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德意志制造联盟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59
第八节德意志制造联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方面为对设计的新态度做出了贡献。
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更谈不上将设计与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
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
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
宣言还指出,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的合理性与我们时代的整个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与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公正以及工作与生活的统一领导密切相关。
”在1908年召开的联盟第一届年会上,建筑师菲什(Theoder Fischer)在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械的承认,他说:“在工具(指手工艺)与机械之间没有什么鸿沟。
只有同时采用工具和机械,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产品来。
……粗劣产品的出现,并非由于机械制造所致,而是因为机械使用者的不当与我们的无能。
……批量生产与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只有工业没有产生优质产品的目标,只有我们忘记了自己是社会的公仆,自以为是时代的支配者,这才是最为危险的。
”对于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
他是一位建筑师,1896年被任命为德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一直工作到1903年。
在此期间,他不断地报告英国建筑的情况以及在手工艺及工业设计方面的进展。
除此而外,他还对英国的住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成了三卷本的巨著《英国住宅》,并于他返回德国后不久出版。
德意志制造联盟目录•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两种主要设计思想•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展•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宗旨与目标•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代表人物•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影响与意义••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1907年德意志制造同盟成立于慕尼黑。
是一个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
•德意志制造同盟在第一届年会上,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器的承认,并指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许多造型艺术家自认的社会的主宰。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两种主要设计思想•新古典主义•青年风格派在承袭了19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与新艺术运动特征,(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可以称之为冲突)的同时,又成为孕育现代主义精神的温床(从新客观性到包豪斯)。
德国制造联盟的宗旨与目标促进企业界同美术家、建筑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以推动设计改革。
目标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和建筑质量,肯定标准化和用机器大量生产的方式,而设计者的任务是把标准的定型做得尽善尽美。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展“德国制造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活动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拥有贝伦斯等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同时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计家,其中有后来“现代建筑”的旗手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另一旗手勒柯布西耶在德国考察时,受到了“德国制造联盟”的影响。
代表人物•穆特休斯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德国的家庭和德国的住宅,而且直接地影响这一代的特征。
他声称建立一种国家的美学的手段就是确定一种“标准”,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
贝伦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德意志制造联盟十分注重宣传工作,常举行各种展览,并用实物来传播他们的主张,还123456789101112出版了各种刊物和印刷品。
它希望将标准化与批量生产引入工业设计中。
1916年,联盟与一个文化组织合作出版了一本设计图集,推荐诸如茶具、咖啡具、玻璃制品和厨房设备等家用品的设计,其共同特点是功能化和实用化,并少有装饰,而且价格为一般居民所能承受。
张新沂设计史讲义第三节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工业联盟)第三节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工业联盟)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发展中,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忽视或者反对工业文明,漠视机械生产。
他们没有真正完成现代工业设计的历史使命。
现代主义设计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德国。
“现代运动的先驱是那些一开始就支持机器艺术的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探索者们真正成为现代设计的先驱。
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工业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时,德国工业已经超过英国。
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开始注意工业生产中的审美问题,而德国政府出于发展工业、占领市场的考虑,也大力支持艺术设计运动。
1902年(有资料说是1900年),德国魏玛大公府邀请比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担任艺术顾问,并筹建了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前身)1906年,威尔德任首任校长。
威尔德认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
“美一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力地挥舞,就能创造美”。
主张设计师应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追求理性设计。
这些思想对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深远。
1907年成立的德国制造联盟(也叫“德意志制造联盟”)开始探索设计与工业的有机结合。
德国工业联盟是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一群著名的工业家、艺术家、建筑家、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
如凡·德·威尔德、贝伦斯、瑙姆(Friedich Naumann,诺曼,1860-1919)、布鲁诺·陶特、以及奥地利的霍夫曼、奥别列切等著名人物。
穆特修斯和威尔德都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设计师贝伦斯更是在实践中将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一代设计先驱。
一、穆特修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是一位教师、外交官、古董鉴赏家出身的设计运动组织者。
德国现代设计运动先驱。
1896年起,他被派到英国学习先进技术达7年之久。