 25+37= 25+27=15+27= 15+17= 5+17= 5+7=问:智慧老人又向你提出问题了,你发现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吗?小组讨论。
汇报。
小结:每道题都在前一题的基础上加数都增加了10;每题的个位上的数字都不变,所以和的个位上的数字也不变。
[意图:学生所花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发现有秘密但并不能很好的找到规律,因此在个别计算后再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能使讨论的内容更快的得出结论,同时没有用规律做题和接下去用规律做题会形成强烈的对比。
]2、师:我们已经成功地帮他们通过了第一座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座桥上的题目。
91-58= 81-58= 61-48= 51-48=41-18= 31-18= 21-18= …师:先自己看看有什么规律,然后再算出这些算式,并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减数个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所以差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
[意图:留给个体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养成不依赖别人,学会思考的好的学习习惯。
]★3、师:非常好,他们终于通过了两座桥,胜利在望了!现在大家分头来做另外两座桥,看看哪组先做完。
汇报:每组同学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二、巩固练习:★★四人一小组,根据刚才的规律,自己编编加法或减法题,并自己完成。
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教学目标:1. 能够发现算式与算式之间的类似关系。
2. 能够使用十进制计算中的类推,根据简单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解决较复杂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算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4. 在练习、尝试、比较和发现中,感受数学的神奇与规律。
教学重、难点:1. 能灵活地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2. 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不同解题规律,并学习用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引入1. 口算:5+15= 20-3= 26+14= 70-45= 28+72= 100-43= 98-67=2. 出示题包:3+6= 12-7=13+6= 22-7=23+6= 32-7=33+6= 42-7=43+6= 52-7=(1)观察题包,猜测规律。
(2)计算结果,讨论规律。
(3)信息反馈,寻找规律。
3. 师小结规律:加法:(1)一个加数加10,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加10。
(2)两个加数的个位上的数相同,和个位上的数也相同。
(3)两个加数同时加10,那么和就加20。
减法:(1)被减数加(减)10,减数不变,差加(减)10。
(2)减数加(减)10,差就反而减(加)10。
(3)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减)10,差不变。
(4)被减数、减数个位数相同,差的个位数也相同。
二、探究与提高(一)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大10,和大20。
25+13= 35+23= 45+33= 55+43= (二)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小10,和不变。
33+56= 43+46= 53+36= 63+26=(三)被减数大(小)10,减数大(小)10,差不变。
63-22= 73-32= 83-42= 93-52=生:计算、观察、说一说、编一编三、拓展与运用填()。
27+36=() 93-19=()()-26=35 ()+36=73 83-()=74 ()-36=35 ()+36=53 83-()=54 ()-46=35 27+()=73 83-()=34 80-()=25 37+()=73 ()-29=34 90-()=25 47+()=73 ()-29=54 100-()=25 ()+46=83 ()-29=64 100-65=()。
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2、培养学生十进式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推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和类比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媒体:
师讲解故事。
(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岛,小游艇)
1、师:四个小朋友准备上海岛了,可是智慧老人在通向海岛的路上设了四座桥考考小朋友。
只要做对桥上的题,就可以顺利上岛了。
先一起来做第一关。
(全班试做)
45+47= 35+47= 35+37= 25+37= 25+27=
15+27= 15+17= 5+17= 5+7=
问:智慧老人又向你提出问题了,你发现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吗?
小组讨论。
汇报。
小结:每道题都在前一题的基础上加数都增加了10;每题的个位上的数字都不变,所以和的个位上的数字也不变。
[意图:学生所花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发现有秘密但并不能很好的找到规律,因此在个别计算后再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能使讨论的内容更快的得出结论,同时没有用规律做题和接下去用规律做题会形成强烈的对比。
]
2、师:我们已经成功地帮他们通过了第一座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座桥上的题目。
91-58= 81-58= 61-48= 51-48=
41-18= 31-18= 21-18= …
师:先自己看看有什么规律,然后再算出这些算式,并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减数个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所以差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
[意图:留给个体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养成不依赖别人,学会思考的好的学习习惯。
]
★3、师:非常好,他们终于通过了两座桥,胜利在望了!现在大家分头来做另外两座桥,看看哪组先做完。
汇报:每组同学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巩固练习:
★★四人一小组,根据刚才的规律,自己编编加法或减法题,并自己完成。
看看哪一组编得多。
[意图:这组练习可以一直延续到下课,老师可把学生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让学生自己去评判。
] 三、拓展练习:
★★★找规律,填加数
1+5+6+11+17+()+()+()
板书设计:
游海岛-------谁先上岸
99-8=
89-8=
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